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七娘的福,這次姚家叛逆幾乎全軍覆沒。
地師還失去了她的左右雙手。
巫姑被天師斬殺,巫教大巫又一次倒在了正一道天師的劍下,不得不說這也是一種宿命。
巫咸則被七娘制住——正常來說,巫咸作為姚祖留下的殘軀,很是棘手,既能正面限制皇帝,給地師創造機會,又能打得齊玄素氣血搖晃。單論實力,更要在巫姑之上,不過七娘與地師共享權限,這才能將其制住。
換成地師和七娘之外的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如此輕松地制住巫咸。
被七娘趕出去的姚司眼看著情況不妙,想要逃走,卻被守在外面的三大陰物擒住。
用四個字來形容地師,那就是:僅以身免。
這四個字通常與另外四個字配合使用:全軍覆沒。
地師的嫡系精銳損失殆盡,再難翻盤了。
其實全真道并沒有崩盤,底子仍在,而是齊玄素和七娘奪取了地師的權力,掌握了全真道。
被一再削弱的“黃天”也沒有翻起大浪,齊玄素安排好一應事宜之后,也來到金闕外,催動“玲瓏寶冠”,化作“玲瓏塔”,協助天師處理“黃天”。
兩人聯手,外加“玲瓏寶冠”和“陽平治都功印”兩大仙物,總算將殘缺的“黃天”給限制了。
然后便是其他真人陸續進場,人數疊加之下,域外天魔也無法興風作浪,被徹底鎮壓。
隨著漫天黃氣散去,這場從七代大掌教遇襲開始的宮變終于暫時告一段落。
關于姚家人以及地師心腹應該如何處置的問題,齊玄素有一個初步設想,不能一概而論,要不同情況區別對待,大概可以分為四檔。
第一檔是手上有血債的那種,姚散背刺了甲子大靈官,定然要償命的。
第二檔是姚武這種,雖然曾經追殺五娘,且深入參與了地師的計劃,但手上沒有血債,那就以觀后效。如果愿意幡然悔悟,及時反正,那么道門正值用人之際,齊玄素也不介意讓姚武戴罪立功。如果執迷不悟,死不悔改,那就按照第一檔處理。
第三檔是周夢遙和三大陰物,算是臨陣起義,反戈一擊,有功于道門,不但不予處罰,反而要給予嘉獎,屬于團結對象。
第四檔是七娘和姚裴,忍辱負重,力挽狂瀾,算大功臣,躋身核心層。
定下這四檔處理意見之后,齊玄素專門詢問了天師的意見——這算是齊玄素吸取了師父的教訓,不能小看三師,更不能對三師抱有幻想。
天師表示沒有意見,讓齊玄素放開手去做就是了,畢竟齊玄素才是大掌教,他作為副掌教大真人,擁護大掌教的一切決定。
似乎天師已經完全放手,準備交權安排身后事了。
不過齊玄素并不敢完全當真,凡重大決策,還是要詢問天師的意見。
說是七娘把齊玄素扶上了大掌教之位,可如果天師不配合,那么齊玄素也是上不了位的。
如今齊玄素初登大位,根基不穩,外有強敵,內部問題眾多。好處是齊玄素絕對不算傀儡大掌教了,六代大掌教要面對三位副掌教大真人,齊玄素只要面對一位——另外兩位已經開戰,他們可能擊敗齊玄素,絕無可能架空齊玄素了。
僅憑天師一個人,是無法架空齊玄素的,只能與齊玄素合作,共享權力。
有些領域,是大掌教的自留地,就算天師也無法過問,只能由齊玄素來決定。
一個是大掌教夫人的職權問題,一個是紫霄宮,一個是大掌教親軍。
大掌教夫人牽涉面太廣,暫且不談。
至于為什么必須要有大掌教夫人?貫徹平等理念只是其一,關鍵在于陰陽和諧是道門的基本教義之一,所以道門反對龍陽或者磨鏡等愛好,孤陰尚且不生,獨陽尚且不長,還想陽上加陽,陰上加陰,那是斷然不行,涉及教義理念,可沒有道理可講。
或者說,教義理念就是最大的道理,最大的正確。誰敢質疑這個正確,便是動搖道門根基,要自絕于道門。
紫霄宮的問題,關鍵在于齊教正。
經過周夢遙和七娘等人的證實,齊教正本人沒有任何問題,陪伴七代大掌教力戰到最后一刻,甚至有過拼命送走七代大掌教的行為,與已經戰死的甲子靈官一樣,絕對忠誠。
齊教正之所以變成現在這個樣子,是因為地師用了“道胎種魔”大法——其實很早之前七娘就轉彎抹角地給齊玄素提過醒,只是七娘把地師干的事情安到了周夢遙的頭上,說周夢遙會“道胎種魔”,又說她和周夢遙訂立契約,最后發現都是地師干的。
在這種情況下,當然不能處罰齊教正,反而還要徹底根除“道胎種魔”的影響,拯救齊教正,萬幸“道胎種魔”的時間并不算長,還沒到無可挽回的地步。雖然齊玄素不懂,但慈航真人的“度世佛光”可以強行抵消“道胎種魔”的影響,進行扭轉。
齊玄素便將齊教正拜托給慈航真人,笑言太夫人擔子重,既要兼顧紫微堂,又要治病救人,日后還得扶持徒弟青霄。
不過慈航真人多半是樂在其中——肩上擔子越重,手中權力越大。
道門是在誰的肩膀上擔著?又是誰的心里裝著九州萬方?
