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茶:、、、、、、、、、
“明月以后不是會住家里么,讓他們繼續住著就是,爹娘也不搬。”
楚默云開口了,他看了唐簡一眼。
“到時把縣城的莊子給大哥,或是再買一座莊子給大哥,家里那五畝地產出給明月。”
“爹娘守著作坊,便是我與大哥以后不管,他們手里也有錢過日子。”
“大哥也能寫話本子了,又有田莊產業,衣食不愁,也能過得閑適自在。”
“若他想去京城,自會通過科舉之路闖過去,而不是做生意這條路。”
“他可以住在莊上,也可以住在家里,爹娘跟著他也有依靠。”
“我們去京城開鋪,也不定一輩子就呆在京城。”
“指不定幾年后,又去別處開鋪,將生意越做越大,像東家這樣。”
楚默云以生意的不局限性,暗示唐簡,若他入仕還不知會留在哪里呢。
不過是趁著春闈前后將京城的鋪子開起來罷了。
并不是每一批金榜題名的人,都會進翰林院呆上三年的。
翰林院只是一個待命之地。
對那些不能立刻有放官機會又要等待的人,進翰林院混資歷,就是一個機會。
當朝廷有官缺又沒有立刻提舉好人選時,就會從翰林院舉薦、挑選。
也有翰林院的人是常在御前行走的。
除此,若不能進三省六部五寺三司一臺一監一學一衙,留在京城就沒什么用了。
這時候自然是放官到地方,做一個地方官了。
“若是要多拓幾間鋪子,也要培養一些伙計。”邱連武忙道。
“就算不從咱們這里帶過去,也要有一套管事班子,熟生帶生手,也要立規矩。”
前陣子福全急缺伙計,他一個廚子都去幾個村子里挑過人手了。
如今這批人手又分散到其他酒樓去了,因此有些經驗,連忙提醒。
這是舅舅的經驗之談,唐簡和楚默云連忙應下,又相視了一眼,沒有說話。
但對楚家的安排,也差不多有數了,張春山也沒有再多說。
畢竟還有一年多呢。
已有三百畝田產和一座山頭、一口漁塘的楚家二房,自然不會在意家里那五畝地的小利了。
但張春山心里卻還是有些惆悵和無奈。
從楚默云剛才的安置上,也可以看出他的想法。
楚默云就沒打算帶爹娘去京城,也沒打算將爹娘帶在身邊,而是交給了大哥。
至于爹娘怎么對閨女,他也不在乎,也不會管。
楚家二房,是真正分家出去了,連母子也是真的離心了。
三個舅舅起身要離開,唐簡又叮囑他們,暫時先別往外說。
以免其他人心里擱中住事兒,也怕胡思亂想更糟糕,這一年的飯都吃不香了。
她的話令三個舅舅再次笑了起來,也就紛紛保證了不說。
他們走后,在花瓶門這邊攔著人不要靠近的邱常貴和張小柏立刻過來。
“已經說了嗎?”
“咱們新鋪子會有現在的兩個大嗎?”
“我爹和大伯同意了嗎?”
“我大廚房里安排幾個下手?”
“邱家怎么安排的?”
“我是不是現在就開始帶徒弟,會準備充分一點?”
倆人一人一句不帶中斷的,唐簡無語地看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