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從遼東開始第五百零二章 謝有成的激動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紅樓從遼東開始 >>紅樓從遼東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零二章 謝有成的激動

第五百零二章 謝有成的激動


更新時間:2023年01月14日  作者:鍵盤戰斗家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鍵盤戰斗家 | 紅樓從遼東開始 


鍵盤戰斗家:、、、、、、、、、

金州的事情,謝有成不知道,還在軍械所。

將軍巡視各倉,他巡視各坊。

鳥銃是從無到有制作成的當下最先進的火器之一,不是一個作坊生產做來的,結合了古人的智慧和技術。

到了冶鐵廠,進入了熔爐坊,撲面而來一股熱氣。

外面冷,里頭熱。

謝有成和隨同的官員,很快脫下自己的皮襖。

冶鐵坊的官員,指著巨大的方塘,渠管,短墻等整條生產線,向眾人介紹。

“其實廣東和福建的鐵礦石,品質最優良,但是運輸不易,只能改用遼東本地,和朝鮮的鐵礦石。”

在將軍未推廣鳥銃之前,九邊軍鎮使用的火器繁雜,而南方不少軍隊使用鳥銃極高,就是因為運輸問題。

大周制作鳥銃的工坊,多半在福建和廣東,運送北方不易。

使用的人少,影響力就會低,導致信息傳播慢,人們則保持自己原來的認識。

最重要的是,金州無法從福建和廣東采購大量的鐵礦石,更不可能大量從福建和廣東獲得鳥銃。

“會不會影響鳥銃的質量?”

謝有成關心的問道。

那名官員聞言,露出得意之色。

“雖然遼東和朝鮮的鐵礦石,不如福建和廣東的,但是問題不大,已經被我們解決。”

聽到那官員的說法,謝有成沒有懷疑。

金州能制造鳥銃,大周早就能制造。

大周的奢侈品,全世界的商人們都在搶購,是最好的長途運輸高利潤高回報的商品。

東南亞的香料,雖然也受歡迎,但那是原料,沒有什么技術。

但是大周不同。

大周的瓷器,絲綢錦緞等,西方人做不出來,每年只能拿大量的銀子來買。

謝有成不認為金州的技術能全面超過大周。

當下金州的新生代,充滿了自豪,認為金州的技術可以超過大周,是他們對大周不了解。

大周多么積弊,文明卻沒有倒退,東方文明的傳播者,不是小小的金州可以超過。

但是謝有成也不擔憂。

因為金州從大周弄來了無數的能工巧匠,各種具有高技術的寶貴匠戶。

那官員不會錯過向上官展現自己功績的機會,神采飛揚,絡繹不絕的邊介紹,邊帶人們參觀。

“在煉鐵爐中,鐵漿從料層流出模具,冷卻后變為生鐵。”

眾人走到渠管處,官員指著其向眾人說道,然后又指向一旁的相連數尺,內低下數寸的方塘。

“鐵漿變成鐵,已經可以使用,但是強度不夠,用來制作鳥銃,容易炸膛,而且射程不遠,也不準。”

那官員感嘆一聲,生怕把自己的困難說小了。

其實的確有困難,但是很快就被大周的工匠解決,沒辦法,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方塘里的漿料,是黃土和截好的稻草做成的漿,學徒們把燒紅的鐵取出,由大匠根據火候的變化,決定是否可以加入到方塘中攪拌,一直放半日,取出再燒,如此反復燒煉五次。”

“最后成型的鐵,制作成的鳥銃,即耐用又不易生銹,鉛子射的又遠又準。”

其實這已經是低碳鋼,是當今時代最先進的冶鐵技術。

不過當下的大周,沒有低碳鋼這個詞。

“其實還可以煉九次,煉出來的鐵不但極其的堅硬,還具有讓性,只是不適合用來制作鳥銃。”

