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身血紅,仔細看去,里面有許多仿佛血絲一般的紋路,正是以血紋鋼鑄造而成,所謂血紋鋼,原本如火藥一般,算是道士們煉丹的副產物,后來有鑄劍大師在此基礎上發揚光大,以活人鮮血祭爐,煉成的鋼鐵內有血絲密布,如同血肉經脈一般。
煉氣士真氣流轉的關鍵正是經脈和丹田,以這種血紋鋼鑄造成兵器,真氣暢通無阻,兵器就像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如臂指使,威力倍增。
小殷見過這把劍。
來人正是吳光璧!
若論實力,“天廷”還要強于“客棧”,雖然這次是“客棧”出面,但實際上是“天廷”和“客棧”聯手,聚義的也不僅僅是宋懷義一伙人,而是分為好幾伙人,好幾個山頭。
謝三公子在幕后謀劃,可他不好親自出面,手底下的盧先生之流又把握不住這么大的盤子,所以最后還是吳光璧親自操盤。
這些江湖草莽固然是烏合之眾,“天廷”和“客棧”卻不算烏合之眾,小殷剝奪了張姓副主廚的心智之后,觸動了其身上的禁制,“客棧”那邊很快就得到消息,立刻與“天廷”溝通,又以秘法鎖定位置,再通知操盤的吳光璧。
于是吳光璧出現在了此地。
說起吳光璧,小殷跟他打交道不多,上一次正面交鋒還是在南洋的時候,齊玄素和張月鹿雙劍合璧大戰吳光璧,白夫人趁機掏空了吳光璧的心肝,最終是金公祖師出手將其救走。小殷也參與其中,抓了李天貞,在其脖子上套上一條鎖鏈,極盡羞辱。
李天貞立誓復仇,卻沒有料到,齊玄素和張月鹿步步登高,時至今日,齊玄素和張月鹿的眼里早已沒了李天貞的位置。哪怕對于小殷來說,李天貞也是路邊野狗一條,已經完全不配跟小殷老大交手。
除非李天清能越過清微真人上位,否則李天貞很難翻身,注定被李長歌死死壓住,他未來固然比張玉月強一點去,卻無法與道門三秀相提并論,甚至還不如李朱玉。
至于李天清如何越過清微真人,只能說很難。
齊玄素并不隱瞞他對這位老上司的好感,清微真人兩度擔任齊玄素的上司,雖然兩人之間也有齟齬,但沒有私仇,而清微真人的“舉目見月”更是讓齊玄素佩服,認為清微真人是一個深明大義之人。雖然清微真人如今名列皆曰可殺榜單第四位,但如果太平道重歸道門,齊玄素肯定會赦免這位老上司,甚至還要把國師之位交給他。
反倒是李天清,兩度算計齊玄素,兩人結仇已深,齊玄素取勝之后,清算的就是李天清。
現在李天清只有一個機會,那就是祈盼著秦李聯盟取勝,齊玄素兵敗身死,國師飛升之后,主要矛盾就會變為秦權殊與清微真人這兩個七代弟子的權力之爭,他站在皇帝那邊,幫助皇帝擊敗清微真人,自然可以上位,只是從今以后,李家就要屈居于秦家之下了。
當然,李天清上位也不意味著李天貞肯定上位,李長歌好歹是娶了秦家女兒的,是否要壓下李長歌,要看秦凌閣。如果秦凌閣壓得住李長歌,那就留下李長歌,如果秦凌閣壓不住李長歌,擔心李家卷土重來,秦權殊就會出手解決掉李長歌,保秦家基業,如此李天貞才有上位的可能,畢竟秦凌閣壓下李天貞還是手到擒來。
不過吳光璧還是有些分量的,絕非李天貞可比。
吳光璧的一身本事,以道門為主,兼修儒門和佛門之法,稍微涉獵圣廷和薩滿教。
剛一交手,吳光璧就意識到對手并非等閑,立刻全力出手。
