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靖垣看著沈復離開之后,坐在椅子上思考另的問題。
神州、大明、朱家、百姓們的歷史,他們的現在,以及他們的未來。
以及自己這個皇帝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神州的王和皇帝到底是什么?
王字最初的象形是一把斧頭,所以本來應該是群體內掌握斧鉞,掌控軍事力量和處罰權的人。
斧鉞也是祭祀活動中重要禮器,后世皇帝禮服上十二章里面始終有斧型的黼。
神州的國字最初的象形是“囗戈”,是軍隊守衛和控制的區域。
泰西的君主和國家稱謂的來源則有明顯的不同。
英語的king是從詞根kin引申出來的,通常與氏族和家族有關,與表示血統和生殖的gen同源。
所以英國的king引申出來的意義,應該是同一個祖宗的后代群體之中的首領。
本意更接近于神州的宗族長,直接翻譯成國王確實有些夸張。
翻譯成王國的kingdom這個單詞,是king加上了dom這個抽象名詞后綴,增加了法令和裁決的意思。
可以看做是由宗族長裁決集體事務的地方,翻譯成部族或者部落可能比較合適。
不過歐洲中世紀的時候,king們的統治范圍不斷增加,本身的實際權力也不斷地上升。
最終也有了類似于東方的王和王國的實際地位。
翻譯成皇帝的emperor源自拉丁語名詞imperator,字面意思就是“指揮官、統帥”,后來變成了統治者。
實際上與神州的王的意思似乎是比較接近的。
翻譯成帝國的empire,來源于拉丁語中imperium,具有“命令、統治、支配”的意思,引申為管轄權。
本意應該是由軍事統帥統治的區域。
所以這個empire直接翻譯成王國似乎就非常的合適了。
神州的“王”的地位,在西周時代達到了巔峰。
本來就是掌握軍事力量的統帥和宗族首領,還通過文王演周易再次取得了宗教領袖的地位。
周王當時就已經是天子和天下共主了。
所以周朝的地位和羅馬應該是對應的,漢朝人也說羅馬“諸國仰之如周京”。
只不過到了春秋戰國的時代,本來應該是周天子封臣的下屬們也接連稱王,導致王的地位開始矮化。
說白了就是數量多了就不值錢了。
始皇帝滅了所有的王國之后,就沒有繼續使用周天子的王號。
另外創造了一個更加高貴的尊號——“皇帝”。
皇最初的象形字,是一個像是孔雀尾羽的符號,側下方有一個橫著寫的“王”。
本來意思應該是商王的冠冕,或者是是象征商王權力的禮器,上面可能有類似孔雀羽毛的裝飾。
到了周代的時候,側下方橫著的王正過來,放在了冠冕符號的正下方,有了大和美的意思。
秦始皇稱皇帝之后,皇的上半部分變成了自,有了起始的意思。
皇也可以引申為更加高級的王。
帝的象形起源至今沒有確定的解讀,它從一開始就是一個比較抽象的符號。
像一個米字的上端加了一短橫,中間橫的兩端又加了兩個短的豎線。
有人判斷可能是綁在一起的木頭,類似于火盆的交叉支架。
但是中間的長橫,以及長橫兩頭的豎線,暫時沒辦法解釋,綁火盆架子不需要橫棍。
不過可以根據甲骨文卜辭的內容,反推出這個符號代表的含義。
在商代早期,帝是最尊貴的祭祀對象。
商人甚至不能直接問帝什么,而是要去請求祖宗跟帝說話。
帝也不會直接回應和親自做什么,而是會“帝令”四方風和土這種自然神去干什么。
這么看好像是類似至高主神的符號。
但是到了商代中期的時候,帝又變成了商王給已故父王上的尊號。
到了最后,活著的商王也用了帝號。
伴隨著這個變化過程,商代早期有專門的人負責祭祀,后來這個職務被商王自己接管了。
