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第七百零五章 直面皇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北宋大法官 >>北宋大法官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零五章 直面皇權

第七百零五章 直面皇權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3日  作者:南希北慶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南希北慶 | 北宋大法官 

就你?

這短短兩個字,可真是將劉仁贊給氣得半死,不過劉仁贊也是有恃無恐啊,嘴角帶著一抹陰狠的冷笑,大搖大擺的跟著張斐他們離開了皇城司。

其實皇城司早就注意到公檢法的崛起,而在張斐入檢察院后,他們變得更加非常小心謹慎,可也不敢胡亂抓人,擔心會被公檢法抓住把柄。

然而,此案他們可是有依據的,真不是胡亂抓的。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當然不怕公檢法,你抓我回去,那就是在打皇帝的臉啊!

那咱看誰先倒霉。

但如果在皇城就鬧起來,吸引那些文官過來湊熱鬧,對他們可是相當不利的,他們心里也都清楚,士大夫可不是跟他們站在一邊的。

可見這劉仁贊也有些手段,能夠這么快,就做出最為明智的判斷。

相比起劉仁贊的有恃無恐,檢察院方面反倒是惶恐不安,他們因為只是去調查的,結果張斐直接將人給抓了回來。

這就如同射出去的弓箭,已經沒有回頭路可走。

真的是將腦袋別在腰帶上查案啊!

可是,至于嗎?

其實很多檢察員對此都不太理解,兩個廂兵而已,犯得著以死相拼嗎?

可他們就沒有想過,他們哪回不是在做生死搏斗。

很快,此事便傳遍皇城。

大臣、權貴們也是為之震驚啊。

之前開封府、大理寺也從未直接派人去換皇城司抓人,至少至少都是先征求皇帝的同意。

其實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皇帝派人去調查,若真有罪,皇帝看情況處置,以求平息眾怒,反正盡量不讓其它司法官署介入。

更別說直接抓人。

這可真是太囂張了。

饒是大庭長趙抃也嚇得一跳,我只是讓你去調查此案,但也并未讓你去抓人,他被人稱之為鐵面御史,已經是非常剛猛,可不曾想,張三這小子竟然比自己還要剛猛的多。

只能說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而王安石、司馬光則是麻了!

真的是麻了!

又來!

王安石自不用多說,他是明確表示不希望張斐摻合進去,真沒有那個必要,手頭上都還有一堆事沒有處理完,結果張斐給他來了一個反其道而行,生怕自己參與的不夠深,生怕得罪不到皇帝。

王安石是徹底無語了。

司馬光雖然堅決支持公檢法介入其中,必須將皇城司納入司法監管,但也沒有說讓張斐上門去直接抓人,而且你還抓了一個公事,從六品官員,不是一個小士兵,這真是狠狠地抽皇帝的臉。

可二人轉念一想,這好像又是張斐的基本操作,事情發展到這一步,反而是合情合理。

當初征收免役稅的時候,張斐不也弄得大家心神不寧,口口聲聲說要低調,但你讓他負責,他就一定能夠嚇死你,就沒有低調過。

哪回他沒有弄得滿城風雨。

就如他當珥筆的時候,穿得比誰都風騷,生怕自己不夠亮眼。

孟府。

“服了!服了!”

謝筠連連擺手,“咱以后千萬別跟那小子一般見識,咱這回是真服了,那小子是真不要命啊!使不得,使不得。”

以前張斐好歹也是維護著皇帝的利益,這回就是直接沖擊皇權,這導致他心里都好過多了,他對皇帝都這樣,對自己差一點,也是能夠理解的呀!

別跟他一般見識。

“這么下去,那小子是必死無疑啊!”

孟乾生笑著點點頭,就連包拯都沒法跟張斐比,又問道:“不過這回好像朝中是異常安靜。”

裴文道:“這主要是因為政事堂未有對此發表任何評論,到底涉及到官家,而宰相們又不出聲,大家多少也都有害怕,目前也不知道具體是個什么情況。”

謝筠好奇道:“如司馬君實他們向來就非常痛恨皇城司,而這又是屬于公檢法的行動,他怎會不出聲支持,真是怪哉。”

裴文道:“聽說是大庭長趙相公告誡他們不要再干預公檢法執法,以免又鬧得朝堂不安,這只是一個小案子,公檢法自會秉公處理的。

所以司馬學士也向劉侍郎他們表示,要相信公檢法能夠處理好這些問題,而他們應該對專心處理河北和京東東路的事務。

至于王學士么,好像都沒有打聽過這事,現在一直在忙于河北水利方面的事務。”

孟乾生問道:“那咱們?”

這是一個針對公檢法的絕佳機會,他們自己將頭給伸到鍘刀之下,不能輕易放過啊!

