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
“二姐,你們干嘛呢?”
何家歡的到來讓何家文一下驚醒,連忙松開秦浩離得遠遠的。
“呀,小雞孵出來啦?”
見四妹并沒有察覺自己的異樣,何家文暗暗松了口氣。
秦浩卻對何家歡打攪自己的好事很不爽,拍掉何家歡想要去摸小雞的手。
“小雞剛出殼很脆弱,你手上又有很多細菌,別碰。”
何家歡連忙縮回手,在她眼里這已經不是小雞崽了,而是一只只每天給她下蛋吃的老母雞,可不能有閃失。
一個下午,陸續有六只小雞出殼。
“浩哥,它們看起來很冷的樣子,要不要多弄點棉花給它們取暖啊?”何家歡擔憂的問。
秦浩從旁邊取出一個新的紙箱,里面鋪著有干草、舊棉花,還有之前冬天做的暖手爐,外面用毛線包裹了好幾圈,避免燙傷小雞。
把六只小雞轉移到新的窩里,果然小雞就不抖了,也有了精神。
過了一會兒,又陸續有三只小雞出殼,何家歡又擔心小雞沒有吃的會不會餓死。
“你去弄點小米,用溫水泡軟端過來。”
“好嘞。”
看著何家歡一反常態的勤快,何家藝吐槽:“老四這饞嘴丫頭,也就吃的能讓她勤快點。”
何家文樂了:“你還好意思說她,有好吃的你都勤快不起來,小心到時候老四跟你搶雞蛋吃。”
何家藝撇嘴道:“老四還是太天真,就這五只雞能生多少雞蛋?到時候肯定還是先緊著咱媽,剩下的大多數也是攢起來去換糖啊、工業券這些,一個月能吃上一個就不錯了。”
秦浩暗笑,這老三果然是鬼精鬼精的,怪不得能做生意呢。
過了一會兒,何家歡就端著一碗小米過來了,秦浩則是拿出一個罐頭蓋,把一粒高錳酸鉀碾碎在溫水里化開之后放進紙箱里。
看著小雞跌跌撞撞跑到罐頭蓋前喝水,何家文三姐妹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說話間外面的天已經快黑了,各家的大人也都下班回來。
何常勝跟劉美心聽聞秦浩居然真的孵出了小雞不由也來了興致,剛出門準備去看看,結果迎面就跟對門的劉媽碰到了一起。
“劉媽,你們家也準備養雞啊?”劉美心不由有些擔憂,多了個競爭對手,還有沒有五只小雞分給她家。
劉媽搓了搓手:“養雞好啊,現在雞蛋多難弄啊是吧?”
有了競爭對手,兩家人爭先恐后的涌入秦浩家里,進屋之后也都用一種警惕的目光看向對方。
“老秦、桂蘭,你們家浩子可真有本事,學習成績又好,還會釣魚、打麻雀,連孵小雞都會,將來肯定有出息,你們就等著享福吧。”劉媽笑盈盈的說。
劉美心一聽就急了,也連忙夸起了秦浩:“那可不,我從小就看好浩子,又聰明又孝順……”
秦紅旗跟周桂蘭嘴上謙虛著,心里可美著呢。
正說話間,又有兩只小雞出殼。
秦浩把它們送到新的紙箱里,為了怕它們到處亂跑被老鼠或者黃鼠狼叼走,還特意給紙箱做了個簡易的防盜門,在紙箱開口處弄兩個小洞,用一塊同等大小的紙皮粘在兩根小樹枝表面,然后插進小洞里,再在紙箱上面戳幾十個窟窿,以防里面空氣不足。
“呀,這么多小雞呢,都是今天剛孵出來的嗎?”
何家麗也下班了,聽奶奶說小雞孵出來了,也趕緊跑過來看熱鬧。
“8只了,這下咱家可有雞蛋吃了。”何家歡還在心心念念著自己的雞蛋。
劉美心生怕夜長夢多,就想把小雞帶回去,劉媽一看也急了,也想拿五只小雞回去。
“劉阿姨你們別急,現在這小雞剛剛出殼,還很脆弱,一個照顧不好就會死掉,而且這小雞現在還沒法分辨公母,你們拿回去,萬一全都是公的怎么辦?”
