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想搞錢第223章:開始搞錢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我只想搞錢 >>我只想搞錢最新章節列表 >> 第223章:開始搞錢

第223章:開始搞錢


更新時間:2022年12月09日  作者:昨夜大雨  分類: 玄幻 | 諸天無限 | 諸天 | 昨夜大雨 | 我只想搞錢 


皇帝上朝。

這是宋徽宗吃毒丹一個月后第一次上朝。

這一個月發生了很多事,宰相蔡京、樞密使童貫、太尉高求被斥,少宰王黼被抓,蔡攸被貶,梁師成、楊戩一眾大太監被打殺,受牽連官員多達四五十人。

現在朝堂上,

感覺比以前寬松了許多,空空蕩蕩的。

這是宋徽宗登基以來,最大的一次清洗。

當然,

很多官員的目光,都有意無意偷偷瞅一眼那個站在紫袍重臣群中的年輕人,中書舍人、龍圖閣直學士、殿前司副都指揮使林逸林東陽,這位今科狀元,短短四五個月就成為紫袍大員,可謂當朝恩寵無雙了。

朝會上,

蔡京出列奏報這些日子發生的大事,例如某地水患,某地蝗災,半年官員考核情況等等。

宋徽宗只是簡單交代幾句,其實很多事情,朝廷都有定法,如果沒有太大問題,按照之前的定法操作就行。

御史臺御史中丞出列,細數那些官員的罪狀,從少宰王黼到朱勔以及大批官員。

宋徽宗只說了一句「依律懲處。」

三司使出列,匯報上半年鹽鐵收入、財政收入和政府支出情況。

說起來,

大宋的財政收入與其他朝代相比還是很高的,比如明朝,一年財政收入也就2000萬兩白銀,清朝可以達到8000萬兩,而宋朝巔峰時期可以達到1.6億兩,是清朝的兩倍明朝的8倍。

即便現在宋徽宗時期,朝廷的年財政收入,也可以達到1.1億貫左右。

可即便這樣,依舊不夠花。

每年虧空達到萬貫左右。

這些錢是怎么沒的呢,林逸在圖書館,看了很多相關的資料,再加上他看過的史書,自然能簡單分析出錢不夠花的原因。

大宋官員自己總結財政問題就是三冗三費,冗兵、冗官、冗僧,三費是道場齋醮、多建寺觀、靡費公用。

宋朝的財政主要分三塊,宮廷財政、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宮廷財政就是皇帝的內帑,國家劃撥給皇帝一部分財政收入,如何花皇帝一個人說了算。

宋朝時期內帑占比大概在左右,也就是說一億財政收入,宋徽宗拿走萬,當然,這筆錢他要養后宮、皇子,還有皇室其他一些支出。

中央財政就是國家財政,涉及到國家的方方面面,包括官員開支,養兵,打仗,繳納歲幣等等。

地方財政是地方截留部分稅款作為地方建設支出使用。

說起來,

其實宋徽宗不缺錢,他的日子比歷朝歷代的皇帝過得都滋潤,地方也不缺錢,最缺錢的其實是國家財政。

宋徽宗聽完匯報后,點點頭道:「朝會后,蔡京、三司使、戶部尚書留下,一起商議財政開源節流的事。」

蔡京、三司使、戶部尚書一起出列應是。

宋徽宗又道:

