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山芙蓉:、、、、、、、、
她現在不敢靠近城主府,也就是諸葛邡的住處,城主府里的內勁高手不少,雖然系統知道他們的藏身位置,可是她一旦靠近就會被發現。
不像這個二貨,可能是因為在這里生活太安逸,從來沒出過事,還是什么?
那兩個暗衛都不允許進內院。
且兩人并不是多厲害的暗衛,只是一般的明勁高手罷了。
這就給了程肖肖潛入的機會。
趁著夜色,她調換了那什么不舉的藥,換成見血封喉的毒藥,接著溜之大吉。
在系統的指引下,沒一會她找到了大嫂被關的院子,接著黑暗掩飾,她偷偷摸了進去。
這家人的院墻沒那么高聳,只是個普通四進的小院,對于老百姓來說,這里寬敞豪華,環境優美,對于有錢有勢的人來說,這里就是貧民窟。
想來買大嫂的這家人,不是很有錢。
程肖肖正這樣想著,腦海里系統便匯報道:“剛剛探聽到,這家人是諸葛邡一個管事的房子。”
所以說,她大嫂是被一個下人買了嗎?
簡直豈有此理。
這次程肖肖都不用爬樹,直接一個沖刺,輕盈的身子便躍上了墻頭。
她翻身下墻,悄悄摸到大嫂被關的院子處。
院子門前只有一個小廝在打著盹,程肖肖毫不留情,一個悶棍敲暈了那人,她便輕輕的推開了門,進入后把門反鎖了。
她踮著腳尖,輕輕的走到堂屋的門前,推了推,沒有推動,她又躡手躡腳的來到窗沿底下。
而里面被餓得睡不著的李秋蟬,聽見門口的響動,握緊了手中的碎瓷片,想著要是不能保住清白,就和那人同歸于盡。
正當她胡思亂想的時候,窗戶邊傳來程肖肖的聲音,“大嫂,大嫂,你在里邊兒嗎?”
本來程肖肖想打開窗子直接進入的,又害怕大嫂以為是壞人,嚇得驚叫出聲,那就暴露了。
只能先提醒一下對方。
她在窗子底下拿出一個包袱,在里面裝上牛奶、糖果、饅頭、餅子這些干糧,一股腦打包在一起,背到身后,才又輕輕的喊了一聲,“大嫂,大嫂,我是肖肖,我進來了哦!”
她產生幻覺了嗎?
居然聽到了肖肖喊她了,一定是她太餓了。
可憐的一百,還這么小就要陪著母親在這里受苦,想著想著她又淚流不止。
如果可以她,也想換得一百的生機,可是她知道,只要她一死,一百絕對沒有活路,所以這幾天她一直堅持著、堅持著,能活著多陪兒子一刻是一刻。
正在她絕望的想著時,又聽見了窗戶外的聲音。
這次她勉強撐起無力的身子,又仔細聽了聽,確實聽到了肖肖的聲音,她激動的顫抖著,問了一句,“是肖肖嗎?”
李秋蟬不敢相信,卻又無比期待和希望是她想的那個答案。
聽見里面有回聲,程肖肖也不再猶豫,輕輕的推開了窗戶,翻了進去。
由于今天沒有月光,她跳進房內差點踩翻凳子,還是系統提醒了一聲,才避免弄出大的響聲。
床上的李秋蟬也摸索著走過來,看著黑乎乎身影,辨不清容貌,不過看身形確實十分像肖肖,她激動的眼眶泛紅,沙啞著聲音問,“肖肖真的是你?我不是在做夢嗎?”
程肖肖毫不遲疑走了過去,一把抱住了李秋嬋,“大嫂,我是肖肖,我來救你們了,這一切都是真的,我會把家里所有人都救出去,我們一家人都會好好的,你放心。”
被熟悉的氣息包裹,懷里的溫暖真實又窩心,再聽到這樣一番保證的話,李秋嬋再也忍不住,捂著嘴,失聲痛哭。
她終于等來了曙光,等來了肖肖,她一直都是一家人的驕傲,是所有人的曙光,她終于知道,之前她在堅持什么。
那是一種信念,對一個人無條件相信的信念。
信她一定會辦到別人辦不到的事。
信她一定可以救所有的人出苦海、
李秋蟬激動的想著,想著,好一會才回過神,立馬止住了哭泣,“肖肖,快,快救救一百,他生病了,發燒了,他沒有吃的,餓得哇哇叫,你快救救他。”
“這些我都知道了,大嫂你放心,我這就救一百,這邊有牛奶和饅頭,你先墊墊肚子,身體好了,才能更好的照顧一百,我這就去看,你不要著急。”
現在的情況不能點燃油燈。
程肖肖只好拿出手電筒,然后在亮光的一頭纏上好幾層布。
這樣,打開手電筒,光線便不會透的太遠,只發出溫潤的黃光,照亮一米左右的地方。
李秋蟬喝了兩口牛奶,便過來幫忙了。
看著虛弱的兒子,她哪里能吃得進東西。
程肖肖給一百把了把脈,又探了探心跳,皮膚溫度很高,確實是發燒了,探查全身,整個小身子都在發燙,呼吸急促,情況不容樂觀,要是她再晚一點,恐怕真的救不回來了。
她趕緊拿出一粒退燒藥,磨成粉末,偷偷倒了一些溫熱的水,一小勺一小勺的喂進他小小的嘴巴里。
一百可能是餓極了,就是這么苦的藥,他也毫不猶豫在吞咽,喝完之后還咂吧咂吧嘴,感覺沒吃夠的樣子。
程肖肖又喂了一些牛奶,拿出一瓶燒酒,兌了少許清水給他擦拭的身體。
看著兒子吃了藥后又喝了牛奶,臉色也恢復一些,李秋嬋才放下心來,在一旁默默的啃著饅頭,眼眶依舊紅紅的,時不時掉一滴眼淚。
看肖肖給兒子擦燒酒降溫,舒服多了的小人兒,發出哼唧哼唧享受的聲音,終于不是慘兮兮的哭泣聲了。
李秋蟬這么久以來,忐忑又絕望的心,徹底安定了下來。
一百在程肖肖抱著哄了一會后,沉沉睡去。
她便問起了,前幾天到底發生什么事?
于是,李秋嬋就把當日的事情說了一遍。
程肖肖走之前,有招呼大家暫時不要進城,于是他們打算就地扎營,在這里等幾日。
沒想到,第二天那伙流民就起了幺蛾子。
他們不斷的在隊伍里散播流言,說城里城里怎么怎么好,里面都是逃難流民百姓,很好相處,大家耳根子軟,想著在這里也是等,到城里也是等,不如就先到城里落腳,順便換購一些物資。
于是在那伙人的忽悠下大家進城了。
誰知進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