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從遼東開始第五百三十四章 柳湘蓮的定策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紅樓從遼東開始 >>紅樓從遼東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三十四章 柳湘蓮的定策

第五百三十四章 柳湘蓮的定策


更新時間:2023年02月19日  作者:鍵盤戰斗家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鍵盤戰斗家 | 紅樓從遼東開始 


伊豆是日本中部地區,往大海凸出來的一塊半島,三面環海,只有狹長的西部與本土相連,地形易守難攻,與金州類似。

加上海邊還有不少的島嶼,其中有三個島可以當做遠征軍的后方補給點,距離近運輸方便,且更安全。

所以是第四鎮一開始就盯上的目標,逐漸成為遠征軍的大本營。

糧食,物資皆儲備在伊豆。

近一年的戰爭,幕府軍和倒幕軍雙方皆無力再戰,各自退回重新積蓄力量。

趁著良好的機會,李齊下令大軍撤回伊豆,進行整編操練。

伊豆地方的大名,被李齊以親幕府的名義殺死,獲得德川忠長的認可,也默許了遠征軍駐扎在此。

“我不管你們有多么困難,二十萬石糧食,必須在半個月內送來,否則后果自負。”

葛世峰嚴厲的說道。

“嗨。”

經過通譯的翻譯,對面的日本家臣,忙恭敬的喊道。

態度很好,但是又立刻叫屈。

通譯在轉告葛世峰。

“他說日本國內遭災,很多地方顆粒無收,希望我們能減去一半的數量。”

通譯是周人,原來在大阪經商。

滿臉的興奮,話中稱為我們,可見其內心下意識為此自豪。

葛世峰在日本國內作戰,當然深知日本國內目前的狀況。

一年的戰爭波及全國,加上大旱,春耕秋收皆被影響,雪上加霜,今年的收成,十成還能有四成就是豐收了。

但是戰事激烈,各地的大名,征召了眾多的足輕,根據情報,日本國內各方勢力,軍力總數高達百萬。

幕府軍有近三十萬,親藩二十萬,德川忠長有十二萬,倒幕軍十七八萬,各地大名為了自保,軍力也擴充到了二十余萬。

在1600年,日本人口約在一千二百萬左右,并沒有什么大增長的契機。

直到德川幕府的三代之治,本應該在德川家光晚年,日本開始進入人口暴漲時期。

從德川家光晚年后的百年時間里,日本的人口增加了兩倍,超過了兩千萬。

又過了一百年,人口超過三千萬。

現在的時期,日本的人口,估計在一千四百萬左右。

一百萬青壯被抓去當兵,嚴重消耗了日本的糧食,而且又破壞了穩定的農業環境。

加上天災的影響,如果明年的日本不能戰事平息,把青壯放回去種地,那么必定會引起全國饑荒。

其實按照正常的歷史進度,今年日本哪怕沒有發生戰爭,受到了天災,國內的百姓也陷入了糧荒。

九州國的民變,就是這種背景下的產物,是主要原因之一。

而經過戰爭十倍的放大。

不但九州國發生了民變,亂民軍數量達到了二十萬,本土不少的地方,也成群結隊的產生了流民,淪為了盜賊。

盜賊搶劫百姓,又加深了對地方的破壞。

總之。

戰事不能平息的話,日本的人口,會急劇的下滑。

葛世峰是遼東的孤兒,從蠻族鐵騎下虎口逃生,對此有清晰的認知,但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他們金江軍五虎,是將軍親衛營出身,常年伴隨將軍左右,作為五虎之首,葛世峰清楚的知道將軍想要的是什么。

一個九州國,必然不會滿足將軍的胃口。

日本。

才是將軍真正想要的。

將軍極度的記仇,以國家仇恨為私仇。

西班牙在呂宋屠殺漢人的過往,將軍從來不忘記,常常向他們傳播,前年對西班牙使者態度,就證明了將軍一定會報仇。

而日本企圖侵占大周的歷史,將軍必然不會輕易放過。

受夫人恩惠養大的他們兄妹,得將軍的培養才有今日,葛世峰必定會支持將軍。

將軍想要什么,他就會全力以赴。

“告訴他,我可以延長時間,給他一個月的時間,但是二十萬石的糧食,一粒也不許少。”

