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小說
一個曾經平凡的人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告別過去的呢?
按照林一的體會,并不是從他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而是從他做的事情被身邊的人所發現。
這個消息對他生活的影響才剛剛開始發酵。
班級群里隱身之后,宿舍群里緊隨著就對林一發起討伐,比如陳陽就嚷嚷著要他請客吃五星級大酒店,老陸則好奇地問他什么時候搞出的這么大動靜,內向的蕭浩成單純冒了個泡。
張曉川學期初的時候在羊城見過他算是有點知情,不過看到消息的時候還是很吃驚,偷偷開玩笑地告訴他“我爸說能上青年報的這種朋友可以交”。
只有劉鵬飛依舊高冷,一聲不吭。
還有很多同學給他發了私信,那些有點交情的就算了,連八竿子打不著的錢嘉豪都自來熟地跑來打聽,這就有點莫名其妙了,林一當然直接無視了他。
晚些時候,林一的大學同學也發現了這個消息,直接原因是學校團委的公眾號轉發了這則新聞,還特意注明是“我校學生創業網站”。
于是大學的班級群里也炸了。
剛剛經歷過一輪陣勢的林一這次決定鎮之以靜,不過還是沒躲過去,因為很多男生直接殺到寢室里來了。
林一的室友們倒是淡定,因為他們之前就從李建國嘴里知道了這個消息,已經驚訝過一次了。
這次在他們的幫助下,林一和李建國提出請所有人吃飯,既然請了男生沒有不請女生的道理,于是鄭巡又打電話給崔曉雪讓她帶女生來匯合。
對了,原本班里面唯一跟他們不對付的黃濤并不在其中,這學期開學的時候他就自己轉院離開計科二班了。
這些同學也并沒有打算“劫富濟貧”,選的地方還是常去的燒烤店,很快班里的女生也全都出現,場面愈發熱鬧起來。
也不知道是在誰的帶動下,這些同學們一個個排好隊依次地跑過來敬酒,然后開口都是同一句話;
“茍富貴,莫相忘!”
林一和李建國好不容易把這波對付過去了,后者實在不管誰來敬酒都是一口悶,所以現在已經醉得七暈八素,嘴上還不停重復著:
“值了!林一,我覺得值了!”
“什么值了?”
林一被他搞得莫名其妙,不過從一個醉漢嘴里是不用指望套出什么有用的話,最后只是在其他室友協助下把他丟在了床上。
今天大家都喝得不少,剩下的人里最清醒的是王文峰,看來這家伙以前自夸酒量并非是吹噓。
他開玩笑地跟林一說:“每見你一次都有一次驚喜,上次是100萬美元,這次上了青年報。”
“林一,再多來幾次你會變成什么樣子我都不敢想啊!”
林一揮了揮手,自顧自去洗漱了。
第二天,林一想著既然自己的高中同學大學同學都發現了這件事,那家里早晚也是瞞不住的,所以還是趁早到二老那邊報備一下。
于是他把那個新聞的鏈接丟到了和父母所在的小微信群里,然后大聲宣布:
“爸、媽,我上報紙啦!”
這一下很快炸出了動靜,于秀娟女士的電話打到了他手機上,一接起來對面就傳來興奮到變調的聲音:
“兒砸,你真的上報紙了啊?”
林一是那種離家之后不太會主動跟家里面聯系的男生,平時都是于秀娟女士隔一段時間會打個電話回來問問近況,至于林國慶從來沒打過。
這一次林一聽到林媽的聲音,已經能想象到她在那一頭的表情,露出了一個會心的微笑。
“你不是看到了嗎?如假包換,而且是青年報。”
“不得了不得了……”
于秀娟女士高興地語無倫次了幾句,然后又想起來一個問題:“這個青年報是什么報紙?”
林一給她科普:“是一份非常有影響力的重量級的大報,在年輕人里面尤其如此。”
于秀娟女士不耐煩等他說這些沒用的屁話,在她心里面不管什么報紙那都是官家辦的呀。
“我是說在哪里能買到!”
原來是這茬,在臨安普通市民家里最常見到的可能是《之江晚報》和《都市快報》,其他的小報林一就不太清楚了,他還真不知道哪里能買到《青年報》。
不過這點小事兒難不倒他,他還記得當時留了那個女記者王珂的微信,大不了去找她要。
“我也不知道哪里能買到,不過你們放心吧,我找報社的人給你們寄一點過去。”
于秀娟女士要拿報紙干啥,這個想都不用想,當然是逢年過節的時候拿出來炫耀炫耀。
網絡媒體在這一代人的影響力還比較小,所以她沒想著像林一那樣丟個鏈接。電視臺的影響力雖然早就超過了報社,但是在她的觀念里報紙看上去還是更加嚴肅、更加莊重一點。
上報紙誒,擱以前這事兒能吹十年!
這時候對面傳來林國慶的聲音:“不用寄,我知道哪里有,廠里面就會定這個報紙的。”
也對,正兒八經的國企這種報紙都是一份不落的。
于秀娟在那頭說:“誒老林,你去拿報紙的時候順便可以在廠里面說一說啊,讓大家都知道知道。”
林國慶的聲音有點遲疑:“這不太好吧……廠里面都是這么多年的工友了,何必充這個面子?”
“有什么不好?”
于秀娟就不知道他哪里來的這股清高勁兒,“你自己這么多年也沒什么事情可以炫耀的,這回還是我兒子給你掙的面子!”
從小到大,林媽的習慣是如果林一干了什么壞事需要批評,那就是“你兒子如何如何”;如果是好事該夸獎了,就成了“我兒子如何如何”。
倆人拌嘴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林一等他們自由發揮了一下,然后林國慶又在那頭問道:
“林一啊,我看你網站上捐款金額都到五十萬了啊,過年回來的時候還說只賺了十萬塊錢,會不會壓力太大了?”
過年時候那十萬塊是林一隨口說的,不過也不算胡謅:“爸,互聯網這個行業就是這樣的,這叫指數級增長,你看看馬杰克搞得那么大才用了多少年?”
林國慶雖然一知半解但還是選擇了相信:“那就好,做好事當然是好的但也要量力而行。不過你能有這個心,說明這么多年的書沒有白念。”
他在電話那頭的語氣稍微停頓了一下,還是沉穩地說出:
“林一啊,我和你媽媽為你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