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史前成為造物主第四章 重塑原始生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奇幻>> 在史前成為造物主 >>在史前成為造物主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章 重塑原始生態

第四章 重塑原始生態


更新時間:2022年08月07日  作者:伏雨辰星  分類: 奇幻 | 原生幻想 | 輕小說 | 伏雨辰星 | 在史前成為造物主 


 好書、、、、、、、、、

在微生物大爆發之際,袁初帶著露卡離開了海洋,重新回到了陸地上,

此時的地球依舊寸草不生,甚至連泥土都沒有,入目的只有經過熔巖洗禮后,變得堅硬如鐵的花崗巖地殼。

生命演化需要外部環境支撐,在這樣一片不毛之地上,想要看到植物、動物、乃至人類出現,需要很久很久。

與其在百無聊賴中枯等,還不如主動改造地球原始生態,使之更適宜生命繁衍。

而身為一名超脫了一切的永恒不朽者,袁初也有能力做到這一點。

“露卡,不要到處亂跑。”

初次踏上地面,露卡對于周圍的一切充滿了好奇,不過在聽到呼喚之后,她還是甩著兩條“辮子”乖乖的跑了回來,并親昵的在袁初身上蹭了蹭。

自從移植了真菌核心,她的體型迎來了二次發育,此時已經有真菌軀殼一半大小了。

不僅如此,她還因此獲得了特殊的能力。

這時,袁初用鞭毛卷住了一只細菌,然后將它遞到了露卡的面前。

“露卡,我要你把它變成可以吸收光熱的結構。”

露卡聞言,直接伸出身上的兩根鞭毛,將那細菌接了過來。

她就像吃糖豆一樣,將細菌吞入了體內,在吧唧了兩下之后,細菌又被她重新吐了出來。

而此時,這個細菌的生理結構已經發生了大變。

沒錯,露卡的能力可以將生命重組,她的身體就是一臺生命熔爐,可以隨意改變目標的結構。

不過,到目前為止,這能力并不如想象中好用。

“露卡,你搞錯了,我要的是能進行光合作用的葉綠體不是黑色素。”

露卡聞言,疑惑的“看”了一眼地上黑乎乎的細菌,她的兩根鞭毛幾乎卷成了問號。

袁初見狀,暗自嘆了一口氣,露卡的智力水平雖有提升,但依舊只相當于嬰幼兒的水平,她根本理解不了葉綠體和黑色素的區別。

袁初無奈,只能臨時開展一場看圖識物的教學,拉著露卡對著天上的太陽好一通叨叨,廢了半天勁才讓她明白自己的大致意圖。

隨后,又經過幾次失敗,露卡終于合成出了他需要的細菌樣本。

合成細菌通體呈藍綠色,形狀很像串起來的珍珠。

沒錯,這種細菌就是大名鼎鼎的藍藻。

歷史上,它曾經憑借光合作用,將地球從無氧狀態帶入到有氧狀態。

既然選擇主動改善地球生態,藍藻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不得不說,露卡的能力幫他省了不少功夫了。

