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笙簫默小說小說:、、、、、、、、、、、、
如今的姚令到底實力如何,還算不算道門第一人,恐怕誰也不好說。
畢竟從七代大掌教飛升到姚令敗走玉京這段時間,姚令先后歷經幾番苦戰,分別對上了七代大掌教、大玄皇帝、天師、齊玄素,除了國師,幾乎把道門的頂尖高手打了一個遍,她這個“道門第一人”的名號經住了嚴苛考驗,也是名副其實的。
問題就在于姚令太過相信自己的武力,也太依賴武力,一番車輪戰下來,連續被大玄皇帝、齊玄素、天師所傷,又有天魔反噬,導致她的實力明顯有了一個極大的起落。
雖然姚令現在植入了“長生石之心”,但能否恢復到最巔峰時期的實力,恐怕還要打一個問號。
不過齊玄素也不敢大意,雖然他在玉京對上姚令的時候,占據了明顯優勢,但那時候的姚令已經是強弩之末,萬一姚令恢復了全盛修為,可就難說了。
所以齊玄素也很干脆,直接大兵壓境,如果齊玄素一個人無法拿下姚令,那就并肩子上,一切為了求穩。
齊玄素拔出“順天劍”,隨意挽了一個劍花。
相較于過去的他,如今的他可以算是用劍之名家了,也許還無法比肩國師這個劍道第一人,但絕對不遜于大玄皇帝、天師這些既不純粹又不劍仙之人。畢竟這些劍道修為不是齊玄素自己苦修得來,與玄圣本人還是有區別,故而不純粹,甚至玄圣本人也不怎么純粹,同樣涉獵頗多。
姚令則取出大斧“戚天”,配合那張青銅面具,一點也不像道門之人,完全是個十足的大巫。
齊玄素不再多言,一劍刺向姚令。
這一劍的試探意味更大,不過也不可小覷。
只見得一劍生出千萬劍,小如毫毛,大如龍鱗,金光璀璨,細密交織,漫天閃爍流轉,將姚令整個人都圍繞進去。
劍光如星如螢,雖然細碎無比,但卻無比刺目,哪怕目光稍微映入,都會覺得一股鋒銳難當的殺伐之意撲面而來。
姚令已經擺開架勢,十萬青絲結成一只大繭,密不透風,雖然只局限于方寸之地,卻堅不可摧,任憑無數劍光如何無孔不入角度刁鉆,甚至集結成陣繁復衍變,都能輕松擋下,甚至反沖回去。
秦權殊以刀御劍,此時姚令卻是以劍御斧,本質上還是“太陰十三劍”的變招,變幻運轉之間圓熟老辣,是為“青墨三千甲”。
齊玄素眼見徒勞無功,便將手中“順天劍”隨手一丟,長劍自行而動,就好似有一無形之人手持長劍一般,開始施展種種劍訣,若是李家人在此,定要神情復雜,因為這些劍訣都是李家之人最擅長、最得意的東西。此時齊玄素信手拈來,儼然要勝過九成九的李家人。
這便是仙人御劍,已經不局限于飛劍的直來直去,而是直接讓佩劍自行施展劍訣,就好似多了一尊分身。
姚令也不甘示弱,同樣丟出手中的大斧,讓其自行而動,去與齊玄素的長劍相拼。
如此一來就變成人對人,兵器對兵器的局面。
齊玄素不退反進,在前進過程中,身形開始拔高,且周身各個穴竅之內出現璀璨身神,面容與齊玄素本人一模一樣,一個穴竅是為一方世界,身神就是此方世界之主。
正是人仙真身。
這倒是齊玄素自己的東西了,以前的他雖然是散人傳承,但其實更偏向于武夫,真正投入精力苦學的就是“澹臺拳意”上下兩卷——下卷即“三世圣拳”。
待到齊玄素擁有直追三師的準一劫仙人修為之后,再把自己的武夫修為推到人仙境界是再簡單不過了——齊玄素還走巫教路子的時候就已經領略過人仙境界的風光,這無疑讓他少走許多彎路,更像是恢復境界,而非第一次突破境界,的確不是難事。
