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學霸的穿書團寵日常第二百九十章 肅王登基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理科學霸的穿書團寵日常 >>理科學霸的穿書團寵日常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九十章 肅王登基

第二百九十章 肅王登基


更新時間:2022年12月13日  作者:鞋底紅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穿越奇情 | 鞋底紅 | 理科學霸的穿書團寵日常 


八月初一,大吉。

大周儲君,肅親王李炟正式登基為帝,定年號為天啟。

不過現在才八月,要等到明年元旦,才能正式更改年號。

這下,肅王殿下終于正式從王府搬到宮里住了。

登基第一件事,乃是大封六宮!

封小寧氏之前,先封了已故的原配大寧氏為孝康敬皇后,之后才封小寧氏為皇后。

莊側妃被封為貴妃。

六公子生母尤良媛則被封為賢妃。

二姑娘李茜生母高良媛、三姑娘李媛生母蘇良媛、四姑娘生母耿良媛三位都被封為嬪。

另外追封了五公子那位過世的生母一個嬪位。

剩下有生育過的美人典儀則被封為昭儀、淑儀、昭容、淑容、婕妤等等。

沒生育過的,則一律都封為才人和淑女。

至于孫側妃的位份,乃是登基后三日才下的詔書,封了才人。

四公子李旻松了口氣,父皇到底是給他留了幾分顏面,沒將他母妃漏了,不然他往后的日子可真的要難過了。

在這之后,眾大臣伸長了脖子等待皇子們的封爵卻遲遲未有動靜。

倒是李昭寫的那本數學書,歷經肅王修改過四遍,宋清月修改過一遍,之后宋閣老和宋辰旭又分別看過一遍覺得沒有什么問題之后,由新君陛下親自下旨,開始整本雕版印刷。

這本數學書里有許多圖表,肅王殿下讓李昭將圖表盡量畫精確之后,交給雕版師傅,先做成泥板,之后再翻成銅板——新君陛下的旨意乃是這本書需要大量印刷,日后也會不斷再版,必須做成堅固耐用的銅板。

等到校對印板的工作完成,正式開始刊印的時候,李昭拉著宋清月去看第一批書的印制。

“把月兒的名字放在前頭了。”李昭指著書封面上放在自己名字前頭的“君莫笑”三個字悄聲跟宋清月咬耳朵。

宋清月低頭一瞧,只看書封上寫著:“主筆:君莫笑,皇長子李昭,校對:大周皇帝陛下李炟,宋建鳴。”

宋清月兩只眼睛笑成了月牙兒。

皇長子和大周皇帝陛下兩個頭銜可真好玩。

大約還是歷史上頭一回由皇室成員親自寫的書吧?

當時排活字的師傅看到拿來的手稿的時候差點沒把魂嚇飛了。

竟然是大殿下的親筆手書!

現在宋清月將李昭的初版手稿要了過來,好好地放在一個樟木盒子里藏了起來。這玩意兒日后大約是可以被當成某某國家級大型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需要用一個單獨的玻璃展柜,供在某個珍寶館的正中央!

李昭將印出來、裝訂好的第一本新書交到宋清月手里。

翻開扉頁,這本書的序言乃是由肅王殿下親自撰寫:

“萬般學問,當明道存心以為體,經世宰物以為用。

天下治亂,在于人心之邪正。

學術明,則人心正。

人心正,則人才興。

人才興,則風俗正而治化翔洽矣。

天下學者,若不能明道存心,則人人逐利,存私德,棄公德,則于民不利,于國不利,于君不忠。

如若只明道存心,卻不知如何落實,那么經學就成了無用的虛妄。

科舉取士,原為公平選拔人才。

八股之文,亦為去考官個人之善惡,使吏治選官更加公允。

然科舉八股,尋章摘句,學問不辨圣賢真義,治民不曉農桑稼穡。長此以往,圣人之學毀矣,墮入斷章取義之惡境。

天下讀書人寒窗苦讀,不為報皇恩、不為恤民苦,只求金榜題名,追名逐利,兼并土地,貪污腐化。

則不出幾世,天下大亂。

讀書做學問,首要正心,其次務實。

朕欲正天下人之心,首當讓天下人吃飽飯、穿暖衣。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廉恥。

若百姓凍死餓死,卻還讓他們守禮知恥,豈非滑天下之大稽?

儒者之學,明體適用之學也。

明體適用之正業,處也有守,出也有為,生民蒙其利濟,而世運寧有不泰

道不虛談,學貴實效,學而不足以開物成務,康濟時艱,真擁衾之婦女耳。亦可羞己!

朕命大皇子著此書,望天下讀書人共習之。

經學為本,實學為用,缺一不可。

望諸君切莫舍本逐末,遺忘讀書之本心。

讀書,乃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朕親筆著此序言,與天下臣民共勉。”

宋清月讀完,只想感嘆一句,肅王殿下也不單單是個肌肉猛男嘛,寫起文章來言之有物,有模有樣!

