再造盛唐從召喚玩家開始第372章 試射,律法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再造盛唐從召喚玩家開始 >>再造盛唐從召喚玩家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372章 試射,律法

第372章 試射,律法


更新時間:2022年10月04日  作者:肥鳥先行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肥鳥先行 | 再造盛唐從召喚玩家開始 


肥鳥先行:

沙州城外的炮場,原本是個廢棄的采石場。

這座采石場是一座山頭,山下面已經被挖空了,再挖掘會有塌方的危險。

李炎進了沙州城之后,就廢棄了這座采石場。

后來被崔若韻要了去,成為火炮試驗場。

這一次崔若韻向都督府報告,要試驗新式的火炮,李炎看到了這個報告,主動提出要來觀摩試射。

站在臨時搭建的棚子里,李炎拿著望遠鏡,看著不遠處的炮臺。

崔若韻拿著號令旗,等到炮手那邊舉手示意,校對好了炮口位置后,崔若韻揮舞了手里的號令旗。

引線點燃,接著就是震耳欲聾的轟鳴,五門試驗的大炮一齊發射。

只是這一次的炮射,炮口只是冒出白煙,沒有和之前一樣冒出火光。

崔若韻向李炎解釋道:

“我改進了擊發藥的配方,現在炸藥的燃燒效率更高了,炸膛的概率也更低了。”

李炎點點頭問道:“就是說我們的大炮能射的更遠,發射得更加頻繁了?”

崔若韻笑著點頭,她又說道:“還不止這些,殿下您看。”

就在兩人說話的這會兒,炮彈落在了廢棄采石場的山上。

緊接著就是一聲巨響,劇烈的爆炸過后,炮彈在石壁上爆炸開。

一大片山石被炸落下來,李炎也驚訝的站起來。

威力竟然這么巨大?

崔若韻說道:“除了擊發藥的提升,炮彈也做了革新。”

“改進后的榴彈內部填充了炸藥,經過幾百次測試,現在已經能夠較為準確的設定炮彈爆炸的延時。”

“爆炸的效果大家也看到了,填充火藥的榴彈要比實彈威力大的多,對于士兵的殺傷力也要比實行彈大的多。”

李炎身后的參謀部玩家都激動起來,在他們看到,用火藥發射實行鐵球,那還是明清時代的火炮水準。

真正讓炮兵成為主力兵種,還是要靠能爆炸的榴彈。

能夠爆炸的榴彈,真正讓炮兵成為戰場上的死神,也讓炮兵的攻城和守城能力進一步提高。

不過李炎拿著望遠鏡,看著四門大炮炮彈的落點,向崔若韻問道:

“怎么炮彈的落點差的這么遠?”

崔若韻也直言不諱的說道:“殿下英明,因為我們現在制造空心炮彈的技術還不夠成熟,填壓彈藥也需要純手工,導致炮彈的重心不穩定。”

李炎身后的徐俊立刻明白了崔若韻的意思:“也就是說犧牲了炮彈的準度?炮彈落點的位置無法控制?”

崔若韻點點頭說道:“在更好的彈殼制造工藝未出現之前,精度確實沒辦法保證了。”

