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
李羅賓告訴林一他準備大手筆加注團購市場,并且很快就要推出自己的外賣品牌的時候,肯定想不到林一出門之后干了什么事兒。
他去找了王星。
每團在京城的總部還是原來那個樣子,林一已經是第三次過來,但是情形已經大不相同。
第一次來這里的時候,每團準備收購隨便外賣網,還是仰仗王星的爽快,林一拿到了一個不錯的價格。
第二次過來的時候是在萬里出行上線之前,王星作為程惟的朋友代表他發出了見面的邀請。
這一次則純粹是他自己跑過來找王星,如果要定義一下兩人的身份的話,應該算是王星的朋友。
“雖然我早就知道你賣掉隨便外賣網之后并不會安分,但是一年的時間能搞出眼下的聲勢也大大超出我的意料。”
王星的語氣十分感慨,不過林一并不是來找他憶往昔的。
“熊廠準備在團購和外賣市場也發動一場補貼大戰,企圖復制萬里出行在打車行業的成功。”
林一隨口就把李羅賓給賣了。
王星沒有第一時間接話,他對于林一的態度感到有些疑惑,所以還在心中做著各種揣測。
如果說上次林一把鵝廠的消息通報給他,還可以通過兩人的私交解釋過去,畢竟林一沒義務替鵝廠保密。
而且自己只掛著A廠系的名頭,跟萬里出行并不存在直接競爭,但是剛剛這個消息又不可同日而語了。
這種差異不在于鵝廠投資點評的消息自己早就知道,并沒有幫上忙,而這次熊廠的消息確實是第一回聽說。
關鍵在于林一跟鵝廠沒有什么交情,如果從嘟嘟打車算起的話還是敵對關系,所以他賣小馬哥很好理解。
但是李羅賓可是他的金主啊,萬里出行能走到今天,除了團隊本身之外他們要感謝的第一個人一定是李羅賓。
這是什么意思呢?
林一不知道王星心里在想些什么,自顧自地提出了疑問:“點評從鵝廠那里拿了4億美元已經是2月份的事情了,我猜每團的下一輪也快了吧?”
王星很快衡量了一番,看在林一給自己通風報信的份上沒有必要對他隱瞞這個消息,更何況他也沒能力從中作梗。
“3億美元,已經談得差不多了。”
由于林一創辦了隨便外賣網并且賣給了每團的關系,此時的每團應該比前世更快地確立了外賣市場的領先地位,對于他在團購市場的處境也有正面影響。
也就是說,每團應該更強了才對。
“點評都拿了4億美元,每團只拿3億美元嗎?”
王星明白林一是誤會了:“你要知道點評4億美元換了20的股權,也就是他的投后估值在20億美元,而每團這一輪的估值是40億美元,兩者之間至少有一倍的差距。”
“多拿錢并不是必要的,至少對每團來說是這樣。”
“我承認你能通過這一輪補貼大戰后來居上讓我非常驚訝,但是你們很快在BAT的干預下停手,已經證明了這種競爭方式是不可持續的。”
“我覺得你的老板李羅賓可能是過度樂觀了,沒有好好溫習團購行業之前發生過的事情。”
“每團起步的時候并不是最有錢的,甚至稱得上窮酸。我從紅山資本拿到1200萬美元A輪融資的時候,團寶已經拿了兩三億人民幣,而點評網當時最近的一輪拿的是1億美元。”
林一評價道:“他們當初沒有贏你,是花錢的方式不對,而不是因為錢比你多才輸的。”
直接補貼用戶是效率最高的花錢方式,這個道理當初還是王星告訴自己的。
林一并沒有奉還給他,但是也沒有幫熊廠辯解,反而說了一句:“李羅賓并不是我的老板。”
“哦?”
這句話很有意思,王星覺得自己似乎有些捕捉到林一的想法了。
“那你今天特地跑過來把這個消息告訴我是什么意思呢,或者說是想從我身上得到什么呢?”
“我要首先聲明一點,雖然我事先并不知道熊廠的動作,但是熊廠收購糯米進軍團購行業的動向是非常清楚的,每團也早有防備,所以我并不會特別感激你的通風報信。”
林一覺得跟王星相處比較愉快的一點是,跟聰明人交談的時候總是更加輕松的,你沒必要把話說得太露骨。
前提是你們之前沒有任何沖突。
比如之前主動來找他的柳清,雖然對方的態度更好,但顯然林一并沒有感覺到這種愉快。
“我并不指望從你身上得到什么,你的存在本身對我來說就是意義。”
“什么意思?”
林一反問道:“你剛才說每團這一輪的投后估值是40億美元,那么融資的空間還很大,為什么在融資額度小于點評的情況下不追加呢?”
這個問題王星其實已經解釋過了,但林一既然再次提起,說明他不認可前一個說法,或者說不完全認可。
王星懂了。
他忽然想起林一跟程惟在自己這邊見面的那天,林一提出要挖角A廠背景的自家COO甘嘉偉,當時那些似是而非的話今天全都有了答案。
點評這4億美元是鵝廠給的,而每團那個3億美元里頭A廠只是做了跟投,如果王星想要不少于點評的融資額度的話,A廠絕不會吝嗇于多出1億美元。
“沒錯,是我不愿意讓A廠繼續增持,對每團形成更大的影響力,我引入新的投資人也是想稀釋他的股權。”
“這一個念頭,到目前為止我只跟你分享過。”
王星直接就承認了。
林一笑了,每團雖然看起來在融入A廠但實際上一直保持著獨立性,因為在BAT三巨頭里面,在每團逐漸壯大的過程中會跟它產生直接沖突的就是A廠。
王星從一開始就意識到這一點了。
而A廠并非是燈下黑,馬杰克在各個場合夸獎過王星,估計現在心里還打著讓每團為自己沖鋒陷陣的算盤。
也正是因為每團這種若即若離的態度,A廠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直接進軍團購市場,所以后來才會有口碑的誕生。
很難說雙方之間的這種分歧最初是由于王星的刻意提防,還是A廠的不懷好意,或許是互為因果吧。
而此刻,王星之所以敢于明目張膽地向林一承認,一是篤定林一不可能跑到A廠去舉報自己“心懷異志”,二是確認了自己心中的猜想。
“因為我們是同一種人。”
“大多數人從來沒有進行過真正的思考,而且為了回避真正的思考他們愿意做任何事。”
“對于他們來說,習慣性地托庇于巨頭的羽翼之下,獲得一份可預期的回報以及內心的安穩是能夠接受的,甚至是他們求之不得的。”
“但對于我們來說絕非如此。”
“我們是挑戰者,是雛鷹,是獅子王。”
“我們是在巨頭的陰影中穿梭,不甘于成為一個附庸者和枝干,在夾縫里擠出一條路來,只是為了自己長成一顆參天大樹的人!”
小說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