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朱由校后記(二)帝崩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家兄朱由校 >>家兄朱由校最新章節列表 >> 后記(二)帝崩

后記(二)帝崩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北城二千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北城二千 | 家兄朱由校 


“鐺…鐺…鐺……”

五月,伴隨著夏季炎熱席卷阿拉伯半島,一艘艘攜帶移民的船只也先后駛入了永國的國都永邑(馬斯喀特)。

永國,這個已經立國二十七年的國家,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實際上還算是一個新興國家,不過如果從國家實力來說,那它或許是大明內外二百余諸藩之中的前幾。

永國的強大,來自于它與朱慈燃和朱和垠的密切關系。

從永國在阿拉伯半島南部扎根開始,永國幾乎沒有擔心過移民所需的遷移銀問題。

過去二十七年時間里,大明先后向此地發配叛民二十萬人,遷移移民四十萬人。

因此至眼下,永國已經是一個擁有六十余萬漢人人口,二十余萬土民人口的強大國家了。

在諸藩軍隊都有限制的情況下,大明對永國的軍事編制也極為放松,所以即便永國只有八十萬人口,但卻有足足六萬軍隊。

在石油還不能作用工業的這個年代,按常理來說,阿拉伯半島不可能出現這樣強大的一個國家。

然而,在永國背靠大明這個龐大經濟市場的背景下,永國的強大便是毋庸置疑的了。

石膏、鹽、石灰、黏土、石英砂和頁巖、大理石等建筑用料都是永國主要出口的資源。

依仗這些資源,加上內帑每年補貼的二十萬兩白銀,永國想要維持六萬軍隊并不困難。

不過,作為永王的朱慈焴卻有著自己的擔憂。

首先,永國的國土有近九成都是沙漠,根本難以從事農業生產,因此糧食高度依賴進口。

除此之外,永國和大明的關系或許可以維持到朱和垠那一代,但如果再往后,伴隨著血緣關系變淡,內帑肯定不會愿意一直花錢來為永國維持軍隊。

因此,局勢逼迫著朱慈焴擴張,而朱慈焴能夠擴張的方向,也僅有家門口的奧斯曼帝國。

本來,朱慈焴是想重復當年的操作,邀請定國和蒙古國、瑞國聯合對奧斯曼作戰的。

然而,定國和蒙古國聯合進攻沙俄的消息讓他的主意失算了。

定國和蒙古國抽不出身,那僅憑永國和瑞國的十萬大軍,很難與休養了數年的奧斯曼爭鋒。

因此,為了永國的發展,朱慈焴在五月親筆手書一份,請自家的皇帝為朱和垠的兩個兄弟著想,拿下埃及地區作為其中一人的藩國,自己則是會出兵奧斯曼的伊拉克地區。

皇帝朱慈燃分別有三子,分別是已經四十五歲的太子朱和垠,已經四十二歲的陳王朱和坻,以及已經三十九歲的薊王朱和。

眼下,陳王和薊王都沒有封國,因此朱慈焴的提議可謂恰到好處。

當這份信送到北京的時候,已經六十三歲的朱慈燃經過慎重考慮,最后決定拿下埃及地區,將此地冊封為陳王的藩國。

不過,苦于每年償還國債,大明的財政收入并不算特別富裕。

因此,朱慈燃回信自家弟弟,讓其厲兵秣馬,等待來年冬季出兵。

同時,朱慈燃命海軍都督府都督施瑯、副都督鄭經統海軍二十營兵馬備戰,著昆侖監察使司、小西洋監察使司供應糧草。

七月,法王路易十四向大明寫信,希望能派遣人數為三百孩童到大明學習,被拒。

八月初五,工部尚書靳輔受命閱視京畿、黃河、長江水道。

八月二十二日,大明兩京電報線路竣工,這代表兩京六部之間的交流僅僅需要幾分鐘。

九月初一,齊國引進大明的電報技術,并結合本國研究,對電報進行改進,將原來每分鐘二十組字符提高到三十二組。

九月十五日,齊王朱慈烺下令旨,命工部在全國二十五府、一百五十縣鋪設電報線路,建設電報機廠和電纜廠。

十月初一,大明戶部尚書王宕上疏,言:

“國朝鐵路至今已有七萬四千余里,諸省府縣皆通,無須再大興鐵路,今鐵路每歲支出二千余萬兩,鐵路若停,則諸業皆興,國庫富足。”

