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仙俠
老殷先生這次回來是因為關于鳳麟洲的談判取得了重大進展。
得益于顏大真人出面,更得益于日益嚴峻的形勢,張氣寒的思想起伏很大。
這畢竟不是外戰,如果說外敵入侵,那么死光了打光了,也沒什么好說的,可如今是內戰,那就大不一樣了。
為抵御外敵,哪怕是輸了,也能青史留名,可內戰的輸家卻要遺臭萬年。
不過張氣寒仍舊沒有下定最后的決心,老殷先生認為需要在正面戰場給予必要的壓力,才能促使張氣寒放棄幻想,徹底倒向道門。
至于正面戰場的部署,這是由齊玄素親自部署決定,張月鹿和五娘都不能代勞,所以老殷先生只能找齊玄素報告。
只是齊玄素遲遲沒有回來,老殷先生也只能在玉京等待齊玄素的歸來。
為了讓齊玄素能在最短時間恢復傷勢,澹臺震霄特意為大掌教開啟了無墟宮洞天。
齊玄素養傷之余,順帶也見識了“渾天太元經”的原始版本。
當年儒道相爭,儒門大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得許多道門高人都開始涉獵儒門之學,三教合一由此而始。
西道門祖師糅合了儒、道、陰陽三家所長,創出了“渾天太元經”,此為最初版本。
后面又有包括澹臺云在內的歷代西道門祖師留下的各種注釋。
比如其開篇:馴乎元,渾行無窮正象天。陰陽參,以一陽乘一統,萬物資形。方州部家,三位踈成。陳其九九,以為數生。
其下以小字注釋:
元,天也。渾行,渾天之義,渾淪而行也。無窮謂晝夜不休,無窮已也。元正,取象于渾天,故言正象天也。
參者,三也。以陰陽相次而三,三相乘轉為九矣。資者,取也。陰陽相參以為三方,一陽即一方也。一統則天統也。舉一方一統,則二方二統可知也。三統相承,以主萬物,故萬物取形于是也。
踈,大也。言陰陽乘三統為方州部家,大數則三統之位,乃大成也。言三方一位,乃運為八十一首,陳列乎其中,故言九九以數生也。
如此一句一注釋,寫滿了整面墻壁。
“渾天太元經”乃是大成之法,雖然進境緩慢,但并無隱患可言,并不遜于“太平青領經”“五雷天心正法”“長生素女經”,此法融匯了陰陽家道統的緣故,別出心裁,將儒門功法視為至陽至剛,將道門功法視為至陰至柔,先是陰陽相合,繼而顛倒一剛一柔、一陰一陽的乾坤二氣,體內氣血沉降、真氣變換,最終陰陽二氣轉于不知不覺之間,終是大成。
修煉有成之后,真元極為雄厚,近乎無窮無盡。
“重九玄功”本質上就是“渾天太元經”的初始簡化版本,就如“六虛劫”和“逍遙六虛劫”的關系。
因為澹臺云帶走了無墟宮洞天,所以這是玄圣少有未曾修至大成的功法。
齊玄素在養傷之余便依法修煉。
他如今是準一劫仙人的修為,就連“太平青領經”也學會了,穴竅凝練,百脈暢通,三大丹田淵深如海,修煉過程中幾乎沒有難關,當真是水到渠成一般。
不過是大半天的時間,齊玄素便初窺門徑,這便是一法通萬法皆通。
齊玄素就這么一邊修煉“渾天太元經”一邊養傷,偶爾還與西道門的關鍵人物商議出兵的有關事宜。
如此十天,齊玄素的傷勢好得差不多了,從南大陸動身,澹臺震霄親自相送。
道門方面由蘭大真人和五娘負責接應。
雙方在羅娑洲會合,齊玄素順帶見了“大姨子”白英瓊。
慈航一脈對自己的定位很清楚,那就是道門后族,而不是獨立自強孤芳自賞的女道士聯盟。
