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洪武當咸魚第三百四十二章 咱死了豈不是正遂了你的愿?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混在洪武當咸魚 >>混在洪武當咸魚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四十二章 咱死了豈不是正遂了你的愿?

第三百四十二章 咱死了豈不是正遂了你的愿?


更新時間:2022年12月05日  作者:火紅的雞樅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火紅的雞樅 | 混在洪武當咸魚 


鼓樓大街又新開了幾家店鋪。

一家叫金陵證券交易所,一家叫金陵銀行。

老百姓對于那個什么交易所沒有半點興趣,因為里邊的東西太貴,一張紙起步價就是一百兩銀子,最終多少錢能買下來還不好說。

相對來說,金陵銀行就好多了。只要拿著銅錢進去,就能兌換制作精美的孫子錢和爺爺錢,而且不限量!

這讓很多老百姓欣喜若狂,一大清早就背著麻袋守在門口,生怕好錢都被別人換走。

大明的銅錢很雜,除了少量洪武通寶外,夾雜了大量的元朝、宋朝銅錢,甚至連唐朝的開元通寶都在流通。

好在這東西是金屬貨幣,其幣值的屬性由其金屬特性所決定。

因此,也不存在貶值不貶值的情況。

只是有部分鐵錢、鉛錢質量太差,購買東西的時候會被人嫌棄,甚至折價。

但基本上不會被拒收。

因為自古以來民間銅錢就沒富裕過,始終處于錢荒和半錢荒的狀態。

只要朝廷制的銅錢別太離譜,老百姓都會捏鼻子認。

哪怕是鉛錢和鐵錢,只要制作精美,字跡清晰可辨,一般商販也不會拒收。

相對來說,朱允熥推出的玄武湖紀念幣,簡直是銅錢界的王炸。

含銅量高不說,制作還非常精美,別人想彷都彷不出來。

只是之前朱允熥不過是普通皇孫,不好意思大張旗鼓地鑄造錢幣,始終是半遮半掩,偷偷摸摸地進行。

現在他當了皇太孫了,立馬將這件事提上日程。

先不管銀行能否提升大明經濟,先把大明的雜七雜八銅錢全換一遍,打上他朱允熥的印記,也夠他臭美的了。

朱允熥的一點小心思,在老百姓層面就是大恩典,使他們可以名正言順薅皇太孫羊毛的機會。

因此,在金陵銀行的大門剛打開,熱情的百姓就互相推搡著往里擠。

由于百姓實在是太熱情,以至于銀行的工作人員根本就攔不住,直至錦衣衛出面維持秩序,這才使得百姓井然有序起來。

眾人排著隊進入大廳,看到里邊設置了十幾個窗口,心里頓時大定。

看樣子,皇太孫這次準備的銅錢很足,不用擔心換不到了。

劉能也在換銅錢的隊伍里。

本來這點小事派過伙計過來就行了,但劉能不放心別人,生怕伙計湖弄他,這才自己一大早過來排隊。

只是他來得太晚,排到他的時候,前邊已經站了幾十號人。

好在大廳里邊寬綽,窗口柜臺也多,只要堅持一會兒就能排上。

果然,劉能等了沒多久,就有一個窗口被空了出來。

劉能看著那人手里才拎了十幾枚新錢,臉上頓時露出鄙夷之色。

就這么幾個銅錢,還至于一大早過來排隊?

輪到劉能的時候,他豪氣干云地將一大袋銅錢往秤上一放,招呼銀行的伙計稱重。

他剛剛在門口的時候就看清楚了,這里對于數量多的銅錢采用直接稱重的方式兌換。

劉能對這點非常滿意,甚至有點小竊喜。

因為他帶來的銅錢非常駁雜,里邊有不少鐵錢和鉛錢,如果按照重量兌換,那他可占了大便宜。

就在劉能滿心歡喜地等著換錢之時,銀行的伙計打開了他的麻袋,從里邊抓出一把銅錢看了看道。

“這位客官,您這銅錢不行呀,摻了太多鐵錢和鉛錢了,得挑出來重新稱重。”

講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閱讀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安卓蘋果均可。

“鉛錢和鐵錢我們是不收的。”

劉能一聽這話當場炸毛了,憤怒地指著伙計咆孝道。

“憑什么不收!”