初二,皇帝朱批奏疏,宣布不再大修鐵路,同時將鐵路停止后結余的來年二千萬兩預算分別交給了河道、電報兩個衙門。

十月十五,英國爆發光榮革命,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們決定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統治。

次日,由輝格黨和托利黨的七位名人出面邀請詹姆斯二世的女婿、荷蘭執政奧蘭治親王威廉來英國,保護英國的宗教、自由和財產。

信奉新教的威廉在消息送達后欣然接受邀請,并于十月三十日發布宣言,要求恢復他的妻子瑪麗,即詹姆斯二世第一個妻子所生的長女的繼承權。

冬月二十,威廉率領一萬五千軍隊在托爾灣登陸,消息傳到倫敦,詹姆斯二世并沒有如歷史上一樣出逃德意志。

在大明和齊國的支持下,英王早在查理一世時期就擁有了人數在五萬人的王軍。

盡管在資產階級貴族們的慫恿下,有近兩萬人脫離了王軍,并前往托爾灣和威廉會合,但詹姆士二世并沒有膽怯。

他一邊率領三萬軍隊在倫敦周圍布防,一邊向大洋彼岸的齊國和法國送去了求援信。

信中,詹姆士二世希望齊國、法國能出兵來幫助他擊敗威廉,并稱他愿意為軍隊支付出征費用。

信件率先送抵法國,然而法王路易十四此時卻正在準備來年的歐洲戰爭,因此并沒有給詹姆士二世回信。

一個月后,當信使船只被齊國海軍在海上攔截之后,信使及船只被安排前往河間府北洋縣(紐芬蘭島)休整。

這個縣是齊國面向歐洲的島嶼,盡管島嶼的面積很大,但上面居住的都是海軍及其家屬。

雖然是海軍,但齊國和大明一樣,面對大明海和大西洋的艦隊是不同的。

面對大明海,兩國的海軍皆是鐵甲巡洋艦,而面對隨時有可能出沒于大西洋的歐洲船只,齊國和大明都是使用曾經的老式木質風帆戰列艦。

因此英國人登上北洋縣的時候,他們并沒有看到包括火車、電報、鐵甲艦和蒸汽機等一系列的工業產物,只看到了整潔的街道和富足的軍民。

登島的英國使臣維爾斯在自己的日記中寫道:“在倫敦的居民還在為黑麥面包的漲價而苦惱時,這里的居民已經過上了每頓飯最少有一磅鮮肉的奢侈生活。”

“他們穿著貴族們才能穿上的絲綢,衣服上雖然沒有很華麗的圖案,但卻依舊顯得大方得體。”

“他們的個子很高,至少比起我們的士兵高上半英尺(15cm)。”

“來到這里,我們似乎來到了巨人國,不論從船只還是從居民,齊國的人或物都顯得很高大。”

日記的末尾,維爾斯還特意寫道:“我討厭這里的房子,它的門有一種叫做門檻的東西,這東西足足有半英尺高,這讓我進門很不方便,真希望這東西能被鋸掉。”

