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
來到檢察院報道的第一天,秦浩受到了空前的禮遇,檢察長親自帶他熟悉環境。
“這位是小秦同志,金陵大學政法系的高材生,而且還是四年專業課第一,這可是我好不容易才搶來的人才。”
有了檢察長的撐腰,同事們對秦浩自然是格外熱情。
“小秦啊,你暫時就先在檔案科熟悉一下咱們檢察院的日常流程,等過一段時間,我再另外給你安排。”
“一切聽從組織安排。”
檢察長十分滿意秦浩的回答,拍著他的肩膀:“小秦啊,我看過你的檔案,當過兵還是連長,又是名牌大學的高材生,能文能武,將來前途不可限量,好好干,我看好你。”
說完,檢察長就把秦浩交給了檔案科科長。
科長姓黎是個戴著黑框眼鏡的中年男子,又高又瘦,結果一問還不到四十歲,看起來有些顯老。
黎科長把秦浩帶到檔案室的辦公室。
“這位是新分配來的小秦,是金陵大學的高材生……”
隨著黎科長的介紹,秦浩對整個檔案科也有了一定了解。
整個科室加上黎科長,加上他一共就八個人,卻要處理所有案件的檔案,而且也沒什么升職空間,算是一個閑散部門。
不過,閑散歸閑散,這的確是一個全面了解檢察院工作流程的部門。
黎科長給秦浩安排了工位之后,就回到自己的辦公室,并沒有表現得太過熱情,估計是覺得秦浩這種人不會在他的部門待多久。
“小秦對吧。”
坐在自己隔壁工位的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婦女,滿臉帶笑的看著他。
“對,王姐有什么事需要我做嗎?”
新人進入職場客氣、勤快永遠是必殺技,特別是在機關部門工作,不要小看這些職場老油條,誰知道他們背后都有什么樣的關系,秦浩自然不會仗著自己是大學生就恃才傲物。
中年婦女對秦浩的態度十分滿意,和善的道:“沒有沒有,你坐,閑著沒事聊聊嘛,你別緊張。”
“小秦啊,你今年多大啦?”
“26了。”
“哎喲,那不小啦,有沒有成家啊?”
“還沒,不過已經有女朋友了,她在招商局上班,我們年底就準備結婚了。”
聽秦浩這么一說,王姐臉上的笑容頓時收斂了幾分。
“這樣啊,那挺好的啊,聽你的口音應該是本地的吧?你對象也是本地的嗎?”
“對,我們倆從小一塊長大的。”
“哦。”
王姐遺憾地搖了搖頭,再也沒了剛才的熱情。
右邊工位一個跟秦浩差不多年齡的年輕同事壓低聲音說道:“王姐有個外甥女,也是大學生,在財政部門工作”
“我叫江濤,以后有什么不懂的隨時問我。”
“秦浩,很高興認識你。”
二人握了握手,隨后的三天里,黎科長一直沒有給秦浩安排工作,索性秦浩就去給江濤幫忙打下手。
這天剛上班,江濤帶著秦浩來到檔案室,順便講解檢察院的辦案流程。
“一般來講,檢察院受理的案件都是從公安那邊移送過來的,會對案件材料進行初步審查,確認是否符合立案條件,如果符合,將正式立案并展開審查與偵查,這一步就是要對案件的事實、證據進行審查,核實證據的真實性、合法性和關聯性,如果發現證據不足或存在問題,就要發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或者遇到一些特別重大的案件,檢察院也會自己補充偵查。”
“補充偵查完成之后,就要移交法院起訴,法院進行判決之后,咱們檢察院的工作就算是完成了,不過所有的檔案都必須留存,以便后續有上訴或者是翻案的情況出現……”
在江濤的講解下,秦浩基本對檢察院的工作范圍跟流程有了一定認識。
“唉,江濤,這些檔案看起來怎么這么亂?”