官員遺憾道。

為了摸索工藝,匠戶們嘗試了很多老法子,也想了很多新法子。

最后得出的結論,五煉鐵不如九煉鐵堅硬和韌性,但是五煉鐵適合折彎,沖壓,卷邊。

九煉鐵削鐵如泥,但是熔接不行,也不適合折彎等。

其他的各種方法,都不如這兩種方法。

九煉鐵其實就是高碳鋼。

聽完官員的介紹,以及巡視完流程,不光是謝有成,就是跟隨他來的隨行官吏們,都感到驚嘆。

這種完全不相干的法子,竟然都能琢磨出來,實在了不得。

其實他們還有一樣忘記了。

冶鐵的熔爐,無論是制造方法和布局,使得炒鐵工藝的金屬收得率高達七成,遠超過同時代的西方。

不過熔爐不是新事物,數百年都如此,眾人不覺得有什么驚奇的。

離開了此處,眾人去了下一處。

制造鳥銃的工藝很復雜。

從鐵礦石到鳥銃,其中的大小工序有數百種之多,是一個完整的產業鏈。

大周能一己之力仿制出佛郎機,仿制鳥銃,自創子母鳥銃配有茶插管式銃刀,也就是后世的刺刀,仿制佛郎機,仿制紅夷大炮,仿制蓋倫戰艦,是因為大周的底蘊。

如此繁雜的工序,謝有成沒有時間去詳細的了解,只能大致的看一看。

后面看了鳥銃銃管的鍛造,雙層復合式的鍛打方式,采用八塊不同形狀精鐵。

鳥銃銃管,在火門處的壁管增加多厚的比例,邊薄的厚度。

火門筒應得八分徑,口筒應得四分徑,上下周圍厚薄,縫合處,重皮工藝,渾化一體工藝等等,都有具體的規定。

例如佛郎機的子銃筒徑之厚,應得口徑十分之八。

母銃后筒應得十分之六,母銃前筒應得十分之三等等。

別說當下時代的人,就是一名普通后世的現代人,也一樣摸不清頭腦,玩不轉數百道工藝。

太多太多的技術,只要了解過,就會感嘆先人的厲害,文明的強大。

選材,冶鐵,煉制,打制,各工序標準,鍛打,單筒,雙層復合,鍛接,鉆膛,光洗,挫插,后門,火門,照門,準星,鍛焊,銃床,扳機。

這些只是大工序,大工序下還有眾多的小工序,又涉及數個行業。

無論蒙古還是蠻人,草原上和奴兒干司都有鐵礦,但是他們仍然缺鐵。

大明和大周對鐵器的封鎖,數百年來,哪怕有走私也滿足不了他們的需求。

“蒙古無甲胄,今則周盔周甲。”

謝有成笑道。

周圍的人聞言,都跟著笑了起來。

這句話,來自于太上皇時期,大周巡邊御史的彈劾奏疏,不是指現在的蒙古。

即說明了當時的走私的行為,也說明了蒙古缺乏生產技術,因為大明和大周數百年的封鎖,軍隊連甲胄都沒有了。

“喀爾喀草原,根據賈公所言,有不少人還在觀望,在金江鎮和林丹汗之間搖擺。”

“為了避免軍事物資流入林丹汗手中,所以對喀爾喀各部,仍然禁止鐵器的流入,但是民生物資已經放開。”

“科爾沁諸部,遼河套諸部,都希望從金江鎮獲得鐵器,此事林左使反對,將軍還在考慮。”

離開了工坊,回到了衙門公房,謝有成和眾人坐著說話,談論日后的方向,以及對軍械所的要求。

“新成立了兩支新合軍,還有各軍對兵備的訴求,現在我們的缺口不小,鳥銃更缺,還需要提高產量,以滿足各軍的要求。”

“如果將軍答應供應科爾沁諸部,遼河套諸部,加上每年賣給海外漢民的武器,恐怕對鐵礦的需求會極大。”

“為了避免,所以我們要趁當下的功夫,制作出更多的鳥銃,以緩解日后的問題。”