“老子賣貨的時候,可是當成正經的銅錢收的,憑啥到你們這兒就不要了?”

“這位客官,這是皇太孫的規矩,你朝我吼也沒用呀!”

“再者說,您這鐵錢和鉛錢里一點銅都不含,我們換了也沒用啊!”

“皇太孫么……”

劉能一聽說是皇太孫的命令當場秒慫,這倒不是他畏懼強權。

事實上,但凡涉及生計,涉及賺錢。別說皇太孫,就是皇帝老子在前邊,他都敢抱怨幾句。

然而,現在皇太孫在他們商賈中威望太高了,已經被人當成活菩薩一般供起來了。

畢竟,自古以來哪個皇帝正眼看過他們這些卑賤的商賈?

人家皇太孫非但沒嫌棄他們,還給他們開會,親自解答他們的問題,可謂是給足了他們里子和面子。

他要是敢臧否皇太孫的政令,都不用錦衣衛動手,這條街上的商戶就能錘死他。

“那就挑吧……”

“不過得快點,我一會兒還得去隔壁買證券哩!”

伙計一聽這話,頓時高看劉能一眼。

據說,隔壁的證券交易所,準入門檻就是一萬兩銀子。

看不出眼前這個猥瑣的中年人,竟然還是個富戶?

“這位先生,我行推出大戶制度。您只要在我行存一萬兩銀子,就可以成為我行的大客戶,享受隨時隨地換錢,預約取錢、換錢,不限時、不限量等特權!”

劉能聽到這話兩眼直冒光。

他是個守財奴不假,但他也是個官迷呀!

若不是出身太差,只能當商人掙錢,誰不想混身官服、官帽光宗耀祖呀!

因此,劉能一聽到有“特權”兩字,登時忘了此行的目的,趕忙拉著伙計打聽起來。

“你給咱詳細說說,這特權是咋回事?”

伙計在跟劉能解釋完大戶特權后,劉能連個磕絆都沒打,當場就定下一個名額。

“不就是一萬兩銀子嗎,待會咱就命人送過來!”

“更何況,你們這兒還支持隨時支取,還給利息哩……”

小伙計見劉能這般爽快也非常開心,趕忙幫著他辦理兌換業務,像是生怕這人反悔似的。

因為按照銀行的規定,凡是招攬到大儲戶,他們是有獎勵的。

在劉能辦理兌換和存款業務的時候,門外排隊的人群里,也有人在不斷地跟他們宣講銀行的政策。

林阿煥就是其中之一。

自從林阿煥跟著父母逃荒到京城,沒過幾天她就進入希望學堂讀書了。

她非常珍惜這個得之不易的機會,每天都會自學到半夜。

功夫不負苦心人,她只用了半年時間,就學完了別人兩年的課程,認識了兩千多個字,成了班上名副其實的小學霸。

這次學堂接到皇太孫的訓令,說新開的衙門缺人,招一些學生過去幫忙,每人每天補助五十文錢,她第一個報的名。

其實她家現在不缺錢,不論是她父親林榮一,還是母親章一娘,每個月都能賺不少銅錢。

但一想到能賺錢,幫助父母補貼家用,她就心下激動,感覺自己總算能為家里做點事了。

林阿煥報了名之后,只是經過短暫三天的培訓,就正式上崗了。

好在事情也不難做,只是跟人介紹一下銀行的規定和制度,再宣講一下優惠政策之類。

總共也沒多少字的內容,她第一天就全都背的滾瓜爛熟。

“這位大叔,我給您講一下我們銀行的好處吧。”

“我們銀行不僅能兌換銅錢、銀錢,還能存取款,向其他地方匯款哩!”

“而且,只要您存一萬兩以上,異地取款就免收手續費喲……”

林阿煥賣力地介紹著,接連在十個人那里吃了閉門羹后,這才抓到一個感興趣的人。

“小女娘,你剛剛說的那個異地取錢是啥意思?”

“給這位大叔請安了!”