師姐師妹們互相抬轎子,比如張月鹿嫁給了大掌教,你若能娶了張月鹿的師妹,那你就算是大掌教的半個連襟了。
當然,能娶張月鹿師妹的人也不會是尋常人等,必然是慈航一脈的老一輩精挑細選,大有來頭之人。
慈航一脈的女婿們也樂見其成,他們可以通過慈航一脈這個媒介拓展自己的人脈關系,以連襟的名義達成利益聯盟,雙方各取所需。
如此不斷正向循環,慈航一脈就成了金字招牌,不管大掌教是誰,她們只想做大掌教夫人。
張月鹿的風格其實與慈航一脈格格不入,這早就可以見到端倪,比如慈航一脈的女弟子們走起來都是上身絲毫不動,小步而快走,不明顯抬起腳,衣裙下擺像流水一樣在動卻又不是很明顯,走得再快而手肘也不動分毫,腳步是平直的。張月鹿從來都是自如擺動雙臂,突出一個自然,不屑于遵守這些繁文縟節。
當初澹臺初把她送入慈航一脈,本質上還是想讓她以后靠著慈航一脈的金字招牌嫁個好人家。誰成想,陰差陽錯,張月鹿真成了大掌教夫人,不是她借慈航一脈的金字招牌,而是慈航一脈借她的名頭加固自己的招牌。
如今慈航一脈連續出了兩位大掌教夫人,慈航一脈的女弟子當真是一家女百家求。慈航真人已經不大理會這些事情,張月鹿就更不可能了,她連小殷都沒時間管,哪里還有時間管理師姐師妹師侄的婚事,所以這個重任就交到了白英瓊這個大師姐的手上。
白英瓊也沒什么不甘心的,這個權力看著不起眼,有點像媒婆,又有點像老鴇,實際上相當關鍵,足以確定她以后是慈航一脈二號人物的地位。一號人物當然是張月鹿,這是無可置疑的。不過張月鹿又要當大掌教夫人,又要當天師,未必有精力去管理慈航一脈,那么白英瓊就是慈航一脈事實上的一號人物。
至于慈航真人最寵愛的小弟子蕭月如,說是八代弟子,實際上跟九代弟子差不多,她不必考慮這么多,以后跟著小殷混就行了。雖說小殷因為各種問題多半做不了大掌教,但她這個資歷擺在這里,修為擺在這里,還能繼承齊玄素留下來的一些政治遺產,以后必然能成為道門內部舉足輕重的人物,跟著小殷混,一天吃九頓。
齊玄素與白英瓊只是簡單交流了一下,便踏上了返回玉京的飛舟。
因為玉京有很多事情等著他處理,除了國事,還有家事。
齊玄素的齊家人口結構簡單,除了婆媳矛盾,小殷又闖禍了,基本沒什么大事。如今七娘不在玉京,也鬧不起婆媳矛盾。
可齊玄素還暫時管著裴家和姚家。都說父族、母族、妻族,裴家是師父的家族,算是父族;姚家是義母的家族,算是母族;張家是道侶的家族,自然是妻族。
張家不省心,另外兩家也沒好到哪里去。
最近裴家和姚家又鬧起來了。
裴家的體量當然沒辦法跟姚家比,哪怕姚家經歷了一場大敗,仍舊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可裴家有齊玄素撐腰,一直堅定站在齊玄素這邊,不像姚家后來歸降,自然底氣十足,要找姚家討要一個公道,新賬舊賬一起算。
姚家自知理虧,也不好說什么。報到七娘那里,七娘覺得不好處置,關鍵這是姚令的遺留問題,她也不想背鍋,干脆提議讓大掌教“圣裁”。
于是兩家人都等著齊玄素回去,解決問題,給一個公道。
都說清官難斷家務事,齊玄素也是覺得頭疼,可又躲不開,誰讓他當初主動接過裴家,本意上還是想要全了這段師徒情分,只是裴家人有了大掌教做靠山,可不得揚眉吐氣么。
說到底還是他自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