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四合院有個家第三百四十八章,石頭村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我在四合院有個家 >>我在四合院有個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四十八章,石頭村

第三百四十八章,石頭村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海螺的曹阿蠻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海螺的曹阿蠻 | 我在四合院有個家 


提起這些,小嫻她們頓時不困了,興致勃勃地聊了起來。聽到小嫻她們說起了綠洲新城的動物園,里面不僅僅有大老虎、獅子這些,還有海洋動物,北極熊、企鵝等等,小花菜她們羨慕到流口水了。

“為什么你們可以去這樣的地方上學啊?我可以去嗎?”

“不知道啊,小花菜,這個你要問你爸爸哦,我們都是我爸爸帶過去的......”小屁孩哪里懂這些啊?

每個孩子都有一個無所不能的爸爸,小花菜聽了小嫻她們的話,頓時點點頭,晚上回去就問問自己的父親。

白天,孩子們玩得嗨了,在周家吃過晚飯,才各回各家,還想約明天繼續一起玩耍。

回去的路上,小花菜便詢問她父親,能不能跟小嫻她們一起上學?她也好想去看動物園,好想吃好多好甜的水果、美食.....越是往后面說,小花菜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安澤勝聽得嘴角直抽搐,關于綠洲新城的事兒,他作為六二小鎮的安全主管,自然也聽說過。

畢竟現在六二小鎮跟綠洲新城之間的交流還是有的,從錢老他們這些人口中也聽說過。

就是六二小鎮自己也想建這些動物園之類的娛樂場所,以此來豐富科研人員的業余生活。

可是,上哪找資源去啊?本來,安澤勝、江圣博等人計劃抽時間去綠洲新城參觀考察一下,然后看看有沒有機會自己也建一個動物園。

然而,聽到綠洲新城的動物園面積和規模的時候,人都裂開了。玩不起啊!

太大了!現在聽到女兒這樣說,安澤勝突然想著,要不把自己的孩子也送去綠洲新城算了。

雖然這樣一來,他想見到女兒就很困難了,但沒關系嘛,到時候等周濟民帶孩子回京城的時候,也讓女兒跟著一起回來就是了。

想到這里,安澤勝覺得這個計劃可行,但是必須跟老婆商量一下才行。

回到家里,安澤勝把這事兒跟包潔蓮提了一下。后者皺眉地拒絕了,

“小花菜要是不在的話,她弟弟妹妹想她了怎么辦?有她在,我才能歇會兒,要不然,靠我自己和爸媽,有些時候,真的看不住這三個孩子......”

“我覺得這是一個機會,你也知道濟民他對教育孩子非常有一套,你今天沒去看小嫻她們,她們呀......”提起這個,安澤勝覺得有必要給自己老婆科普一下了。

周清嫻她們幾個孩子的學習進度很快,每天接觸的知識面都完全不同。

大方自信,即便面對他安澤勝,也能侃侃而談,表現出與她們七八歲小屁孩完全不同的成熟和鋒芒。

相反,小花菜能干嘛?學習成績在班上是排名第一,但面對小嫻她們幾個孩子的時候,連兩碗粥和曉白這兩個小家伙都能輕松碾壓她。

學識淵博,最起碼也是初高中生的學識積累了,這還怎么比?更別說,小嫻她們可以一口氣介紹動物園里面的全部動物,生活習性、咬合力、全球分布等等,知識儲備和記憶力甚至超過了很多高中生呢。

一步慢,步步慢。估計再過幾年,小花菜都要跟小嫻她們沒有共同話題了。

“你可能不知道綠洲新城那是什么地方,具體我不能跟你說,但我能告訴,那是一個比六二小鎮還要牛逼的地方.......”包潔蓮頓時瞠目結舌,

“真的?”

“當然是真的,難道還有假?”安澤勝斬釘截鐵地點頭,繼續道:“我知道你會很辛苦,但其實,如果你也可以去綠洲新城,我會更加開心,因為孩子們也可以帶過去.......”