「開源的事情需要商量,節流的事卻可以從現在開始,第一,朕決定停掉皇家園林擴建,現在收尾,這樣就可以剩下300萬貫。」

在場的大臣們心中大震。

陛下改性子了,竟然連皇家園林都要停工。

「第二,原定各州建設的道館計劃取消,這樣就可以從財政預算里省出600萬貫。」

這一條再次震驚眾大臣。

「第三、各地應奉局撤銷,從此以后停止搜集奇花異石珍惜玩物,這樣每年可以省下1000萬貫。」

三司使大喜。

宋徽宗少用2000萬貫,那他就相當于少支出2000萬貫,這

下財政缺口虧空就沒了,他能寬松不少。

宋徽宗又看向御史中丞,道:「為避免下面有人陽奉陰違,御史臺派人各地嚴查,同時嚴查各地腐敗,貪污受賄,尤其是強占民田民財的行為,御史言官發現則上報追責。」

「臣遵旨!」

御史中丞出列大聲應道。

激動,

很多正直大臣心中無比激動。

他們終于等到這一天了。

很多官員自動出列躬身行禮,

「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

內部事務告一段落,有人上前躬身匯報,「種師道、張叔夜、宗澤在殿外等候見駕。」

「宣。」

種師道、張叔夜、宗澤三人一起進殿,對宋徽宗躬身行禮,林逸看向三人,種師道身材魁梧面相威嚴,雖已是花甲之年,頭發鬢角滿是銀絲,卻身體挺拔毫無老態。

張叔夜、宗澤也都年約四五十歲,皆一臉正氣。

林逸心說,

今后好好培養這幾人,可為未來臂助。

宋徽宗勉勵幾句,讓他們今后好好工作好好干活,不要辜負自己的信任云云。

朝會結束。

宋徽宗叫蔡京、三司使、戶部尚書商議財政的事,自然也叫上了林逸,從這點三人再次感覺出林逸究竟有多受寵。

而說實話,

現在林逸的實際權柄,并不比他們小。

以前梁師成,被稱為「隱相」,其實梁師成最大的依仗就是給皇帝寫圣旨,現在梁師成被打殺,寫圣旨的工作,自然落到了林逸頭上,現在林逸是給宋徽宗寫圣旨的第一人。

正規來說,中書舍人就是正牌的擬旨人,用梁師成擬旨是宋徽宗為了方便,其實已經亂了朝廷規矩,現在這個權利到了林逸手里,很多大臣心里是很認同的,因為這樣更規矩。

至于林逸會不會成為另一個權臣,其實那是后面的事,最起碼現在很多正直官員是非常愿意看到這個結果的,況且林逸是狀元,文人領袖級人物,總比一個太監壓在他們頭上更讓人容易接受。

御花園,

涼亭。

清風徐徐荷葉田田。

宋徽宗,或者說林逸叫蔡京、三司使、戶部尚書三人來,并非是商量什么,而是向他們宣布一些決定。

宋徽宗盤膝而坐,其他人站在旁邊,宋徽宗對三司使和戶部尚書道:「朕減少內帑,卻總有要用錢的地方,朕決定開些皇家買賣生意,而那些生意準備讓林卿負責,今后如果林卿找到你們,一定要好好配合。」

皇帝自己賺錢養活自己。

兩人哪敢不應。

又說了一些細節讓兩人離開,又看向蔡京,「蔡相,你對朕辦皇商有沒有意見?」

「臣沒有意見。」

「但朕對你有意見。」

蔡京身子一震。

估計又要挨罵了。

「你明面推行王安石新政,卻內外不一,以為朕看不出來嗎,這件事一直由你負責,從現在開始,朕要你按照新政政策原原本本施行,必不能陽奉陰違打折扣,如果做不好,你蔡京就準備告老還鄉吧,包括你蔡氏和所有你提拔起來的人,一起滾蛋。」

王安石新政,

包括富國之法,強兵之法,取士之法。

富國之法包括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稅法、農田水利法、市易法、均輸法等等。

強兵之法包括保甲法、保馬法、將兵法、設軍器監等。

取士之法主要有改革科舉制

度、整頓太學、重視對中下級官員的提拔和任用等具體措施。

林逸仔細研究過王安石的變法,算是比較符合這個時代世情的好政策,蔡京也是變法的支持者,他上臺后,就打著執行新法的口號,可暗地里除了用這個口號排除異己,基本正事沒干。

經是好經,卻完全讓蔡京念歪了。

既然是蔡京弄的爛攤子,林逸自然讓他來收拾,有了這一拜技能,你不聽也要聽,不聽就是違背誓言,輕則心痛如攪重則五雷轟頂。

「老臣領命,必不負陛下命令!」

蔡京艱難躬身應道。

下午,

林逸來到樞密院。

童貫和種師道迎接,種師道知道,自己能從邊軍調來京師任樞密院副使,全因眼前林學士,所以雖然年老卻態度恭敬。

高求和宗澤也在,是林逸讓人提前通知,過來一起開會。

這次聊天的主題就一個,通報軍隊情況,然后想辦法進行改革,剔除垃圾保留精兵。

林逸看過歷史,

金國滅北宋時,金兵大概有30萬正規騎兵,10萬常規步兵,50萬后備軍。

而北宋有正規禁軍百萬,后備軍150萬,可這些兵一擊即潰,歸根結底還是戰斗意志不行。

精兵,

大宋需要的不是人多,而是精兵,剔除冗兵不僅減少費用支出,還能提高戰斗力。

說道這里,種師道道:「不瞞諸位,其實打敗仗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軍餉拖欠太嚴重。」