面對寸步不讓的年輕將領,日本家老欲哭無淚。

幕府軍雖然退了,但是實力上仍然強過自家的軍隊,他們還需要漢人援軍的幫助。

如果放在和平的年代,二十萬石的糧食,湊一湊也是能拿出來的,但今時不同往日,領地內的天災,讓百姓家里也沒有余糧。

很多百姓家里已經揭不開鍋,更多的百姓,家里的存糧堅持不到明年的秋天。

熬一熬,還能堅持。

可是如果從領地繼續征集二十萬石的糧食,無異于把百姓逼上絕路。

家老因此低頭求饒,希望年輕人能仁德一些。

只是他碰到的是葛世峰。

失望而歸。

沼津水野家,田中本多家,小島松平家,甲府柳澤家,谷村鳥居家、秋元家等。

甲斐城,盤坐席地上,人人神情沉重。

“諸君,我們應該歡喜才對。”

鳥居家提議道。

眾人露出納悶的眼神,不知道喜從何來。

鳥居家得到德川忠長的默許,出面露出笑容,看向眾人,一臉的自信。

“我們的實力,遠不如幕府,但是今年的戰事,我們不但打退了幕府,還擴大了地盤,是巨大的勝利。”

“幕府德川家光倒行逆施,謀害了天皇,全日本都在反對他,漢人圣賢所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我們是得道的一方。”

鳥居家把各地支持他們的大名一一報出來,又點名大周朝廷是支持他們的。

的確。

他說的有道理。

在起事的時候,多少人心中擔憂,害怕撐不過半年,沒想到他們還勝了。

見提起了眾人的信心,鳥居家又說道。

“百姓如草,春風吹又生,只要我們獲得了勝利,些許的犧牲又算的了什么呢。”

“糧食必定要滿足支持我們的朋友,不能讓幫助我們的朋友失望,這不是待客之道。”

鳥居家替自家主人說了出來。

他的話,沒有引起人們的反感。

日本糧食向來短缺,但仍然出口糧食,各地的大名,并不在乎百姓的生死。

正如野草一茬又一茬,百姓自己會長出來的道理。

“只怕他們野心太大了。”

水野家擔憂道。

“他們不但占據了伊豆,還想要圖謀九州國。”

“只要我們獲得勝利,他們不合理的要求,可以再讓他們退出來,不然我們失敗了,全日本都落入了魔掌,才是對不起道義啊。”

秋元家出面說道。

是的。

只要他們成功,一切都好說,失敗了,在座的諸人誰也活不了,沒有人再出聲反對。

“九州國的民變,加藤忠廣必定會領兵回去,平息亂民,對我們是不利的,所以我們更要拉攏上朝的使者。”

加藤忠廣本是倒幕府軍中重要的一支勢力,他的離去,會讓倒幕軍的勢力大減。

既然如此,德川忠長的家老們,認為應該放棄加藤忠長,支持上朝軍隊,好讓他們更加支持己方。

除非加藤忠長帶領大軍留在日本本土,為倒幕府事業奮斗,否則就是叛徒。

但是在座的人用腳指頭都能想到,加藤忠長必然不會放棄老家,離開本土是必然的決定。

就這樣,他們出賣了第一個出聲幫助他們的加藤忠長,認可了金江軍對九州國的圖謀。

滿腦子的算計,只要贏得勝利,再來驅逐九州國的金江軍。

誰沒有算計呢。

從九州國北上的軍隊,同樣也在算計。

加藤忠廣要返回九州國,松平忠直不同意,兩人的不合,讓九州國的軍隊也發生了分裂。

松平忠直要奪回自己在關東的領地,不愿意回去九州國。

大阪譜代大名松平忠明,也不同意加藤忠廣離開,認為自己幫助了他們,一起反對幕府。

結果加藤忠廣半道放棄,那自己豈不是成為了小丑。

本來自己只是幫兇,并不出名,突然成為了元兇,明年必然遭受幕府軍的重點打擊。

總之。

隨著幕府軍的敗退,倒幕軍陷入了內耗。

琉球國。

武震孟的大帳,高掛了兩幅輿圖,一副是日本全圖,一副是九州國輿圖。

鎮使陶鏴,稽查使方士珍,經歷柳湘蓮,三人圍在一起研究。

“九州國近二十個外樣大名,只有兩個譜代大名,一個親藩大名也沒有。”

柳湘蓮一一劃過豐前,豐后,筑前,筑后,肥前,肥后……

“加藤忠廣的領地就在肥厚,是亂民的重災區之一,所以他應該急著回來,否則他的領地必然不保。”