“但是爸媽恐怕不會同意,所以,還是先讓小花菜過去,她跟小嫻她們是同齡人.....”

“等過一兩年,孩子們長大一些了,再讓孩子們跟著一過去,到時候也可以跟兩碗粥或者曉婉她們一起......”不得不說,安澤勝的算盤打得很響亮。

畢竟這種事要是真的成了,那他們家真的賺翻了呢。人嘛,都是趨利避害的動物,有這樣的算計,無可厚非。

轉過天,周濟民招待了親自登門的安澤勝夫妻倆,對于兩人提及的事兒,他笑著點頭答應了下來。

“不過,你們也知道,綠洲新城目前是還沒解禁的,只不過沒有以前那么嚴格了,所以每年你們可以看兩次孩子.....”綠洲新城的存在,隨著人口的暴增,在很多高層眼中,已經不是秘密了。

甚至,連白頭鷹、北極熊這些情報機構也都知道了這個地方的存在。畢竟南方小城那邊,每個月都有幾千甚至上萬人從全球各地聚集過來。

很多大學教授、專家等,紛紛離開他們自己的國家,前往南方小城,然后就不知道去了哪里。

這么奇怪的現象,還持續好幾年,各國情報機構又不是瞎子,所以很快就調查清楚了。

只是,他們也不知道之前那個所謂的64小城在哪里。后來,有人通過衛星拍照,發現了一個驚人事實。

那就是在內地雞尾巴的最大塔克拉瑪干沙漠地帶,出現了一大片綠洲。

超大綠洲,在短短幾年內實現,太不可思議了,直接把那些衛星觀察員和植物科研學者給震驚到目瞪口呆。

周濟民經常在白頭鷹大陸上活動,自然也看到了新聞報道。但這些都是無關痛癢的報道,沒什么卵用。

內地這邊直接就否認了,并且表示內地又沒有衛星,誰知道你們拍攝的所謂衛星照片,到底是真是假?

