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汐瀾:
已經是安和縣主的顧拂云可沒半分縣主的感覺,握著顧曉云的手反復交代:“姐姐嫁過去后,休要當個散財童子,在還未站穩腳跟之前,孝敬長輩可別拿貴重之物孝敬,對奴才也不能輕易賞賜,以免養大他們的胃口。反正總之一句話,一開始可別表現得過份賢慧。”
顧藍云忍著笑,忍不住捏了她的鼻子:“知道,那還用你說。我是那種任人宰割的人嗎?”
雖說媳婦的嫁妝夫家沒資格動用,卻也還有相當一部份人,理所當然地認為媳婦嫁到自己家,媳婦都是自家的,嫁妝也是自己的,可以任意取用。顧曉云早就打聽過云家了,公婆還不算迂腐古板,唯獨老夫人卻是個愛占便宜的,年輕時就以強占媳婦嫁妝而聞名,年紀大后,仗著輩份,更是肆無忌憚。據說云家大奶奶,在其手中可是吃了不少虧。有了這位妯娌的前車之鑒,顧曉云早已想好對策,才不會輕易讓老太婆拿捏了。
顧拂云是真的擔心自己的姐姐啊,在這個時代呆得越久,聽得多了,見得多了,便知道古代媳婦確實艱難。現代媳婦好歹有法律和世俗保護,實在過不下去,離婚便是。可古代媳婦,可沒有輕易就離婚的,被區區一個“孝”字和“賢”字就能壓得一輩子直不起腰來。
顧修云還在與一位同是伯爵夫人的婦人說話,她本人也是矜持而儒雅的。但顧拂云總是想到在公主府,顧修云對嘉和縣主的各種討好,以及里里外外的周到安排,又在顧曉云耳邊輕聲道:“聽說云家還有兩個妹妹,聽起來還挺賢良溫淑的,但知人知面不知心,姐姐可不要讓小姑子騎到頭上來。”
顧曉云點點頭,鼻子微酸,眼眶熱熱的,握著妹子的手,都不大說得出話了,也只有嫡親的妹子,才會事無鉅細地關心自己,叮囑自己。
此時,顧修云總算與客人寒喧完,來到顧曉云面前。
“大姐姐,”顧曉云微微彎腰含頜。
顧修云笑道:“轉眼,三妹妹也要嫁人了,當初我還在娘家時,三妹妹才這么高呢。”比了比顧曉云曾經的高度。
顧曉云也跟著笑道:“大姐姐的變化可真是大,比以前更好看了,更雍容華貴了。看來公主府果真養人。”
眾人也跟著湊趣地說笑。
顧修云抿唇笑了笑:“云家也不差啊,云家可是有名的詩書傳家,真正的書香門弟,三妹妹嫁過去,說不定也能沾染幾分詩情畫意回來。”
眾人無不笑了起來。
顧曉云笑吟吟地道:“大姐姐這話有理,大姐姐素有才名,嫁到公主府,想必把大姐夫也陶冶出來了吧。改日請大姐夫也作兩首詩讓我們這些俗人開開眼界。”
顧拂云帶頭鼓掌:“三姐姐說得有理,大姐姐,等三姐姐和三姐夫回門后,一定要把大姐夫也一并帶來,作幾首詩給咱們開開眼界才好。”
今日大姐夫趙明并沒有來。
顧修云的解釋是,趙明被公務絆住,一時脫不開身。
可如此重大盛事,身為姑爺卻缺席,顧修云也是怪沒面子的。
果然,顧修云臉上的笑容立時就凝固了些許。
顧拂云也不再刺激她,笑道:“吉時快到了,新郎官應該快要來了吧,我讓青絲青鴻去門口堵著,好歹弄幾個紅包來沾沾喜氣也好。”
喬氏便斥責她:“多大的人了,還和小孩子般玩鬧,不像樣。”
眾人又趕緊道:“五姐兒呆在娘家的日子也不多了,何必過份拘了她?就讓五姐兒痛快玩吧。”
客人哪個不是人精,發現顧家三房姐妹雖然不顯山不露水,但所嫁的人家都不差啊。無不為剛才只顧著巴結顧修云而冷落顧曉云姐妹而心生悔意。
這顧五,不但是未來的國公世子夫人,還是皇上欽封的安和縣主,剛才怎么就沒好生巴結呢?
只是等她們轉過彎來時,已經來不及了,因為吉時已到,新郎官來接新人了。
大盛朝女子嫁人,新娘子的嫁衣得自己繡,但頭上戴的鳳冠,則需要夫家提供。
顧曉云并未佩戴鳳冠,但點翠鑲百寶的五尾珠釵,華麗耀眼,以云家的清貴,這樣的珠飾,也算是難得了。
而夫家是可以不用親自上門接人的。為表示婆家對新娘子的重視,新郎官才會帶領迎親隊伍來岳家接人。
這也是顧拂云第一次見到這位三姐夫,長相中等,個子中等,并不出挑。但看起來很有讀書人的儒雅之氣,笑容靦腆卻穩重大方。聽說屋子里也干凈,只有一個小廝服侍,并無通房丫鬟。
但屋里沒通房丫鬟并不代表男人就不好色,要不是家教甚嚴,要不就是銀錢不夠,養不起通房丫鬟。
云家雖是詩書傳家,真正的書香門弟,據說日子過得并不寬裕,三姐姐嫁過去,可別拿自己的嫁妝貼補才好。可三姐姐在伯爵府過慣了衣食無憂的日子,嫁人后卻降低生活質量,也實在不是滋味。
肩膀被人輕輕拍了拍,一個清亮悅耳的聲音響在耳邊:“可是舍不得?”
顧拂云扭頭,原來是顧修云。
“大姐姐。”顧拂云叫道。
顧修云笑道:“五妹妹,還沒恭喜你呢,皇上欽封的安和縣主,真是給咱們顧家長臉呢。”
顧拂云羞澀一笑:“純屬運氣,大姐姐可別取笑我了。就算被封了縣主,但我還是我啊,與大姐姐一樣,都是顧家的姑娘。”
此時,客人已大多去前院用飯去了,顧拂云笑道:“大姐姐,走,一起去用飯吧。”
“好。”
去了前院,偌大的宴息廳早已五門洞開,清一色的桃紅色坎肩月白色汗巾子配米色素面裙子的丫鬟進進出出,女眷們基本已就座,顧拂云才一進入宴息廳,便被顧老夫人叫了過去:“大丫頭,五丫頭,到這邊來,陪你們的大姑祖母四姑祖母一起用飯。”
顧修云和顧拂云一前一后上前施禮,口稱大姑祖母,四姑祖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