同時最終帝號都被商王接管了。
朱靖垣嚴重懷疑,是商王意識到了祭祀根本沒有實際用處,神也不會搞什么實際上的獎賞或者懲罰。
所以才會嘗試著將神權歸于自身,然后繼續用神權來統治國家和子民。
所以帝始終帶有神權的意味。
到了春秋戰國的時候,可能是文人為了借用傳說中的皇和帝的賢明,來規勸當世的君主稍微做個人。
也可能是祖先崇拜達的程度到了一個巔峰。
當時的人可能把各種壞事兒的搞過了,意識到傳說的神是沒有什么用的。
最起碼神是充滿了不確定性的。
但是從周代明確的宗法體系形成,分封制廣泛實際實施了數百年。
自己有據可查的祖宗就非常靠譜,祖宗們牛逼能給我留下切實的家業,能讓我成為貴族和諸侯甚至天子。
于是就有人總結和創造出了包括三皇五帝在內的諸多神君的故事。
聲稱他們是所有人的共同祖先。
最后秦始皇統一六國,認為自己的功勞超過了這些傳說中的祖先帝王。
所以綜合了三皇五帝的名號自稱為皇帝。
此時皇帝實際上是天子的同義詞,是對周王的身份地位的平替。
到了漢代,劉邦再次分封諸侯國,王和王國的地位就逐漸矮化了,成了皇帝之下的貴族。
再往后的朝代,分封制制度逐漸終結,王最終成了宗室的最高爵位。
大明現在的皇帝,按照羅馬式的尊號和職權列舉的形式表示的話,應該至少有這樣的幾重身份:
所有國王的國王,全天下的共同主宰者,所有人類的最高領袖,所有權力的最高掌控者,所有神明代言人的領袖。
神州天朝朝廷的最高行政首腦、最高軍事統帥、最高司法長官、最高立法仲裁者、最高神權宗教領袖。
傀儡皇帝哪怕是失去了所有現實權力,也仍然是掌控著最高神權的宗教領袖,類似于教皇。
皇帝擁有這種絕對的真正至高無上的權威是好事嗎?
站在要以掌握絕對權力的為目標的角度看的話當然是絕對的好事。
在權力掌控上這個手藝上,英國國王可以算小學生,法國國王可以算中學生,露西亞皇帝可以算大學生。
至于大明的皇帝……那得是院士級別……
大明朝廷是神州歷史上最穩定的朝廷,從未出現過事實上的權臣和后宮干政。
除了朱棣打侄子的家暴,大明直到壽終正寢的時候才被叛軍攻破了首都,中間兩百四十年都是基本安穩的。
這在歷朝歷代都沒不曾有過。
仁武朝以后的大明皇帝的權威,已經超過了歷史上的大明朝和大清朝。
現在朱靖垣自己的權威再次達到了史無前例的巔峰。
民間已經有人討論,朱靖垣的在皇帝中的地位,已經超過了歷史上的所有皇帝。
在始皇帝這個開創者的基礎之上,再次提升了一大步。
成了真正的天下共主。
但是朱靖垣是知道盛極而衰的道理。
特別是自己的下一代,所面臨的世界會比現在復雜很多倍。
是互聯網甚至移動互聯網全面鋪開,幾十億人口絕大部分都會真正啟蒙開智的時代。
與此同時,朱明皇室的人口數量,也會膨脹到數千萬的規模。
互聯網時代,世界的統治者的存在直接擺在了所有人面前,皇帝所有的一切都會變得格外顯眼。
君主本來就是天然的背鍋對象。
一旦遇到輿論劣勢的時候,君主一點點的錯誤都會被無限放大。
這種時代的皇帝和皇室應該如何自處?
以后的大明皇帝,以后的朱明皇室家族,應該如何安穩的延續下去?
這是朱靖垣不得不去考慮的問題。
朱靖垣曾經考慮過借鑒泰西諸國歷史上的所謂君主立憲制度。
但是朱靖垣稍微深入的考慮過之后,很快就放棄了泰西式君主立憲的思路。
神州的社會發展脈絡和框架,都與泰西諸國是截然不同的,很多地方甚至可能是相反的。
歷史上的泰西各國,普遍搞所謂的君主立憲制度,直接原因就是他們的集權不徹底,國家內部的力量聚合不起來。
在局勢復雜詭譎的泰西戰場和對外擴張上不占優勢。
如果英國國王能夠完全控制國內的力量,那朕即國家就是了,還搞什么議會?