乾圣十七年正月,維爾斯的等待沒有等來齊國的出兵,而是等來了齊王的建議。

齊王朱慈烺認為齊國和英國的距離太遠,軍隊出征很難有所保障,因此他建議齊國出售武器,英王詹姆士二世自己征募軍隊來抵抗入侵。

得到這個回復,維爾斯失望之余,只能選擇第二日啟程返回英國。

二月十七日,當他即將抵達英國的時候,卻聽說英王詹姆士二世已經輸掉了倫敦保衛戰,此刻帶領殘余的兩萬余軍隊撤退到了威爾士曼徹斯特。

得知消息的他急忙前往了曼徹斯特,而此時議會和資產階級的新貴族們已經推選威廉和他的妻子瑪麗共同加冕為英國國王。

詹姆士二世很清楚,如果沒有外力幫助,那他即將會被威廉驅趕出大不列顛島,只能退往愛爾蘭島。

因此,在得知維爾斯抵達曼徹斯特的消息后,他連忙派人叫來了維爾斯。

維爾斯在見到詹姆士二世后,也將齊王朱慈烺的建議提出。

對此,詹姆士二世有些惱怒,但還是宣布招募三萬新軍,同時讓維爾斯帶著自己從倫敦搬出的三十箱金銀幣前往齊國的北洋島。

與此同時,英吉利海峽對岸的法國路易十四也決定繼續對外進行征服以完成其稱霸歐洲的夢想。

四月,法國開始執行入侵神圣羅馬帝國的速戰計劃。

同樣的時間,面對法國的野心,神圣羅馬帝國國王的利奧波德一世開始號召歐陸各大強國,并組成了以神圣羅馬帝國為核心的奧格斯堡同盟。

七月,法軍出擊攻占了帕拉蒂納特,并于次年徹底毀滅這個地區。

神圣羅馬帝國皇帝利奧波德一世察覺到路易十四的意圖,馬上派軍迎戰,奧軍在頂住開戰初期的混亂和失敗之后,終于把戰局穩定了下來,使得法王路易十四在戰前所指定的“閃擊”作戰計劃徹底破產。

