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場戰役打到最后達成了某種平衡,陰陽兩脈各持戰旗的靈師收攏己脈人手,和陰脈劃分界限。
上空來自天道威脅的晴空驚雷似乎是打累了,從最初響個不停到斷斷續續,然后半天放不出一個屁來。
只是驚雷不再,烏云依存,濃重又厚實將這一片天地籠罩得嚴嚴實實,給人感覺非常壓抑,仿佛下一秒就會徹底壓下來。
“宓飛雪。”
商仲盛的聲音凝絲傳到宓飛雪的耳邊。
“你還能維持規則戰場多久?”
宓飛雪沒有馬上回答。
商仲盛了解她的秉性,直接不等她回話就繼續傳音說道:“太陽王座都在觀望你的狀態。如若快到極限,就不必再給他們后路了。”
商仲盛知道宓飛雪有這個本事。
致命的殺規有時候比生規更容易。
別看商仲盛和獨士儒兩位王座都沒有出面,實則他們都在和陽脈的王座對峙,以防太陽王座突然出手。
王座是靈師界的定海神針。
不動則已,一動便說明到了真正的決戰時刻。
這次陽脈來犯看似浩浩蕩蕩,陣勢囂張,其實都是王座眼里的探路石,先頭部隊。
如果陰脈被這些先頭部隊打得節節敗退,接下來要面對的就是陽脈徹底放肆的入侵了。
商仲盛和獨士儒人不在規則戰場之內,從種種戰報中跟進兩脈戰況,知道陰脈取得優勢后,常年波瀾不驚的心境也是大感暢快,連跟對面的太陽王座交流都能保持得體笑容,仿佛當年以殺證道,登上王座的不是他。
不過聽他對宓飛雪傳音說的話,就知這位陰月王座本性從未變過。
輕描淡寫的一句話里面,包含的何止成百上千的陽靈師性命。
宓飛雪依舊沉默不語。
商仲盛勸慰道:“我知道永夢鄉的道義,不過道義也分情況,你給他們公正仁慈,他們也不會領情。”
聽他提起永夢鄉的‘道義’一詞,宓飛雪才有反應。
其實永夢鄉的道義說到底就是夜游使的道義,夜游使則是夜游神座下第一使徒,夜游神在陽世另一形式的代表。
他們恪守道義,規范言行,寧死也絕不愿玷污心中信仰,讓一身夜游使的衣袍染上污穢。
宓飛雪作為夜游使領軍人物,她靈魂里對神靈的‘道義’堅持比任何人都深刻。
哪怕沒有一周目的記憶,這一世從她親手寫下‘神靈’那首童文開始,就等同于親手將宓八月捧上神壇,在自己靈魂上刻下不會磨滅的信念。
宓飛雪道:“維持到不需要它為止。”
商仲盛聽聞此話的第一時間還沒意識到其中的根本含義,以為宓飛雪說的結束是這場戰役徹底分出勝負,或者一方死絕為止。
“既然你有這個信心,就按照你說的做。”
商仲盛知道宓飛雪從不大話,既然她敢開口就是有這個底氣。
正好,他也可以借此看看宓飛雪的實力到底有多深。
她堅持得越久給陽脈那邊的震懾也會越大。
然而已經陷入平衡狀態的戰局并沒有那么好打破。
當大家都不再為奮戰,而是為自保,懂得善用規則戰旗之后,戰況就很膠著。
游祭說:“打又打不了,出又不好出去,就待在這里談天說地?”
他們御空在上,有戰旗庇護也不怕被戰意沖昏頭,不過對家那邊的天尊也有戰旗,雙方都不想中對方的計,避免被單獨圍殺,所以就這樣遙遙相望。
一開始沒規則戰旗庇佑,大家都抱著滿腔仇恨和殺意而來,打得那叫一個你死我活。
尤其是在彤西關那地穴陰靈之地待久了的陰脈天尊,終于有了和同階松快筋骨的機會,還是來犯他們地盤的陽脈,更是餓狼撲食一樣施展新術,好似那秘密集訓了許久才被放出來的孩子,不向對手炫耀一下自己增長的實力都對不起自己過去經歷的磨練。
交戰中難免會出現死傷。
在戰意沖頭的時候沒什么感覺,進入規則戰旗庇佑里冷靜下來后,依舊沒有為同脈的死傷多悲痛,只是惜命的心又生出來了。
現在再讓他們像一開始那樣跟陽脈天尊打,除非手里底牌足夠的必贏局。
“出去之后再回來一個月不得規則戰旗庇佑,等于同變成戰爭傀儡。”赤目尊者木任說道:“沒有人會干這種蠢事。”
游祭說:“關鍵是怕我們這一走,那位……”他遙望宓飛雪的方向,壓低聲音說:“那位殿下會看不起我等,認為我們避戰而逃,從而剝奪我們的靈地名額?”
有這種想法不僅游祭一人,在場的天尊都有考慮這點。
地面的夜游使們都還在堅持,他們先走了,看起來屬實不像話。
“相比這個,我更擔心我們一走,戰場缺少了天尊戰力,地上的中低階靈師豈是那些陽脈天尊的對手。”
“你想太多了,我們之前打了那么久都沒影響到地下,早就說明這個戰場的規則限制天尊落地。”
“宓飛雪再怎么講究公平公正,也不可能愚善到放任夜游使被陽脈天尊屠殺。”
“話說回來,宓飛雪維持著這個規則戰場太久了,也許等到她魂識耗盡時,這戰場就會自動消散,到時也不必再考慮何時去留,還是要和陽脈決一勝負。”
“呂仙子說的沒錯,我們還是盡快休整,一起商討一下戰策。”
“呵,這不是聊得挺好嘛。”殷桑身姿柔軟的側臥在一個法器軟榻上,甚至悠哉自在的涂著指甲,慢悠悠的嘆息道:“哎呀,過去從沒和這么多同道安然共處的聊天呢。”
有人看不慣她這副姿態,也有人附和道:“毒羅剎說的沒錯,本尊也是頭次和這么多同道湊近一塊。哪怕是上一屆百年證道會的時候,大家就算共聚點靈州,也是防備比友善多。”
殷桑眉梢一挑,若有所思道:“提及百年證道會,這一屆怕是辦不成了吧。”
“世事難料,話不能說太早。”
“無論成或不成,我陰脈的百年天驕已經在這一戰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