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河卒第一百九十四章 求不得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過河卒 >>過河卒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九十四章 求不得

第一百九十四章 求不得


更新時間:2024年12月31日  作者:莫問江湖  分類: 武俠仙俠 | 仙俠 | 太平客棧 | 少年 | 文青 | 莫問江湖 | 過河卒 


地師要把齊玄素扶上大掌教之位,這在姚家的核心圈子里不是什么秘密。

不過這個搞法,很難說七娘是在誠心幫忙,還是在誠心搗亂。

怎么看都是搗亂的成分更大一些。

地師現在暫時顧不得七娘這邊,她更關注五娘。

雖然地師成功預測了五娘的路線,并派出了姚武中途攔截,但功虧一簣。

全真道在帝京城中當然也有消息渠道,清平會只是正常化了,不是解散了,這個組織的關鍵不在于武力,而在于刺探情報,畢竟成員都是多重身份,遍布各個體系,從黑衣人到儒門,從正一道到太平道,從江湖到廟堂,應有盡有。

五娘在帝京鬧出不小的動靜,甚至連大玄皇帝都親自出手了,自然瞞不過清平會的耳目。

清平會知道了,也就是地師知道了。

據說五娘往東南而去,最大的可能是跨過大江,前往正一道的地盤,與天師合流。

不過根據清平會的情報,從江南道府到云錦山一線,并未見過五娘的蹤跡,雖然存在沒有發現五娘的可能,畢竟是仙人修為,但更大可能是五娘沒去東南。

那么五娘會去哪里呢?

如果地師親自出手,五娘肯定跑不掉,但地師現在不能輕易離開玉京,萬一被人調虎離山,丟了齊玄素,那就因小失大了。

更讓地師擔心的是,姜合道將佛主頭顱藏了起來,紫霄宮的人都不知情,那么最大的可能是托付給了五娘。

現在玄圣遺產和佛主遺產都在五娘的手中,真要讓五娘投了正一道,那就很棘手,說不定真讓張無壽摘了桃子。

其實五娘哪里都沒去。

三位副掌教大真人,她哪個都信不過。

雖然道門排名的時候,第一道士是大掌教,第二道士是大玄皇帝,第三道士是大掌教夫人,從第四到第六才是三位副掌教大真人,但從五代大掌教末期開始,除了排名第一是實打實的,第二和第三都是虛的。到了六代大掌教時期,第一道士也不行了,排名前三都是虛的,排名后三才是道門的掌權人。

久視皇帝在一定程度上扭轉了這個劣勢,但也有限。

五娘親眼看著三位副掌教大真人在幾十年里如何翻云覆雨,也可以說是興風作浪,其所作所為,不能說是人神共憤,但也是十分不正常的,是禍亂之源。

這種人,怎么信得過呢?

地師猜得沒錯,姜大真人最后還是選擇相信五娘。

姜大真人與五娘算是同僚,一起共事超過三十年,紫霄宮的人換了一茬又一茬,唯獨五娘不變,從長遠來看,托付給五娘既是順理成章,又是最可靠的。

要說姜大真人預料到了今天,那有些高估姜大真人,他沒有“歸藏燈”,如何能預知未來?所以姜大真人選擇飛升離世。

可要說姜大真人全無預料,那又有些低估姜大真人,他在道門這么多年,號稱第四大真人,更在三儲君之上,對于道門局勢的把握,還是比較準確。

往大了說,姜大真人是道門的定海神針,往小了說,姜大真人是三師的調和劑。只要他在,基本不會有太大問題。雖然他不能壓過三師,但無論他倒向哪一邊,都會打破三師之間的平衡,反而讓三師有所忌憚。