李昭湊到宋清月耳邊悄聲道:“這序言乃是岳父大人潤色過的!”

難怪!

自家爹爹的文采,自然是極好的!

宋清月有點得意。

第一批書印了三萬本。

肅王像是什么現代的炫兒狂魔老父親一樣,全體文武大臣人手發一本,命大家務必仔細研讀。

一時間,全國的讀書人都被驚動了!

這是什么意思?

日后大皇子這本書,不會被納入科考范圍吧?

皇帝陛下親自推廣,又是大皇子殿下主筆。

等等,那個君莫笑又是何人?名字竟然排在了大皇子殿下之前?

可既然這個“君莫笑”如此受到皇帝陛下和大皇子殿下的器重和禮遇,又為何要隱姓埋名,不愿以真名示人?

大丈夫的夢想不就是揚名立萬,留名青史么?

簡直叫人摸不著頭腦!

一時間朝野議論紛紛。

宋清月的日常依舊非常滋潤,她現在每天還是會去順天府衙門打卡上班做她的婦科醫學院招生辦主任。

午休的時候,宋清月聽到府尹史大人正跟府丞、治中、通判、推官、儒學教授還有訓導一眾順天府衙門的官員研究那般數學書。

不過這群官員的心思沒放在數學上,說實話也沒太看明白,他們一直在猜測那位神龍見尾不見首的“君莫笑”到底是何方神圣。

宋清月正用面皮卷著香酥的烤鴨和蔥絲、黃瓜絲一道往嘴里塞呢!

聽聞他們的議論,心里不禁有些暗爽。

何方神圣?

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啊!

真慶幸當時沒選擇公開自己的姓名。

不然現在她可沒法照常生活了。

朝堂上肯定有無數人噴自己老爹外戚專權,噴她乃是禍國妖女什么的。

宋清月現在完全不吝以最大的惡意揣測人心。

肅王那序言里罵得真好:天下讀書人寒窗苦讀,不為報皇恩、不為恤民苦,只求金榜題名,追名逐利,兼并土地,貪污腐化!

也不知道滿朝文武看到那篇文章,羞不羞愧!

八月初五這日,李昭帶著宋清月入宮,說是跟父皇一道用晚膳。

因為還在孝期,皇宮中亦是沒有太多色彩,宋清月、李昭,包括新帝的衣服也都是素色為主,菜飯也相對簡單,不過葷菜倒是不少。

誰叫新君李炟是個無肉不歡的家伙呢。

皇帝見宋清月瘦了,便挖了一勺她最愛吃的清燉蟹粉獅子頭進宋清月碗里,開口道:“朕打算封老大為晉王,這事兒老大媳婦你知道了吧?”

宋清月點頭:“夫君已經與我說了。”

皇帝道:“老大媳婦別誤會,朕今日特意找你們入宮來吃這頓飯便是要親口給你跟阿昭一個保證,儲君之位,日后必定是阿昭的,沒人比他更合適。只是現在需要他先去山西做些事。”

李昭笑起來,拉住宋清月的手道:“父皇放心,我跟月兒都明白的。”

皇帝看一眼宋清月,哼哼:“朕的兒子朕放心得很,就是咱們大媳婦兒小鼻子小嘴的,心眼也小得很,朕這不是怕她不高興么。”

宋清月撒嬌似地癟癟嘴,李昭卻笑著輕捏她面頰:“以后勞娘子陪著為夫去山西吃幾年黃土。”

皇帝笑道:“走之前先在京城,把那什么科學院還是理學院的建起來。明年開恩科,朕打算先將算學納入科考范圍,老大媳婦,這事你得好好幫著朕。”

“兒媳省得,定會好好做的。”宋清月來了精神,語氣中充滿干勁。

皇帝滿意點頭。

宋清月見皇帝心情好,又大著膽子拖長了音撒嬌道:“父皇,兒媳還想求您一件事兒”

那語氣嗲得讓皇帝起了一身雞皮疙瘩,預感這小丫頭又要提什么叫人為難的事,皇帝無奈道:“你說。”

“兒媳,想替一位救命恩人求個情。”宋清月眨巴著無辜的大眼睛,巴巴地瞧著皇帝陛下。

皇帝的眉毛微抬,靜默一瞬,才道:“孟家丫頭。”

宋清月乖巧點頭,聲音極低,說得小心翼翼:“她醫術真的很好!不用浪費了……”

李昭忙在一旁解釋道:“父皇,月兒沒別的意思,她也是想著那孟家表妹也算是個能人,醫術確實精湛,能利用起來,乃是利國利民之事。”

別的不知是否落進皇帝耳朵里,“孟家表妹”幾個字倒是被聽進去了。

皇帝這才想起來,對啊,那丫頭是個孟家人!