在歐洲打的不可開交的時候,齊國完成了和維爾斯的交易,將足夠裝備三萬人的燧發槍與火炮交給了維爾斯,而維爾斯則是付出了價值六十二萬兩的金銀幣。

在兩國交易完成的同時,大明遠征軍在施瑯的帶領下抵達了瑞國。

大軍在瑞國的國都登陸,隨后前往北部地區,并號召永國、瑞國軍隊陳兵北方。

似乎是感受到了明軍的惡意,病入膏肓的默罕默德四世將大部分軍隊調往了伊拉克及埃及地區,但這并無法阻止明軍想要收復失地的決心。

八月十二,在經過一個月的物資籌備,海軍都督施瑯率領大明四十二艘軍艦、海軍六萬人、瑞軍三萬人北伐。

大軍勢如破竹的北上破城,海軍的一百余艘輜重船則是將昆侖、小西洋監察使司運到瑞國的物資不斷運送北上。

九月初九,明軍成功從瑞國邊境北伐兩千里,將開羅攻破,沿途擊斃四萬余奧斯曼士兵。

明軍的速度之快,讓海峽對岸的朱慈焴都覺得猝不及防,他只能迅速率領大軍北伐,但由于永國軍隊沒有步槍和新式火炮,因此軍隊攻城拔寨的速度極慢。

在他還在率領軍隊進攻伊拉克地區的時候,明軍已經將奧斯曼勢力驅逐出了昆侖洲,并向阿拉伯半島進攻。

十月初五,奧斯曼軍隊一路撤回幼發拉底河北部,明軍在幼發拉底河停下。

比起歐洲以圍攻、持久為久的戰爭,明軍的戰爭可謂酣暢淋漓,只是三個月不到就擊敗了奧斯曼帝國的十八萬軍隊,逃回幼發拉底河以北的士兵不足出征時的三分之一。

十月初六,施瑯派人將消息傳回國內,同時帶領軍隊驅趕境內的奧斯曼百姓前往奧斯曼,并將境內的所有昆侖奴抓捕。

十月十二日,默罕默德四世派來使者請和。

冬月二十日,遠在京城的朱慈燃收到了明軍大捷的消息,他將此次明軍拿下的疆域分為四塊。

埃及地區南部的一部分地區被分給了瑞國,埃及地區被劃分給了陳國,伊拉克地區則是劃分給了永國。

似乎是察覺到了自己的身體不好,無法支持第二場戰爭,因此朱慈燃將敘里亞地區劃給了自己的小兒子薊王朱和。

除此之外,連接昆侖洲和中州的蘇伊士地區則是被設為“中東監察使司”,兵部侍郎熊賜履任監察使,南軍派駐三營兵馬,南軍參將戚牧升任中東總兵,節制中東三營兵馬。

末了,皇帝朱慈燃下旨,著戶部發銀五十萬兩,命熊賜履率被俘獲的俘虜、奴隸在蘇伊士地區挖掘一條運河。

此外,陳王朱和坻即日就藩,陳國、薊國兵制十營,內帑每年各出銀五十萬兩來維持兩國的遷移銀。

臘月初三,皇帝朱慈燃著施瑯與奧斯曼使者談判,要求奧斯曼承認明軍對大食半島、埃及地區的所有權。

消息傳到前線時,已經是乾圣十八年正月十七了,此時陳王朱和坻,薊王朱和、布政使熊賜履、總兵戚牧四人率文臣武將兩千余人,兵馬九千余人登陸蘇伊士地區。

正月二十,陳王朱和坻率六百王府文臣入駐開羅,將其更名為陳邑,設為陳國國都。

正月二十二,熊賜履在蘇伊士地區建“中東府城”,暫設中東縣。

正月二十五日,海軍都督施瑯與奧斯曼使臣馬扎爾談判不歡而散,原因在于奧斯曼想要拿回敘里亞及巴勒斯坦地區。

然而,現實往往是殘酷的,沒有武力的國家,往往是沒有資格在談判桌上討價還價的。

正月二十六日,明軍全面出擊,僅僅只用了十天時間,便將戰線向北推移了二百里。

得知前線全面潰敗的消息,默罕默德四世總算是認清了現實。

二月初一,馬扎爾在巴格達與施瑯簽訂了《巴格達和約》,奧斯曼帝國承認被明軍所占地區是大明疆土,雙方停戰。

二月初五,永王朱慈焴將國都遷往巴格達,并將巴格達更名為永邑,曾經的永邑則是被更名為南邑。

此戰被后世稱為大明第五次西征,它的意義在于讓永國獲得了大片耕地面積,從而經濟獨立,減輕了皇家內帑的負擔。

除此之外,陳國、薊國和中東監察使司的設立也讓大明對北昆侖地區有了一定的影響,而中東監察使司所開掘的運河也被后世譽為世界十大奇跡之一。

消息傳回北京時,已經是三月十五了,此時的薊王朱和也帶著六百王府官員入駐了大馬士革,并將大馬士革更名為薊陽。

似乎是覺得自己的使命已經完成,從這一日起的皇帝朱慈燃開始多病,身體日漸消瘦。

不過盡管如此,朱慈燃還是頂著一口氣,帶著太子朱和垠,太孫朱怡鉉等人前往了天壽山祭拜歷代先帝。

這期間,朱慈燃在埋葬自己父親及叔父的世陵、齊王陵呆了整整一個下午,黃昏前才帶人返回京城。

回到京城后,朱慈燃的身體狀況開始惡化,饒是太醫院群醫紛紛上場,也不過為他延續了幾個月的壽命罷了。

十月十二日戌時,朱慈燃召來朱和垠和朱怡鉉。

此時的他已經油盡燈枯,說話間聲音虛弱,身形骨瘦如柴。

望著跪在地上的朱和垠和朱怡鉉,朱慈燃望著養心殿內的窗戶,久久不語。

不多時,殿外傳來了腳步聲,已經頭發花白的內閣首輔顏胤紹、次輔孫可望、閣臣李定國三人入殿。

見三人到來,朱慈燃指著朱和垠,虛弱開口道:

“朕年少時游歷天下,未聞天下萬物有不死者。”

“死為天地之理,物之自然,朕今居大位一十有九年矣,賴國朝歷代先皇庇佑,今天下方內安寧,四海難有兵革。”

“今天年已到,其奚哀念之有?令到出臨,無禁百姓取婦、嫁女、祠祀、飲酒、食肉。”

說罷,朱慈燃又看向朱和垠父子,緊接著艱難看向顏胤紹三人:

“太子秉性仁慈,居心孝友,為先皇、王叔所鐘愛,不日當即皇帝位,望爾三人忠心輔佐。”

“萬歲……”聽到朱慈燃的話,顏胤紹三人心情沉重,而其中與朱慈燃關系最好的李定國更是忍不住老淚縱橫。

瞧見他這模樣,朱慈燃艱難抬了抬手,李定國見狀連忙上前跪下,握住了他那骨瘦如柴的手。

“大哥莫哭……”朱慈燃艱難擠出一個微笑,隨后似乎覺得有些難受,不由的緊閉雙眼,眉頭緊皺。

如此持續了片刻,他眉宇間突然釋然,嘴角掛起一抹笑意。

“萬歲!”瞧見朱慈燃的模樣,顏胤紹及殿內所有人紛紛跪下哭嚎,但朱慈燃卻緩緩睜開了眼睛。

他看向殿內的窗戶,眾人隨之看去,卻并未看到什么。

就在他們疑惑時,朱慈燃緊了緊李定國的手,釋然笑道:“我看到父親和叔父了……”

(本章完)

相關

__穿越小說


上一章  |  家兄朱由校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