一瞬間,整個大殿內顯現出四季輪轉的奇異景象。時而細雨紛紛,萬物競發;時而大雨滂沱,電閃雷鳴;時而凄風冷雨,秋風蕭瑟;時而大雪飄飄,朔風呼嘯。
此乃儒門的“四時劍”,共有二十四劍,分別對應二十四節氣,修煉艱難,除了心學圣人這位二劫仙人,未有人能夠練全。心學圣人有感于此,將“四時劍”拆分開來,每人各自修煉其中的六劍,再組合成劍陣,便是“四時陣”的由來。
吳光璧當年練成了十二劍,如今已經練成十六劍,春夏秋冬各四劍,剩下的卻是再難寸進半分。
十六道枯榮變化、象征四季輪轉的劍氣回旋而出,忽明忽暗,忽冷忽熱,等閑人被任何一道劍氣波及,立時就是形神俱滅的結局。
小殷對上吳光璧,便不好徒手相斗,只得取出自己的大毛筆,揮舞成一個墨團,將這些劍氣擋在外面。
先前與那些江湖草莽激斗,小殷還能維持偽裝,現在對上了同等境界的對手,便現了原形,從成年女子變回手短腳短的小丫頭。
平心而論,如今的小殷也是大名鼎鼎,吳光璧立刻認出了小殷,這個小魔頭可是戰績赫赫,不由打起了十二分警惕。
吳光璧畢竟是老牌偽仙,實力相當不俗,小殷作為一個新晉偽仙,其實主打一個出其不意,許多人第一次對上小殷,本就心存輕視,又不了解小殷,很容易不防之下著了小殷的道。
不過齊州一戰之后,太平道和朝廷方面就專門研究了小殷,以防再出現一大幫成名高手陰溝里翻船的情況,而且小殷也沒了“照骨鏡”這件暗算利器,所以小殷對上吳光璧并不算輕松。
轉眼間兩人激斗十余招,小殷反而逐漸落入下風之中。
小殷眼珠子一轉,直接展開了自己的神域。
嚴格來說起來,小殷既不是天仙,也不是地仙,更不是人仙、鬼仙、神仙、尸解仙,她壓根就不在道門六仙體系之內,甚至她也不在三教體系之內。
靠一個“吃”字就能提升修為,這可是天下少見。
與其類似的不是人,不是妖,不是漫天神佛,而是以世界碎片為食的域外天魔。
這樣一想,小殷竟是與域外天魔頗有幾分相似之處,也難怪張太虛說小殷有望對抗北落師門,不知算不算以毒攻毒。
所以小殷的神通也是雜七雜八,不成體系,或者說自成體系。
尤其是小殷吞掉了司命真君的本源之后,也得了司命真君的神通。
眼見著正面打不過,小殷便展開神域,一座陰氣彌漫的城池將吳光璧籠罩進去。
同時小殷大聲道:“你們可真是害苦了我啊。”
話音未落,六個小鬼憑空生出,七手八腳給小殷換上了一身小號的帝王冕服,頭戴平天冠,身著十二章服,正兒八經的小皇帝。
又有黑霧匯聚成一方寶座,小殷大模大樣地坐在上面,伸手一指:“云霄律法,卷一,《衛禁》,在神國之內,不得妄用刀兵。”
此刀兵非實指刀兵。
一瞬之間,吳光璧的“四時劍”被直接封印。
這便是言出法隨。
吳光璧深知在神域之中束手束腳,要擒賊先擒王,持劍直奔小殷而來。
剛剛登基的小殷又降下了第二道神諭:“云霄律法,卷一二,《斷獄》,凡妄自使用刀兵者,受火刑。”
此刀兵就是實指刀兵了。
神諭降下之后,吳光璧手中長劍驟然變得熾熱起來,外表也仿佛火炭烙鐵一般通紅,這種熾熱灼傷之感直透神魂,使得吳光璧不得不放棄手中長劍。
小殷抓住機會,從寶座上憑空挪移過去,一個大飛腳踹在吳光璧的臉上,留下了一個鞋印。
此舉傷害性不強,侮辱性極大。
吳光璧勃然大怒,正要反擊,小殷再以“云霄律法”的卷四《捕亡》暫時拘拿定住吳光璧,接著掏出“長生石”,直接當板磚用,掄圓了砸在吳光璧的大光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