“回大叔的話,異地取錢就是您在金陵銀行存了錢,將來去了外地做生意,就可以在外地取錢直接用,不用來回奔波,也不用帶著銀子折騰。”

張斌聞言點點頭道。

“哦哦,原來如此,這倒也是個善政!”

張斌是來打探銀行虛實的,好為彈劾皇太孫做準備。

在聽了林阿煥的介紹后,他頓時發現銀行竟然是個難得的善政。

只是不知道后續咋樣,如果取錢的時候沒有任何限制,不謀奪百姓財產,那還真是個不錯的東西。

“大叔,您有興趣在我們銀行存錢嗎?”

“我們銀行存錢時非但不收保管費,每個月還能給您一定的利息,非常地劃算喲!”

張斌聞言呵呵笑道。

“這個以后再說,老夫今天過來就是看看,如果以后有需要再來找你打聽!”

“哦……”

林阿煥聞言有點小失望,不過依然非常禮貌地跟張斌告辭,去找下一個顧客介紹。

金陵銀行外邊有很多像她這樣的人,都是從希望學堂高年級里招來的臨時工。

張斌看著林阿煥蹦蹦跳跳離去的背影,心里暗暗想著,雇傭女童,傷風敗俗這條能不能作為彈劾的條款呢?

不過,這個想法只在他的腦袋里轉了一圈,就被他給打發了。

現階段來說,皇太孫的手段有些過于出神入化了,非但他看不懂,就是朝廷的部堂高官們也看不懂。

證券交易所,銀行……

這都是他們從未聽說過的東西呀!

相對來說,銀行還好,畢竟市面上本就有一些類似的店鋪。

然而,那些銀柜只是代為保管銀錢,非但沒有利息,反而還要收取保管費!

如果要運送銀子去外地,還要收取一份運費和保費,專門雇用鏢局來運送。

可是到了皇太孫這里,非但不收錢,還給儲戶錢,這會不會是騙局呀?

先把百姓的錢騙到銀行里,然后過幾年銀行一關,百姓的錢全都要不回來?

張斌的擔心不無道理,甚至很多百姓也是這樣的憂慮。

因此,不論林阿煥如何賣力地游說,依然很少有人會動心。

因為自古以來的官府下限都不高,坑蒙拐騙算斯文的,強取豪奪是正常。相對來說,大明朱家這樣的朝廷,已經算是對百姓好的了。

最起碼,百姓給朝廷交了稅,服了勞役后,皇帝是真不折騰你。

張斌不是一個人,在排隊的人群里,有不少都察院御史言官,還有部分大理寺的官員。

他們都是來探聽虛實,為下一步“規勸”皇太孫做準備的。

在他們之外,還有一群別有用心者。

比如說,秦王朱爽、燕王朱棣、周王朱橚等人。

他們本人當然不敢進京,但是聽聞大侄子這邊搞得有聲有色,還是派出各自的管家、掌柜前來看熱鬧。

只是朱允熥的手法太高,完全超越了這個時代,他們派出來的管家和掌柜也就看了個熱鬧,根本看不清朱允熥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韓清也在人群里排著隊,側耳傾聽著林阿煥的介紹。

相較于其他人的懵懵懂懂,他已然聽明白一些了。

皇太孫很缺錢!

皇太孫想干很多大事!

所以皇太孫為了吸引人存錢,這才會給予存錢者一定的利息。

這是一種變相的借貸!

只是皇太孫能還得起嗎?

據他所知,老皇帝根本沒將朝政大權交給他,他能直接管理的只有松江府。

韓清想到這兒,決定先存個一萬兩,看看大戶到底怎么個“大”法,都有哪些特權。

順便也進入銀行內部看看,如果機會合適的話,想辦法把銀行給搶了!

只要百姓聽聞銀行里的錢被搶了,一定會蜂擁而至來取錢。

到時候皇太孫拿不出錢,必定會引起百姓不滿,老皇帝不滿。

這樣一來,朱允炆那個廢物豈不是就有了機會?

韓清早就放棄在朱屠戶活著的時候搞事情了,甚至對于朱允熥他都有點打憷。

雖然他沒接觸過朱允熥,但聽聞過不少朱允熥的事情。

十二歲就敢楊帆出海殺倭寇,這怎么看都不是個善茬啊!

