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考慮的是這一路行李荷重的問題。
“我還是就在這里買吧,低調一點,這不是……京城那邊議論紛紛嘛,我盡量回避一下。”
唐簡小聲解釋。
看來何掌柜是聽墨池先生交代過什么的,竟然立刻就了解了。
“那也是,這些書不同于那些書,你買這么多是招人注意些。”
當下他親自打包,都沒喊伙計過來。
不過還是讓伙計立刻去后頭搬了幾口大箱過來,先把唐簡的醫書裝了起來。
再加上楚默云的書,還有一只好硯臺、幾支好筆、兩刀宣紙,一共就裝了兩口大箱。
除了何掌柜和吳帳房的回禮,再把唐簡討要的贈書按帳扣去,剩下的全都付了現銀。
醫書比小兄弟們挑的那些書要貴多了。
唐簡還沒扣除自己交來書稿的錢,是直接拿的銀票出來付的帳。
竟然還花掉了六十多兩銀子。
宣紙和好筆,還是何掌柜堅持算到了東家頭上的,這六十多兩只是買醫書的錢。
看到唐簡在付錢,其他人也連忙自書架后頭跑過來,以為到此為止了。
唐簡好笑地看著他們。
“你們只管去挑書,沒想買的看看也行,只要愛惜書,何先生不會管你們的。”
把人都趕回去看書了,她再接著把大家已經送過來的書給付了帳。
這次就從那四十兩里扣了,也就花了三十余兩。
這還包括了給楊俊杰的畫圖書和先前與邱常磊商量過的《大夏風物志》。
還有適合十歲左右讀書郎看的幾套書。
等楊俊杰把手頭的書真正消化了,怕也得是幾年后。
那時也到了更有思考能力的時候,這幾套書就派得上用場了。
一個十歲左右的孩子,有沒有理想、有沒有目標、有沒有想要做的事情,也差不多會開始成型了。
挑完書,又買了一副象棋再挑了兩本入門級別的棋譜。
楊俊杰兄弟都是習慣跟小舅舅們的,如今小舅舅們都不在北山村了。
以后也只能習慣去找其他村里小伙伴們玩耍了,若是學會下棋,也多個樂子。
唐簡把剩下的錢壓在何掌柜這里,讓其他人還有書要買時,一并付帳,剩下的可以換紙筆。
相比今天在首飾鋪的消費,布莊的大量采買,書局這邊算是買得少了。
她和楚默云把書箱抬上馬車,就先走了。
先到王家那邊,得知張家和羅家竟然都回去了,還在這里的是楊家、邱家、趙家、唐家。
不過,姐妹們都還在這里幫忙干活兒,兄弟們除了去書局的,剩下幾個大的也都在這里幫忙呢。
在鎮上找幫忙的人手比較難,因為年紀大些的都在外做工呢。
一般人不是特別有交情的,也不好憑白去喊,畢竟做工都是有工錢的。
鄰里間能出來幾個婦人幫手,就是很熟的關系了。
不像村子里,一家宴客,村子里隨便找找就有不少老少人手了,甚至還有村長或是耆老們幫著張羅。
所以今天這么熱鬧的喜宴,除了鄰里,更多的全靠這些親戚們。
唐簡看到羅月婉匆匆跑過來,跟她解釋宋恬兒跟著去小白家的事情。
畢竟是唐簡托付給她的。
最新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