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茶:、、、、、、、、、
“我來交第四冊醫書的,再有一冊過幾天也能送來,那兩百兩就抵扣完了。”
“這個月應該還能再出一冊,一共六冊,是一套《急救篇》。”
“一百二十個病例也不少了,當然不排除以后有了新的病例,會再接著出。”
“這是系列,不是同一個故事,不存在必須寫完到哪里才算結束,只是六冊之數,也能上架賣一賣了。”
“同時我也希望這些已出的,看看行家讀后怎么說,有沒有人從中獲取有利的有用的知識。”
“當然那些反響必是說什么的都有,除了真心求教的,其他問題我懶得理會。”
“下個月我只寫《嫡女風華錄》,十月我再集中寫醫書的《預防》篇,先出三冊。”
“我還有其他篇想寫,但我儲備的學問怕不夠,所以呢,我要買幾本醫書回去讀一讀。”
唐簡一本正經地解釋。
何掌柜卻一邊吃著月餅、一邊嫌棄地瞥著她。
一個出手就治了東家胎生頑疾的神醫,一個才買了《金針術》沒多久就能飛針刺穴的神醫,一個說在學醫卻能直接寫醫書的神醫。
說學問不夠用要買醫書回去學習?
聽她鬼扯!
不過何掌柜也沒像以前那樣各種批評、抱怨、責怪。
吃完一個月餅才道:“你想要什么醫書自己上前頭挑去,照價付帳。”
“你以書換書的機會,都給你家童生了,你自己就掏錢吧。”
“就不打個折扣給點優惠什么的嘛。”唐簡無語地看著何掌柜。
還吃著月餅呢,不知道吃人嘴軟、拿人手軟?
“做為常客,買得多是能給些優惠的,只不過……醫書本來就貴,折扣自然很少的。”
“我最多送你兩刀紙,折扣也最多給到九折,沒有再少,且是在買得多的情況下。”
何掌柜公事公辦地解釋。
唐簡無語,但也不想太討價還價,畢竟她還有別的事情求人。
“行吧,買幾本醫書的錢還是有的。”唐簡同意了。
之后就說出想買馬車的事情,還有打聽雙陽鎮那邊消息的事情。
“雙陽鎮那邊還是節前通了消息的,你要問你大哥和大舅的情況也容易。”
“你把鋪子地址告訴我,回頭我傳信過去問問,就這兩天能有消息回來。”
說到幫忙,何掌柜又爽快起來。
“你們買馬車是為進京準備的,那車架自然要牢固些才好,既然有人會打車架,就自己打吧。”
“我先幫你們留意馬匹情況,買腳力好能單騎也能拖馬車的好馬,價錢自然要高些。”
“馬比驢貴多了,農家自己養了驢的,就能賣得便宜。”
“馬卻都是出自馬販,有專門的馬場養的,成本也高。”
“吳記車馬行的馬,最便宜的三十兩以上,貴的能到三百兩。”
“加副車架也得十幾兩,好點的都是二十兩往上。”
“你們要買單馬,一百兩到一百五十兩的就不錯了,以后拆了車架配副馬鞍也能騎著。”
“馬鞍也不便宜,最低的三十兩,貴的也有千兩以上呢,看是什么馬鞍了。”
何掌柜將情況大致一說。
唐簡立刻道:“給我四匹馬,一百五十兩左右的,希望買得多能便宜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