被秦浩這么一說,劉美心跟劉媽只能相視悻悻一笑。
“浩哥,你說小雞現在還沒法分公母,那什么時候能看出來啊?”何家歡可急壞了,一家就只能養五只雞,多一只就算資本主義,多養一只公雞那都是浪費。
“起碼得一周之后,而且也不一定準確,還得靠一點運氣。”
“啊,還要靠運氣啊?”何家歡滿臉失落。
秦浩樂了:“我又不是神,哪能保證100不看錯。”
又過了兩天,又有十幾只小雞出殼,至于其它的,要么是死卵,要么就是壓根就沒有受過精的雞蛋,最后都交給周桂蘭收了起來。
一共二十三只小雞,頭一天早出殼的小雞已經開始嘰嘰喳喳叫個不停了,為了讓它們能有更好的生長空間,秦浩又新做了一個紙箱,分開來養,避免后一天出殼的小雞搶不到食物。
到了第三天,小雞已經陸續長出羽毛,其實從這個時候就可以大概看出是公母了,母雞的翅膀主翼羽和覆翼羽長短差異明顯,羽毛參差不齊,而公雞的羽毛生長比較均勻,看起來更齊整。
不過這種土辦法失誤率比較高,所以秦浩之前沒說,免得到時候有人弄回去太多公雞埋怨他。
畢竟在這個物資匱乏的年代,養雞也是一項不小的負擔,都指望著母雞下蛋,公雞除了打鳴就只能吃肉,一點用都沒有。
這幾天里,往秦浩家跑得最歡的就是老四何家歡,要不是還沒分出公母來,她早就開始提前預定了。
到了第七天,一大早,何家歡就急匆匆跑到秦浩家。
“浩哥,今天可以分辨公母了嗎?”
秦浩笑著在她腦門上輕輕敲了一下:“看你那饞樣,小心別把小雞給嚇著。”
“嘿嘿。”
何家歡一陣撒嬌,求著秦浩趕緊分辨公母。
秦浩抓起一只小雞,在她肛門下方輕輕一按,然后開始分兩邊放到兩個小紙箱里,很快,左邊的紙箱里就有十幾只小雞了,而右邊的紙箱只有三四只。
“浩哥,哪邊是母的啊?”何家歡緊張的問。
直到秦浩指向多的紙箱,何家歡才長出一口氣。
何家文也開心地露出兩排潔白的牙齒。
“浩哥,你是怎么看出哪只是公,哪只是母的?我怎么看不出來?”何家藝好奇的問。
秦浩一邊辨別一邊講解:“你們看這里就是它們的生殖器,細小顆粒狀突起這個就是母雞,公雞則是米粒大小的隆起,你們回家可別好奇去試,這玩意弄不好是會把小雞捏死了。”
“哦。”何家藝縮了縮脖子,剛剛她還在想回去的時候試試看,是不是真的跟秦浩說的一樣呢。
很快就分辨完了,一共17只母雞,六只公雞。
三家一人五只還有富余。
劉美心跟劉媽都只要母雞,一家挑了五只母雞,美滋滋的抱回了家,原本周桂蘭也只打算養母雞的,卻被秦浩勸住。
“養只公雞打鳴,以后配種也好,要不然萬一養死了,再去弄雞蛋又得折騰。”
周桂蘭還是有些舍不得:“一只母雞能下好多蛋呢。”
最后還是秦紅旗拍板:“你就聽兒子的吧,兒子啥時候讓你吃過虧。”
剩余的還有三只母雞,五只公雞,則是被秦紅旗拿去做人情了,反正家里也不能多養,不如拿去給別人家養,還能落個人情,一舉兩得。
這下可熱鬧了,秦家、何家、張家都養了雞,每天一窩小雞崽嘰嘰的叫,難免被眼紅的舉報。
但是市場稽查隊的過來一看,每家都只養了五只,不算違規。
“這誰啊,嘴咋那么欠呢,看不得人好是吧?”