「邊軍五十萬,敢和西夏打,敢和遼國打,敢和金國打,但一年能領到半年餉銀,一半補給就算不錯了,因為餉銀補給不足,軍心難免渙散,吃不飽穿不暖,再加上遇到將領貪污克扣,戰斗力就更不可能有多高了。」

打仗打的是錢。

這個道理古往今來從沒變過。

即便是現代社會,沒錢也別想養好軍隊,別想出兵打仗。

這時林逸道:「陛下已經命我開「皇商」,我有信心賺到大筆銀錢,甚至超過鹽鐵茶,最多兩年時間,我敢保證朝廷會足量供給軍費,當然,其中也需要軍隊配合,到時候還要各位幫忙一二。」

皇商。

皇帝的買賣。

幾人自然不敢說半個不字。

「陛下說了,接下來你們的任務就是整合軍隊,把禁軍、邊軍、廂軍打造成更具戰斗力的軍隊。」

幾人一起起身。

「遵陛下旨。」

很多事情,最后聚結在一起,你會發現都需要一樣東西來解決。

林逸不得不再次感嘆。

錢真的是個好東西啊,沒有它,國家弱、人民貧、生活苦、萬事不通啊。

所以接下來。

林逸準備開始賺錢。

現在皇帝是他,丞相、戶部、三司衙門打通,軍方幾個大老也打通了,再也沒人能阻擋他賺錢的腳步。

傍晚,

開完會的林逸回到皇宮復命。

晚上,

閑來無事宋徽宗夜宿后宮,今晚依舊是昨天那兩個美人負責伺候,昨日初次不堪鞭撻,今日恢復差不多,林逸再不留力,直殺的暴雨滂沱,江水泛濫成災。

翌日,

在城郊皇莊。

林逸從工部叫來二百多位匠人,這些師傅由一名官員負責,林逸讓這些人一起發誓,第一是效忠陛下第二是不將技術外泄出去。

林逸的「這一拜」生效。

分出幾十個匠人,

林逸傳授「制作白糖法」,白糖制作工藝對這些人來說簡單不過,看著紅糖水變白,制作出雪白的白糖,這些匠人歡欣鼓舞。

一名匠人道:「紅糖賤白糖貴,有了此法最少能多三倍利。」

然后林逸又傳授了他們如何制作冰糖的辦法。

其實很簡單,就是白糖水里放上棉線,鍋里糖水溫度始終保持在40度左右,大概一周就能凝結出一串串的冰糖,這個方法直到80年代還在用。

冰糖的用途也很廣泛,而且味道純正,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糖之一,運輸也更方便。

接下來就是傳授雪花鹽制作辦法。

這個更簡單,

又分出幾十個匠人,傳授提純法,這些人僅用了一天時間,就生產出來好幾擔雪花鹽。

有人捻了一點鹽放入嘴里,頓時欣喜道:「這是我吃過最純正的鹽了,比青鹽還要好上許多,沒想到,用了大人傳授的辦法,竟然能讓粗鹽頃刻變成雪花鹽。」

「這雪花鹽的價格,足可以賣到粗鹽的好幾倍。」

林逸笑笑,「這些雪花鹽,價格自然會提高,不過我覺得,粗鹽的價格可以適當放低,那樣百姓才能都吃的起鹽,否則沒鹽也沒力氣不是。」

「大人仁德。」

第三個準備拿出的東西則是肥皂和香皂制作技術,不過在制作香皂前,林逸先讓這些工匠制作香精。

香料古來有之,大宋運用已經很廣泛,不過還沒研究出精油,現在正是開花的季節,林逸讓人弄來大量的香料和花朵,用蒸餾法蒸出香精,如檀香、安息香、玫瑰、茉莉、槐花、茶花、橙子皮、檸檬等等。

弄出香精,

林逸又讓人制作出蒸餾酒精,簡單一混合就成了香水。

至于制作香皂,

則是用豬油、石灰水、堿液經過幾步化學反應,就能弄出肥皂水,然后加入不同香精,倒入磨具冷卻就能制作出漂亮香皂,林逸還特意加入了一些顏色,好區分每種香味。

匠人們看到漂亮又好聞的香皂,都喜歡的不得了,又經過試驗,發現這些香皂比市面上那些香皂好用太多,而且造假也要便宜的多,成本只是現在香皂的五分之一。

所有人都知道,這個做出來絕對賺錢。

現在已經確定四樣產品。

白糖,

雪花鹽,

香皂。

香水。

這還不算完,

林逸又拿出一項更厲害的東西。

玻璃。

現在大宋朝有玻璃嗎?

