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河卒第一百四十七章 城防圖和水梭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過河卒 >>過河卒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四十七章 城防圖和水梭

第一百四十七章 城防圖和水梭


更新時間:2025年04月19日  作者:莫問江湖  分類: 武俠仙俠 | 仙俠 | 太平客棧 | 少年 | 文青 | 莫問江湖 | 過河卒 


一名黑衣人去了廬陽府的街市,買了些軍糧丸一類的物事,然后看似閑逛,實則在城中繞了一大圈,確定身后沒有尾巴,這才轉入一條人跡罕至的小巷之中。

此時天色已晚,小巷里很黑,黑衣人快步走到了小巷盡頭的一道小門外,輕輕叩門,先是輕輕三下,停頓了三個呼吸的時間之后,再重重敲四下。

片刻后,門從里面開了,里面同樣沒有掌燈,就靠頭頂的朦朧月光照著,黑衣人進了門。

開門人又將門關了。

走過一條長長的通道,穿過幾個院子,來到一處大堂所在,見到了一名老人,穿著半新不舊的袍子,頭頂的青色綸巾洗得發白。

老人伸出右手,掌心放著半枚太平錢,篆刻“天下太平”四字。

來人也從懷中取出半枚太平錢,刻著“萬事承平”四字,然后將手中的太平錢與老人的太平錢一對,合作一處,嚴絲合縫。

原來這是一枚太平錢被人分成了兩半,老人手中的是正面,印有“天下太平”四字,黑衣人手中的是背面,印有“萬事承平”四字,兩個合在一起,才是一枚完整的太平錢。

老人道:“人無憂,四方無事太平年。”

黑衣人說道:“天下定,八方來朝歲歲安。”

“請坐。”老人伸手示意。

黑衣人坐下來,取出一個油紙包,低聲說道:“這是廬陽府的城防圖,所有炮臺、陣法節點和其他重要地點都標注在上面,還包括整個廬陽府的城市街道圖和方圓百里范圍內的山丘、道路、河流、關隘,只可惜缺少了逍遙津的布防圖,據說景真明在逍遙湖附近布置了大量的雷場,反正飛舟起降無所謂,干脆斷絕陸地交通。甚至焦湖的北岸附近也布置了水雷,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

“雷場還是比較麻煩的,哪里能弄到布雷圖?”老人問道。

黑衣人搖頭說道:“雷場只有一個大概范圍,確切布雷圖是沒有的,據說前段時間還炸死了幾個人,炸沉了幾艘船。不過火雷的存放地點都已經標注在了城防圖上,以我之見,不妨直接將倉庫炸掉,這里沒有兵器作坊,都是存貨,一旦炸掉倉庫,短時間內廬陽府是無法補充的,然后再以火炮轟擊雷區,如此便可解決雷場的問題。”

老人點了點頭:“有勞了,我會立刻將城防圖送出去。”

黑衣人起身道:“告辭。”

“保重。”雖然只有兩個字,但分量一點不輕。

很快,廬陽府的城防圖便到了五娘的手中。

姚令死后,七娘一直很忙,雖然她屬于最高六人之一,但大部分時間都不在玉京。

天師不在玉京是因為要主持江南大局,包括調試三十六部雷神、調度神力、拉攏張太虛等等,七娘雖然要主持西北防線,但畢竟沒有開戰,還不至于忙到天師的程度。

其實七娘并沒有一直守在地肺山,除了地肺山之外,她還常去幽冥谷、靈山洞天、劍秀山等地,因為齊玄素交付給她一個不能為外人知曉的特殊任務,那就是修復巫咸遺骸。

被齊玄素打殺的巫咸是姚令三尸化身之一,真正的巫咸本尊遺骸在玉京之變中被七娘捕獲,先是存放在昆侖洞天之中,后來又被七娘轉移到了靈山洞天。

這個任務的優先級甚至還在修復“帝釋天”之上,因為巫咸遺骸關乎到夢中會,沒有夢中會,清平會的體系就廢了大半。

“帝釋天”只是一個仙人戰力,清平會發揮的作用遠大于一個仙人戰力。

姚司、姚耳、姚柳等人歸順齊玄素之后很少露面,就是在忙這個事情。

最終七娘不負所望,成功恢復了夢中會,清平會又能繼續傳遞情報,包括帝京的情報、廬陽府的情報,都是通過夢中會進行傳遞。

若是沒有夢中會,周夢遙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沒辦法第一時間從帝京往玉京傳遞情報。

