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朱由校第五百六十三章 西征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家兄朱由校 >>家兄朱由校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六十三章 西征

第五百六十三章 西征


更新時間:2023年04月10日  作者:北城二千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北城二千 | 家兄朱由校 


三月末,伴隨著夏季即將到來,波及長城以南,黃河以北的大旱開始徹底發威,除了遼東和河西走廊沒有遭受波及,其他各省各地紛紛遭受波及。佼

一時間,糧價再度飆漲。

三月二十八,北京城米價每斤五文,廣東每斤四文,陜西四到六文,河南、山西、山東、南直隸分別五到七文不等。

在這樣的情況下,大明朝廷各地的皇店與常平倉開始配合。

四月初十,當京城西直門皇店打開玻璃門開始營業,門外翹首以盼的許多百姓紛紛準備搶糧。

然而,不等他們搶糧,皇店員工便把一袋袋大米抬了出來,并將一袋大米倒入一個大木斗中。

在將斗中大米倒的堆尖后,一名伙計將一塊木牌插入米堆里,轉身對著數百百姓喊道:

“今日皇店米價……每斤四文!”佼

“四文?!”

“糧價降了!”

“朝廷出手平抑糧價了!”

“太好了,這五文一斤的米真的吃不起啊。”

“得多買點,現在只是夏季,誰知道秋季和冬季會不會漲糧價。”

“對對對,多買點!多買點!”

皇店門口的百姓議論紛紛,盡管皇店和朝廷已經出手平抑糧價,但這么多年大旱帶來的是百姓們的危機意識。佼

他們并不認為糧食價格可以一直壓在五文一斤的價位,因此紛紛出手搶購。

這樣的場景,不僅僅發生在了京城,也發生在了各省、各府縣的皇店上。

許許多多的百姓趁著這次平抑糧價,一口氣就搶購了足夠家人吃一年的糧食。

他們這樣的行為可以理解,但這么一來、朱由檢批下去的糧食就會很快被搶光。

因此到四月初五的時候,一份份奏疏如雪片般飛向了皇宮,隨后又被朱由校命人送往了河西。

這倒不是朱由校偷懶,而是在經濟這塊,朱由校確實玩的不太行,只有依仗朱由檢。

這些奏疏被送抵肅州的時候,已經是四月十一了,一來一去耽擱了不少時間。佼

拿著這些奏疏翻看內容的朱由檢正躺在搖椅上,他好似度假般,旁邊放好了一些切好的水果。

面對這些奏疏,他一邊翻看,一邊吃著水果。

在他跟前,戶部派來的官員則是坐立不安的等待他的答復。

“從三月十五放糧到現在,總計放出多少糧食了?”

朱由檢詢問著跟前官員,此人聞言也連忙作揖回應道:“三千萬石平抑糧,已經放出約一千二百余萬石。”

“一千二百……”聽著這串數字,朱由檢呢喃一聲,緊隨其后才開口道:

“追加投入一千萬石平抑糧,另外把黃河以北的糧價壓到每斤四文左右的價格,同時向南邊的舊港、交趾、麓川、暹羅派出官員購糧。”佼

“平抑糧所獲利,皆購入新糧北上,務必趕在秋后運抵北方。”

朱由檢合上了奏疏,將它遞給了旁邊的陸元高,陸元高轉遞給了戶部官員。

“下官知道了,謝殿下指點。”

戶部官員得到了自己需要的答案,也拿著奏疏作揖回禮的同時緩慢退出了別苑。

朱由檢居住的這座別苑面積也不大,僅有不到三畝,連隨行的六百錦衣衛都無法住下,更別提上直的一千士卒了。

因此,戶部官員很快就走出了別苑。

在他離開時,陸元高也作揖道:佼

“殿下,這平抑的價格是否太低了?”

“不低,已經有不少賺頭了,民間的商賈不會放過這點利潤的。”朱由檢笑著吃了一口桌上的雪梨,同時靠在椅子上,拿著一本《管子》翻閱了起來。

他在肅州呆了一個多月,四小只認識了不少民間的玩伴,因此也不再纏著朱由檢了。

不用帶孩子,這讓朱由檢的生活更為輕松愜意了。

這放假不過三個半月,他就肉眼可見的長胖了不少,可見生活有多舒坦。

不過總是這樣休息,朱由檢還是有些焦慮。

或許是習慣了日復一日的繁忙,這么閑下來后,他總覺得有些不太舒服,因此讀書和外出游獵,就成了他日常消遣的活動。佼

這不,當正午最熱的時候過去,朱由檢也回房換了一身戎裝,緊接帶著陸元高等百余名錦衣衛緹騎出了肅州城。

他們往北邊的草原奔去,由于大明在居延海一帶設置了居延縣,因此西套地區還是比較安全的。

在這里可以游獵到一些羚羊、飛禽,時不時也能遇到一些草原狼。

這種玩物喪志的日子,朱由檢已經玩了一個多月,不由的也感受到了幾分“朱由校的快樂”。

游獵到申時左右,朱由檢看著滿載一車的獵物,不免笑道:

“當初我還說萬歲在燕山游獵有些玩物喪志,眼下看來,我比起萬歲也不遑多讓。”

“殿下是正常的沐休,何來玩物喪志之說。”跟隨左右的陸元高搖了搖頭,并不認可朱由檢的這話。佼

他之前一直以為,朱由檢之所以這么拼命的處理朝政,是想把權力緊緊掌握在手中。

然而經過這幾個月的接觸下來,陸元高這才發現,朱由檢并不貪戀權勢,生活也極為簡樸。

盡管用朱由檢的話來說,該享受的他已經享受過了,粗茶淡飯也沒有什么不好的。

只是對于見慣了許多官員腐敗生活的陸元高來說,朱由檢的生活與他的身份極為不符。

在陸元高看來,朱由檢是為了大明和百姓而操勞。

這樣的操勞持續了多年,好不容易可以休息一段時間,不管怎么玩,也談不到玩物喪志上。

如果朱由檢這樣的生活都能被稱為玩物喪志,那恐怕古往今來的許多王侯將相都得羞愧死。佼

“獵物差不多了,回城吧。”

朱由檢的聲音把陸元高拉回了現實,他策馬跟上了朱由檢的背影。

也在他們返回肅州城的同時,距離此地數千里外的西伯利亞也迎來了一群不速之客……

“砰——”

伴隨著一聲沉悶的火槍聲在中西伯利亞的北方針葉林中響起,許多飛鳥被驚嚇得向空中飛去。

“嘿!伊卡洛夫,槍聲響了,我想我們該準備中午的午飯了!”

四月的中西伯利亞南部,當基廉斯克堡外,基廉斯克的軍政長官普希金對自己的副官伊卡洛夫招呼時,蹲在勒拿河河邊的伊卡洛夫也笑著洗了洗手:佼

“了解、不過我們還得看看那群家伙打了什么獵物回來。”

“這就不是我能管的了,我只希望今天能吃肉新鮮的鹿肉!”普希金笑了笑,然后就轉身朝著勒拿河北岸的基廉斯克堡走去。

基廉斯克堡,這是羅曼諾夫東進探險隊建立在勒拿河下游與基廉加河匯合之處的棱堡,距今已經有六年的時間。

他們之所以在這里建立棱堡,而沒有去南邊的貝加爾湖建立,原因是貝加爾湖北部地區生活著不里牙錫人的部落。

以當初探險隊的實力,根本不足以驅逐當地部落。

不過,隨著時間推移,前來遠東的探險隊越來越多,普希金相信用不了幾年,他們就能驅逐南邊的韃靼人,在那大湖北部建立屬于羅曼諾夫王朝的新棱堡。

這么想著,普希金也悠哉的走進了那窄小的基廉斯克堡中。佼

相比他的悠哉,在河邊洗了洗手的伊卡洛夫則是在原地等待了許久。

既然林中響起了槍聲,那想來去打獵的小伙子們應該很快就會回來了。

然而,這樣的等待持續了十幾分鐘,伊卡洛夫卻感覺到了不妙。

他沒有選擇等待,而是翻身上馬,向著不遠處的基廉斯克堡撤退。

由于距離不過百來米,他在十幾個呼吸內就進入了基廉斯克堡。

狹小的基廉斯克堡內部連一個村莊都算不上,甚至不如大明南方的一些吊腳樓來得大。

“伊卡洛夫,你怎么回來了?伊萬他們沒有打到獵物嗎?”佼

棱堡中的普希金見到伊卡洛夫回來,他還笑著走過來打趣。

“普希金,好像不太對勁”

伊卡洛夫翻身下馬,交代了捕獵隊沒有回歸的事情。

聞言的普希金也立馬凝重了起來,基廉斯克堡畢竟靠近不里牙錫人的地盤,雙方經常互相襲擊,因此普希金他們很警惕。

“先關城門,去城墻上看看。”

普希金交代了一聲,隨后和伊卡洛夫一起上了城墻。

基廉斯克堡的守軍有二百三十七人,不過其中有一半是民間自發的探險隊和商人,真正服務于羅曼諾夫王朝的士兵只有不到一百四十人。佼

上了城墻,普希金開始用他十分珍惜的單筒望遠鏡看向城外,勒拿河畔的那片針葉林。

“有些不對……”

普希金看到了針葉林上空盤旋著的鳥群,意識到了不妙,因此當即轉頭喊道:

“關閉城門,準備防守!”