秦浩翻看檔案目錄時,發現檔案歸納十分混亂,基本就是按照一個個案件歸檔的日期擺放的。
“這已經算是好的了,你沒看到那些49年之前的陳年卷宗,那才叫一個亂呢,而且咱們檔案科總共就這么幾個人,要是重新整理的話,還不知道要花多少時間呢。”
江濤滿不在乎的道。
從檔案室出來之后,秦浩就來到黎科長的辦公室,主動提出將檔案室重新整理歸檔。
黎科長聞言皺了皺眉:“這樣工作量是不是太大了?”
“科長,反正我現在也還沒有具體的工作,要不這個任務就交給我吧?”
“這……不太好吧,小秦你可是大學生,怎么能讓你干這樣的工作呢。”黎科長一副為難的表情。
秦浩正色道:“科長瞧您這話說的,既然我被分配到檔案科,那就是您手底下的一個兵,做什么工作您盡管安排。”
黎科長對秦浩的回答十分滿意:“那好吧,這個檔案歸檔的問題,確實是刻不容緩,要不檔案越多以后越麻煩,那就交給你了。”
“保證完成任務。”
“嗯,去吧不要太辛苦。”
等黎科長公布秦浩去整理檔案的消息后,辦公室所有同事都用一種詫異的眼神看向秦浩。
江濤更是壓低聲音:“你是不是得罪老黎了?”
“沒有啊。”
“那他怎么給你安排這么個苦差事?”
“反正閑著也沒事干,總干坐著喝茶看報,還不如找點活干。”
江濤沖秦浩豎起大拇指:“小伙子心態不錯,好好干,我看好你。”
“滾。”秦浩笑罵。
接下來秦浩花了整整兩個月時間,把檔案室進行了重新歸納,把所有檔案,按照年份、犯罪程度、是否立案這些因素進行重新分類,并且構建新的目錄。
這天,黎科長來到檔案室調取檔案,見檔案室管理員翻開檔案目錄,立即為之一怔。
“這個新目錄是誰做的?”
“科長,不是您讓小秦做的嗎?”
黎科長聞言更加驚奇:“這么快就做好了?”
“他一個人做的?”
“對啊,科長,小秦這個同志干活是真利索,這么多檔案一般人沒有半年估計都搞不完,他一個人兩個月就搞定了。”檔案管理員夸贊道,畢竟秦浩這相當于是在減輕他的工作量。
黎科長拿著檔案目錄,來到檔案架前,果然排序非常整齊,要想找出檔案,只要知道是哪一年的案子,很快就能找到。
不聲不響從檔案室出來后,黎科長深深看了秦浩一眼,當天就給他安排了工作。
之前黎科長一直覺得秦浩就是下來熟悉流程的,早晚要調離檔案科,給他安排工作,要是秦浩干一段時間被調走了,他還要重新安排別人接替,不僅麻煩,還容易得罪人,索性還不如讓他閑著。
而且,此前黎科長一直覺得大學生都是一幫書呆子,真要干起活來,弄不好會錯漏百出,秦浩又有檢察長撐腰,到時候自己還得替他背黑鍋。
秦浩用兩個月不聲不響的工作表現,證明了他能力的同時,也讓黎科長看到了他沉穩的性格,敢于把工作交給他。
起初,黎科長對秦浩的工作也沒什么期待,只要不犯什么大錯就行。
可三個月過后,黎科長發現自己已經越來越離不開秦浩了。
不管是跟鑒查院的其他部門溝通交涉,還是檔案科內部的事務,只要是交給秦浩的工作,他都完成得非常好,甚至就連黎科長參加會議時的稿子也都是秦浩替他寫的。
就在年底放假前,黎科長開完會被檢察長叫到一邊。
“小秦同志在檔案室表現得怎么樣?”
黎科長自然是贊不絕口。
檢察長面露不虞:“小秦同志剛剛參加工作,沒有實際工作經驗,需要磨合,玉不琢不成器嘛,你要幫助他進步……”
黎科長傻眼了,他記得自己明明是在說秦浩的好話啊,怎么搞得他對秦浩有意見似的?
眼見檢察長誤會了,黎科長連忙解釋,還把秦浩這段時間的工作成果說了一遍。
檢察長聞言狐疑地看著他:“你確定沒有忽悠我?”