將藍藻安置在光照充足的地方,任由它繁殖。

接著,袁初用真菌軀殼包裹住露卡,然后從花崗巖地面的一條裂縫鉆了進去。

隨著他進入縫隙,整片花崗巖地面竟然出現了大面積的碎裂。

而此時,深入地層的袁初已經形態大變。

只見,他身后的那根鞭毛轉變成了菌絲,并在地下肆意延伸擴張,花崗巖結構的地層一觸即碎,根本無法阻礙菌絲的生長。

菌絲體才是真菌的真實形態,自然界中的真菌菌絲最高可以產生十數倍的胎壓,完全可以獨立碾碎堅固的巖石。

更不要提真菌軀殼本就不朽,再堅硬的地層在它的菌絲面前也是豆腐渣。

只要袁初想做,就算用菌絲貫穿地心也是輕而易舉。

當然,他還沒有那么無聊,他現在所做的一切,僅僅只是為了重塑地表和巖石層,為重塑地球生態鋪路。

而已然遍布地球各處的微生物,則成了他菌絲生長的養料。

從古到今,地球上出現過許多龐然大物,但其中最大的不是鯨魚更不是恐龍,而是最不起眼的真菌。

世界上最大的一株真菌,其菌絲面積有900萬平方米,相當于1300個足球場,任何生物都無法與真菌相提并論。

此時在袁初的控制下,無限生長的菌絲猶如一條地龍,整個地殼幾乎被他翻了過來。

同時,菌絲上所分泌的酵素和分解酶,又將堅硬的地質分解細化。

高山被推倒,溝壑被填平,地球表面迎來了一場,比地殼運動還要劇烈無數倍的大變。

不過,在這個過程中,袁初也遇到了一點小小的麻煩。

他原本以為,微生物被他作為養分消耗掉,數量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減少,進而給作為后來者的藍藻,爭取更多的繁衍空間。

然而,他還是有些低估了細菌菌落的繁殖速度。

假設一枚細菌的分裂繁殖存活率在100,那么它只需要一天左右的時間,就能夠鋪滿地球表面。

就算將分裂存活率砍到50,它也只需要不到5天時間,就能達成上述目標。

如此之強的繁殖能力,袁初的打算自然是落空了。

當他這邊“犁地”工作已經完成了一大半的時候,藍藻的數量依舊不見起色。

袁初見狀,也只能選擇放大招了。

在露卡的輔助下,幾種定向針對主流細菌的病毒,被他打造了出來。

微生物界普遍遵循一個規律,那就是結構越簡單,繁殖速度越快。

所以,真菌比不上細菌,細菌比不上病毒。

病毒的繁殖速度比細菌還要高出好幾個量級,并且介于生命和非生命的特殊性,讓病毒不會主動搶占生存空間,用它來解決此事再合適不過了。

果然,在噬菌體的精準打擊下,細菌的數量頓時驟減,藍藻的繁殖速度開始直線上升。

同時,在藍藻的光合作用下,地球上的氧氣含量也開始飆升。

藍藻作為一種厭氧菌,當地球氧氣成分達到閾值時,它們就將出現大規模死亡。

不過,袁初卻沒有讓它們退出歷史舞臺的打算。

細菌被噬菌體壓制,導致數量驟減,他也因此需要重新更換飯票了,而藍藻就是他所認定的白嫖對象。

于是,他控制真菌菌絲開始大規模寄生藍藻,他為藍藻提供庇護,使之不至于在富氧環境下嗝兒屁,藍藻則報以愛的供養,用光合作用為菌絲體提供養分。

就這樣,一種名為地衣的奇妙共生體就此出現。

它們附著在巖石硬礫的表面,以特殊的酸性物質促使土壤產生。

為了讓大氣成分更加均勻且富有層次,袁初控制著菌絲卷起部分地衣拔地而起,形成了類似樹的形狀。

經過一億年的精心雕琢,地球已經不再是之前寸草不生的模樣了。

有別于芳草萋萋、綠樹如茵的后世,在直插云霄的真菌樹和各色巨大真菌的映襯下,此時的地球多了一抹蠻荒與神秘。

而為了對地球進行改造,真菌軀殼已經完全轉變成了菌絲體,這意味著袁初無法再像以前那樣,甩著鞭毛自由行動了。

不過,他對此倒沒有太在意。

畢竟,真菌的菌絲幾乎遍布全球,這些菌絲如同阿凡達的發辮,已然讓他無處不在,能不能挪動對他而言已經沒有多大意義了。

如今,空氣、土壤、溫度等各項指標,都已經達到生物繁衍的基本要求了。

地球生態的改造可以暫時告一段落了,他已經做好了親手揭開生命涌現大幕的準備……


上一章  |  在史前成為造物主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