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盡頭244 升空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科技盡頭 >>科技盡頭最新章節列表 >> 244 升空

244 升空


更新時間:2023年02月07日  作者:一桶布丁  分類: 科幻 | 超級科技 | 一桶布丁 | 科技盡頭 
科幻小說



“好了,我知道大家今天最期待的是什么,反正肯定不是聽我在這里廢話的。所以不再啰嗦了。現在我命令,吳剛號升空!”

整個演講過程總計用了不到十分鐘。

相對于今天這場儀式的重要性來說,寧孑的演講稍稍顯得草率了。不過正如他最后說的那樣,今天大多數人的注意力都不在他身上,的確沒必要廢話那么多。

也就這一刻,吳剛號上所有的全息投影幾乎同時關閉,隨后船上的同步廣播替代了寧孑的聲音。

“吳剛號即將升空,所有部門工作人員請立刻就位。各位尊貴的嘉賓朋友們請在原地等待工作人員將您帶往就近的安全區,安全區陳設齊全,請不用擔心。溫馨提示,吳剛號升空后將在大約53分鐘后進入太空,吳剛號上的重力系統需要約兩分鐘的啟動時間。

在這期間飛船除指揮塔外的區域將處于失重狀態。所有非固定展示區將關閉。所以眾位尊貴的嘉賓朋友們聽從工作人員的安排,以確保您在失重環境下的安全。如果您希望能體驗太空失重環境,請向工作人員申請,我們的工作人員會根據您的身體情況為您安排體驗時間。

在飛船進入太空,重力系統運行之后,船上的餐廳也將開始運營。我們為各位來賓準備了豐盛的自助餐。其中一,三,五,六層的自助餐廳舷窗將會完全開放,讓您可以在品嘗美食的同時從太空視角去觀看宇宙之美。

但在此之前,請允許再將整個儀式的注意事項公布如下……”

飛船的廣播開始反復播報接下來儀式的安排,以及需要嘉賓們配合的地方。好在這些注意事項包括違規的后果早在上船前工作人員已經反復交代過了,而且這次能受邀上船的其實都是各行業有頭有臉的大人物。

不談人后是個什么形象,起碼在人前大家都還是要講修養跟素質的。

其實最重要還是在這艘船上還真沒誰有那個膽子擺譜。

原因其實很有意思,受邀登船的所有人大概都不會認為寧孑是一個喜歡講道理的人,所以在他的船上,大家還是講些道理比較好。不然發生任何不好的事情,他們相信那些懲戒措施這艘船的管理者是真敢實施。

人性如此,事事皆然。

“呵,他提交的演講稿果然是應付我們的。”

“嗯,但這個演講也說不上來哪不對,是吧?”

“有道理,小章啊,以后你就跟著這艘船吧,這艘船的安全就交給你了!”

“我……”

奧爾格·哈維·杜邦勒心情略好的是,終于不需要再看那張讓他心季的臉了。

而且他所在的觀景臺是有座位的,而且觀景臺內是可以處理瞬間失重感的。所以只需要留在這里靜靜的坐上五十分鐘便能進入太空了,更讓人欣慰的是,觀景臺下方的擋板再次放開,這也意味著他所坐的位置能看到吳剛號升空的全過程。

更讓他滿意的是,飛船上的廣播在強調完到訪嘉賓需要注意的事項后,已經開始介紹起吳剛號的升空過程。

“各位尊貴的嘉賓朋友,吳剛號已經做好了升空準備,現在已經進入升空狀態。對升空有興趣的嘉賓朋友可以前往每層的觀景臺欣賞吳剛號逐漸上升的場景。

吳剛號飛船使用了反重力技術,其上升動力不需要任何化石能源,全部來自于地球本身的重力,所以整個升空加速過程非常穩定且可控。這也是未經訓練也可以乘坐非常進入太空最重要的原因,在升空過程中您可能沒有任何感覺……”

老人贊成這句話。

因為他已經能看到下方的建筑正在快速變小,如果觀察的更仔細些,甚至能看出飛船并不是完全的直線上升,而是沿著一定的弧度在不停的微調。

但整個過程極為穩定,完全沒有突然加速給人帶來的不適感。

如果這是在華盛頓的上空,大概會是一次美好的旅行吧。

該死的,寧孑為什么就不是美國人呢?

