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茶:、、、、、、、、、
總之這個月底能出發就行了。
到時跟著書局的送貨隊伍后頭跑就行了,也不是非要跟著書局車馬一起走。
如果可以,她其實更想只和她家讀書人一起,倆人共騎走江湖,豈不更加逍遙愉快?
但這個可能性不是很高,因為這幾家人都要搬,路上定是浩浩蕩蕩的。
為了低調,她這兩天是在思考分批走的問題。
讓能夠跑得動的先走,路上也能不被拖慢腳程,跑不動的長輩們就在一起慢慢走。
留下已經熟路的幾個舅舅在后頭陪著照應。
表哥表弟們肯定是可以先走的。
還有考上舉人的也要先走,早點到地頭收拾了心情趕緊進入備考狀態。
而不是在路上被老小拖累,分散了精力,浪費的是他們備考的時間。
這個問題中秋夜里他們探討過,只是昨天太忙,還沒有與舅舅們商量。
今天他們哪兒也不想去,就在家休息,她還要留一冊醫書在青石鎮書局,也要趕緊寫了。
吃完早飯,她讓楚揚帶妹妹在院子里玩耍,她把碗筷子拿去廚房。
楚袁氏也是剛吃完,正要洗碗,見狀連忙把她的碗筷接了過去。
楚張氏還在說要去鋤地,楚星河說說了一句。
“娘帶著恬兒回來,自己卻要去地里忙,誰帶恬兒?”
“弟妹她還有自己的事情要忙,這些天可都不得空帶孩子,揚兒今天也還要寫字。”
他一席話就攔下了楚張氏打算圖半天清閑的主意。
“地都有村里人在幫著種了,我們平時不在家里,這地里的菜也是村里人來摘。”
“你難得回來一趟,巴巴地去鋤地干啥,就把屋里收拾干凈就行了。”
“閑著就帶恬兒去村里串門兒。”
“畢竟在村里幾十年了,以后回到雙陽鎮,恐怕過年也是不回來的了。”
楚志豪便道。
他也要去作坊看看,聽說趙家也會跟著去京城看看,何時回來不太好說。
那以前拜托趙家做的事情,就要另外再安置了。
不過昨天趙家有說,若他們不在家,磨豆漿的活兒可以交給趙汪氏的娘家。
趙汪氏的娘家是汪村長的堂親,而并非汪村長家。
雖說這樣手藝就還是進入了汪家。
但楚星河說過,現在手不手藝的,他們楚家不在村子里,根本不可能將手藝掌握在手里了。
現在干貨作坊就是全村人要共同維護的一個賺錢手藝,而供貨是供給東家的。
就算村里人背著他們私下拿貨去賣,或是到處便宜賣,也不會影響到東家。
但東家若不來拖貨了,就會直接影響到村里人的穩定收入。
因為東家不拖貨,楚家就不會開作坊。
各家就算自己掌握了手藝,各賣各的,也不會有在作坊里做工來得穩定。
最重要的是,到時直接損失反而是汪村長家,沒了作坊就沒了那些分利。
最后賺錢作坊變成一盤散沙。
而對楚家而言,不過是再換個地方建作坊,或是直接不賺這筆錢了。
已經開糧行一年的楚家,會在乎作坊這點小利嗎?
因此,相比楚家擔心自己不在村里而守不住作坊。
更應該擔心作坊能不能順利開下去的,反而是村里人,是村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