他自己亦是知道孟家名聲不好,所以登基五日了,也沒下詔給孟家把爵位提回去。

不過倒是可以利用孟家那個丫頭,挽回一些孟府在民間的名聲?

他思量半晌,道:“阿昭,為父若是下一道旨意,叫孟家丫頭跟李晵那小子和離,再用她,你覺得如何?”

李昭道:“兒子反而覺得不和離更好。”

“此話怎講?”

“孟家小表妹與李晵夫妻情深,父皇硬拆散人家,不是美談。再者,也給朝中諸位大臣一個信號,凡有才能之人,父皇您是可以不計前嫌重用的,可安眾臣的心!”

皇帝聽后笑起來,看著李昭,滿眼都是老父親的欣慰。

他點頭:“如此,便將孟丫頭放出來,去負責婦科醫院之事。”

“不如您給她個副院長做做?”宋清月打蛇隨棍上,得寸進尺地提議道。

皇帝考慮了一瞬,最終還是點頭同意了。

宋清月立刻甜甜笑起來,又道:“兒媳怕那孟姑娘對咱們心中有怨,若是她做得好,父皇能賞她生母一個誥命夫人么?她還有個弟弟,今年十五了,不如父皇也給安排個位置?”

皇帝聽得眉毛越抬越高,她聲音越來越小,不過還是又慫又膽大地堅持把話說完了。

李昭笑笑,道:“父皇,月兒所說不無道理。想要那丫頭好好給我們做事,是得給她點好處。孟晚楓最在意的人有三個,她生母,她親弟弟,還有一個李晵。李晵那兒咱們不放人,另外兩個這點好處不是不能給。”

皇帝聽著嘆氣。

罷了,確實不能又叫馬兒跑,又不給馬兒吃草。

晚膳氣氛一直都不錯,要談的事情也差不多在飯桌上解決了,飯后李昭跟宋清月又喝了半盞茶,拉了一會子家常,皇帝才放他們出宮回王府去。

天都黑了,宮門卻還沒落鎖,就等著大皇子殿下和大皇子妃二人出宮呢。

余下幾日,朝中開始有人上書皇帝,讓皇帝盡快立下太子或是儲君。

既然大皇子殿下有才,皇帝又看中他,這事難道還不是板上釘釘?

有機靈的這不就立刻上折子討好皇帝,討好未來儲君了么?

可出乎大家意料的事,凡是提議為大皇子殿下請封太子的奏章皇帝竟然一概留中。反倒開始封賞起有從龍之功的幾家功臣。

鎮北侯府乃是最早站在皇帝這邊的,被晉爵為鎮北公。

從前在南邊替肅王統領南洋水師的程將軍,直接被封了隆平侯,可謂榮耀之至。

歐家則被封了忠誠伯,沈家被封了平江伯,梁家被封了昌順伯,都是只能承襲三代的伯爵位,不過這又如何,有爵位跟沒有爵位,那榮耀就不一樣。

三家都從嶺南被調回了京城。

梁家人挺高興,他們本就是京城人。

但歐家和沈家卻不是很樂意。

在京城哪有在嶺南舒服?

可皇帝下詔了,還是封爵的恩典,就斷無拒絕的可能,只能在嶺南一系官員的任免上下點功夫了。

徐祐忠被調回天津,繼續擔任天津衛的指揮使,他的位置則由遼東的廣寧前屯衛的小劉將軍替代。

這樣西北有遼東派系的人,遼東有西北派系的人,宋清月看了這安排只能感嘆,人一旦做了皇帝,就必定要搞制衡,心累啊!

穆家的穆磊乃是庶出,不然按照肅王的想法,應當直接由他繼承國公府爵位的,但穆家已有世子,且這么多年并無過錯,不好無故廢了人家的世子之位。

于是派人去問了問穆磊的意思,看看他想要個什么封賞。

皇帝說,可以讓穆磊的親妹子穆玉卉入宮,要么嫁給自己,可以封她個高品的妃子,要么嫁給李昭也成。

這便是給穆磊這一支抬地位。

穆磊本人其實一個都不贊成,陛下年紀大了點,李昭那兒更不靠譜,那家伙一顆心都被栓在那位大皇子妃身上了,哪里還有別人的位置?

但穆玉卉想起寧越瑤來恨得牙癢,她拉住兄長的手道:“阿兄!我想嫁給大殿下!寧越瑤,我穆玉卉跟她不共戴天!我要寧越瑤那個賤人這輩子不得安生!”

穆磊聽了直擺手,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那還不如直接嫁給陛下呢。如今妃位以上的就兩位,你大概是能封個妃的。大殿下對他那位大皇子妃喜歡得不行,你跟了他沒前途。”

穆玉卉聞言雙眼一亮,高興地問道:“這么說,寧越瑤那賤人也不得寵?”