如果是的話,一切難題都迎刃而解了。

真是太可惜了……

就在奧爾格·哈維·杜邦勒情緒翻滾甚至覺得分外遺憾的時候,他甚至沒想到大部分人其實都欣賞不到吳剛號升空的第一視角。但這大多數人卻表現得比船上的人更為興奮。

基地周邊所有被占據的廣場、大型商場的天臺,在吳剛號升空的那一刻,幾乎到處都是歡呼聲。

如果此時還拿著手機的話,會發現華夏的網絡正伴隨著吳剛號的升空,更是表現出極大的活力。

真的,從第三視角來看吳剛號升空才是真的震撼,就好像整個基地都飄起來了一般。

人在面對宏大的工程時,在震撼之余往往會產生頂禮膜拜的沖動。尤其是對于在距離基地不遠處現場觀看的人來說,吳剛號的升空過程沒有突然噴出的火焰,沒有巨大的轟鳴,沒有隨之產生的白霧,但就是那樣安靜的升起卻更讓人覺得宛如神跡。

沒辦法,吳剛號太大了!

結合電視中直播的畫面,真就好像一座封閉的小型城市直接飛起了一般。

即便這次活動是一些單位的團建,最初壓根不想湊這熱鬧得人,在這一刻也根本無法抑制住心頭的激動,畢竟這個時候看起來是真的很像神跡。

歡慶的氣氛隨著吳剛號升高愈發濃烈,場外的記者也開始忙碌。

每一次盛典媒體需要記錄從來不止是盛典本身,或者說其意義是由記錄無數普通人的精氣神組成的,這次自然也不例外。就在吳剛號即將進入云層中時,場外連線直播的記者也將采訪話筒送到了一位穿著紅色上衣,正激動的揮舞著旗幟的中年男人面前。

“先生,看到吳剛號太空飛船升空你激動嗎?”

“激動!”

“那您此時此刻有什么感想?”

“咱們華夏除了足球傻逼,啥都牛逼!”

這是現場直播,于是中年男人鏡頭前肆意的吶喊聲在記者猝不及防之下,迅速傳遍整個華夏。

同一時間,吳剛號龐大的身軀也漸漸變成一個黑點,隨后消失在人群的視線中。

吳剛號這次升空總計搭載1.8萬人,其中負責維護這次儀式秩序的工作人員就有1500多人。

所以每個工作人員需要負責的來賓并不算多。加上這次儀式所有的安全細節早已經模擬了許多遍,加上來賓大都通情達理,所以安全安置工作自然也進行得很順利。

同樣也因為吳剛號升空時加速一直維持在一個相對合理的區間,所以這次升空哪怕對于那些受過訓練的航天員來說,整個過程也是鮮有的獨特經歷。因為跟化石燃料主導升空時爆炸式升空速度不同,吳剛號是漸進式的升空,讓人能細膩的體驗到重力漸漸遠去的全過程。

這絕對一種很神奇的感受,甚至不需要用眼睛去看,只需要用身體去感覺。又或者看著隨身的小物件在重力漸漸遠離的影響下,運動軌跡開始變得讓人迷醉。

體驗最深刻的大概還是能幸運的進入飛船無重力體驗區的那些嘉賓了。

整個過程堪稱完美。

一直坐在觀景區的奧爾格·哈維·杜邦勒在聽到廣播提示重力系統開始運行時,便開始在心里默數,82秒后,不再需要廣播的提醒,他已經能感覺到重力重新恢復正常。

82秒,比之前預估的兩分鐘還要提前了半分多鐘。

雖然他對技術并不是很了解,但能讓如此大的飛船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完成重力系統的運行,這足以說明吳剛號上的技術成熟到不像是第一次試飛的太空船。

從全人類文明的角度說,這顯然是個好消息……

“等等,我為什么要從人類文明的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

這個疑問剛從老人的心頭升起,思緒便被走上前的工作人員打斷:“杜邦勒先生,剛剛我收到通知,負責今天盛典的寧院士現在方便跟你會面,請跟我來。”

“好的,稍等。”

