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我能在諸天輪回63、尸解仙(求追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修仙:我能在諸天輪回 >>修仙:我能在諸天輪回最新章節列表 >> 63、尸解仙(求追讀)

63、尸解仙(求追讀)


更新時間:2022年10月04日  作者:黑心師尊  分類: 仙俠 | 古典仙俠 | 黑心師尊 | 修仙:我能在諸天輪回 


丹陽……。

應該就是全真道第二任掌教丹陽子馬玉。

即馬師傅的先輩。

“在下最近也有一些機緣。”

“這是《八臂明王經》,是外練功法,如若馬師傅不嫌棄的話,就當是我回報馬師傅您此次贈予機緣的恩情了……”

徐行握住令牌,猶豫了一會,從懷里掏出抄寫好的《八臂明王經》,塞到了馬師傅的手上。

以他如今的身份,一部來源不明的功法還威脅不了他。

功法再好,也要看誰去練。

就如馬師傅,這等高手,照樣被洋槍威脅……。

“又是行哥兒在古籍中搜檢到的?”

馬師傅略翻了一下經書,神色頗為古怪。

這機緣未免太好了一些。

僅是隨意翻翻書籍,就能得到好的武學功法?

他……怎么沒這個運氣?

哦,對了,他自個不看書。那就沒事了。

“前些日子,在書齋中翻找舊書,無意中撞見的,是在一本《愣嚴經》中,店家不識貨,就被我買走了。”

徐行隨口找了個理由,搪塞道。

他縱然非是君子,可也不愿做一個小人。

有恩必報。

《八臂明王經》作為現實世界懸濟寺的鎮派功法,價值不可計量。若非尚和尚身份是十八路反王盟主,這件珍籍于大局來說不值一提,也是崽賣爺田心不疼。否則,真要花錢去買這門功法,根本就是有價無市。

只一點,就能看出這本經書的價值。

內外兼修!

外練的同時,亦能促進內氣的增長。

雖沒有單練內練武道,積攢內氣來的快,可在實力的提升上,這門經書相比同境界的武者,遠遠勝之。

其他武者兼修兩道,多是雜修。

內練功法和外練功法并不配套。

而《八臂明王經》內練和外練都是出自同一套功法。

只不過……,尚和尚亦有心機,撕去了《八臂明王經》的配套招式——明王三印,只留下了功法。

“真是好運道。”

馬師傅贊了一句。

次日,一早。

徐行花錢租借了一匹駿馬,然后疾馳趕往長安縣。

涇陽縣和長安縣都是秦省省城的下轄縣,兩縣之間距離并不遠。不過金仙觀所在的地方是終南山的子午峪,距離涇陽縣的縣城距離頗有些長。

大概花費了一個上午的功夫。

他趕到了子午鎮。

金仙觀,亦是秦省附近的道家名地之一。

此觀是唐明皇李隆基給自己胞妹金仙公主修建的道觀。

提起金仙公主,可能不少人不熟知。不過玉真公主,因李白、王維的緣故,在盛唐中就聲名赫赫了。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是親姐妹,兩人一同出家修道。

到了觀門口,徐行被小道士攔了下來。

“居士,燒香請走那邊……”

小道士指了指一旁的斗姆殿,讓徐行繞行。

金仙觀在附近香火旺盛。徐行只打眼一望,就看到了不少沿著山道行走的香客,不少仙風道骨的道長們亦在身邊作陪。

“在下找劉道長……”

“這是信物。”

徐行從褡褳掏出玉牌,在小道士面前晃了一下。

“居士應該是姓徐吧。”

小道士見此,稍稍愣神之后,就想起了劉道長對他的叮囑。他對徐行打了個道揖,然后將隨手拿的掃帚靠在了牌坊的木柱旁,客氣的向前引路,“還請徐居士隨我來,劉道長在里面等候多時了。”

他并不是毫無眼力之人。

徐行腰間懸著三尺紳帶,這是有功名之人才有的標志。

尋常百姓亂戴,就是犯法之事。

故此,在徐行一亮信物之后,他毫不猶豫的就給徐行引路了。

一路上,蓬來閣、金仙宮、斗姆、龍虎、三清殿——

直至拐到西跨院的一處廂房。

這是一出略顯偏僻的庭院,臨崖而建。

景色幽幽。

抬腿邁步入了月門之后,徐行沒見到龍門牌掌門劉道長,反倒見了一個垂髻的小道童正在一間亭子內,打坐修行。

“他,自幼體弱多病,不習這金剛功,會有夭折之相。”

“不過居士……,已有內功傍身,不用修習此功。”

廂房門緩緩推開,從中走出了一個瘸腿老道士。

老道士鶴發童顏,一臉祥和。

“貧道明蒼,俗姓為劉,見過徐居士……”

老道士全真打扮,束發盤髻,頭戴一頂扁平的混元巾,頂髻用木簪別住,身穿一襲黑色寬松立領的長大褂,腳蹬黑色的十方鞋,頗有種離塵脫俗,清凈自然之感。他見徐行,率先打了個道家稽首禮,自我介紹道。

“明蒼道長安好。”

徐行暗暗心驚。

他內功修為到了存真,極為內斂,一般人根本難以察覺到他有內功傍身。其外,這老道士走路無聲,身上不染纖塵……。

先天?

他心中狐疑。

“貧道只是打坐,修身,未修殺伐之術。”

似乎察覺到了徐行的內心所想,老道士笑了笑,說道。

沒等徐行再次開口,他一甩手中浮沉,言道:“你的來意,我已經明白。所求者,應當是長生之法,不過如今大世,乃道途末路,你又是下愚之人,難修登仙之法……”

見他的人,十個有九個,都是求長生、升仙之法。

他見怪不怪了。

“下愚之人……”

徐行略訝,“敢問明蒼道長,如何判定我是下愚之人?”

他對自己的資質,并不抱什么希望。

只是一介普通人。

這修武的根骨,還是道果一步步固化的。

“明光見性,性光圓融,精氣神三寶充沛,修道,蟾光自現,此謂上智。”

老道士略作沉吟,“曉坎離、明陰陽,骨肉相勻……,為中睿之人。”

“兩者之下,皆為下愚。”

“貧道,也只是下愚之人,居士不必見怪。”

他又補了一句。

“上智、中睿……”

“這兩者,可有比擬之人?”

徐行心中一動,再問道。

“上智者,當為紫陽真人、重陽真人、扶搖子這等開創一脈的先祖……”

“中睿之人……”

說到這里,老道士閉口不言。

徐行見此亦是明了。

涉及到道家先祖,如果晚輩說先祖只是中睿,而非上智,難免有“非議”先祖之嫌疑。全真儒釋道三教合一,為尊者諱也是懂得的。

故此,上智可說,中睿、下愚不能說。

“呂祖等仙家呢?”

徐行再問。

“不在此列。”

老道士搖頭。

“明蒼道長,我這下愚之人,該修什么法門?”

問完話后,徐行提起了入觀的正事。

“唯有尸解之法……”

“上士舉形升虛,謂之天仙。中士游于名山,謂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蛻,謂之尸解仙……”

報錯選擇

角色名顛倒

亂碼排版混亂

文不對題反義詞

文不對題防盜章

文筆不通錯漏字

章節缺失錯亂重復

章節斷更欠更催更

不良信息舉報

意見及建議

已為您緩存好所有章節,下載APP查看


上一章  |  修仙:我能在諸天輪回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