“我哪敢啊。”
檢察長這才意識到自己誤會對方了,同時也意識到自己還是小看了秦浩。
“好這個小秦不愧是金陵大學的高材生,果然是個好苗子。”
說完,檢察長對黎科長道:“人我就調走了,你去通知一下小秦,讓他去第一檢察部報道。”
“檢察長……我這剛把人培養出來,您就把人給調走……”
見黎科長滿臉委屈,檢察長笑罵:“整個檢察院就這么幾個大學生,小秦這么優秀的好苗子給你用用就不錯了,你還想一直霸著啊?想什么呢。”
沒辦法官大一級壓死人,何況還是好幾級,黎科長只能通知秦浩到第一檢察部報到。
“兄弟,以后飛黃騰達了可別忘了我。”
臨走時江濤還不忘半開玩笑的對秦浩說道。
“放心,一人得道雞犬飛升,忘不了你。”
“滾,誰是雞犬。”
第一檢察部這邊比檔案科可就忙多了,不僅要核查卷宗,有時候還要出外勤偵查案件。
有了“南來北往”世界當鐵路警察的經驗,秦浩的表現很快就引起了領導的注意。
此后的兩年時間里,秦浩從一名普通科員,一年一個臺階,升職成為科長,升職速度之快讓人為之側目。
不過,對于秦浩的升職在檢察院內部倒也沒有太多反對的聲音,一方面是上頭一直在推行“干部年輕化”的政策,而且秦浩既是金陵大學的高材生,又有在部隊當過連長的資歷,另外一方面,秦浩取得的成績也是有目共睹的。
在這兩年內,辦了不少重大刑事案件,其中有幾起被認為是鐵案的案件,經過秦浩的重新偵查,發現了疑點推翻案件的同時,還協助公安機關抓出了元兇。
另外,就在秦浩跟何家文參加工作一年后,二人舉辦了婚禮,秦紅旗跟何常勝也終于能夠以親家相稱。
何家文雖然在工作上沒有太大亮眼表現,不過也升了一級,成為副科,而且招商部富得流油,福利待遇可比秦浩要好不少。
1984年4月中旬,檢察長忽然把秦浩叫到辦公室,先是一陣噓寒問暖,隨后面色一正。
“小秦,我也不跟你賣關子了,組織考慮讓我接任政法官員,你有沒有興趣擔任我的秘書啊?”
“那楊秘書……”
“他啊,我另有安排,你不用管他,表達你自己的真實想法就好。”
秦浩連忙正色道:“能有今天,多虧了檢察長的提拔,您有任何需要,我都義不容辭。”
“好,那就這么說定了,你先回去準備一下。”
沒多久,果然組織上就下達了檢察長調任的通知,不過對于這個消息內部人士都心知肚明,倒是對他帶走秦浩赴任,而不是楊秘書充滿疑惑。
一直等到楊秘書被下放到地區檢察院,眾人才明白檢察長這波操作的意義。
“檢察長……高書記這是明天的行程表,您看看有什么需要更改的。”
高書記只是掃了一眼:“就這么安排吧。”
說完,又對秦浩半開玩笑道:“小秦,角色轉換很快嘛,好好干,以你的能力跟學歷,將來成就可能還在我之上。”
秦浩只是笑了笑,沒有接茬:“那高書記我這就去確認明天的行程了。”
“嗯,去吧。”
下班之后,秦浩給家里打去電話,電話是他托關系拉的,用掉了他整整一年的工資。
田家庵雖然屬于市區管轄,不過在市區郊外,所以他平時都是住宿舍,并沒有回家住,不過每個禮拜都會往家里打個電話報平安。
“喂,爸,你跟媽身體還好吧?”
“好著呢,你放心工作,家里有我呢。”
“爸,最近廠里沒有安排你跟何叔叔出差吧?”
秦浩記得,何常勝出車禍身亡就是在1984年,這個老丈人對他也不錯,為人和善,主意也正,要不是何常勝意外出車禍,后來何家也不至于因為劉美心的偏心,弄得一地雞毛。
要不說老娘們管家,房倒屋塌,有的時候古話還是有道理的。
“下個月我們是得去一趟東北收皮子,怎么了?”
小說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