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依沒有見過蕭翊霖怎么指揮打仗,所以她只在旁邊看著,并沒有多話。
一排投石車做好準備,架云梯攻城的兵士們也做好了準備。
隨著蕭翊霖的一聲令下兵士們操控著投石機對臨兆城發起了攻擊。一塊塊巨大的石頭飛入空中,向著臨兆城的城墻飛去。轉眼間一塊塊大石頭砸在了臨兆城的城墻上還有城墻上一些兵士們的身上。
而與此同時晉國這邊一些兵士架著云梯跑向臨兆城的城墻,到了城墻下面把云梯架在城墻上,然后開始迅速上云梯。
雖然臨兆城的城墻上守軍會時不時的被大石頭砸中,但還有很多兵士朝著云梯上的晉國兵士射箭。
所謂的云梯就是一架長梯子,在景依看來太簡單了,對于攻城的兵士來說一點兒防護措施都沒有。很多兵士都中箭掉下了云梯。
掉下云梯的兵士有些是受傷了,但大多都失去了生命。
景依親眼看著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消失在自己的眼前。這明顯就是人海戰術,利用人多來攻城。可這得死傷多少人才能攻破這座城?
此時景依才真正見識到了古代戰爭的殘酷性。也更理解了那句「一將功成萬骨枯」的話。
在晉***隊的投石機和兵士們架云梯攻城的雙重壓力下臨兆城守軍到底沒有抵擋多長時間,在晉***隊攻城半個時辰后終于有一處防線被突破,從而晉***隊的兵士上了城墻。
有一個就有兩個,晉***隊的兵士越來越多的人上了城墻,
上了城墻的晉國兵士開始與城墻上的臨兆城守軍進行白刃戰。這也導致臨兆城守軍無暇再顧及云梯以及從云梯上來的晉國兵士。
又是一陣拼殺之后終于有人打開了城門,蕭翊霖一馬當先率先殺入了城中。
此時臨兆城里的老百姓已經跑的差不多了,城里除了守軍幾乎已經是一座空城了。
所以晉***隊也不用擔心臨兆城里的百姓組織起來抵抗。
在蕭翊霖的帶領下,晉國大軍橫檔臨兆城,臨兆城守軍的將軍被殺,下面的小頭目沒有了主心骨,有好幾個都帶著人棄城逃跑了。不跑就只能被殺。誰也不傻。
所謂兵貴神速,蕭翊霖拿下臨兆城后并沒有停下休整,而是留下人馬負責打掃戰場,救治傷兵,收斂陣亡的兵士,肅清城內殘余守軍,接管城中防務。他則帶著大軍出臨兆繼續追擊逃跑的北燕軍隊。
沒錯,之前莫昆帶來的北燕軍隊并沒有和蕭翊霖他們對戰,而是在蕭翊霖他們攻城的時候就逃跑了。
蕭翊霖哪里會放過他們,趁著現在兵士們士氣高漲繼續追擊,爭取消滅更多的北燕軍隊,拿下更多的北燕城池。
他們一直追著北燕大軍的后面來到了北燕的第二座城池平陽城。
平陽的守軍已經知道了臨兆城失守的消息,他們雖然沒有棄城逃跑,但是都很懼怕平陽成城為下一個臨兆城。這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蕭翊霖攻下臨兆可以說給北燕的這些將士們在心理上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蕭翊霖帶著晉國大軍兵臨平陽城下,幾十萬大軍黑壓壓的幾乎望不到頭。晉***隊還沒有攻城就把城頭上的平陽守軍的將軍孫勝給嚇到夠嗆。
孫勝已經知道撤回來的北燕軍隊根本沒有幫助臨兆守軍守城,而是一看勢頭不對就率先逃跑了。他們平陽也不指望逃回來的這些人來幫他們守城。不給他們添亂就不錯了。
還沒等孫勝想完,就有親兵來報說那些逃回來的將士們出城跑了。
孫勝心里暗罵一群軟蛋,然后就思考著自己的處境和后路。難道他要抵抗到底最后為國捐軀?
他身后還有不少百姓。雖然平陽城里的百
姓逃走了一些,但是還有很多人心存僥幸舍不得自己的家業沒有逃走。如果他戰敗了,平陽失守了他最擔心的就是城中百姓的安危。
希望晉***隊能克制些,不傷害城中的百姓。
平陽城外晉國大軍已經擺開了攻城的架勢。
景依轉頭看了看兵士們在準備的云梯拉了一下韁繩打馬湊到蕭翊霖近前說道:「蕭大哥,你這次還是用投石機和云梯攻城嗎?」
蕭翊霖聞言轉頭看了景依一眼,「這是最有效的辦法。」
景依想到之前攻城時云梯下堆積的尸骨說道:「如果用云梯攻城犧牲太大了。所謂兵不厭詐,我們手里既然有北燕大皇子為人質,為什么不利用一下他?」
蕭翊霖這次出征倒是把拓跋連生一起帶來了,但是他沒想著用拓跋連生逼敵人投降。
景依見蕭翊霖猶豫說道:「如果能用拓跋連生逼迫敵人投降而不用損失一兵一卒,那也沒有什么可計較的。能把北燕大皇子俘虜了也是咱們的能耐,不必那么計較誰說什么。在我看來將士們的性命比名聲更重要。」
蕭翊霖聞言看著景依眼里滿是欣賞,「景宴,你說的沒錯,是我太古板了。將士們的性命比名聲更重要。再說誰要是敢胡亂叨叨,我就讓他去代替兵士們攻城。」
景依笑道:「對,誰要是瞎叨叨就讓誰去架著云梯攻城。至于北燕那邊的聲音咱們就不用顧慮了。先用投石機攻擊一波,給平陽的守軍造成壓力,然后把拓跋連生押上來,到時候我來喊話,保證讓平陽的守軍投降。」
蕭翊霖看著神采奕奕、眼里閃著狡黠目光的小姑娘當即說道:「好,就按你說的辦。」
他轉頭對著兵士一揮手,「投石機準備。云梯暫緩。」
兵士們快速把投石機往前推,排成一排。兵士們裝好石頭,隨時準備攻擊。
隨著蕭翊霖的一聲令下兵士們操控著投石機又對平陽城發起了攻擊。一塊塊巨大的石頭砸向平陽城的城墻。
而平陽城的守軍也開始向著晉***隊射箭。好在此時晉國這邊的投石機的射程大于弓箭的射程,所以一般弓箭是射不到晉國這邊的兵士的。
這無疑就讓晉***隊占了上風。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