謝筠卻是面露怯意:“這事已經鬧得夠大了,咱們要是再去煽風點火,那只會引火燒身啊!”

裴文點點頭道:“謝兄言之有理,這上面是一個說話的都沒有,咱們要是干點什么,很快就會暴露出來,說不定還會有人以咱們馬首是瞻,那可就糟糕了。”

以前有王安石和司馬光在上面斗,所以他們可以在下面肆無忌憚地拱火,但這回上面是非常平靜,他們要站出來拱火,那就成主謀。

他們可沒有這么傻。

孟乾生直點頭道:“這倒也是,這事要是弄不好,可能就會是家破人亡。”

裴文道:“不過,我認為上面的平靜,也只是一時的,他們肯定是支持公檢法的,現在就看官家會否出面維護皇城司,一旦官家出面的話,司馬學士必然會站出來,王學士自然也不甘落后,到時肯定又會亂成一鍋粥,咱們可再見機行事。”

孟乾生與謝筠相覷一眼,同時點點頭。

不同于以往,由于此案起點就非常高,是直接面對皇權,再加上宰相們都不做聲,也就沒誰敢出面拱火。

如今大家的想法,是非常一致的,那就是搬個小板凳在旁看戲。

看誰的戲?

當然是看皇帝的戲。

目前的這壓力可全在皇帝身上,你的爪牙被人直接從老巢給帶走,你要不做點什么,那你的權威,可見蕩然無存啊!

他們都知道,皇帝肯定會有動作的。

不過趙頊也并未如他們想象的一般,直接龍顏大怒,派人將張斐給抓了,皇宮里面相對比較平靜的。

反倒是皇城司的內侍官李知恩帶人去到檢察院。

這皇城司的長官都叫做勾當皇城司公事,一共七名,其中必有一名宦官,從這一點也可見,這皇城司就是皇帝的耳目爪牙。

所以大家心里都清楚,李知恩肯定也是趙頊讓他去的,這代表著皇帝已經介入此事。

好戲即將上演。

檢察院。

“李公事,請喝茶。”

張斐是親手將一杯茶,放在李知恩身邊的茶幾上,面對宦官,還是給予應有的尊重。

人家宦官是絕對代表著皇帝。

李知恩是看都不看一眼,是陰陽怪氣道:“這茶就先別喝了,我就想知道,那劉公事現在是否還活著?”

張斐趕忙解釋道:“李公事言重了,我們檢察院就只是調查,可連用刑的權力都沒有,院里是一副刑具都沒有,劉公事在這里過得那是非常滋潤,這一點李公事還請放心。”

“怎么?若是給予你們刑具,你還真打算對劉公事用刑?”

李知恩哼了一聲,又偏頭看向張斐,“你們可真是膽大包天,竟敢上我們皇城司抓人,而且抓的還是劉公事,我倒是真想知道,這是誰給你們的膽子。”

張斐道:“李公事真是誤會了,我們正是因為膽小,而且還是設身處地的為劉公事著想,故此才請劉公事跑一趟。”

“是嗎?”

李知恩都笑了,“那我倒想聽聽,你是怎么個為劉公事著想?”

張斐神色一變,十分嚴肅地說道:“因為劉公事在處理公務期間,竟然曲解詔令,官家明明是說,皇城司的親事官違法,可由皇城司自行處置,無須交由開封府,但劉公事卻以此令拒絕配合我們檢察院針對一件刑事案的調查。

可是誰都知道,我們檢察院是沒有判決權,我們只有調查權和起訴權,如果劉公事真的已經確定違法,那我們是絕不敢抓人的,因為根據規定,可由皇城司全權處置,但問題是他現在還沒有確定違法。

如果說連皇城司的親事官是否有違法,都不能進行調查的,那就等同于,皇城司的官員是可以無法無天,這顯然是不合理的。

故此,我們趕緊將劉公事請到院里來,讓他自證清白,這其中是不是有誤解?如果說偽造詔令,曲解詔令,我們都不調查的話,只怕御史臺和大理寺都不會放過我們檢察院的。

我這不是又膽小,又在設身處地為劉公事著想嗎。”

這一番解釋下來,李知恩聽得真是暈頭轉向,“你在說甚么?要不違法你還抓什么人?”