林逸在皇宮和搶劫蔡京、王黼的財貨中,就見過不少玻璃制品,有盤子、碗、杯子、瓶子等。

但是卻不叫玻璃,而是叫琉璃,顏色不純,多雜質,多從西域進口過來,價格很貴,佛家七寶里就有琉璃,后世宋代出土的文物里,多用琉璃瓶裝舍利。

即便是宋徽宗、蔡京、王黼他們,得到的琉璃制品,也沒有把他們當做日常用品,而是當做寶貝擺放觀看,從這里就可以看出琉璃的珍貴。

而林逸準備生產的玻璃,不止純凈透明漂亮,能制作成玻璃杯、玻璃瓶,他還準備生產玻璃鏡子。

他相信,

鏡子一出現,絕對是個大殺器,那些有錢人都會趨之若鶩掏錢購買。

經過三天艱苦卓絕的研發,林逸終于弄出了玻璃,然后他又教那些宮人如何制作各種器皿,以及如何制作鏡子,在平板玻璃后面鍍上一層銀箔,就收獲了一面鏡子。

當匠人們看到毫發畢現的銀鏡時,好多人

都嚇住了,「天啊,竟然如此清晰,這是寶貝啊。」

已經半個多月沒回家。

林逸讓人裝車,

帶上一車樣品回汴京城。

林逸直接回到家,崔念奴、潘金蓮幾女已經半個月沒有看到林逸,全都跑出來迎接,林逸笑著拿出禮物。

「這是雪花鹽,今后咱家就吃這種鹽,這是冰糖,你們嘗嘗。」

幾個女人捏起冰糖送入嘴里,「哇,這甜味好純啊,好好吃。」

「這不算什么,看這是什么。」

林逸拿出一個小箱子。

打開里面是一個個的小盒子,每個盒子里面有一塊不同香味的香皂,每個女人分一塊。

「香味好好聞,這是熏香嗎?」

「不,這是洗澡用的香皂,泡沫豐富洗澡更干凈,對皮膚也好,洗完又香又白,念奴、玲瓏、金蓮、銀蓮,今天晚上你們都用香皂洗澡。」林逸笑著道。

幾女聽出老爺話里的意思,都紅了臉。

林逸又拿出一個盒子,里面是一個個小瓷瓶,用軟木封口,「這是香水,一共十二種香味,自己喜歡什么挑選什么。」

最后林逸拿出兩套玻璃器皿。

女人們驚嘆。

「好漂亮的琉璃器,這一套恐怕不下一二百貫吧?」崔念奴見過好東西,一眼就看出玻璃器皿的不凡。

林逸笑笑沒說話,他不會告訴女人們,這套東西的成本只有百十文錢。

最后,

林逸拿出大殺器。

玻璃鏡。

當女人們看到鏡子里自己的樣子如此清晰時,全都激動起來,「這鏡子竟然照的如此清晰,真是寶貝啊,肯定價值連城。」

林逸拿出六塊鏡子,每一面足球大小,周圍以錫凋花,后面帶支架,看上去就非常高檔。

當晚,

幾女伺候林逸沐浴。

自然是一番旖旎。

第二天,

林逸帶著剩下的樣品來到皇宮,名義上是敬獻給皇帝陛下,當天晚上,林逸和分身娃娃互換,帶著禮物來到后宮,分給皇后和眾位妃子。

這一晚,

林逸夜宿皇宮。

又寵幸了兩個新美人,自有美妙風情無限。

林學士制作出諸多奇物的事情,很快流傳到市面上,皇家用品是最好的宣傳,很多官員家屬富家闊太,都對傳言中的東西很是好奇,不過林逸并不著急,估計再有一個月就能量產,到時候就是大賣特賣瘋狂賺錢的時候。

新書、、、、、、、、


上一章  |  我只想搞錢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