“全軍集合!”看到這一幕,伊卡洛夫也轉身向堡內大吼著。

他的吼聲讓堡內的士兵和商人、探險者們紛紛放下手中的雜物,并有條不紊的關閉城門,登上城墻。

“轟隆隆……”佼

“什么聲音?馬蹄聲?”

他們剛剛登上城墻,普希金和伊卡洛夫就聽到那針葉林中傳來的沉悶的聲音。

普希金咽了咽口水,而伊卡洛夫也有些不確定。

‘你……’

普希金剛想讓伊卡洛夫派人出城去查看情況,結果不等他開口,一桿寫著“大朙”的旌旗就從針葉林里冒了出來。

隨著旌旗的出現,身著明軍布面甲的一名騎兵也手握旌旗,從針葉林中走了出來。

他不是一個人,在他走出之后,無數身著布面甲的馬步兵紛紛涌出了針葉林,仿佛蟻群一般,人頭攢動、無邊無際。佼

“該死!這是什么情況?韃靼人什么時候有這么多軍隊了?!”

看著城外足有上千人的騎兵規模,普希金額頭冒出了冷汗。

雖然他是貴族,但他并不了解大明,也不知道大明的甲胄和旌旗模樣,因此他把明軍當成了南邊不里牙錫人的軍隊。

“人數是我們的五倍以上,暫時沒有見到火炮!”伊卡洛夫匯報著他從望遠鏡看到的一切。

“該死的韃靼人!”普希金臉色陰沉的異常難看。

面對接近五倍的人數差距,他已經在想城中糧食夠吃多久,棱堡能堅守多久,援軍多久能到了。

當然,也就在普希金想著己方情況的時候,明軍一方的嶺北總兵吳三桂也騎著河曲馬走出了針葉林。佼

他帶著軍隊在距離基廉斯克堡二里外的地方打量基廉斯克堡,并拿出了自己的望遠鏡。

在他旁邊的副將也是如此,不過副將比起他的警惕,則是要松懈不少。

在看到了基廉斯克堡的規模后,副將立馬笑道:

“總兵,按照之前雅庫茨克城里的羅剎人戰力來看,只需要五十人就能包圍他們……”

“不要輕敵……留下一百人吧。”

吳三桂沒有強攻的想法,他的想法就是按照齊王所說的進行包圍,而包圍的人數也只有區區一百人。

從三月十八日,朱由檢平調吳三桂為嶺北總兵后,吳三桂就迫不及待的開始籌備物資,準備在這嶺北之地好好大展拳腳。佼

四月初十,當北山的第一批物資送抵長山堡后,吳三桂根本沒有按照五月出兵的時間來執行,而是選擇提前二十天出兵。

四月初的西伯利亞積雪已經開始融化,道路變得泥濘,但這正是吳三桂想要的。

在抵達基廉斯克堡前,他已經利用道路泥濘,信息傳遞不便的局面,一口氣將日甘斯克、雅庫茨克奧廖克明斯克等三個羅剎棱堡包圍。

在分別留下對應的包圍兵力后,他繼續率領騎兵突襲沙俄在各地的棱堡。

不僅僅是沙俄的棱堡,他還膽大的分兵,派一千馬步兵南下進攻三萬多人的不里牙錫。

“怎么會有這么多人……該死的……”

看著針葉林完全涌出的明軍騎兵,依舊認為他們是韃靼騎兵的普希金冷汗直冒,而去檢查糧食、水源的伊卡洛夫也跑上了城頭。佼

“普希金,我們的糧食只夠吃一個月。”

“該死……”

聽到伊卡洛夫的匯報,普希金只能寄希望于其它棱堡的軍政官發現他們的不對勁,并前來支援。

他放棄出城作戰,畢竟這支韃靼軍隊看上去就不好惹。

“留下一百人,其余人和我繼續前往其它羅剎木堡!”

吳三桂并沒有把普希金他們當成一回事,簡單吩咐過后,他便帶領騎兵順著沙俄軍隊開辟的道路向西進發。

“他們撤了!”佼

“不,他們留下了一些人!”

