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學霸的穿書團寵日常第四百七十章 鄉村女校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理科學霸的穿書團寵日常 >>理科學霸的穿書團寵日常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七十章 鄉村女校

第四百七十章 鄉村女校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鞋底紅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穿越奇情 | 鞋底紅 | 理科學霸的穿書團寵日常 


另一頭,宋清月一邊忙著在太原府建立鄉村男女學校的事情,一邊還要幫著工廠解決機器出現的故障。

就目前來講,依靠橡膠帶傳動的蒸汽動力球磨機最大的問題就是機器開動一個時辰的時候,橡膠帶就會因為發熱而變得粘糊,產生不必要的消耗。

就目前來講,橡膠帶都是有價無市的東西,都是從南邊大老遠運來的,產量就那么多,想要多的都沒有。

蒸汽機跟電動機不一樣,并非是你想要停下來的時候電源一關,隨時就可以停下來的,首先要等待煤爐里的煤燒完,在這段時間內,鍋爐會持續沸騰一段時間,而現在工廠的解決辦法是有專人時不時往傳動帶上澆涼水降溫,可這樣一來,橡膠帶容易打滑。

這么做除了橡膠帶打滑的壞處以外,就是機器鐵質部件也會因為澆水而提前生銹,這又是另外的損耗。

煙片橡膠的硫化問題再次讓宋清月頭痛起來。

事實上,宋清月早早就傳了信件去南方,提醒他們著重做一做橡膠的硫化實驗,南邊的橡膠工廠也已經開始了硫化實驗。

但因為經驗不足,加入硫磺的量和溫度還在探索中,硫磺粉末磨得再細,也很難與橡膠液均勻地混合在一起,很多時候加入硫磺的橡膠,品質反而沒有沒加硫磺的橡膠好。

宋清月倒是知道一種將成品橡膠硫化的方法:將橡膠薄在室溫下浸泡在二硫化碳溶液中一段時間,之后拿出來晾干就可以達到硫化的目的。

但二硫化碳這一原料有毒有害,且不說如何制備,光是如何保存就是一大難題。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將香蕉片置于硫磺蒸汽中熱加工,不過耗費的時間會長很多。

另外就是讓他們試試看將磨細的碳粉加入膠漿中,看看能不做出更加硬質的橡膠。

這種加了碳粉的硬質橡膠才能作為輪胎的外胎試用,現在的煙片橡膠根本不耐磨,勉強做做鞋底還成,做輪胎是定然不成的。

宋清月將這些都寫在了信里,讓人加急送往南方,期待今年秋季送來的新的橡膠片。

工廠那邊,暫時就只能選擇用澆水的方法降溫了,不過鐵質機器卻是可以靠涂抹晾曬濃稠的蓖麻油來解決生銹的問題。

除了蓖麻油、桐油和從石油中分離出來的潤滑油也是可以用的——這個年代已經有最最原始的石油化工產業了,而大周朝的石油則全部來源于陜西府延長縣的石油湖。

想當年宋清月饞了那個石油湖許久,奈何那個石油湖屬于軍用物資,被朝廷嚴密地看管起來,就算是李昭也沒辦法搞到石化潤滑油,現在倒是有人定期從延安送潤滑油來,可見做一個實權派的皇子是有多少好處!

除了工廠的事情,各地的校舍還在建造中。

為了建造那些校舍,宋清月倒是專門在幾個地方都辦了水泥混凝土磚的磚廠。

這種水泥混凝土磚相比于傳統用黏土燒造的紅磚或是青磚,雖然在強度上略遜一籌,但這年頭其實沒什么建造高樓大廈的需求,建個一層的校舍而已,水泥混凝土磚的強度是完全能夠滿足校舍承重需求的。