李炎身后的參謀們都皺起眉頭,其實這也是火炮發展的一個階段。

在炮兵大規模應用的初期階段,都是先進行一輪炮兵轟炸之后再讓步兵沖鋒的。

就是因為這個時代的炮彈無法保證精準的落點,如果火炮協同步兵作戰,就有可能炮彈落到自己陣地里。

后世軍迷們吹捧的步炮協同,也是完全工業化后,能生產標準火炮和標準化炮彈,才研究出來的戰術。

軍事戰術的發展,也要適應軍事技術的發展,雙方都是相互交替發展的。

不過李炎對此倒是相當的樂觀,榴彈炮已經比實心炮進步一大截了,就算是精度不夠,威懾力也是足夠大的。

李炎嘉獎了崔若韻一番,趁著手頭上寬裕,又給崔若韻一大筆研究經費。

從炮場回來,李炎又接到了周毫請求面見的請求。

真是忙碌命啊。

李炎從沒有想過,身為普通人的自己穿越后,竟然有這么多事情要忙。

明明手下已經“賢臣良將云集”,可是每日要他拍板的事情還是這么多。

周毫是學法律的,如今是整個都督府法曹的司曹,也是李炎委任的隴右都督府法院的大法官。

大唐的政體承自隋朝,而隋朝的部分體制是承接北周的。

但是大唐律法卻吸收的是北周死對頭北齊的法治精神。

歷史的吊軌之處就在于,連續出了很多神經病殺人狂君主的北齊,其《北齊律》竟然是歷代律法中最主張“慎刑”的。

安史之亂前,所有死刑的犯人都要將案情上呈大理寺,大理寺卿要寫下大理寺的判詞上呈皇帝,交給皇帝勾決。

如今天下大亂,在鳳翔府的皇帝忙著收復長安和洛陽,天下也被賊兵和匪盜斷絕,如果還用過這個辦法,恐怕各地監獄里都要關滿了死刑待決的犯人了。

所以皇帝下令,如今案子可以交給節度使或者各州刺史自決,砍了犯人后,只需要再上報大理寺備案就行。

周毫手里的這一樁殺人案的判決,就送到了李炎手里。

司法權力自然也是最高權力之一,這樣的案子判決自然要慎重。

李炎拿著判決文書,一頁一頁的看了起來。

不過越是看,李炎的眉頭越是皺起來。

這個案子的案情并不復雜。

孫大是一名匠戶之子,十年前他父親在縣衙的工坊做大匠,正好遇到了剛剛上任的縣令毛新之,被剛上任急于立威的毛新之找了一個由頭,用監制軍械不力的罪行斬殺了。

毛新之用的是軍法,孫大父親所在工坊也需要打造軍械,當時又正好是隴右軍情緊張的時候,孫大為父親鳴冤無門,還被刺史府下了監牢。

后來孫大出獄之后,就苦練刺殺之術,然后又毀了自己的容貌,開始追尋毛新之。

毛新之兜兜轉轉都在隴右做官,等到建寧王掌握隴右之后,他因為風評不好加上考核不及格,被都督府罷黜了職位。

毛新之本來準備收拾細軟返回關中,被孫大找了一個機會,將他刺殺在驛站中。

光是看到這個案情,李炎就覺得棘手。

周毫說道:“殿下,按照唐律疏議,殺人者償命,孫大是有計劃的故意殺人,還在來往行人很多的驛站殺人,按照唐律疏議中的法條,這是不赦之罪。”

李炎點點頭,不赦之罪就是大罪,毛新之雖然辭官,但是依然是有官身在身的士大夫,以民襲官又是罪加一等的。

周毫說道:“可是這個案子難就難在,孫大是為父報仇,按照儒家的傳統,這種行為是值得表彰的。”

李炎點點頭,說出論語中的一段:

“子貢問于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夫子曰:‘寢苫枕干,不仕,弗與共天下也。遇諸市朝,不反兵而斗。’”

周毫拱手說道:“殿下明鑒,孫大是為了報父仇,毛新之斬殺他的父親,這是不共戴天的仇恨。孫大是斗升小民,自然沒辦法通過正常辦法向毛新之父仇,苦練刺殺之術十年就為了報父仇,這是儒家所表彰的孝義。”

李炎點點頭,縱使有這么多的玩家協助,但是儒家思想依然深入到了百姓的心理。

網絡發達的信息化時代都除不去儒家思想的影響,更不要說將儒家思想封為正統的大唐了。

很顯然,孫大刺毛新之的案子,就是一個儒法沖突的案子。

李炎問道:“法曹是怎么判的?”

周毫說道:“法曹認為,這個案子應該按照武周朝陳子昂的《復仇議》來判。”

“《復仇議》?”

周毫解釋道:“陳子昂,就是那個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的陳子昂。”

“當年武周朝也有一個類似的案子,陳子昂認為犯人是觸犯唐律,死罪不可免,但是處決了犯人之后再表彰這個犯人孝義的行為,時人都覺得這個處理方法好,天后也認同陳子昂的辦法,用這個方法處置了人犯。”

聽到這個結果,李炎輕松了下來。

武周朝是大唐歷史上尷尬的時期。

武則天篡了李唐江山,可是她最后又還了回來。

武則天又是唐中宗李顯的母親,所以在中晚唐,一般都捏著鼻子認可武周朝也是大唐的一部分。

武周朝修訂的律令,唐代都繼承了下來。

武周朝的判決條例,現在當然也是可以用的。

李炎說道:“既然如此,就按照前朝判例處置好了。”

周毫說道:“殿下,屬下以為武周朝的判例不妥當。”

李炎問道:“有何不妥?”

周毫說道:“殿下,法是朝廷統治的工具,禮也是朝廷統治的工具。”

“法是用來懲戒做錯事的人,禮是教育人不讓人做錯事。”

“禮和法本來就應該統一的,而不是對立的。”

李炎也聽出了周毫的意思,陳子昂的判詞看起來很聰明,實際上卻引出了一個問題。

那就是朝廷提倡的儒家禮法,和朝廷律令之間的裂痕。

李炎自然明白,如今儒家學術深入人心,就算是在隴右,也只能潛移默化百姓,不可能完全推翻儒家禮法制度的。

幾千年后都沒消滅的東西,靠五千個玩家就能消滅嗎?

更不要說李唐皇室的統治者身份,本就是儒家禮法體系賦予的法統了。

但是李炎也清楚,之所以唐初花費了大力氣修訂《唐律》,也是因為開國的君臣們都明白,一個長壽王朝律法的重要性。

律法不僅僅是維持治安的工具,更是維持整個大唐穩定的基石。

同一個案子在禮上情有可原,但是在法上其罪當誅,那么大家是不是就會懷疑法的權威性?

很顯然,法學生的周毫還有不同的見解。

相關

_


上一章  |  再造盛唐從召喚玩家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