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正文卷
與謝家諸人都有自己的煩惱不同,謝明珠見秦澈睡了,悄悄地拿著玉牌去了書房。
點開學習強國APP一看,上面的積分瞬間多了好多好多!
再仔細查看積分來源。
不僅做豆腐、腐竹的積分到帳了,甚至還因為余叔做了水車,額外獎勵了100萬積分的。
謝明珠欣喜若狂,她興奮的去逛了一下學習強國里的強國商場,看看這100多萬的積分能買些什么。
琳瑯滿目的商品,弄得謝明珠選擇困難癥都要犯了!
最終,她還是沒有直接點購買。
她想著,做水車有積分,那水磨、水碾做好了,也一樣有積分。
謝明珠想到目前最需要的是什么……她搜了一下,“筆記本電腦”或是“平板電腦”,后來一想,這又沒有通電,買來也是一個廢物,不能變成生產工具,與其這樣,還不如買自行車呢……
可惜,買自行車,她的學習積分也不夠。
謝明珠無奈的望著購買屏幕上的那一連串的零,想著要是自己能做自行車就好了。
要從農業社會變成工業社會,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謝明珠索性又開始搜索肥皂、玻璃、紙等制作方法。
不成想,謝明珠是越搞越興奮,她索性硯墨,用自己那近乎狗爬的毛筆字,將這些方式都摘抄下來。
謝明珠抄得手腕都疼了,活動了一下手腕,想著自己只是來的時機,晚了一點,要再早一點,她就可以買點雜交水稻的稻種。
就是不知道強國商場有沒有直接賣秧苗的?
謝明珠如此這般一想,就又打開學習強國。
強國商場里,竟然真的直接賣秧苗的,有秧苗的話,就適合直接栽種。
恰好宅子前面就有水田,只不過,如今的水田是荒著的。
謝明珠這幾天還仔細的觀察了一遍,水田似乎有一個自帶的水源。
謝明珠想著,要不,等明天再仔細研究一下,看看水田還不能再稍微打整一下。
她記得之前一種稻田養魚的模式,要是這種模式能在這里推廣開來,也挺好的。
謝明珠揉了揉酸澀的眼睛,打一個哈欠,又在學習強國上面查看了許多東西。
她發現學習強國,不僅可以買秧苗,還能買紅薯苗或是土豆種。
要是能種點紅薯或是土豆什么的,這也是能當口糧的。
就在謝明珠奮筆疾書時,秦澈披著衣服舉著油燈站在書房門外,擔憂問道:“娘子,太晚了,你先歇息,明天再忙?”
“馬上。”
謝明珠隨手將自己寫的各種制作方法,擱到書房里一個專門用來放她東西的匣子里。
謝明珠同秦澈回到房間,為了不讓謝蘊禮和趙氏擔憂。
謝明珠和秦澈還是同處一室,只不過,謝明珠睡得是床,秦澈則是睡在榻上。
秦澈吹熄了油燈。
室內變暗了。
清冷的月光,從窗欞里照耀在榻上。
秦澈側過身,看著夜空里的月亮,今晚并不是圓月,月光卻是極美、極涼。
他聽見謝明珠輕淺的呼吸聲,秦澈的心中,便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滿足,就好似漫漫長路,終有同行者的那種滿足。
謝明珠那邊,卻是想著她差點忘記一件最重要的事。
比起秧苗,她更應該買一套中醫用具,比如金針之類的。
秦澈的藥喝完后,她就應該給秦澈針灸排毒了。
次日,余嬸和余叔早早起床。
余嬸進了灶房。
青瓦上升起裊裊炊煙。
余叔則是動作麻利的拿著掃帚掃起了落葉。
秦澈和謝明珠二人醒過來后,謝明珠則是躍躍欲試的在院子里拉著秦澈練起了八段錦。
秦澈沒有問這是什么,只管跟著謝明珠學。
昨晚趙氏走的時候就和余嬸說了,不用做他們一家人的早飯。
謝家一如往常一樣,男人們趁著日頭還不算毒,早早去了地里干活。
劉桂枝和祝葉清二人則是忙活著家里。
祝葉清知道劉桂枝不擅長灶房里的事,便將其他雜事交給劉桂枝處理。
忙到太陽大了,謝家干活的人,都回來了。
這兩天,吃慣了秦澈帶來的好東西,突然間就又回到之前的苦日子,客觀來說,大家還都有些不太習慣。
尤其是二丫,更是沒了胃口,扒著碗里的稀粥,喝了兩口,就不想吃了。
趙氏清咳了一聲,道:“一會兒老二和我去一趟夏家,我們去把滿杏接回來。”
“我不去。”
謝明瑜梗著脖子,他昨天聽娘說了,才知道原本明珠把他們一大家子的飯,都是準備好的。
后來也是娘看著夏滿杏這般把在明珠家吃飯,當成了理所當然,又拿二丫做筏子,才有了那一出荒誕的鬧劇。
謝明瑜在知曉的事情來去脈后,更是羞愧難當。
“老二,你和我去。”趙氏的語氣,平平淡淡,沒有一絲的波瀾,“如果我們去接,她不回來,那你們就直接和離。”
謝明瑜微微一愣,卻還是點點頭。
趙氏和謝明瑜去夏家之前,并沒有去謝明珠家,是以謝明珠并不知曉娘和二哥去了夏滿杏的娘家。
夏滿杏的娘家,距離謝家村并不遠。
母子二人爬過山頂,便來到山的另一面夏家溝。
夏家溝和謝家村一樣,幾乎全都是夏氏一族。
只不過,夏家并沒有謝家那般書香門弟。
趙氏和謝明瑜到的時候,夏家只有夏母和夏滿杏在家。
夏滿杏一看見謝明瑜,就氣勢如虹的說道:“謝明瑜,我是不會回去的。”
夏母昨晚在聽說夏滿杏說了她的小姑子嫁的那個秦澈家條件有多好時,自然也是生了和夏滿杏一樣的心思,想要沾謝明珠的光,更何況,如今的夏滿杏,可是有倚仗的。
“滿杏,你是怎么和女婿說話的?”夏母連忙打著圓場。
夏母說完這話,又看著同謝明瑜一起來的趙氏道:“親家母,你快快請坐。”
要擱以前,夏滿杏還挺怕趙氏的。
可今天……她不怕。
不僅不怕,還知道趙氏不會拿自己怎么樣?
如今這般一想,便有恃無恐了。
趙氏站在院子里,徑直就這么問出口:“坐不必了,親家母,我們是來接滿杏回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