奧爾格·哈維·杜邦勒雖然回答的很快,但心里還是有些意外。

其實昨天他就希望能跟寧孑見面,但知道盛典的前一天寧孑會很忙,所以也表達過可以在今天寧孑不忙的時候見一面的請求。

但得到的回復無疑都是那種客氣中帶著嚴謹疏離的回復:“我們會將您的請求上報的,請您耐心等待,如果寧教授能抽出時間,我們會第一時間轉達。”

標準的官方性質回答,挑不出錯處,大概率也不可能有任何回復。畢竟他太清楚官方流程那一套了。

當然,他是想盡快跟寧孑見一面的,之前的協定必須要落實。他對尼森·蒙巴頓從來都沒好感,自然也不太信任他的承諾。哪怕理論上這位蒙巴頓先生是代替寧孑的承諾。

戀戀不舍的最后透過觀景臺的無死角玻璃看了眼腳下那顆龐大的藍色星球,老人站了起來跟在了工作人員的身后。

這里的景色雖然獨好,但老人相信自己肯定還有機會能看到的,當然前提是這次見面能順利。

跟在工作人員穿梭在人流中時,老人突然想到了剛剛登船時,尼森·蒙巴頓主動找來跟他聊的那些東西,心里突然多了些明悟。

似乎到了做決定的時候了。

奧爾格·哈維·杜邦勒在路上跟著工作人員坐了三次電梯,穿過了六扇掛著非請勿入標識的大門,然后來到了最后一處門前停下了腳步。雖然老人一向驕傲與自己的記憶力保持的很好,但他還是不太記得該怎么回去了。

尤其是乘坐電梯的時候,他能感覺到其中兩個電梯并不是上下移動的,而是在平行移動。這除了說明吳剛號夠大之外,也表明了船體內部的結構跟線路極為復雜。

在工作人員輕輕的敲響房門時,老人也給吳剛號再次下了一個定義:一座大型立體迷宮。

“請進吧。”

門被推開,隨后工作人員做了個邀請的手勢,隨后退去。

杜邦勒走進門便看到寧孑正抱著那只在各種鏡頭前出現過無數次的貓,站在房間的正中央。

讓他詫異的并不是那只貓在這個場景出現,而是這個房間的視野甚至比觀景臺還要完美。腳下就是地球,四周上空則是星空,甚至還能看到遠處的衛星。一時間杜邦勒再次不太確定這是哪個位置了。

唯一的缺憾是,房間里沒有任何陳設,甚至沒有一張能坐著的凳子,只能站著。

“歡迎你,杜邦勒先生,不用奇怪,這里是吳剛號的瞭望塔,包括地板都是顯示設備,你所看到的其實是飛船外圍數十萬各種類型的攝像頭實時拍攝的圖像,然后通過計算處理之后還原的景象。這里其實在飛船中部。”

杜邦勒壓下心頭的震驚,了然的點了點頭,答道:“很讓人吃驚的技術。當然今天其實我已經見識了許多,基地的發展讓人贊嘆。”

“客氣了。”寧孑微微點了點頭,笑著說道:“這里唯一的不好是,沒法請你坐了。不過我想站一會更有利于健康。”

“當然。”杜邦勒點了點頭,回應道:“我也已經坐得夠久了。”

“你能見諒就好。其實今天在船上還有位重要的客人要陪的。但那位客人怕影響到吳剛號的飛行,讓我安心等到典禮完成之后再向他匯報這里的一些設施。所以先由其他工程師去接待了。

但其實絕大多數人甚至包括基地內部設計飛船動力系統跟操控系統的工程師都不太清楚,吳剛號的操控不需要人為干預,只需要預先設計好指令就行了。其他都可以交給人工智能來完成。”

“完全自動駕駛?”

“對,因為這種反重力飛船真要人工操作需要長期的訓練。星球提供的重力其實并不均衡,所以在確定方向的時候需要對飛船姿態不停的進行微調才能保證平穩。即便是脫離重力環境的情況下,吳剛號四周總計有6327個動力源,要保持速度跟方向同樣需要極為復雜的操控。按照我制定的飛行守著有七千多條注意事項,想想都讓人頭皮發麻。沒辦法,它真的太大了。”

“是啊,它的確太大了!”奧爾格·哈維·杜邦勒看著腳下的地球,再次附和了句。

還能說什么呢?

新書閱讀:


上一章  |  科技盡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