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朱由校第四十一章 巡視盔甲廠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家兄朱由校 >>家兄朱由校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一章 巡視盔甲廠

第四十一章 巡視盔甲廠


更新時間:2022年10月04日  作者:北城二千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北城二千 | 家兄朱由校 


北城二千:、、、、、、、、、

“這都能吵起來?”

京城內城明時坊、泡子河一側,朱由檢正坐在馬車上,聽著從宮里加急傳來的消息,倍感無語。

他是沒想到、楊漣這老頭子這么剛,沒有移宮案的擁立之功,居然還敢正面懟孫如游。

倒是孫如游,三下兩除二就把光祿寺的問題解決,絕對不是因為辦事能力強。

明末的官員,在銀子上,辦成一件事,往往都是為了隱藏后面的事情。

朱由檢對陸文昭派來傳信的錦衣衛總旗道:

“孫如游是怎么同意光祿寺銀子按時押運想法的?”

馬車車窗外的錦衣衛總旗一聽,便解釋道:

“據駐守文華殿的金吾衛所說,好像是楊給事中說要讓福建、兩廣的光祿寺外解銀走海運,然后孫閣臣就把光祿寺的問題解決了。”

“原來是這樣……”聽到這解釋,朱由檢畢竟不是傻子,他是知道這幾個地方海運幸秘的。

兩廣和福建,江西、南直隸,他們都是依附于浙黨之下的地方小鄉黨。

楊漣這次敢叫福建、兩廣走海運押解外解銀,那么下次就敢叫這幾個地方海運押解秋稅。

外解銀被浙黨旗下的幾個地方分攤下來后才幾萬兩?秋稅田賦才是大頭。

僅浙江一省來說、夏稅的正稅就是七萬兩,秋稅正稅一百一十萬兩,加派銀近四十萬,雜項十五萬,外解七萬,全部加起來,近一百七十九萬兩。

這還只是浙黨大本營的浙江,如果加上南直隸、福建,廣東、廣西、江西……

這七個省每年的各種該交該納的賦稅價值在八百萬兩左右,不過其中有一半是折算的田賦糧食。

真的算起來、應該是白銀三百六十余萬兩,田賦糧八百余萬石。

這田賦和正稅,幾乎是大明六部正稅的45了。

這筆錢糧,浙黨官員是能拖一天是一天,哪怕拖一天,然后交給海商、商賈行商,所能賺取的銀子都足有數千兩。

商賈賺的多,自然就貼給當地士紳,美名其曰“潤筆銀”。

這筆銀子是合法合規的,地方官員不需要付出太多,只需要借給商賈和鄉紳一定的銀子,就能獲取數千乃至上萬兩的利潤。

等大小官員吃飽了,所有銀兩、糧秣北運,到了揚州的運河口后,又要開始面對漕運兩岸的貪官胥吏。

各種火耗下來,能運到京城的能有六百萬兩價值的銀子和糧秣就算不錯了。

因此、這些起運的漕銀和漕糧,每拖一天,所能賺取的利潤都是一筆龐大的數目。

這還只是拖欠漕銀的賺錢方式,類似隱瞞茶稅、酒稅等等各種各樣的賺錢方式,更是數不勝數。

如朱由檢前世所看茅元儀的著書中一樣,同時期陜西賣出一部分陳茶就能交出十萬兩銀子補貼榆林鎮,而江南明明是飲茶最盛的地方,茶稅卻只有數萬兩。

茅元儀見到江南的風氣后,便開口“陜川云貴四省不如江南十分之一”

這是一筆上百萬兩銀子的稅收,可是就被江南官員玩成了朝廷只能拿到幾萬兩。

朱由檢不想摻和東林黨和浙黨的恩怨,因為他知道,哪怕眼下東林黨是積極的一方,但不久之后它也會變得腐敗。

他最好的選擇,是讓諸多黨派內斗,隨后一點點的對明朝的稅制進行改革。

以明朝的經濟體量,只要能正常稅收,哪怕廢除了人頭稅,也能歲入兩三千萬兩,不包括田賦的那種。

不過、稅收改革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與其想著收江南的稅,倒不如先把衛所給廢除了!

可廢除衛所、收稅,這些都需要兵權,而一支精銳的軍隊,所需要的裝備必然也是極為精銳的。

也正因為如此,朱由檢才在明日登基大典前趕來了明時坊。

位于內城東南角的明時坊,擁有全世界最大的盔甲工廠。

“殿下、前面就是盔甲廠。”

正在御馬車的曹化淳突然開口,而朱由檢也掀開簾子看向了前方一個占地面積極大的建筑群。

盔甲廠、又稱鞍轡局,這里是大明朝營造盔甲、銃炮、弓、矢、火藥的地方。

據《明實錄》記載,盔甲廠制造、儲藏盔甲、兵器、火藥甚多,舊例每三年總記正造盔甲、銃炮等器一萬七千余件。

朱由檢要前往昌平練兵,自然是要帶夠一些質量過關的盔甲兵器的。

曹化淳和王承恩已經告訴過他了,御馬監的四衛一營,空餉大半,不少人更是變賣了兵器,而甲胄也年久失修,銹跡斑斑。

他不可能帶著一支沒有甲胄的軍隊訓練,所以盔甲廠里的盔甲和兵器就成為他的目標了。

“站住、什么人!”

來到盔甲廠正門,由于隨行的錦衣衛都換了便服,因此盔甲廠的兵馬司守衛立馬對他們呵斥了起來。

這個時候,曹化淳將朱由檢的牌子遞給了錦衣衛,轉身扶著朱由檢下車,而錦衣衛也拿著牌子給兵馬司守衛示意。

“參見五殿下!”

見到玉牌的時候,駐守正門的兵馬司隊長立馬跪在了地上,其他十名守衛也紛紛跪下。

“行了、叫盔甲廠的監放內官出來!”

“是!”

朱由檢一開口、兵馬司守衛就連忙前去通知人去了。

與唐宋不同,明朝不設總管兵器制造的部門,而分別由工部的軍器局,宦官系統的兵仗局、盔甲廠、安民廠掌管。

也就是說、作為皇帝的人,朱由檢想從盔甲廠提多少甲胄,就能提多少甲胄,只要朱由校點頭。

這里只是朱由檢的第一站,他得先看看盔甲廠到底有多少庫存,然后再前往兵仗局和安民廠。

“五殿下,奴婢迎接殿下來遲,請殿下恕罪……”

隔著老遠,朱由檢都沒有聽到腳步聲,就聽到了刺耳的嗓音。

一個四十多歲,腦滿腸肥的太監,帶著一眾小太監火急火燎的跑了過來,著急的跪在了青石地板上。

“殿下、這就是盔甲廠監放內官,孫良。”

曹化淳記性很好,為朱由檢解釋著這人的身份,而朱由檢聽到后只是微微頷首,不再開口。

曹化淳見狀,微微躬身,隨后看向孫良道:

“五殿下前來查看盔甲廠庫存,給你們六刻鐘的時間,趕緊把地方都檢查一遍。”

“是是是!奴婢這就去辦!”

聽到這話,孫良連忙叩頭,隨后起身叫人前去檢查。


上一章  |  家兄朱由校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