如果泰西諸國的資產階級,能夠自己完全掌控國內的力量,也就直接不需要君主這個存在掛在上面了。
法國資產階級反復折騰了三次,最終把君主給徹底抬下去了。
法國甚至可以算是滅國了三次。
歷史書上的評價其實很準確了,君主立憲就是妥協的產物。
傳統貴族和資產階級都無法占據絕對優勢。
所以就用君主作為國家主人的身份,加上憲法文件作為協議文件,來集合國內各方面的力量。
進而抵御外在的各種敵人,在國際社會上爭取更大的利益。
或者是協調國內各方面的復雜關系,穩定國家內部的政治和經濟秩序。
與此同時,泰西諸國大部分本來就議會。
大部分是從羅馬時代帶出來的,羅馬名義上自始至終都是共和國,大部分泰西人已經習慣并且認可了這種商量和決定事情的方法。
也正是因此他們才難以集權。
泰西諸國的君主,大部分本來就沒有宗教領袖身份,大部分還陸續放棄了立法權和司法權。
立憲就是議會通過立法,來限制的君主僅剩的行政權。
很多君主難以接受這種立憲,就是因為他們已經只剩下這些行政權力了,真的讓一點就少一點的。
大明皇帝已經將全部大權歸于自身,已經集合了整個國家絕大部分的力量。
為什么還要去折騰泰西式君主立憲這種妥協方案呢?
朱靖垣覺得自己能夠參考的,不是泰西式君主立憲這種妥協產物。
那時候資產階級尚未發展成熟,所以才不得不利用君主這個橋梁與傳統貴族合作。
等到資產階級真正成熟之后,形成了成熟的壟斷資產階級之后,他們就有了自己控制世界的方法。
實際上掌握全世界的大部分生產資料,掌握全世界最重要的資源和資產,掌控全世界的絕大部分重要組織機構。
但是不公開的表示自己擁有這樣的能力。
他們自己在某種程度上隱身于幕后,擺一批特別顯眼的代言人出來,承受民眾的關注和監督以及抨擊。
這個手段在自己穿越前都運轉良好。
但是,現在的大明和這個世界,都與前世的任何國家完全不同。
關鍵大明最大的資產者就是大明皇帝。
沒辦法完全隱身。
所以不能直接照搬這些方案,只能是有選擇的借鑒。
可以嘗試在公共媒體和互聯網時代到來的時候,提前改變普通民眾對皇帝的普遍認知。
嘗試去樹立一個善良、高端、親切的形象。
平時專注于救助各種弱勢群體,包括孤寡老人和孤兒以及殘障人士。
可以經常公開出席相關的活動,直接要求朝廷處理相關事情,甚至直接皇室財團拿錢補貼相關事情。
特別重視應對自然災害,親自主導救援和災后重建工作。
出現災害的時候就會公開露面,對朝廷和四大產業集團直接下命令,并且時刻盯著相關事情的推進。
關心軍事力量的建設、尖端科技的研發、太空探索活動等等前沿產業。
經常出席相關產業活動,發表針對這些產業的觀點和愿景,同時為其提供政策和資金支持。
喜愛大眾文化和娛樂產業,包括多媒體和影視劇以及電腦游戲等等。
經常參加大眾娛樂產業的活動,在論壇社區上發表自己的見解和建議。
總而言之,皇帝在公眾面前露面的時候,基本都是參與這種形式的事務。
不參與涉及到各種嚴肅的政治會議。
讓普通人認為皇帝本身是真誠善良的,關注和負責的都是絕對高端產業,喜歡的還是接地氣的娛樂產品。
實際上這些事情也確實非常重要。
但是這些事情基本不會直接影響絕大部分普通人的切身利益。
同時把影響普通人切身利益的事情,關系到普通人衣食住行的閑雜事務,交給以九卿大臣為首的朝廷官員們。
讓中央衙署和各級衙門的主要官員,經常通過電視和網絡公開露面。
而且參與的都是各種嚴肅的政治活動,以及各種涉及到現實具體事務的決策和討論會議。
讓這些官員作為朝廷的代表,直接面對新時代的民眾們。
讓民眾認為這就是皇帝和普通大臣的分工,與他們有關的事情極限也就是九卿大臣就能處理了。
皇帝不是沒有權力,而是權力級別太高了,不會直接影響到普通人。
皇帝是一個更高級別的裁決者。
可以建設一個公開的民眾評價官員的互聯網平臺。
