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
茉莉出氣,但好歹蒙著臉去嘛。現在好了,平白又樹了個敵人。”武安侯在朝堂上的勢力并不弱,手中三分之一的兵馬,那都是真正的精兵強將啊,就是齊王也得怵上三分。
朱乾絲毫不當一回事,郎兒吊當地蹺著二郎腿,斜眼瞟了妹子一眼:“我有分寸的。”
寧國公主嗔目:“你的分寸就是天天霸占茉莉嗎?”
見兄長不以為然,寧國公主只好改弦易轍,改質問為哭訴:“你也不能天天都霸著茉莉啊,好歹也要賞我一點空兒,不然我怎么向大家交差啊?楚衡山雖然也經常霸占顧五,但也不像你這樣。好歹學學楚衡山,多少也要克制點兒。”成天跑去與茉莉混在一起,害得她每日任勞任怨兢兢業業領著小姐們到處玩,好給這個披著羊皮的狼兄騰時間、騰地盤,還得給他打掩護,這活兒真不是人干的。
“哥你也不想想,十天半個月不叫茉莉跟我們玩一回,也太不像樣了?別的不說,您得替她的名聲想一想,就算你認定了茉莉。可你們并未定婚。這會子沒名沒份的,別人說起來也不好聽是不?”
朱乾翹著腳,姿態悠閑:“說起名聲,有你這位不靠譜的寧國公主珠玉在前,茉莉的名聲簡直就是清白無瑕了。”
朱薇氣得瞪眼:“我名聲怎么了?所到之處,無人敢惹我,這便是我的本事。”
翌日,楚銳和朱乾都離開了錦山別苑,公主和貴女們的安危,則由副統領孟小勇接管。朱薇帶大家出去騎馬,顧拂云以為開了小灶的自己應該不會再被墊底,沒想到,尹茉莉仿佛也像開了外掛似的,騎術算得上一日千里。
雖然沒有慘遭惦底,可顧拂云知道,尹茉莉應該是出于照顧她的日的,故意控制了馬速的。
顧拂云扯著韁繩,與尹茉莉并駕驅,笑問:“茉莉姐,你這騎術可真是一日千里,你是怎么做到的?”
尹茉莉不好意思地道:“有嗎?”
“當然啊,要不是你讓著我,我就真的要墊底了。”
尹茉莉越發不好意思了,“應該是神駒的功勞。這是公主賜我的雪影,腳力好,又耐跑,性情還溫和。”
顧拂云這才發現,尹茉莉騎的馬兒果然不是上回見到的那匹。眼前這馬兒,精神抖擻,體態矯健,高大威武,一看就是一日千里的神駒,有些將信將疑。她始終覺得尹茉莉有秘密瞞著大家,在錦山別苑,貴女們每日玩在一起。尹茉莉卻時常缺席,雖然有朱薇給大家解釋,但這些理由也太牽強了。但身為貴女,最要緊的就是裝聾作啞。
于是顧拂云便順著她的話,對雪影一陣猛夸。
后來相處的時光里,尹茉莉與大家同進同出,鮮少缺席,顧拂云也拋開心頭疑慮,專心投入到吃喝玩樂當中。
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一晃,便到了八月下旬,宮中派來儀仗隊,接兩位公主回宮。貴女們也各自歸家,結束了這一趟名為避暑實則后宮聯系前朝之行。
等顧拂云歸家后,果然,京城又發生了不少了不得的大事。這一趟有幸與公主出游的貴女的家族,其父兄,普遍有了新差事。
蘇三是唯一被公主打包送走的勛貴嫡女,原以為武安侯會因蘇三之故沒臉一陣子。但讓顧拂云意外的是,武安侯府并未受任何影響,武安侯依然領著君山大營五萬兵馬,蘇家依然活躍于朝堂。
只是蘇三被關了起來。
顧拂云心想,關起來也好,朱薇那么抬舉她,都沒能把她扶上墻,這么一塊廢泥,還是呆在家中輕省些。
林雪的外祖父王守望,原禮部尚書,從江南“出差”歸京,果然入閣。
而讓人意外的是,壽恩伯爺朱大虎與齊王的斗爭已進入白熱化。
正當大家坐觀兩位猛虎相斗時,令人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
皇帝的唯一僅剩的六皇子,就在前幾日,因病沒了。
宮中一片哀戚,滿朝文武,無不蒙上一層陰影。
但齊王卻逮著機會,向皇帝上書,以君王不可無儲君為由,請帝王另立嗣子。
盡管朝臣們知道齊王的計謀,卻不得不往下跳,畢竟皇帝這樣的年紀仍無子嗣,確實得另立嗣子,以便江山穩固。
跳出來反對的自然是朱大虎。
“你先別急著逼皇上立嗣子,得先查清了六皇子的死因再另行定奪。”朱大虎對著齊王猛噴,“六皇子雖然體弱多病,卻也不至于直接就得急病沒了,這里頭肯定有問題,得著刑部大理寺堪驗,不然這么一個兇手躲在暗處,不把它揪出來,皇上立再多的嗣子,也不夠幕后兇手干掉。”
皇帝也在懷疑六皇子的死因,自然要徹查。
然后刑部派出精銳,入宮仔細排查。
還真讓他們查出了珠絲馬跡。
真兇居然出自六皇子的外家,兇手便是麗嬪娘娘的娘家嫂子方式。
正當刑部得了指令,去伍家捉拿方氏時,方氏已畏罪自殺。
經過刑部的堪查,方氏確實是自縊身亡。
盡管大多數人都清楚,方氏雖是兇手,但應該是受人指使,可方氏已死,線索已斷,便不了了之。
而敢對皇子下毒的方氏,則被挫骨揚灰,伍家飽受方氏牽連,被慘糟滅族。
方氏雖然自縊身亡,線索已斷,但朱大虎不知從哪挖了位破案能手,聯合刑部和大理寺,把伍家、方氏、麗嬪身邊親近的人,好一番深挖。最后抽絲剝繭,順藤摸瓜……然后,京城又掀起了一片血腥風雨。一位才從山東進京并述職在家的布政司王家被滅族了。沒過兩日,世襲罔替的六大開國國公之一的韓國公府被毀爵奪券,抄家流放。家中十四歲以上男丁全部斬首,剩下老弱婦孺流放嶺南,終身不得回京。
緊接著,錦鱗衛同知失蹤,禍不單行,金吾衛、羽林衛、禁衛軍也有個別將領相繼遇害。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在這風口浪尖,這些人的遇害和失蹤,應該都是與六皇子有關。雖然這些人死有余辜,可隨著血腥風雨的加劇,言官們坐不住了,紛紛彈勛朱大虎,炮制冤假錯案,濫用酷刑。因為這些失蹤或遇害的人,大都與朱家不睦,或有恩怨的。不少言官更是直指朱大虎借機生事,排除異幾,包藏禍心。
小說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