亂民大概是成不了氣候的。

因為亂民沒有組織,發揮不了力量,猶如一灘散沙。

但是將軍極度重視九州國的亂民,柳湘蓮也付出了大量的經歷去當地了解。

經過他的探查,他得出了結論。

和大周國內的亂民不同,數十年才形成組織,而九州國的亂民,數十年前由耶穌會的教士組織過。

教士雖然被幕府驅逐,但是教士們雖然離開,卻為當地的教民留下了組織。

人多不可怕,有組織才可怕。

“九州國兵力空虛,而亂民進退有度,必定如將軍所料。”

柳湘蓮肯定道。

日本和朝鮮不同。

人口雖然只比朝鮮多三分之一,但是兩者的戰斗力不可同日而語。

而第四鎮雖然有近八萬軍隊,但是絕大部分來源雜,且新兵多,戰斗力低下。

以此想要圖謀日本,可謂天方夜譚。

但是將軍算無遺策,如果真能仿造朝鮮當年的舊例,借助天時把一成的力量擴大到十成,則大有勝算。

其實。

此次的機會只有唐清安自己知道有多重要。

九州國的亂民之事,爆發即高峰,無論戰斗力還是組織力都遠過日本以往的亂事。

其實,也可以證明日本的軍隊遠不如大周。

大周也有亂民,但數十年成不了氣候。

而日本的亂民,短短的時日,就能攻城掠地,讓官兵不敢出頭,只能躲在城里。

可見官兵的戰斗力。

亂民再有組織,畢竟也是百姓呀。

所以日本所謂的武士,不過是吹噓出來的,面對老百姓的鋤頭,并沒有日本所記載,什么以一當十,以一當百的威風。

后來為了消滅亂民,幕府集結軍隊的力量,竟然動用了十二萬以上的軍隊。

最后還要靠著亂民中的叛徒出賣,獲得了亂民的情報,強占了先機,仍然付出了巨大的傷亡,才消滅了亂民。

德川幕府打天下,關原之戰也才七萬五千人,大阪夏之陣時,也才十五萬人。

而大周面對數十年下來,近千萬的災民,已經形成了組織的數十萬的流民軍時,最高峰的時候,也才動用了十余萬軍。

所以無論是所謂的武士,還是幕府的軍隊,在大周軍隊面前只是個弟弟。

眾人不如將軍的眼光,但是柳湘蓮是人才,多年的深入日本,對日本的認知,不下于唐清安。

哪怕唐清安有后世的歷史借鑒,而柳湘蓮可以自行推斷出來。

整個第四鎮的戰略,皆依靠柳湘蓮的想法而制定的。

“亂民太強勢,但是我不愿意和亂民打,所以我們趁著亂民在西北的時候,我們先拿下東部。”

“先立于不敗之地,不管日本本土的局勢如何,誰想要重新奪回九州國,先要面對亂民。”

“萬一亂民不認可我們占領東部怎么辦?”

聽完柳湘蓮的謀劃,方士珍立刻指出了其中的漏洞。

“亂民沒有糧食,沒有武器,他們的進取心不足,面對我們駐守的城池,必定會妥協的。”

“可是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只占領半個九州國,恐怕將軍不會滿意的。”

彭大海終于出聲了,他認可柳湘蓮的計劃,但是只半個九州國,他自己也不愿意。

“先達成初步的目的,在靜觀其變。”

柳湘蓮對答如流。

所有可能發生的變化,已經推算了無數次。

“我們之所以不占熊本藩,就是為了避免引起加藤忠廣的敵視。”

“以亂民的強勢,九州國內部的空虛,熊本藩遲早被亂民占領,加藤忠廣必然領兵返回,與亂民作戰。”

柳湘蓮最希望的局面,是鷸蚌相爭,漁人得利。

所以他不愿意新合軍進展速度太快,避免影響加藤忠廣與亂民之戰。

亂民無糧,必然要劫掠地方,加藤忠廣帶領大軍遠道而歸,失去了老家同樣無糧,也要劫掠地方以供應軍隊作戰。

“一個空白的九州國,對我們在當地的統治,是最有利的,而薩摩藩當年侵占我們的藩國琉球,又給了我們攻打他的理由。”

“善。”

“贊。”

眾人紛紛認可了柳湘蓮的計策。

無彈窗相關

_


上一章  |  紅樓從遼東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