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小說»»
文/風初裊
本章字數:
野碼頭的七家買了地。
這消息就像風一樣,在整個洪湖的漁家里傳開了。
“哎,你知道嗎?就野碼頭那幾家買了地了。”
“真的假的,現在的地可不好買,他們哪里來地買的?”
“聽說是來福順的李掌柜要回揚州,他有個小莊子就賣給了野碼頭的七家。”
“多小的莊子啊?他們七家日子過的還不如我們寬裕呢,買得起個莊子?”
“這你就不知道了吧,他們七家和李掌柜一起合伙做鱔籠生意,應該掙不老少的銀錢呢。反正,地是買了,至于多大的莊子,我也沒見著,不清楚。”
“我也聽說野碼頭那邊招人編鱔籠,這鱔籠真這么掙錢?”
“聽說編一個鱔籠能得十文錢,那手快的,一人一天十多個沒問題的。”
“我的老天爺呀,一百多文呀,那現在他們還要人不?我也不要一天掙一百多文,能有個三五十文就滿足了。比我打漁強多了。”
“不要了,李掌柜要回揚州了,這鱔籠的生意這兩日已經停了。聽說野碼頭那邊已經開始拆棚子準備搬家了。”
“真不要人了?”
“真不要了,我還能糊弄你,等明年再看吧,不是說李掌柜買下了來福順酒樓。等明年他肯定回來,說不定到時候野碼頭那些人鱔籠的生意還能做起來。”
“還要等到明年啊!這個冬天還不知道能不能熬過去呢,家里現在掙的也就勉強夠糊口。”
“要我說,我們不如自己編,聽說野碼頭的鱔籠運到揚州賣六十文一個。我們也不要六十文一個,五十四十文也行啊。”
“別說五十四十,就是三十文我也編啊。那竹子又不值錢,一根竹子得編好幾個鱔籠呢。”
“那我們去找點竹子試試?”
“試試就試試,又不要本錢,我在野碼頭可是編過鱔籠的。大不了賣不掉,我們自己去下長魚。鱔籠不好賣,那長魚總有人要的。”
“說不定,等明年,我們也能像野碼頭那七家一樣,運道好,買個小莊子呢!”
“哈哈哈哈……那也說不準。”
一群漢子,原本還在羨慕野碼頭的七家漁民能買得起地,現在,這些人又興致勃勃地去找竹園,準備買幾根竹子回去試試能不能編鱔籠。
其實,在一個多月前,野碼頭的鱔籠生意剛有起色,就有些人在蔣家壩賣鱔籠。
不過野碼頭的鱔籠在李掌柜的運作下,都是送往揚州各地,并不在當地售賣,也就沒起什么沖突。
現在的野碼頭,家家戶戶,忙著搬家,更加不會在意別人搶了他們的鱔籠的生意。
鱔籠原本就沒有多少技術,是很容易學上手的東西,被別人學了去,是陸飖歌早已經預料到的事情。
她現在,就等著搬完家,開始和姐姐們單獨做點小生意了。
七家人,只有陸家將所有的東西都搬進了屋里。
另外六家,卻沒有搬過來。
他們只買了地,還沒有建房。
馬上就要秋收,等秋收后建房也要一段日子,這些日子大家就依然住在船上。
不過是從野碼頭那里,將船又停到了快活嶺這邊。
好在這邊靠近防風林,洪河的水恰好在這里轉彎,他們六家就將船都停在了轉彎處的一片水域里。
因為遠離河道,背風又向陽,倒是個不錯的好地方。
“小四,我們這幾間房屋一家人也住不了那么多,要不……”
陸全猶豫了一刻還是繼續說道:“要不讓你張三叔他們幾家也搬來,馬上就入秋了,天氣也會越發的寒涼……”
后面的話,陸全有些說不下去。
天氣冷,窩棚和船艙都不適宜再住。可之前那么多年,他們幾戶不是一直住在那四處漏風的窩棚里,或者就是全家擠在一個船艙里。
怎么現在有地有房,反而就受不得寒凍了呢?
陸飖歌一臉的不解:“爹做主就好,這是爹的屋子,自然由爹安排,怎么想起問孩兒了?”
“爹就是問問,怕你和大家住在一起不習慣。”
“沒有什么不習慣的,我們當初在船上住著的時候,和張三叔他們幾家,不一樣也是挨著。”
陸飖歌還是很能理解陸全的心思的,往年沒有辦法,才在船上住著。
現在他有了房屋,一家人住的綽綽有余,還看著當初一起受苦的兄弟在船上受凍,心里必定是不忍的。而且,雖然說著六家都要建房。可有的是打算秋收后建,有的是打算明年春建。
秋收后建房的有張家馬家李家,等明年春建的只有陳平安家。
陳平安也想秋后建,可他家老的老小的小的,沒人摜土坯。只能等叔叔伯伯們家的房屋都建好了,再找人幫著他家把需要建房的土坯給摜出來,然后還要等晾干才能建房。
陸全初始是想讓陳奶奶帶著陳平安和陳搖搖住進來的,后來又一想,只讓陳家人住進來也不大好,不如索性大方些,讓幾家都住進來。
等他們房子建好,再一家一家搬出去住。
“那回頭等你張三叔他們從地里回來,我就和他們說。”小四不反對,陸全的心也放了下來。
船上人搬家也簡單,就是把窩棚扒了,然后能收拾的往船上一扔,撐桿就走。
原本的野碼頭,除了留下些草木灰,還有人住過的痕跡,連一根草棍子都沒留下。
這些人細著呢,那些在別人看來沒用的東西,在他們眼里都是有用的。包括一根樹枝一根草,那都是能拿來引火的東西。
陸全因為當初買地來了幾次,自己家的地都在東南角一片,早就去看過。今日過來,忙著收拾房屋,并沒有去地里。而其余六家,也只當家的來看過田地,家里的妻兒老人還沒見過,今日收了地,自然要帶著家小去地里看看。
哪怕只有三畝地,那也是他們辛辛苦苦掙下來的。
這處宅院,只剩下陸全一家人進進出出
等另外六家心滿意足地從地里回來,陸全已經差不多將房屋給安置好了。
房屋是他們家的,自然是他們家住在正屋。
正屋除了堂屋,就是東西兩個房間,這三間他們家住。
他和邱氏并小五住東屋,小四和小青姐妹三住西屋。
連著東屋和西屋兩頭各有一間,是從走廊開的門,靠東屋的廂房留給陳搖搖和陳奶奶住。
陳奶奶是長者,也是幾家人家中年齡最大的,和陸全夫婦隔墻而住,也不算失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