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學霸的穿書團寵日常第四百八十二章 助產師資格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理科學霸的穿書團寵日常 >>理科學霸的穿書團寵日常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八十二章 助產師資格證

第四百八十二章 助產師資格證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鞋底紅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穿越奇情 | 鞋底紅 | 理科學霸的穿書團寵日常 


七月初,宋清月查出了身孕,快三個月了,說起來也挺巧的,就是李昭剛走那會懷上的。

其實此前她已經有了預感,這段時間頻繁開始犯困,月經也沒來,她就知道是又有了。

發電報去了京城,李昭又是高興又是擔憂的,這就回電報問宋清月要不要來京城,或是他將孟晚楓送去太原。

宋清月發電報說不想折騰,讓李昭把姜子正和他老婆一齊送來,順便讓他挑五位已經基本可以獨立行醫的學生帶來太原。

太原府的婦科醫學院可以開辦起來了。

最近楚太醫倒是交了一篇關于提取大蒜素的報告來。

在報告中,他將酒精參萃取大蒜素的各項數據都精確到了一個確定的范圍,就比如酒精浸泡蒜蓉的時間,控制在兩刻鐘為最佳,浸泡的時候可以盡量放在溫暖的地方,最佳溫度為40度,可用水浴法控溫,之后蒸發酒精的溫度則控制在五十五度至六十度之間為最佳。

報告的最后,還提到了關于大蒜素的“保質時間”問題,約為七天左右,七日后基本失效,而且在制作完成后,三日內服用,效果最佳。

所以結論就是,這種大蒜素丸子,不是很適合作為成藥大量制作、囤貨和販賣。

保質期太短了。

其實李昭在京城也吩咐太醫院大批制作大蒜素丸子,作為藥品補給送去戰場的,不料反響平平,軍醫官對晉王殿下所吹噓的這個大蒜素丸子的“神藥”效果,都表示懷疑。

李昭還發電報向宋清月詢問過,是否是他操作有誤,導致藥效打折。

現在發現問題了,不是大蒜素不管用,是藥效保質期太短了。

“若是冰凍的話,可能延長保質時間?”宋清月問楚太醫。

楚太醫一愣:“這個,臣還沒試過。”

宋清月道:“我讓人給你取冰塊,你先試試看,如果低溫可以延長保質期,冬季倒是可以用。”

宋清月覺得,藥性失效無非兩個原因,一是揮發,二是氧化,那么其實只要防止氧化和揮發就可以延長保質時間。

所以她想再試試看,如果不制作成丸子,按照罐頭的制作方法,將蒸餾得到的藥油直接封裝在小瓷瓶,或是小鐵瓶里,或許可以延長保質期。

這么一想,現在已經有沖壓機了,罐頭的封裝技術是不是可以改進改進了?

可是啊,用機械造一個臉盆,和用機械制造一個螺旋金屬瓶蓋的技術難度差距還是挺大的,現階段只能試一試傳統的臘封了。

軍用暫時因為保質期而無法實現,不過這個打算丸子在山西本地可算是一時風頭無兩了。

說到醫院,宋清月干脆在太原城弄了一個“昭月崇善醫院”。

地點選在太原城最大的佛寺,崇善寺中。

這也是醫院名字里頭“崇善”兩個字的由來。

宋清月最開始十分客氣帶著好些水果罐頭來拜訪這里的主持和尚,跟他商量想要征用他的寺廟,建醫院的事情。

“娘娘想征用幾間屋舍?”主持和尚問道。

“所有的。”宋清月笑起來,“本王妃的意思是呢,把佛像搬走,毗盧寶殿就當成醫院正堂,后面的屋舍呢,一部分用來制藥,一部分用作病房。”

“這……娘娘說笑了。”老和尚的臉冷了下來。

宋清月哈哈一笑:“沒有說笑哦,外頭是兩千晉王府的府兵,方丈若是不答應,本王妃只好請你去王府里接著商量了。”

“你!你這是褻佛!娘娘就不怕遭報應么?”老和尚氣得胡子都抖了起來。

宋清月卻神情依舊輕松,站起身,背著手在方丈雅致的禪房里轉了轉:“按照你們佛家的說法,有因必有果。我會不會遭報應,來日方長。不過今日倒是你們這些占著大片土地還不交稅的禿驢的報應。來人,方丈對本王妃出言不遜,把他給我抓起來,請去王府喝茶吧。”

不等這方丈反應,院子里就傳來小和尚們與王府侍衛們打斗的聲音。

嗯,宋清月非常粗暴地將這寺廟里的和尚全抓了起來,底層種地、燒飯、打掃的小和尚全部強制還俗,還把原屬于寺廟的田地分給他們,每人五畝,要按照自耕農的稅率繳納賦稅。

另外宋清月還把官媒們找來,吩咐那些媒婆幫忙關照一下這群剛還俗的小和尚。

至于那群老和尚,宋清月沒想好讓他們干啥,就先關在王府的地牢里了,一個個老禿驢,全部肥頭大耳的,看著就不像什么正經高僧,先餓餓瘦再說。

后來有別的寺廟的和尚跑來王府,說崇善寺的老方丈是山西僧侶的右善世,還有兩位法號分別為明凈、明空的和尚,乃是山西的左右覺義,他過來聽說幾位師傅犯了錯,現在這三個位置空著,無人勝任,想請問王妃娘娘,是否允許其它寺廟推舉出新的善世和左右覺義。

