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茶:、、、、、、、、、
農家合一家人辛苦一年的收成,也就是那么點兒,不然也不會成為勞苦的社會底層。
再看鎮上、縣城、府城甚至再到最繁華富庶的京城。
一個隨便開小鋪的商人,也都是不顯山露水家底渾厚的,更莫說那些在各處有鋪、有多家鋪子的大商家。
權貴、世家、名門,就更不用說了。
她沒有能耐改變整個社會格局。
讓她改變楚家命運,為她男人科舉鋪路,還是做得到的。
“好,大舅省得。”張春成笑瞇瞇地應下了。
忽又問:“那綠豆糕可要交給大舅?”
畢竟是舅舅,問起生意事也是客氣得很。
只不過依然是直接問的唐簡,而不是其他人。
“綠豆糕想在鎮上賣,就要看怎么賣了。”唐簡卻道。
“給鋪子供貨怕是不實際了,畢竟糕點鋪自己會做,一般的鋪子不賣這個。”
“最好的方式是沿街叫賣,就比較耗人工。”
“但是大舅有驢車,方便擺擺攤兒或是沿街叫賣,也可以給認識的鋪子薄利多銷。”
“這個少備些貨別耽擱了時間。”
“若是大舅愿意做這個,等木蒸屜做好了,我們再把成本算一算。”
“不過我計劃是一文錢一塊賣出去,給大舅的話,按兩文錢三塊的價。”
“每一塊都會比糕點鋪的略大一些,畢竟不能和糕點鋪的精致點心比,買來是充饑的。”
“不過別和早攤生意比,街上包子饅頭、油條豆漿、餛飩餃子、面條餅子都是做早攤生意的。”
唐簡侃侃而談,將小本買賣一道,細細說與大家聽。
張春山聽得一臉贊嘆.
“你這丫頭若出生在鎮上,定是做買賣的好手。”
“可惜我空有伶俐勁兒,在娘家卻沒有施展機會。”
“還好嫁進楚家門,夫君信任我,爹娘兄長也能聽我說話,不覺得我是在說胡話。”
唐簡一臉謙虛感慨地笑了笑。
“你這丫頭是個好的。”楚志豪連忙夸了一句。
“得虧他們肯聽你說,不然要錯過這么好的賺頭了。”張春山哈哈一笑調侃道。
“對了,除了綠豆糕,你可還會別的點心?”
楚家沒見過大場面,以為靠綠豆糕就能賺大錢了。
他在鎮上多年認識不少人的,自然明白買賣不能單一。
做干貨送貨可以撐一時,時間長了品種不多也不是長久之計。
賣糕點更是如此,沿街叫賣若只有單一品種,客人得走一半。
街頭做早檔買賣的是做一個品種,但這個品種附近必有其他品種可選。
“別的品種我腦子里還沒有試做過,但我相信萬物皆有共通之理,一竅通、竅竅通。”
唐簡指了指自己的頭腦。
也是間接表明,她會的這些,只是腦子里想出來的。
“那你可以想想了。”張春山調侃地笑道。
在他眼底深處卻藏著深沉的好奇。
難道這丫頭是個天才神童不成?
光是用腦子想,就能想出一個東西的制作方法?
但他是精明人,并不會將這種疑惑問出來,讓對方為難。
只要能做出來,只要能賺錢。
楚家與張家也是嫡親的親戚,一起賺錢皆大歡喜。
至于根源如何,并不重要。
“若是大舅能找來桂花、梅花、薔薇……我也可以做一些花糕。”
“至于其他的……我得慢慢想,還要試做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