五娘拿到布防圖之后,并沒有派出小股部隊進行奇襲,有景真明這個仙人外加諸多黑衣人高手坐鎮,這樣做的意義不大,五娘直接根據城防圖重新調整重炮部署,確定重點打擊方向。

當然,也不是五娘親力親為,自有專業的贊畫負責這些。五娘只要確定一個大概方向就行了。所謂齊大真人所部,不是只有五娘一人,而是一個完整的指揮系統,就算不談各級將領,僅僅在五娘的中樞,便有一整套贊畫班子。

天師那邊贊畫的配置更高。

驅動三十六部雷神不能全都指望天師一個人,還需要大量的普通道士,哪怕是當年的祖天師,進攻巫教時也得出動大量的天師教弟子驅動雷神。就好像一艘“應龍”,需要大量人手分布在各個環節,還必須訓練有素,才能將一艘“應龍”開動,乃至運轉如意。

驅動三十六部雷神和駕馭“應龍”是差不多的道理。

這個絕活,一般道門弟子是不會的,只有張家子弟才會——雖說玄圣開源了九成九的功法,但其他道門弟子學了駕馭雷神的法門沒用,三十六部雷神就放在大真人府,不是張家人學了這個,就好比在沒有蛟龍的世道學屠龍之技,毫無用武之地。

所以只有張家人才學這個,就算是張家人,也是半強迫性質,沒有長輩逼迫,也不樂意花費時間花費精力去學這個,畢竟三十六部雷神幾十年也不見得能用一次。

不過事實證明學這個還是有用的,今天就派上了用場。

因為只有張家人才能驅動三十六部雷神,所以天師身邊大多是張家子弟,幾乎來了半個大真人府,若是此戰有什么閃失,張家的精銳便毀于一旦,張家也要元氣大傷。

當然,國師身邊也是李家的精銳子弟,畢竟“劍舟”作為李家的壓箱底手段,同樣只有李家子弟能夠駕馭。

雙方都押上了重注。

至于最不受重視的一條戰線,也就是分別由蘇元載和秦權驍領軍的懷安府方面,也果真沒有出人意料,并沒有鬧出太大的動靜。

雙方的勝負不足以動搖大局只是一方面,也是道門方面有意為之。

傳統意義上的水師大戰都是船與船的戰斗,考慮到破釜塘只是一個湖,不是大海,甚至很難擺開大型戰艦,雙方水師的質量有限,所用艦艇放在古代還能稱之為“大艦”,可放在如今這個鐵甲艦橫行的時代,就難免有些不夠看了。

道門這次沒有完全依靠艦艇,而是動用了一種名為“水梭”的特殊載具。

這并非道門的發明創造,而是出自靈寶道。在與蒸汽福音曠日持久的斗爭中,靈寶道也一直在學習進步,前些年的時候,靈寶道繳獲了一艘十分特殊的艦艇,外表如梭,又像是大魚,密不透風,可以載人潛入水下。

靈寶道拆解了這艘特殊艦艇,又仿照“分水辟地神梭”的部分結構和技藝,最終開發出了這種“水梭”,可以載人遁入水中,潛伏水底,并且攜帶火器。

皇甫嵩造訪玉京的時候,將四艘“水梭”作為禮物送給了道門。

這種“水梭”有大小兩種型號,一種適合近海和大型湖泊作戰,排水量只有十二萬斤,還有一種適合遠洋作戰,排水量則有四十萬斤。皇甫嵩送的就是十二萬斤型號,正好適合內湖作戰。

齊玄素將“水梭”投放到江南戰場。天師和五娘都用不上,他們打的是正面戰場,也沒有那么多水域,于是“水梭”便到了蘇元載的麾下。

蘇元載倒是很感興趣,決定用新鮮玩意兒來一次奇襲。

四艘“水梭”總共可以攜帶八枚直徑為一尺半的特殊“龍睛”——不在正常“龍睛”序列之中,屬于特別版,又名“水龍睛”。

以此偷襲,足夠江北水師喝上一壺了。


上一章  |  過河卒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