宋清月一開始甚至沒聽懂他在說什么,還是王府家令老大人對大周的官僚體系了解得深入。

“善世、覺義都是僧官職位的名稱,善世就相當于山西省所有在冊僧侶的布政使,左右覺義則是專職負責僧紀戒律的監督,處理犯戒僧尼的,相當于僧侶的推官。若是普通人跟寺廟有了官司,不是去知縣或是知府衙門打官司,而是來找僧官打官司。”家令老大人不急不慢地解釋了一遍,終于叫宋清月聽明白了。

“可這樣不公平啊!覺義本就是僧人,肯定會向著寺廟說話啊!”宋清月馬上抓住了關鍵點。

家令老大人捋著胡須點頭道:“娘娘說得不錯!這也就是崇善寺發展壯大至此的原因,那二萬畝寺田怎么來的,不就是幾十年間不斷打官司贏來的么。”

“那善世和覺義這些僧官,歸吏部管轄不?”

家令大人搖搖頭:“歸禮部管,有禮部正式簽發的文書和官印。”

“這么說,我還要給王爺拍個電報去,報備一下這事兒?”

“是,最好跟王爺說一聲,禮部那兒想必王爺會幫娘娘處理妥當的。”

宋清月沒想到處理幾個看不順眼的老禿驢還牽扯出這么一大堆麻煩事來。

這下子醫院和醫學院的地方都有了,連住院部的樓都不用蓋了。

沒出八月,“昭月崇善醫院”的牌匾便掛了出來。現在“昭月”二字就是品牌,掛出來人家就知道這是晉王府出資建造的,不用問,問就是值得信賴。

宋清月拜托楚太醫從民間選拔十位有各自專長的大夫,請他們前來坐堂看診、帶徒弟。

倒不是宋清月開出了多么優厚的條件,說實話,這年頭,一個有點名氣的大夫,生活是非常滋潤的,特別是那些能被大戶人家請上門去看診的大夫,診金一般都在一兩紋銀以上。

不過是這些大夫來了昭月醫院之后,可以隨意查看宋清月這里收藏的全部醫書和醫案,都是從太醫院里弄來的抄寫本,乃是一般的民間大夫求不到的東西。

另外,她還會向這些大夫免費提供最近新出的神藥“大蒜清毒丸”的制作方法。

這話一說出去,不到半個月就有近三十名大夫主動找上門來,想要應聘醫院的座堂大夫。

錄取與否自然由楚太醫決定,反正今年,宋清月決定只錄取十個大夫。

她給這些大夫每月十五兩紋銀的底薪。同時,不阻止他們去大戶人家上門看診,但規定他們每月至少接診六百次,才能拿到那十五兩紋銀的底薪,如果看診不到六百次的,就只給八兩紋銀,不過,若是超出六百次,則按照每次四十文算,給與補貼。

合同為八年,如果提前走,就要付違約金。

百姓來昭月醫院看大夫,每次只需要五文錢的掛號費就行,剩下的就只要付藥錢就足夠了。

這相當于宋清月幫大家出了診金,對這些大夫來說,這里包吃包住,收入穩定,還有這么多同行可以相互交流,也是美事一樁。

而大蒜素丸子的問世也解決了這些大夫很多麻煩。就楚太醫本人的實踐來看,許多病癥,比如風寒造成的咳嗽、發熱,吃壞肚子造成的腹瀉、發熱,還有因為骨折或是外傷造成的發熱,都可以服用大蒜素丸子治療病癥,效果出奇得好。

大蒜現在的市價跟米價差不多,都是八文到十文錢一斤,就算平均九文錢一斤好了。

目前萃取大蒜素所用的酒精大約可以循環使用二十次,萃取比例是一斤大蒜需要四斤酒精,這樣每二十斤大蒜的萃取大約消耗四斤酒精,再加四個蜂窩煤。

酒精的價格是每斤一百二十文。

而一個成年人治病所需的大蒜,差不多在每天二十斤上下,如果癥狀比較嚴重的話,吃三十斤的大蒜的大蒜素也是可以的。

這么算下來,加上人工費,吃大蒜丸子治病,每天用藥的成本就是七百文錢左右,連吃三天就要吃掉快二兩折色銀子!