“就是,有能耐自己養去,眼紅別人家算什么本事。”
就連劉媽跟周桂蘭這么好的脾氣也都被氣得不行,劉美心也一個勁的發牢騷。
“現在這社會風氣怎么這樣了,看別人日子過得好點就眼紅,今天斗這個,明天斗那個的,一點不把心思放在怎么提高生產質量上。”
何常勝嘆了口氣:“誰說不是呢,現在上頭的領導都不敢干事了,整天提心吊膽的,生怕犯錯誤,這樣下去哪行啊。”
何家歡不關心這些亂七八糟的,她只知道,誰敢動她的小雞,她就跟誰拼命。
為了讓小雞長得更快,她不僅跑到田里抓蚱蜢、捕蜻蜓,還去農貿市場撿爛菜葉子回來給小雞吃。
結果,一個月過去,她卻發現,自己精心照顧的小雞,還沒有隔壁秦浩家的小雞長得快。
對于這個問題,對門的張秋芳也很疑惑,她在供銷社上班,經常能弄些糠之類的東西回來喂雞,結果一個月過去,自家的雞明顯比秦浩家小了一圈。
“你是不是有什么養雞的秘訣啊?”何家文也十分好奇。
秦浩笑了笑:“秘訣肯定是有的,不過既然是秘訣,那肯定不能隨便說,法不可輕傳,懂嗎?”
“連我都不能說嗎?”何家文嬌滴滴的望著秦浩。
“這可是我們家的祖傳秘方,傳內不傳外,你要想知道,除非……”
“除非什么?”
“除非嫁到我們家。”
何家文羞澀之下,剛想低下頭避開秦浩的目光,結果卻看到秦浩嘴角勾起的一抹壞笑,頓時醒悟過來。
“你討厭死了,又騙我。”
秦浩抓住何家文柔軟的小手:“祖傳是唬人的,不過秘訣的確是真的,怎么樣,要不要考慮一下?”
“哼,你這個騙子,才不信你的鬼話呢。”何家文狠狠瞪了秦浩一眼。
“真不想知道?”
“不說算了,很希奇嗎?”
秦浩壞笑道:“好,到時候你可別來求我。”
“哼,才不會呢。”
轉眼就是半年過去,時值三月,正是草長鶯飛的時節,這天秦家院子里,忽然傳來一陣“咯”的母雞叫聲。
隔壁的劉美心一聽就來了精神:“隔壁家的雞下蛋了。”
此時的小雞早已長大,從外表來看已經跟成年母雞差不多大小。
何家歡頓時跑到雞圈前:“你們隔壁的姐妹已經開始下蛋了,你們要加油啊!”
何家藝雖然沒有老四那么幼稚,但也充滿了期待:“隔壁家下蛋,咱家估計也快了。”
于是,接下來的一個禮拜,何家藝跟何家歡每天都要去掏雞窩,而且一天要掏兩三次才罷休,可惜自家雞壓根就沒有要下蛋的跡象。
“不對啊,都是前后腳出殼的小雞,怎么他家的雞就這么早下蛋呢?”
又過了一個禮拜,何家跟張家的雞還是沒動靜,秦浩家的母雞已經下了好幾輪雞蛋了,這下何家四姐妹跟張秋芳姐弟再也坐不住,跑到秦浩家“觀摩”
結果發現,秦浩家的雞圈也沒什么特別的地方,喂的東西也沒什么特殊的,就是普通的米糠。
“咦,這是什么?”
直到秦浩拿出一個罐頭玻璃瓶,從里面往雞圈倒入一團“泥土”。
“是蚯蚓!”
何家文看著泥土里不斷蠕動的蚯蚓被幾只母雞哄搶一空,頓時醒悟過來。
“雞吃蚯蚓就能多下蛋嗎?”張秋芳疑惑的問。
秦浩笑著說道:“雞蛋絕大多數成分是蛋白質,而蚯蚓除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外,還含有多種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可以有效促進禽類的生長,也能有效提高禽類的產蛋率。”
說完,又看向何家文:“科學飼養,也是一門學問。”
何家文嘴唇微動:“好啦,我不會放棄學習的。”
此刻,內心多有觸動的還有張秋芳姐弟,回去的時候,張秋芳對弟弟叮囑道。
“秋林,以后你一定要好好學,別受學校其他人影響,就算將來高考不恢復,你也不能放棄學習。”
張秋林連連點頭:“嗯,我知道了姐。”
用了秦浩的方法后,何家跟張家的幾只母雞相繼在一周之內開始產蛋,這也讓兩家人都十分高興。
何家歡饞得口水都要流下來了:“媽,昨天三個蛋,今天四個蛋,老五還小,剛好咱家一人一個,咱們做水煮蛋吃吧?”
何家藝也是兩眼放光。
然而,劉美心的話卻像是一盆冷水給她們澆了個透心涼。
“想啥呢,還一人一個水煮蛋,什么家庭能這么吃,老二拿一個雞蛋去做個蛋花湯解解饞得了,剩下的攢起來,回頭換油、換糖什么的用得著。”
“啊”(本章完)
小說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