既然提到了齊教正,那便不得不提甲子靈官。
知道來龍去脈之后,齊玄素給出了極高的評價,認為甲子靈官對道門的穩定做出了重要貢獻,是鋼鐵般堅毅的優秀靈官,足以為道門靈官之模范,是一位真正的道門英雄。
然后齊玄素直接做出了指示,不惜一切代價找到甲子靈官的遺骸,以國葬規格使其入土為安,其靈位入祠祭堂安魂司先賢祠,其畫像入祖師殿陪祭七代大掌教,追授大靈官稱號,贈一品同道士出身。因為甲子靈官膝下無子,只有一個侄子,特批其侄子進入萬象道宮上宮深造,破例晉升預備祭酒。
同時也要增補一位新的甲子靈官,統率大掌教親軍,這個位置,只能大掌教決定,別人無權置喙。
齊玄素思索再三,決定晉升甲辰靈官為新任甲子靈官,統領大掌教親軍。
這個位置,能力是其次,忠誠是第一位的。甲辰靈官算是齊玄素的舊相識了,早在五行山定心猿的時候,甲辰靈官就與齊玄素夫婦二人相識,并肩作戰,配合默契。從出身來說,甲辰靈官是姜大真人的人,姜大真人自然不必多說,如果評選道門近百年來有突出貢獻的杰出人物,那么姜大真人肯定要名列其中。
還有一些人的安排,同樣要由齊玄素親自安排,比如何羅神。雖然她拋棄了齊玄素,但又沒有完全拋棄,事后去找張月鹿,聽從張月鹿的調遣。可以說是沒有盲動,有效保留了實力,為日后反攻保留了火種,并在金闕大亂的時候阻擋了吳光璧。
所以齊玄素沒有責罰何羅神,而是賜予何羅神一品同道士出身,雖然無法與太陰真君相提并論,但總歸有了正式身份,不再是黑戶,待到日后立下新功,還可以再升。
至于七娘和姚裴,齊玄素同樣沒有吝嗇。
周夢遙從四品祭酒道士晉升次席參知真人算什么?張月鹿從普通真人晉升平章大真人算什么?七娘直接從四品祭酒道士晉升副掌教大真人。
齊玄素成為大掌教后,召開的第一次金闕議事只討論了一個問題,褫奪姚令的地師之位。
若論罪大惡極,國師都不如地師,最起碼國師沒有背刺七代大掌教。
更為現實的一點,國師還掌握著太平道,有大玄朝廷的支持,實力仍舊強勁,所以要留有幾分余地。為了道門的統一和團結,減少戰爭破壞,維護道門的穩定,從道門的實際利益出發,說不定還有談判的可能,沒必要早早把國師逼到死角。
地師已經是冢中枯骨,性質惡劣,便沒必要留有余地了。
金闕議事全票通過,廢除姚令的全真道大真人職務和一品天真道士品級,剝奪一切名譽,開除道籍,列為反道門集團主犯。
同時又選舉了新任全真道大真人,齊玄素提名姚齊,雖有反對,但最終還是以三分之二的贊成票獲得通過。
于是姚齊當選為新任地師,在不考慮皇帝和國師的前提下,排名在齊玄素、蘇元儀、張月鹿、張無壽之后,位列第五。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