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茶:、、、、、、、、、
“爹,你和三舅商量明天上山砍柴的事兒,照我之前說的砍,堆到作坊那頭去。”
“先砍兩天的柴,當天弄回來,免得在外頭弄丟了。”
“好。”唐福生連忙答應了。
看一眼站在屋門口的女婿,知道他們有話要說,就轉向堂屋那邊去。
唐簡走進邱常宇的屋子,就將剛才看炭窯的事情與楚默云說了。
沒想到還要改窯,楚默云沉默了一下。
才道:“你說的只是大致的東西,當時你不在場,這種事情也不好細究了。”
“嗯,舅舅他們沒經驗,已經驗收了,不能再提了,但這出炭量,也是我之前沒想到的。”
“我還想著建幾座窯,怎么也要一千斤到兩千斤地出呢。”
結果人家有經驗的炭窯一冬只燒幾千斤?
她到現在還沒緩過來。
時間還早,少年們也還沒下學,現在回桃林村再趕回來吃飯卻有些匆忙。
唐簡略一思索,便讓楚默云磨些墨出來。
她沒帶硬筆,就去拿了邱常寶的來用,鋪開紙畫起了建炭窯的圖紙,記錄了一些數據。
考慮到是在坡上,具體的數據比例有按剛才目測到的高度,做一些調整。
這座長窯,她用的是橫向建法,就不用挖太深。
以免出炭時里邊氣溫太高、炭灰太多,離門口越遠越受不了。
燒窯人家周家兄弟若真是燒的這種大小的圓窯,或許,考慮的就是窯溫的問題。
窯小才好控制,能把握住每一窯的出炭率。
只不過那高度卻不合理,就算有經驗的人能夠把握住風險,但這樣不累嗎……
算了,她也不好對人家老師傅指手劃腳,先管好自家的事情吧。
等她畫完正切平面圖,又畫了一張立體外部圖,標注了其他出煙口、散熱口等等。
之后就去廚房里。
邱姜氏和邱姚氏都在作坊里忙,家里只有邱老太太和張玉梅在準備中飯,這時候唐邱氏也在幫忙。
看到她進來了,唐邱氏連忙擱下菜起身。
“二丫你來幫外婆干活兒。”
“外婆殺了雞,我去許家把你大嫂接過來,我可不信許家有雞給她吃。”
唐邱氏本意是怕媳婦在娘家伙食沒那么好,看到這邊殺了雞就叫媳婦過來吃點好的。
只是這話自她口中說出來,就總覺得不對味兒,帶著什么不滿。
“娘,你去許家可別說這樣的話,就說今天在邱家吃飯,接大嫂也過來走動一下。”
“別讓許家人覺得你在埋汰他們,傷了和氣。”這才是最重要的。
“知道了。”唐邱氏沒有反駁,卻在洗手時還是忍不住嘀咕。
“或許你大嫂自己覺得在許家過得好,只是我心疼她肚子,常送吃的來。”
“幾次之后我就發現,她吃的雞全是我送過來的,許家有幾個蛋給她吃就不錯了。”
所以她才有這一說。
“娘,有身孕是要有營養,但也別吃太多好的。”
“肚子太大等臨盆時可辛苦了,孩子小些才好生。”
“許家不是苛待大嫂,不過是按他們自家的伙食讓大嫂跟著一鍋吃飯罷了。”
“只要身子不虛,時常走動不累,稍微干些活兒,注意些就行了。”
唐簡說著就看了張玉梅一眼。
“像表嫂這樣的就可以了,不是非要養得白白胖胖懶于動彈才叫安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