某個官員搞得民憤大了的話,皇帝就會在合適的時候站出來,順應民心的罷免他。
為了讓這個系統更加的真實可信,皇帝也需要切實的向下放權。
神州皇帝的放權,不是和泰西君主接受議會的憲法那樣,將自己的權力徹底出讓給某個利益群體使用。
而是將部分權力暫時授予自己的直接下屬去使用。
妥協合作的利益群體,跟皇帝本人的直接下屬官僚,兩者的性質是截然不同的。
大明皇帝放權只是放給九卿大臣,九卿大臣們最多能只任三屆九年。
大明皇帝正常的任期基本都在三十年左右,關鍵是可以隨時任命和罷免這些九卿大臣。
皇帝是軍事統帥還是宗教領袖身份,仍然實際上掌握著最高決策權,仍然事實上掌控著整個帝國。
至于下放行政權力不是什么大問題。
放權不等于不控制局勢,甚至不等于控制能力會降低。
實際做法類似于“清理不良資產”。
將各種不影響大局的事務決策權,丟給對應的尚書和九卿們直接負責。
世祖光武皇帝時期就已經這樣做了。
也不得不這樣做。
天朝大帝國的事情太多了,相比閉關鎖國的時候成倍的增加,開始工業化之后再次成倍的增加。
就算是朱元璋這種工作狂,到了這個時代也沒有辦法處理那么多的復雜事務。
世祖皇帝在放權的過程中,逐步制定了一套確定皇帝是否需要過問某些事情的標準。
要嚴重程度達到什么級別,涉及到的人員達到什么級別,需要的成本達到什么級別,才需要提報給皇帝直接知曉。
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多少級別,才需要皇帝親自決定和處理。
明確有哪些類型的事情,無論多大規模都不需要報皇帝。
哪些類型的事情無論多小都要讓皇帝知道。
朱靖垣要做的事情,就是在這個基礎上,再次提高交給皇帝處理的事情的標準。
其他的低級別的就分給九卿負責。
朱靖垣現在是真正的天下共主,要面臨的事情比以前更多了。
與最底層普通人直接相關的具體事情,在朱靖垣這里也確實只能算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了。
朱靖垣需要直接處理的事情,除了自己直接參與的特殊產業和行業,其他方面基本都是規則和制度建設層面了。
所以朱靖垣想要展現的皇帝形象在某種程度上確實也是真的。
朱靖垣和以后得大明皇帝,已經不可避免的要向立法者、裁決者、監督者的身份轉變了。
實際行政權力和決策級別會自然而然的持續下沉。
這個權力重心轉移的過程,也與歷史上的泰西君主的權力變化過程截然相反。
泰西君主首先失去了宗教領袖身份,然后逐步失去立法權和司法權,最終立憲失去部分乃至全部行政權。
大明皇帝會首先放棄部分行政權,轉向側重于立法、司法、監查、宗教相關的身份。
放到公司管理中,相當于集團董事長不再管理大部分日常事務,都交給下面的部長和分公司總經理們直接處理。
自己專注于整個集團的制度、方向、理念、投資事務。
九卿大臣實際處理的事務數量,應該早就已經超過了以前朝代的宰相。
只是九卿大臣們都只負責單一方面,而不是一個國家的全部事務,所以也沒有宰相之實。
朱靖垣基于自己現在和未來的身份考量,也開始擬定一些新的改革計劃。
強化和提升立法和司法體系的地位和作用,將立法體系從行政系統中徹底的剝離出來。
將立法權從刑部剝離出來,設置不屬于九卿分管的刑律院,由皇帝直接主管。
相當于最高法院大理寺,本來就不屬于九卿管轄,現在進一步提高地位。
建立更加詳細的法律體系和司法制度,明確普通官員的行政權力邊界,讓他們只能在特定的空間騰挪。
將都察院也從行政體系剝離出來,由皇帝直接主管。
將財政權審批權單獨剝離出來,設立不屬于九卿分管的決算中心,由皇帝直接主管。
(本章完)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