再加上他短短一年時間里,就搞出三味書屋、明鋼、煤球三大產業,名下還有無數的新奇作坊,哪一件都是相當了不起的成就。

在金陵銀行門口眾人心思各異之時,此間的始作俑者一大早就出了宮,跟著皇爺爺和一干皇子皇孫去了城外的鐘山。

今天是五月十七,懿文太子朱標的忌日。

相較于去年的出殯,這次的拜祭規模小了很多,只有幾十個文華殿的屬官,外加尚書、侍郎、九卿,以及部分皇親國戚。

簡單來說,不是老皇帝能看得起的人,想來拜祭都沒資格。

比如說皇嫡長女寧國公主和駙馬梅殷,這是老朱最看重的皇族成員,今天這事必須到場。

再比如說常家那一大家子,跟太子朱標是實在親戚,沒有不來的道理。

除此之外,勛貴之家中也只有馮勝、傅友德兩人參加了。

因為兩人掛著三公頭銜,乃是太子名義上的師傅。

其實湯和也有資格來,但他那兩條腿太難受了,老朱就沒讓他折騰。

老朱親自給太子朱標的排位上了炷香,就將主祭的位置讓了出來。

這是他有意要抬舉大孫,讓大孫替自己走完后邊的流程。

朱允熥也不負眾望,一絲不茍地舉行了祭祀典禮,并領著朱允炆和朱允熞去后山的墳前,象征性地給朱標的墳頭填了幾鏟子土,表示自己的誠孝之心。

老朱見大孫忙完這一切,先命其他人回京,自己則領著大孫去了一處還沒完工的墓地。

墓地的主體建筑已經基本完工,地宮部分更是早就挖掘好了,甚至連斷龍石都裝上了,只等著此間的主人進場,放下斷龍石即可使用。

只有墓地上方的明樓、享殿等建筑物還在繼續施工。

不過,也都是一些凋梁畫棟的細枝末節。

如果加快工期的話,預計半年左右就能徹底完工。

老朱領著大孫走進地宮,指著放在中間的一座棺槨道。

“這就是你皇祖母的棺材,去拜祭一下吧!”

“諾!”

由于不是正式祭拜,朱允熥并未燒香燒紙之類,只是朝著馬皇后的棺槨躬身一禮,隨后恭恭敬敬地磕了三個頭。

“皇奶奶在上,孫兒朱允熥給您磕頭啦!”

“您在那邊一定要保佑皇爺爺身體康泰,再活個百八十年……”

老朱聽到這兒的時候,心里還有點小感動,感慨大孫對自己還是孝順的。

然而,他聽了朱允熥后邊的話,氣得老臉刷地就黑了。

“不過,如果您實在太想皇爺爺,也可以在夢里敲打敲打他。”

“給他提提醒,讓他注意下身體,別有事沒事總往后宮跑……”

“還夜御三女……”

老朱實在是忍不住了,沖上去捂著逆孫的嘴,就把他從地宮里給拖了出去。

老朱將朱允熥拖到外邊,把他按在地上好一通錘。

“你個逆孫,這種話是能在地宮里說的嗎!”

“你是不知道你馬奶奶啥脾氣,她要真聽到那些話,晚上真敢來找咱算賬!”

朱允熥聞言嘿嘿笑道。

“誰讓您不注意身體來著!”

“郝太醫都跟孫兒說了,您老這歲數應該禁色、禁欲、禁酒,要保持腎水,養精蓄銳,不能總往后宮跑……”

老朱聞言氣哼哼地罵道。

“那也輪不到你管!”

“再者說,咱死了豈不是正遂了你的愿,你能早日登基當皇帝啦!”

老朱說完這話心里就有點后悔了,感覺自己把話說得太重,怕這逆孫受不住。

當他看到大孫臉上的表情一暗,心里更是有些心疼。

然而,就在他想改口,安慰逆孫幾句的實話,見到逆孫緊鎖的眉頭突然舒展開了。

“皇爺爺,孫兒覺得您說得有道理。”

“孫兒此次回京,就親自為您選秀,召集天下美女入宮伺候您!”

已為您緩存好所有章節,下載APP查看


上一章  |  混在洪武當咸魚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