所以齊玄素不僅修煉出了人仙真身,而且相對比較純粹,算是澹臺云一脈的傳承。
丈六之高的齊玄素轉眼間來到姚令面前,鐵拳砸下,拳意凌然。
姚令一把抓住齊玄素的手腕——不知何時,姚令的右手已經變得仿佛荒獸巨爪一般,手背凸起的青筋好似樹根,甚至還覆蓋了一層鱗甲,指甲則長有尺余,鋒銳如劍——此為“玄陰屠”。
緊接著姚令的全身骨骼劇烈作響,血液流淌之聲清晰可聞,如大江大河奔流而去,雖然沒有身神,但整個人同樣開始生長變大,也有丈六之高,這就是實實在在的大巫真身了。
人仙真身對上大巫真身,正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
齊玄素也不客氣,拳掌并用,拳是“澹臺拳意”,掌是“萬華神劍掌”,盡顯當年澹臺云和玄圣兩家所長。
姚令所用技擊之術便如她的大斧一般,還是透著詭異奇怪,好似亂石鋪街,又暗含一定的章法,實難談得上“規律”二字。既不是道門之學,也非巫教所傳。
齊玄素和天師在復盤的時候還專門提到過這一點,天師推測可能與天魔之子有關,畢竟凡事興一利必生一弊,也可以反過來說,生一弊則興一利,姚令因為天魔之子而神智受損,最終功虧一簣,可天魔之子也一定給姚令帶來了極大的好處,只是體現在了其他方面。
兩人近身交手,只聽虛空之中炸裂連連,似暗流山崩,又仿佛有千萬具體而微的無形小世界被摧毀湮滅。
以兩人為中心,一圈又一圈的漣漪不斷向外擴散,只是沒有擴散多遠,就好似遇到了無形的邊際,又開始向內擴散。一內一外的漣漪不斷對沖,愈發混亂。
到了準一劫仙人這個層次,對于自身力量的控制已經到了極致,一般情況下幾乎不會產生無意義的外泄,所以兩人交手時半點也不浪費,哪怕是這種氣機漣漪都要強行“拉”回來,物盡其用。
除此之外,兩人每次相擊,也都不是表面上看起來這么簡單,姚令不斷往齊玄素體內灌注六劫之力,又被齊玄素的浩然氣所化解。同時齊玄素也向姚令體內灌注各種劍氣,則被姚令的渾淪之力解離。
說到底招式還在其次,關鍵是兩人在修為上的比拼。誰的修為更低,誰先支撐不住,誰就輸了。
如此百招之后,齊玄素不耐再這樣糾纏下去,體內一個又一個穴竅貫通相連,百川歸海,百海歸一,匯成一股澎湃到極點的潮汐巨力,隨著齊玄素看似普通的一拳直直轟出。
姚令轟然后退,臉上的青銅面具有著明顯的凹陷變形,不過很快又恢復如初。
不過齊玄素的拳頭上也多了一道細微傷口,雖然很小,但終究是突破了齊玄素的人仙真身。
甚至齊玄素都是后知后覺,而沒能第一時間察覺,可見姚令的詭異手段的確有過人之處,如果她不曾謀求大掌教之位,只是做個橫行無忌的魔頭,恐怕還真沒人能把她怎么樣。
姚令冷哼一聲,其大巫真身再度發生變化,只見自姚令的肋下生出四條手臂,左右各兩條,在頭顱左右兩側又生出兩個新的頭顱,不過這兩個頭顱并非姚令本尊的模樣,而是死去的巫姑和巫咸——巫咸本尊倒是還在,七娘將其制住之后,暫時存放在昆侖洞天之中,不過姚令事前就已經從巫咸遺骸上汲取了太多“養分”,有此手段也在情理之中。
變成三頭六臂的姚令出招更為詭異,整個人如陀螺一般朝齊玄素攻來。
齊玄素只覺得天上地下四面八方全是姚令的“玄陰屠”,竟是防不勝防。
相關、、、、、、、、、
__仙俠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