張斐從容不迫地解釋道:“雖然不違法,但是有違法的嫌疑,一旦確定違法,我們立刻就會將人送還給皇城司,由皇城司自行處置。”

是這么回事嗎?李知恩真心給張斐說樂了,連連點頭,“好好好,早聞你張大珥筆是生得一張鐵齒銅牙,可顛倒黑白,今兒我可算是見識到了。”

說著,他一揮手,“我也不想跟你廢話,說罷,你們到底要怎樣,才愿意放人。”

張斐云淡風輕道:“我們檢察院只是希望皇城司能夠遵守皇庭的法令,配合我們檢察院進行調查。”

李知恩當即惱怒道:“我說你們公檢法是不是閑著沒事干,關于此案本就是屬于我們皇城司的職權,等我們審理完之后,自會交給大理寺去判決,要有問題,你們可去跟大理寺商談,你們憑什么現在介入調查?”

張斐道:“因為有人在皇庭舉報你們皇城司濫用刑罰,屈打成招,同時皇庭也下達法令,讓我們檢察院介入調查。”

李知恩道:“你們無權調查。”

“我們是有得。”

張斐不緊不慢道:“因為我們公檢法是要捍衛百姓的正當權益,而那兩個廂兵,也理應受到這種保護。”

在皇城里面,公檢法確實不好管,但百姓是屬于皇城外面的,那公檢法當然是有權力介入。

李知恩深吸一口氣,壓制住心中的怒火,問道:“你們可有證據?”

張斐道:“如果我們有充足的證據,那我們就是直接上門抓人,目前我們是處于調查的階段,我們檢察院也只是要求看看犯人的近況,甚至我們都答應,暫不與之對話,以免阻礙皇城司的審訊,就只是看看他們是否有受到非常嚴酷的刑罰,如果有的話,我們才將會進一步詢問。”

講規矩,講律法,這李知恩哪里說得過張斐,憋了半天,只能狠狠威脅道:“你可知道這么做得后果嗎?”

張斐立刻說道:“這可是皇庭下達的命令,我們檢察院只是執行命令,就是有后果,那也應該是皇庭去承擔。”

李知恩真是沒有見過這般厚顏無恥之人,氣得差點喘不上氣來,“好好好,你給我等著。”

言罷,他起身氣沖沖地離開了。

那杯茶,可是連碰都沒有碰。

李知恩離開檢察院后,是直奔皇宮,見到趙頊,頓時是聲淚俱下,仿佛蒙受莫大的委屈,又將張斐的話,是各種添油加醋,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就是張斐壓根不把你皇帝放在眼里。

“豈有此理!”

趙頊猛地一拍桌子,是龍顏大怒,“他這小小珥筆,膽敢如此。”

又是指著李知恩,“你現在立刻從殿前司調集人馬,將張斐給朕抓來,朕倒要看看,他究竟生得幾個膽子。”

李知恩不是喜出望外,“奴婢遵命。”

“陛下息怒。”

一旁的藍元震突然站出來,“陛下,這法令是皇庭下達的,若是將張三抓來,必然會將趙相公也牽連進來。”

趙頊哼道:“誰來朕也不怕。”

藍元震又道:“陛下當然無須害怕任何人,只是一旦將趙相公牽連進來,文公、司馬學士他們也必然會上奏為他們抱打不平,這事會鬧得一發不可收拾,而且依老奴所見,此事還未到這種地步。”

趙頊聽罷,不禁又露出幾分猶豫之色,瞧了眼藍元震,“你有何看法?”

藍元震道:“朝臣們一直對皇城司都頗有怨言,就算今日不出這事,明兒也定會發生同樣的事。而就此案來說,皇城司可是占據優勢的,到底那兩個廂兵的確有謗議朝政,對于陛下也有出言不遜。

陛下何不借此案,去打擊一下那些朝臣囂張的氣焰。”

趙頊問道:“如何打擊?”

藍元震道:“咱就讓檢察院介入調查,只要最終的結果是那兩個廂兵都有罪,那陛下便可以此為由,將張三他們全部給拉入此案中,好好審理一番。

到底謗議朝政,禍亂軍心,意圖謀反,可都不是小罪,公檢法為他們出頭,又是有何企圖呢。

到時不管陛下是真處罰他們,還是嚇唬他們,往后他們可都不敢再輕易針對皇城司。”

李知恩不由得喜出望外,疾呼道:“中貴人此計甚妙啊!”

這種操作,他們比較熟悉,也比較會玩。

為謀反者申訴,那也是一種謀反啊。

可直接將人給弄死!

反正張三又不是士大夫,殺他比較容易。

趙頊思索半響,又看著李知恩道:“你確定此案沒有疏漏?”

李知恩恨不得拍胸脯保證道:“陛下,奴婢以人頭擔保,此案是絕無錯漏,雖然我們是動用了刑罰,但此類案件,也是允許動用刑罰的。”

趙頊點點頭,又想了下,“即便要這么干,朕也得先跟趙相公說道說道,讓他知道此事的后果,免得到時又怪朕不講情面。”

這李知恩并不知情,因為在表面上,趙頊是一定得護著皇城司的,不然的話,誰還愿意效忠你,這人心會散,隊伍不好帶啊!