穆磊嘆口氣:“大概是吧……不過也不一定。寧遠之前做錯了事,大殿下最近冷著寧家那位,大概也有警告的意思。總歸寧家的面子,他不能不給。”

“那我就入宮!”穆玉卉立刻道。

“為何?陛下……陛下都四十多了!可以當咱爹了!”

“怕什么!我瞧著陛下挺英武俊朗的。阿兄,我要入宮!我要叫寧越瑤那賤人給我下跪!”

穆磊勸了半天,依舊勸不動妹妹想要報復寧越瑤的意志,只得嘆氣答應了她。

不過依舊告誡道:“就算寧家那位日后要給你下跪,你可也別做的太過火了,還有,大皇子妃,你不要去招惹!”

“這是為何?”穆玉卉不高興地問道。

穆磊撓撓頭,這事他也說不清楚。

只就是一種直覺,那位大皇子妃是個古怪的。

他如今作為天子近臣,自然知曉這段時間大皇子妃出入皇宮的次數,實在過于頻繁了!且皇帝陛下和大皇子殿下對她的態度也極為古怪!實在過于禮遇了。

且大皇子妃跟隨大皇子殿下一道出入皇帝陛下的御書房如同吃飯喝水一般。

不知道的,還以為她跟她父親一樣也是內閣大臣呢!

他皺眉煩躁道:“總之,你不要招惹那位就是了!”

不日,穆玉卉入宮,封了順妃,賜住太后娘娘從前住過的承乾宮,可以說是非常高的禮遇了。

最后便是西北一線這次按兵不動的那些衛所指揮使、各地總兵還有守備們,雖然沒封爵,但該賞賜的賞賜,該升職位的給升了職位,就比如之前一心想要跟著李昭混的涼洲衛指揮使鞏將軍,這不就被調到山西去擔任總兵了么。

莊浪守備霍元漢亦被升為參將,調去了山西。

鞏、霍二位將軍直樂瘋了,就知道當初跟李昭搭上關系是正確的選擇!

當初那批跟太子李熾關系頗深的臣子,好些都拖家帶口不知所蹤了,他們當初走得倉促,留在京城的空宅子里好東西可不少呢!

皇帝命汪祿恩去抄家,把能搜掛的東西都搜刮了,剩下的空宅子還能便宜賣給有這方面需求的有功之臣。

一通封賞下來,對皇子們的爵位,皇帝依舊絕口不提。

不久之后,宮里便有傳聞傳出來,說是順妃入宮后極為得寵,陛下只要不在書房通宵加班處理政務,就會去承乾宮睡,也算叫穆磊放心了。

穆家兩位老夫人現在有苦難言啊!

正得圣眷的穆磊因為寧越瑤的事,早就跟家里有些離心了,他妹妹表現得比他還明顯,現在入了宮,更是一步登天。

穆家兩位老太太幾次遞牌子進宮里,想要見見順妃娘娘,把話說開,跟她正式道個歉,修復一下關系,奈何都沒有音訊。

穆玉卉根本不愿意見她們。

那兩位老太太平日袒護、溺愛寧越瑤,她穆玉卉一屆小小庶女管不著,但寧越瑤欺負到她頭上去了,還要她聽倆老太太絮叨袒護的話,沒得那樣惡心人的。

穆玉卉可不愿意自己給自己找不痛快。

她根本不在乎什么長長久久,趁著自己現在得寵,她就是想要耀武揚威一番,就要叫公府兩位老太太沒臉!

那個肅王寫的序言部分是我花了兩個多小時四處東拼西湊而成,又是寫到凌晨兩三點的一天……

其實剛開始碼字時候跟一個jj作者交流過,讓她幫我看看文提提意見啥的,自信滿滿而去,結果被批為文筆幼稚,看兩眼就不想看下去的文。我真的不服氣啊!居然說我文筆幼稚,有木有搞錯?我覺得只是語言習慣不一樣而已,沒必要說我文筆幼稚吧?

但是每次寫到這種稍微硬核一點的內容的時候了,腦子里的半瓶子醋就不夠晃的了。

到處找材料抄抄改改,縫縫補補,拼拼湊湊,深深覺得真的是沒文化啊……

沒文化的理科生盡力了,大家湊合看吧,有文才的親親們不要吝嗇自己的才華,可以留言寫個更好的版本出來給我參考參考哈!嘿嘿嘿

寫了快三百章,終于開啟團寵模式了!

真夠慢熱的,感謝大家的包容和支持!能看到這兒的都是有緣人!愛大家,么么噠!

(本章完)

新書、、、、、、、、


上一章  |  理科學霸的穿書團寵日常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