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子們的心里,簡姐姐、二姐、二表嬸最會講道理。
而且每一個道理雖然經常出現,但他們卻無法反駁,只能乖乖聽了。
吃完晚飯,小子們想著盡快收拾心情,也沒再去別處玩耍。
他們商量著回書樓那邊,先溫兩刻鐘的書,再下半個時辰的棋,就趕緊睡覺。
因為早上還要起來跑步、背書之后才是洗漱吃飯吶。
小子們先吃完走了,大人還沒散席。
“二丫,文大爺那邊帶得過來這么多小子么?”張春山擔憂地問過來。
“帶得過來的,這不是一天把時間都分開了嘛。”唐簡連忙說道。
“雖然隔天才上半天,其實主要是保持他們讀書的狀態,收著心不要玩野了。”
“也就是這段時間的應急措施,讓他們在功課上有問題,有先生可以指導。”
“等明年春闈之后,外頭隱患消停了,各地來的人少了,還是要送他們去外頭私塾的。”
“但這段時間得有幾個月,不能讓他們一直自己散漫讀書,得有人管著。”
“這樣其他要備考的人也能不操心他們那邊,可以專心備考。”
“學琴也就是這幾天的事兒,大家掌握了方法,練琴自己練就是了,也不用他們每天都教著。”
“這三天先學著入門基礎吧,三天后再教曲譜,會一首算一首。”
“掌握了讀譜方法,以后自己看譜練習也行。”
“反正琴有不少,以后也安排個人集中收著、管著,誰要用領去。”
唐簡想著,這么多琴,卻又不足以人均分配,獎勵也是以后的事情,不能上來就人人都有。
不然這獎勵就不能顯示價值了。
從讀書到學琴、學棋的安排,她把想法說了一遍。
讀書不只是跟著夫子才讀得過,但也不需要每天都在塾里。
正因為上課時間少,才要更加珍惜上課的時間,不然錯過了就會影響自己所學。
為什么很多窮家孩子讀書少,卻能將所學的字、所讀的書背得更熟?
甚至有的到了一把年紀,還記得自己啟蒙時讀過的書。
因為,他們這輩子能接觸到的就是這些書,沒有多的選擇,能時時溫習的也就是這些書了。
大家以后只上半天課,當然要將這半天課當成每天的任務還鞏固啊。
何況還是隔天才上半天呢,機會更加難得,就更要倍加珍惜了。
聽明白了唐簡的想法,張春山點頭。
“好,這對他們也是一個新考驗。”
張春山說著又扭頭看一眼已經吃完飯正在廳門口排除洗手的孩子們。
“啟蒙班讓他們也跟著聽課吧,聽不懂也跟著,早點適應上學環境也好。”
“過兩年送去外面讀書時,可不能跟不上班,京城里孩子……”
“雖然我還沒遇見過,但也擔心他們欺生吶。”
其實他遇見過了,他跑過那么多回青竹巷那邊,打開偏門就能見到街對面的私塾,還有青竹巷口的私塾。
可謂隨時能遇見這兩家塾里的學童。
自然也見過有吵架的、有推搡的、有聚群欺負落單的情況。
雖然多半被塾里先生制止,或是被同伴拉勸,但這樣的情況確實見過幾次。
最新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