即便要罰,也得他親自動手。

不過藍元震是知情的,這都是趙頊安排的。

第二日,趙頊就單獨召見趙抃。

“朕聽聞皇庭近日下令,派檢察院調查皇城司,還將皇城司的劉公事給抓去了。”趙頊問道。

趙抃點頭道:“是的,因為我們皇庭掌握一些證據,皇城司對兩名廂兵濫用刑法,屈打成招,故此臣派檢察院前去調查,哪知皇城司并不配合,那劉公事甚至曲解詔令,意圖阻止檢察院,故而才被檢察院帶走。”

趙頊道:“此案朕也聽說了,且不說那兩名廂兵是否有罪,關鍵此類案件,一直都是皇城司負責的,朕也希望公檢法和皇城司能夠各司其職,井水不犯河水。”

談到皇城司的問題,他的語氣就沒有平時那么溫和,是比較強勢的,因為這也屬于他的家事。

趙抃問道:“老臣斗膽問陛下一句,倘若皇城司的親事官,在外為非作歹,濫殺無辜,陛下是管還是不管?”

趙頊立刻道:“倘若他們濫殺無辜,朕自然會依法處置,絕不姑息。”

趙抃道:“老臣絕對相信,陛下會秉公執法,但問題是,陛下如何知道他們在濫殺無辜,為非作歹。”

趙頊一時錯愕,“不是相公你說的嗎?”

趙抃道:“正是因為老臣說了,陛下才知道,才能夠秉公執法,倘若老臣因為害怕,亦或者想明哲保身,不告訴陛下,那陛下豈不是一直被蒙在鼓里?”

趙頊臉色有些難堪。

趙抃立刻是苦口婆心道:“陛下,這皇城司可就是陛下的耳目,可是陛下有沒有想過,倘若他們欺瞞陛下,而大臣又不敢言,這后果會是怎樣的?

老臣之所以讓檢察院調查此案,并非是要處置皇城司,而是希望陛下不要受到奸人蒙蔽,等老臣審理清楚,自會交由陛下處置。”

他這一番話,其實就是那詔令的意思,處置權在皇帝手里,但調查權,你必須得交給司法系統。

皇城司可不會告自己的狀,你也不能讓自己的左眼去監視自己的右眼。

這不全亂套了嗎。

趙頊問道:“倘若事情并非如趙相公所言,趙相公又該如何自處?”

語音中,帶著一絲威脅。

趙抃回答道:“倘若這是一場誤會,那自是最好不過。”

趙頊斜目審視了一番趙抃,頭回發現這老頭挺無恥的,如果查不到證據,那就當無事發生,這好處全讓你給占了。淡淡道:“也罷!既然趙相公執意要調查,朕也不便多說,到時朕會讓皇城司配合公檢法調查的。”

語氣中,滿是不服。

趙抃高呼道:“陛下圣明。”

這叫圣明嗎?這叫窩囊。

要不是事先跟張斐商量好了,趙頊還真有些忍不住,你們真是欺人太甚。

趙抃回到皇庭,早在此等候的司馬光,立刻迎上前來,“官家怎么說?”

趙抃坐了下,道:“官家已經答應讓皇城司配合檢察院調查,但官家也有暗示,如果皇城司并不存在屈打成招,濫用刑罰,我可能就得回老家頤養天年。”

司馬光立刻道:“趙相公請放心,倘若官家真這么做,我就是不要這身官服,也一定為會趙相公討個公道。”

趙抃道:“我早就說過,此案交予司法決斷,你們若何參與其中,這事情只會變得更加復雜。”

司馬光嘆道:“這我當然知道,但公檢法只是在秉公執法,如今官家給予威脅,就是逼著公檢法一定要判皇城司有罪,這簡直就是視司法如兒戲。

如果因皇庭公正的判決,而責難于趙相公,將來誰還敢擔任這大庭長,到時我們若不站出來,公檢法也將會毀于一旦。”

趙抃聞言,不禁也是愁眉難展,感慨道:“到底還是避不開啊。”

他不想將皇帝架在上面,讓皇帝下不得臺,這對于公檢法的推行也很是不利。

但如今真實情況就是公檢法只是根據具體情況,介入調查,到底有沒有罪,也得審過才知道,而如今趙頊的態度,就是你無法確定有罪,你就不能審。

要是這個態度,往后誰也敢去調查。

公檢法也無法立足。

司馬光說得很對,只要沒有證據,證明公檢法在徇私枉法,皇帝就不能針對大庭長報復。

否則的話,公檢法也只能止步于此。


上一章  |  北宋大法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