而磚廠招工也延續了宋清月招收童工的思路,除了半工半讀以外,這次她還特別加了男女比例一條,要求當地的負責人招收童工的男女比例是一比一,相同的。

吃苦耐勞的農村女娃娃做起事情來,哪里比男娃差了。

發放工錢的規則則是,每人每人有一個最低完成指標,完成這個指標,才能拿到基礎工錢,指標以上則按成品數量計算。

管理人員則從宋清月這里出人。

五芳齋里已經有五六屆完成三年識字和算數教育的丫鬟了。

可以說人才儲備非常充沛,白嬤嬤在府中張貼了,去下面磚廠做會計、監督員、先生的告示,很快就有好些丫鬟來應聘。

宋清月也不搞什么推薦制,直接安排了一場考試,分高者錄用。

每個工廠配廠長一名,會計六人,質檢員六人,以及老師三人,另外還要再在當地聘請一個懂官話的本地人當助教和溝通員。

因著工廠學校每天只上一個時辰的課,所以教師還要兼職工廠櫥子。

而會計、質檢員和三名教師的工錢都是統一的,每人每月三兩紋銀。廠長的責任重些,需要負責統籌工廠的住宿、餐食、原料采購以及跟王府的溝通事宜,所以每月多半兩。

雖說廠長看起來沒什么太大的實權,但宋清月卻是將分配年終獎的權利交給了廠長。

都是人,總有工作態度積極和不積極的,也總會有人工作出錯多,有人出錯少,作為廠長,有權力獎勵工作好的。

宋清月還提前給了幾個廠長如何分配年終獎的參考標準,也提前告知了她們,每個廠的年終獎也并非等額的。她會提前定下一筆定額的資金作為年終獎的資金池,每個廠可以分到多少,要視各廠當年的效益而定。

當然,這些人都是王府丫鬟出身,要是誰對廠長的分配不滿意,都是隨時可以跑來太原王府告狀的。

宋清月為此特意成立了一個專門管理旗下各個商社糾紛的小型內部法庭。

而廠長想要開除某個實在不像話的員工,也需要通過王府內部法庭的同意。

這個法庭的擔任的人選也不固定,宋清月交待白嬤嬤要選跟廠長和員工都沒交情和關系的五個人擔當,盡力在制度上杜絕王府內有專權的下人出現。

除了磚廠,宋清月在幾處砂礫巖采石場附近建立了專門的碎石廠。

另外宋清月還要求兵工廠為采集砂礫巖和石灰石的工人們生產一種專門用于采石的管狀爆破彈。也就是采石的時候,先在巖體上打一個小洞,接著將管狀爆破彈塞進去,從遠處引爆,采石效率因而大大增加。

為了工人們的安全著想,李昭干脆辦了一個采石行,將原本零散的采石工組織起來,配備了專門的醫護人員,餐食和住宿也統一組織起來。

還有專門的技術人員教大家如何安全使用爆破彈。

而碎石廠的體力要求就比混凝土磚廠的要求高多了,工作危險系數也高,宋清月就沒讓招童工。

但依舊在廠里辦了學校,給這些成年的苦勞力從業者一個念書識字的機會。

教得都是簡體字,會寫一百個字的,有機會當組長,會寫兩百個字的有機會當班長,會寫五百字的,有機會受資助系統學習做賬,日后可以升級為廠里的管理人員,甚至是做賬房。

有了這些鼓勵,將近三分之一的工人每天都去參加清早的識字班,還有三分之一,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地去聽課,剩下三之一從不去聽課的工人,有些是身體本就不太好,有些是上了年紀的,宋清月也不強求。

李昭學著宋清月在采石行也辦了一個識字班。

這群跟石頭打交道的工人都是最最吃苦耐勞的人,其中愿意在繁重的工作之余還堅持學習的,在精神上就是個比普通老百姓更堅毅的人。

這樣的人,絕對是當兵的好苗子!