有本事協助內地發射衛星,讓我們自己來拍攝看看。這種打嘴炮的新聞,周濟民只是看了幾次,就再也沒有關注過了。

國際形勢復雜多變,也影響不到他,更不需要他去干嘛。當然了,綠洲新城既然已經被發現了,那么再隱藏也沒什么意義了。

何況,這本來就不是長久之計。接下來是建造地下世界,把綠洲新城讓出來,才是真的。

畢竟,綠洲新城擴張了,很容易就成為別人的靶子。除了加快建設防空系統、導彈攔截系統、衛星導航系統等等,就是要把綠洲新城經營得跟鐵桶一樣牢固。

地下新世界這個概念,周濟民還沒寫好計劃,但他已經開始構思了。徐磊他們愿不愿意接受這個新世界,周濟民倒是不太擔心。

估計他們在看到計劃之后,也會同意的吧?安澤勝和包潔蓮喜滋滋地回家了,留下小花菜跟小嫻她們玩耍。

白粉崽他們沒辦法跟著一起去綠洲新城,所以,只能盡量地多跟小嫻她們聚一聚了。

周濟民在家里休息了幾天,然后又離開了京城。這次不是去西南,而是南方。

南方也有很多山地,他去的是上輩子的家鄉。雖然這里沒有了他上輩子的家人,但地方還是沒變的。

處在珠江支流的上游地段,這里有很多山,水系發達。石頭村,一個很普通常見的名字,這就是他上輩子待過的村落。

坐落在山腳下,旁邊有一條大河,河寬有兩三百米,東側水深,西側是干涸的河床,石頭村就在大河西側。

每年五六月份的雨季,大河都會漲水,河面完全是湍急的水流,大量的垃圾、洪水會從上游沖擊而下。

現在是六十年代,下游的水電廠還沒建起來,所以這個季節,河床干涸,露出一點河床。

除了這條大河之外,附近全都是山。相隔三四百米的地方,石頭村附近有五個村,除了一個李姓村莊,其他全都是姓周的。

并且四個周姓村莊,都是出自同一個祖先,每年來宗祠祭祖的人都非常多。

來到這里,周濟民在附近逛了一圈,才開始行動。石頭村人不多,總共才四十多戶人家,大概兩百人左右。

可以說,京城的兩個大雜院,就相當于一個石頭村了。北方的村落都很大,兩三千人組成一個村是常態,甚至是五六千人的大村落。

但在南方,一兩百人的村落才是常態,甚至在八十年代之后,這樣的村落都會變了。

現在的石頭村,沒有路,除了可以乘船前往五公里外的城鎮,就只剩下一條半米寬的崎區陡峭的蜿蜒小路了。

而且,這條小路還基本上沒人走,因為大家出行都是選擇乘船的。周濟民選擇把空投大包裹放在石頭村背后的樹林里,這個地方就是村民口中的

“背夫”。南方相對迷信,在這邊的村落,基本上都會在村民聚居區附近種植大片樹林,最少有上千棵二三十米高的參天大樹。

甚至在周氏宗祠的祖地,現在已經沒人住祖地這邊了,整個

“背夫”卻是超過上萬棵大樹的林區。人工種植的大樹跟野生生長的樹,有著天壤之別。

“背夫”里的樹,大部分都是超過二十米的大樹,而野生生長的樹,就只有十多米高度罷了。

周濟民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情況,但在這一帶的村落,基本上都是這樣的情況。

樹林高大,最適合隱藏。帶著物資走進村落,踩著青石鋪就的石路,周濟民眼里滿是回憶。

上輩子小時候,他沒少在這樣的石路奔跑,跟自己的小伙伴玩彈珠、打撲克、拋石子等等兒童游戲。

他沒走多久,迎面就碰到了五六個小屁孩,光著屁股赤著腳,小臉黝黑,瞪著圓滾滾的黑色大眼睛看著他。

“小朋友,你們家大人呢?”熟悉的家鄉話脫口而出,小屁孩們的戒備心一下子就少了很多。

但還是警惕地看著他,沒有上前,更沒有搭話。就在周濟民繼續逗弄這些孩子的時候,一個大人出現了。

“你是誰?你不會是想來拐賣孩子的吧?”周有恒十分警惕地看著周濟民,把孩子們護在身后。

“同志你好,這是我的工作證.....”查看了一下周濟民的工作證,周有恒更加吃驚了,

“你是從京城來的?”后者是識字的,而且是十里八鄉之中,寫字最好看的人之一。

“是的,我從京城來......”一番交流之后,周有恒依然還是不太敢相信,京城距離這里有兩三千公里吧?

那么遠的距離,要走多少天?從石頭村坐渡輪到對面,沿著鐵路線往北走幾十公里,才到縣城,這就要走上一天才行。

兩三千公里的話,那要走上一兩個月了,坐火車應該是十天半月吧?由于沒有去過,周有恒也不知道,他只是猜測而已。

看著眼前這個跟自己上輩子的叔公很像的人,周濟民強忍著激動,把自己的來意說清楚了。

空投大包裹?送衣服食物?聽到有這樣的好事,周有恒都愣住了,這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啊。

“真不需要我們付出什么嗎?”

“不需要,我知道你們的村民在這個點應該在外面上公分,午休回來了吧?”周濟民搖頭,接著繼續道:“大包裹就在你們的背夫,我會親自拿過來,請你們村長幫忙發下去吧。”說罷,他就把他剛帶來的衣服拿了出來,遞給了周有恒,還讓孩子們自己過來拿。

接著轉身離開了這里,不一會兒又去而復返。很快,村里就傳開了,兩百多號人,不管男女老幼,全都來了。

大家聚在祠堂門口這邊,周濟民看著眼前的村民,一股熟悉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他好像確定了,這應該就是他上輩子待過的地方,只不過,這里的人,他一個都不認識。

因為一九六七年,他還沒出生,他爸已經不穿開襠褲了。然而,他爸小時候長什么樣兒,他哪里知道啊?