看著上千騎兵順著布拉茨克的小道離去,伊卡洛夫和普希金只能為南邊布拉茨克堡的那一百多人祈禱了起來。

“應該是一百人。”普希金看著留下準備扎營的明軍,不免有些心癢癢。

“我們這里有兩門二磅炮,還有一百支大火槍,你說……”

普希金試探性的詢問伊卡洛夫,畢竟出城迎戰這種事情,他一個人可說了不算。

好在伊卡洛夫腦子清醒,當著普希金的面,他毫不留情的否決道:“他們都有燧發槍,我們不是對手。”

伊卡洛夫不認識擊發槍,但他見過燧發槍,畢竟現在歐洲受到大明的影響,都在主要研究這種槍支。佼

擊發槍從某些角度來說和燧發槍還是有些相似的,伊卡洛夫知道大明,不過他并不知道自己面對的就是明軍,只當是學習了明軍燧發槍的韃靼人。

從一六三零年沙俄軍隊初步改革后,他們的編制便成為團連制。

一個團有八個連,每個連有一百二十名火繩槍手和八十名長矛兵。

普希金他們只是一個不完整的連隊,想要抗衡擁有燧發槍的一百騎兵,顯然是癡人說夢。

“好吧,你說的有道理,我們只有等待救援了”

見伊卡洛夫都這么說,普希金只能聳了聳肩,隨后表等待救援。

然而,如果他們想著等待救援,那這個想法注定落空……佼

第二日,吳三桂在布拉茨克留下一百騎兵包圍布拉茨克,緊接著向葉尼塞斯克趕去。

四月十五,吳三桂包圍葉尼塞斯克,飲馬葉尼塞河。

四月十九,北海營的北路軍抵達圖魯漢克斯,包圍圖魯漢克斯,至此沙俄在葉尼塞河以東的七個據點被明軍騎兵盡數包圍。

“他們瘋了嗎!!!”

四月二十九日,當鄂畢城的一間小屋里發出拳頭砸在木桌上的聲音,時任羅曼諾夫王朝西伯利亞總督的戈洛文如同發怒的獅子一樣怒發須張。

他之所以生氣,不是因為生氣而生氣,而是因為害怕而生氣。

當一座座棱堡失去消息,他這個西伯利亞總督和麾下的軍官直到明軍飲馬葉尼塞河才知道這次對他們動手的不是南邊的韃靼人,而是大明。佼

看著自己桌上那一份份前方送來的情報,戈洛文到現在都無法相信,大明居然要和他們開戰了!

該死!他要拿什么來抵擋大明的軍隊?

戈洛文現在都不知道怎么形容自己的心情,他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招惹上大明,更沒想到大明會直接派出人數不低于兩千的軍隊來進攻他。

該死的!現在他和葉尼塞河以東的七個棱堡失去了聯系,損失了一千六百多兵力。

就憑借他手上的三個連隊和八百多探險隊員,別說和明軍打一仗了,就是撤退都得看明軍馬步兵給不給他們機會。

一想到明軍的騎兵已經飲馬葉尼塞河,戈洛文就有些坐立難安。

盡管從葉尼塞河到鄂畢城還有一個月的路程,但明軍騎兵的速度也不是開玩笑的。佼

讓戈洛文摸不準的是,這支明軍已經是大明對北方用兵的全部兵力,還是說他們只是先頭部隊?

如果是前者……該死!就算是前者,他也擋不住!

想到這里,戈洛文立馬向遠在莫斯科的沙皇米哈伊爾一世寫去了一封信。

信的內容很簡單,也很夸張。

戈洛文夸大了明軍的兵力,他將吳三桂描寫成了一個指揮上萬騎兵的將軍,而這些騎兵攜帶著數百門火炮正在攻打鄂畢城的路上。

他作為西伯利亞管理區總督,英勇的帶領著西西伯利亞的一千二百多軍隊在葉尼塞河阻擊明軍,但防線岌岌可危,恐怕很快就會被突破。

信的末尾,他希望沙皇能派來援軍,或者下達較為清晰的作戰指令。佼

戈洛文是不敢直接逃跑的,所以他只能把自己描寫的英勇一些。

不過,這樣的信件漏洞百出,想要彌補漏洞,就只有他帶著軍隊去前線繞一圈。

不求和明軍交手,只要去繞一圈,就能代表他沒有在城里等死。

在這樣的想法下,戈洛文點齊了鄂畢城的一個連隊,他帶著這二百人向著東邊的葉尼塞河趕去,并且開始召集葉尼塞河以西的各棱堡軍隊。

只是相比吳三桂的兵馬,他這兩個連隊四百人的部隊顯得異常寒酸。

在他擔驚受怕趕往葉尼塞河的同時,吳三桂的心思已經不在西伯利亞了。

五月初一,這個朱由檢規定出兵的日子,吳三桂卻已經將中西伯利亞收入囊中。佼

沒有什么一波三折和波瀾,一切都水到渠成般。

吳三桂不僅將中西伯利亞收入囊中,還貪心不足的試圖去搶屬于北軍的不里牙錫。

然而,攻打不里牙錫,這本該是曹文詔的任務……

相關

就在你最值得收藏的言情


上一章  |  家兄朱由校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