李昭很愿意提拔這樣的人來新的火器營當兵。

他都想好了,一年之后,他會從這群工人中挑選晉中火器營的士兵,好好培養,定能培養出幾個出色的軍官來。

天啟五年六月之后,太原府周圍一百多個村莊里的昭月女校陸續開始招收學生。

女校的老師全部從王府的丫鬟里頭選拔,她們去到這些鄉間學校之后,需要身兼數職,識字、算數、生活衛生課全部由她們一人承擔。為了鼓勵村民將家中的女孩送來上學,學校依舊會提供一頓免費的午餐,所以老師還要負責學校的開支和采購。

與縣里的昭月學校一樣,宋清月會雇傭一位懂官話的本地人幫助老師們盡快適應。

住宿是早早安排好了,老師的宿舍一般就建在校舍后面。

條件肯定不如縣城和府城里的昭月小學好的,工作量也大,一間學校就一個老師,需要管所有的事情,所以開始挺多丫鬟不大情愿,所以宋清月給她們開出了每月六兩紋銀的月錢,為期六年,在她們教出第一批學生之后,可以選擇成績好的學生,讓其來太原參加王府的考試。只要通過測試,就可以被王府聘請為學校的新教師。

屆時,這些丫鬟可以選擇繼續呆在原本的學校,也可以跟王府申請調回王府做事。

為了進一步鼓勵村民送孩子來上課,宋清月還給每個校長下達了制作棉紗口罩的任務。

現在的設備還都很原始,碎石廠、水泥廠內的粉塵非常大,就算廠房中定期灑水,廠房內的粉塵量依舊是非常大的,長期在這些工廠工作大概率會得上塵肺病。

于是宋清月就想著給工人們配上口罩。

這年頭少有家庭作坊或是工廠會生產棉紗這種布料,因而宋清月打算采購細棉線,由學生將細棉線制成結構比較松散的棉紗,再制作成口罩。

至于細棉線,她打算就從山西南部的運城盆地一帶采購。

太原府附近的土地實在是不太適合種棉花。

而學校的學生們制作出來的口罩,宋清月也會按照統一的價格收購,也給這些女學生們增加一筆收入。

日后,宋清月還打算建更多廠子,給這些識字念書的女娃娃們更多就業機會。

經濟基礎決定家庭地位嘛。

當然,宋清月并未特意交待自家的丫鬟們給女娃娃們灌輸男女平等的思想,因為她相信,只要不特意去教她們三從四德的東西,有些關于平等,關于自由的想法會自然而然地從她們有效的心靈里冒出來。

但她卻是交代過當鄉村校長的丫鬟們,如果女娃娃們在各自家里受了委屈,是可以去管一管的,特別是如果她們遭受了家庭暴力,她們可以跑來王府告狀。

宋清月將“女娃娃援助會”會長的重擔交給了鳳九,一旦有人求助,就上門用暴力解決一下問題。

做了她昭月學校的學生,就是王府罩著的人了,誰也別想隨便欺負。

另外,之前被宋清月從河里救上來的杜二丫,則被宋清月派去讀書認字去了。她要求杜二丫今年年底之前學會書寫五百個簡體字,認識五百個繁體字。明年開始,她要這個二丫去當宣教員大隊長,負責去各個鄉村學校給女娃娃們辦講座,講一講自己從小到的凄慘遭遇,她要杜二丫告訴這些女孩子們,在面對什么樣的情況的時候,女人也是可以反抗長輩,反抗命運的。

她要杜二丫告訴這些女孩子們,可以去哪里尋求幫助。

比如村里的、縣城里的昭月小學。

晉王府的王妃娘娘會替她們做主。

截止到六月底,這批鄉村小學報上了學生總數為八百七十一名,也就是說,平均每個學校只招了十個學生不到。

宋清月笑了笑,讓王府櫥子做了一大批核桃粽子糖出來,叫身邊幾個大丫鬟分別帶上糖果去下面走一圈,慰問一下大家,順便告訴一下大家別心急,日后肯定會慢慢多起來的。

至于男校,宋清月打算從各個工廠里選成績拔尖的,重點培養起來,再叫他們去鄉下辦學校。

她實在是不想請那群接受過這個年代的儒學思想荼毒過的童生或是秀才來當先生,原因是這樣她就沒法子“夾帶私貨”了。

(本章完)


上一章  |  理科學霸的穿書團寵日常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