可一點也不便宜,而這里頭主要的成本消耗在酒精上。

所以宋清月給了楚太醫一個任務,讓他試試看,直接干餾蒜蓉行不行,如果直接干餾蒜蓉可行的話,大蒜素的成本一下就降下來了。

宋清月想著這價格對于普通農戶來講已經不便宜了,因此沒再讓昭月醫院再提高藥物的價格,就按成本價出售,其余人工費用由她補貼,也算是變相的醫療補貼了。

好在現在大蒜素有“神藥”光環籠罩,大家對它目前價格的接受度十分良好,誰叫這年頭花十多兩銀錢治病,還沒能治好的事情比比皆是,城市里小老百姓家里的積蓄,基本上也就十兩左右,鄉下農戶們的積蓄則更少。許多農村的老人家生了病都是不治的,能扛得過去就自己扛,扛不過去就一死了之,找醫生反而容易人財兩空呢。

可大蒜素的效果是有目共睹的,至少花了錢,大概率能夠把病給治好,這就讓很多慕名前來就醫的老百姓謝天謝地了。

不過宋清月還是害怕因為藥費太貴,有人因為吃不起藥而放棄治療。

所以她特意在抓藥的地方設置了一個“幫貧”辦公室,派了兩個王府的丫鬟去,她們的任務就是看到問了藥價直接調頭就走的人,上前提供幫助,每人幫扶限額為二兩銀子。

至于這個錢從哪里來呢?

這就要說到一個月前從崇善寺的地窖,還有幾個禿驢的禪房里頭搜出來的銀子了。

整整八十多萬兩!

就說這群和尚有多賺吧!

現在這筆錢被宋清月存進了一個叫“醫療基金”的戶頭里,除了用于幫助那些窮到沒錢買藥的人,醫院的大夫、灑掃、廚子、學徒、幫傭的工錢、還有各項用度的資金皆出自這里。

太原府其實還有兩座比較大的寺廟。

宋清月現在嘗到了甜頭,打算過段時間也去那兩座寺廟打劫一次,也不枉平日里百姓們捐的恁些香油錢了!

這次的醫院跟普通的醫館還有一個明顯的不同,在于這是一家擁有住院部的醫院。

住院部的病床,只要十文錢就能住一天,家屬需要的話,還有三文錢的大通鋪可以睡,就在病房里打地鋪的話,就不要錢。

這些病房一是供那些病情嚴重,需要持續觀察的病人住,醫生們也能更好地觀察患者的康復狀況,做出更詳細的記錄來。二則是方便那些從鄉下趕來府城來看病的病人,減輕跑來城里看病農戶的負擔。

住院部病患的屎尿會單獨收集起來,運城外專建的化糞池集中處理。

等醫院的設施、人員一切就位,姜子正也帶著他老婆還有五個已經被正式授予婦科醫官官職的女大夫來了。

不用建什么專門的婦科醫院了,就崇善寺兩個大殿,一個是毗盧寶殿,還有一個是大悲殿,這個大悲殿就給婦科醫院用了。

宋清月還打算弄個專門的婦產科,以后太原城的婦女生孩子都可以來醫院生,保證比那些接生婆專業,產科手術室也能保證比在家里更清潔衛生。

最后就是來醫院的花費問題。

這個自然還是要補貼的。

“每個孕婦補貼五兩如何?藥費加醫護費,還有住院費,五兩應該差不多了吧?民間請個產婆要花多少錢?”宋清月跟白嬤嬤還有屋里一堆丫鬟商量著。

問她們自然問不出結果來。

還是得去問太原城里的產婆。

說到產婆,宋清月忽然雙眼一亮,干脆把這些產婆全部集中起來,送去婦科醫學院參加培訓吧!

沒過兩日,太原府知府衙門處就張貼了王府正在尋找產婆的告示。

晉王妃又懷孕了的事情誰不知道啊!

產婆們都高興壞了,都覺得這是自己的大顯身手的機會。誰不知道城里多了一個什么“婦科醫院”的,昭月學校里健康衛生課的先生們都在跟學生說,以后家里家外街坊鄰居要有人生孩子,就趕緊送去婦科醫院,呆在家里生孩子容易感染、生病甚至死掉什么的。

學校里這么一宣傳,這群產婆都覺得自己的職業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危機!

可如果自己是給王妃接生的話,那就是走上了人生巔峰,以后就不愁生意了。

不出三日,太原城里幾乎所有的產婆都來了。

“三十七個?哇!還不少呢!”宋清月懶懶躺在美人榻上啃著最新鮮的祁縣酥梨,瀏覽過產婆們的名單,伸了個懶腰,“成了,全送去婦科醫院吧。怎么個教法,教多久,怎么才算畢業讓姜子正給我弄個章程出來。以后太原城的產婆都要持證上崗,就叫‘婦科助產師資格證’吧。”

白嬤嬤道:“那最近需要生活孩子的婦人們可如何是好?”

咔嚓!

宋清月咬下最后一塊梨肉,將核扔進侍女端來的景泰藍痰盂中,理所當然地說道:“自然是來醫院生啊!頭三個月全部免費!”

剛剛打劫了富得流油的寺廟,簡直爽歪歪!財大氣粗還不心疼銀子的感覺真好啊!

(本章完)


上一章  |  理科學霸的穿書團寵日常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