就連地師都承認,如果跟在大掌教身邊的是姜大真人,那么她的謀劃斷無成功之理。

姜大真人深刻明白一個道理,權力不存在真空,如果他飛升之后,繼任之人不能迅速填補,那就給了別人可乘之機。所以他特意留下了一個后手,托付給五娘這個老前輩。

至于玄圣遺產,姜大真人并不知情,這是只有五娘自己知道的秘密。

也是巧了,澹臺云和姜大真人竟是不謀而合地選擇了五娘,讓她擔負起這千鈞重擔。

現在道門的命運,齊玄素的命運,很大程度都是掌握在五娘的手里。

整個道門,只有地師猜到了這一點,國師和大玄皇帝因為沒有掌握紫霄宮的具體情況,自然不曾知曉,故而放跑了五娘。

若是玄圣遺產和佛主遺產外加五娘本人,落到了大玄皇帝的手里,亦或是李家的手里,那局面可就不好說了。

也正是天道無常,造化弄人。知道五娘價值的地師抓不到五娘,放走五娘的大玄皇帝偏偏又不知曉五娘的價值所在。

倒是一個求不得了。

仙人也不能免俗。

五娘出了帝京之后,先往東南方向而行,正當所有人都以為她要跨過大江前往江南的時候,她反而去了蘆州太平山。

大雪山行宮位于大雪山,太平宮自然位于太平山。這里是蘆州道府所在,也是沈家的大本營。

不過五娘并非要去位于太平山最高處的太平宮,而是要去太平山最低處的無憂谷。

世人皆知,如今的太平道是玄圣整合而來,不過又是傳承自古太平道。

當年黃巾大起義失敗,古太平道大廈將傾,大賢良師一脈近乎死絕。唯有部分旁支弟子退至如今的太平山。

當年古太平道借“黃天”之名,以黃巾席卷半個天下,其中派系自是極多,正統嫡傳死絕后,剩余的分支自然是誰也不服誰,為了爭權,多有沖突。

其中兩大派系,都自認正宗繼承人。

一脈自稱“清微”。

一脈自稱“太平”。

兩者互不相讓,終于到了刀兵相向的地步。一番內斗惡戰,殺得天昏地暗,兩脈高手死傷慘重。

最后一戰時,清微一脈原本占盡上風,太平一脈自知不敵,便以詐敗的計謀將清微一脈引入了早已布好的陷阱之中。

這個陷阱就設在無憂谷。

無憂谷一戰,清微一脈弟子死傷者眾,再無余力與太平一脈爭鋒,只得退出太平山,而太平宗本身亦是損失慘重,又擔心清微一脈殊死一搏,也不敢過分逼迫。

清微一脈離開太平山后,本想遠走海外,只是在經過東海的時候,發現這里島嶼眾多,又都是靈秀之地,于是便留了下來。

當時東海諸島盤踞著大量海外散修和海盜,海賊中多有奇人異士,那些海外散修也修為不俗,清微一脈一邊休養生息,一邊徐徐圖之,合縱連橫,武力鎮壓,將盤踞于此的海盜盡數剿滅,又吸納了大量海外散修,終成氣候。

正因如此,清微一脈長于海戰,無論是建水師,還是養海盜,亦或是執掌市舶堂,都是一把好手。

后來太平一脈的沈大先生死于徐祖之手,玄圣機緣巧合之下受深大先生遺命繼承了太平一脈,又順理成章地擊敗東皇等兄弟掌握了清微一脈,肩挑兩脈,把當初打生打死的兩脈又整合在一起,玄圣在做大掌教之前先做了大賢良師。

當年沈家得勝,李家敗走,最后結果反而是沈家成了李家的附庸,真是造化弄人。

今日的太平道其實是古太平道的分支,因為邊緣,所以幸免于難,也正是因為邊緣,所以并沒有繼承古太平道駕馭域外天魔的本事,算是失傳了。

誰能想到,姜大真人竟然把佛主頭顱藏在了這個地方?

天知道姜大真人是怎么繞過太平宮的,不過考慮到姜大真人既有僅次于三師的仙人修為,又有第四大真人的權勢,想要做到這一點還是不難。

這里是李家的傷心之地,玄圣時期倒是沒怎么樣,就是個普通的山谷。東皇掌權之后,這里幾乎成了個禁地,東皇將其改建為憑吊李家戰死先人的陵園,并數次親自前往祭拜,甚至逼著沈家人在此謝罪。

所以沈家人也不樂意去無憂谷,雖然兩家現在關系很好,穿一條褲子,東皇之后的李家人也不曾逼著沈家謝罪,但總歸是不舒服,無憂谷一戰本來象征著他們成為太平道正統,現實卻并非如此,看了祖上榮光也是難受。

這就成為一個燈下黑的地方。

大玄皇帝不知玄圣遺產的存在,一念之差,放走了攜帶玄圣遺產的五娘。

國師也不知道佛主遺產已經不在紫霄宮,就藏在自己眼皮子底下。

地師什么都知道,偏偏求不得。

相關


上一章  |  過河卒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