叔公、二叔公、阿公他們三兄弟,看著就挺像的,但還冒出來的四叔公和五叔公又是什么情況?

周濟民很確定,上輩子他爺爺就只有三兄弟,根本沒有五兄弟。所以,眼前的周有恒五兄弟,肯定跟他沒有關系。

又或者是因為其他關系吧,不管了!把衣服食物這些派發下去之后,周濟民也確認了石頭村目前并沒有電線。

索性便幫他們把水電廠給提前建好吧。一聽說要幫他們村建水廠,管理權還是歸周有恒,村民們都沸騰了。

整個石頭村,就數周有恒他們五兄弟學歷最高,都有小學畢業水平,周有恒更是讀過中專。

在五十年代,上過中專,確實是很不錯的學歷了,穿越之前的周濟民原身,也不過是高中輟學罷了。

但要清楚一件事,周濟民待的地方是京城,是全國首屈一指的大城市。

而周有恒只是一個南方偏遠山區的窮小子罷了。只不過,周有恒并沒有外出工作,而是蝸居在家,具體什么原因,周濟民并沒有詢問。

村民們都沒什么意見,也不敢有意見,畢竟發電廠可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轉的。

連周有恒自己也是硬著頭皮應下來的,還好他識字,周濟民也樂意教他。

給石頭村搭建一個水廠,周濟民可比之前要認真負責多了。直接一步到位,選址就很簡單,就是上輩子的那個小水廠原本的位置。

這個位置遠離了石頭村,處在另一邊的大山里面。繞環石頭村的一條小溪流,流向大河,其源頭就在大山里面。

這條溪流的水流量很大,上輩子已經證明過了。同時,落差也很大,因為溪流的源頭在半山腰的八九十米高的位置。

整座大山是將近兩百米,從八九十米的位置落下來,沖擊力還是蠻強的。

學著上輩子小水廠的樣子,直接在溪流源頭這邊建一個小水壩,攔截住所有的水。

這些水會通過一米直徑的水管留下,通往山腳下的水廠,經過水輪機后流出。

修建這個水廠,花了周濟民兩天的時間,期間還去了一趟其他鄉村隨便空投了一下衣服食物就算了。

水電廠修建好之后,還需要把電線牽到石頭村,這一點倒是簡單。石頭村村長幫忙弄好了電線桿,周濟民只需要指揮村民把電線弄好就可以了。

通電之后,周濟民又提出了建一所小學的提議。上輩子,周濟民小學三年級之前,就是在村小學上的,只不過現在還沒建村小學罷了。

在八十年代之前,石頭村里的孩子是真的多,基本上每家每戶都是七八個孩子。

反正周濟民自己知道的是,他父親就是八兄弟姐妹,他二叔公家也有兩個兒子和六個女兒。

就像現在,周濟民看到石頭村,跟小嫻同齡的孩子,最少有十六人,更別說一些更大或者更小的孩子了。

兩百多人當中,其中孩子就占據了不少的比例,反而老人沒有多少。修建村小學的消息,村民們都被這個巨大好消息給砸得暈乎乎的。

征得村民們同意之后,周濟民直接借口從

“空投大包裹”里運來水泥鋼筋等,還有推土機、挖掘機等。村民們站在旁邊工地旁邊看著平整地基的周濟民,臉上的笑容就沒有停過。

周濟民是按照一個標準的村小學,直接修建了兩棟兩層樓高的普通筒子樓,一個標準的足球場和一個籃球場,以及四四方方的校園,還移植了花草樹木過來。

僅僅一個晚上的時間,小學就落成了。

相關


上一章  |  我在四合院有個家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