金江鎮原來缺少大匠,后來改造流水線,以及學徒制,多年來的發展,大匠已經不成問題。

官員們明白了謝有成的意思,這是來催促他們了。

正當謝有成說話的時候,進來一小吏,彎下腰在他耳邊小聲說話,謝有成面色不變,點點頭表示他知道了。

簡短的和眾人說了些話,匆忙結束了這次的行程,返回了金州。

流民們要吃飽肚子。

幾千年來,先人們從無到有,從原始到國家,逐漸制定了各種規則,著作了各種道理。

例如仁義道德,例如科技的發展。

古人從木石工具,變為青銅工具,從青銅工具變為鐵制工具,到各種精鐵工具。

唯有自然不同,人們只有服從自然,適應自然,而無法違背自然。

流民們要吃飽肚子,他們不想餓死,這就是他們的道理。

誰也阻擋不了,他們求生的欲望。

對于流民的問題,從一開的忽視,到現在必須面對這個問題,通過多年的努力。

大周發現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反而問題越來越嚴重,才發現他們只能解決制造問題的人。

對于流民軍,大周以剿滅為主。

但是流民軍已經發生了變化,不在對大周朝廷軟弱。

先破陜西通往四川的咽喉寧羌,接著攻克四川七盤關和朝天關,占領廣元縣。

流民軍進川后如入無人之境,連克昭化、金堂、劍州、什邡、彭縣、郫縣、新都、西充、遂寧、梓潼、綿州,新繁、溫江、江油、彰明、羅江、德陽、漢州等州縣。

大周地方官吏望風而逃,大周四川總兵中了流民軍的埋伏計,被擊斃于梓潼縣境的百頃壩。

短短的一個月內,流民軍諸部攻克四川州、縣達三十八座。

十一月初二日,流民軍分三路大軍匯合于省城,揚兵成都郊外。

固原兵,臨洮兵,延綏兵,寧夏兵,遼西軍,四川各地的六七萬兵丁,合計上一二十萬兵力云集四川。

流民軍更是有數十萬。

四川各地不是周軍就是流民軍。

這處周軍敗了,那處流民軍敗了,亂成了一鍋粥,徹底失去了秩序。

有良知的人,會約束手下。沒有良知的人,破罐子破摔,走到哪劫掠到哪。

四川的大戶,無法滿足近百萬軍隊的需求,屠刀砍向了百姓。

德才兼備者乃圣人,有德無才者乃君子,無德無才者乃庸人,無德有才者乃小人。

無德的人不在乎百姓。

節度府大堂。

唐清安從上午等到下午,仍然無法平息心中的憤怒。

從桂勇帶來三千字的公文中,記載的滿是陜西,四川的百姓血淚,深深刺痛了唐清安。

謝有成終于趕了回來,路上已經清楚是怎么回事,思考了一路,他并沒有想出辦法。

“無論大明還是大周,歷數兩朝民亂,從未有發生屠殺,如今四川大規模屠戮,證明了皇帝為君之昏,為君之失。”

唐清安冷冷的說道。

他不管皇帝做什么,只要不大規模殘殺百姓,他可以視而不見,因為時代的原因,他也做不到改變自然。

雖然屠殺是部分流民軍,和部分周軍將領的私自行為,但既然是皇帝,那么合該背負此罪。

為什么他不愿成為霍亂天下的第一人?因為他不愿為了自己的野心,而讓國家陷入戰亂。

但是。

皇帝屠殺百姓,唐清安就不在乎皇帝了。

謝有成坐在椅子上,抬起頭看向將軍。

將軍決定入主中原了嗎?

從將軍的話語中,謝有成疑心起來。

以金江鎮的規模和實力,有沒有人反對將軍當皇帝,謝有成不敢保證,但是絕對很多人希望將軍做皇帝。

開國啊。

誰能忍得住這種誘惑,捫心自問,謝有成自己也忍不住喘起了粗氣。

“民心即天意,是皇統根基,屠戮百姓,說明皇帝失德,不再具有正統性。”

謝有成忍不住說道。

他看得到是大周正陷入激烈的戰亂,如果有需要,金江軍集合所有力量,可以召集二十萬人馬入關。

國內的精兵,遠在四川,對于登萊天津三大營,謝有成不認為能抵抗的了金江軍。

只要一口氣打敗三大營,即可直取京城。

金江軍有炮。

拿下了京城,順勢占山東,山西,東西合擊河南,在陜西,后四川,北方大地盡入手中。

“將軍。”

謝有成忍不住站起來,走向輿圖。

將軍第一次松口,他覺得不能錯過這個機會,自己應該說服將軍。

指著輿圖,謝有成把所想告訴將軍。

看著神情激昂的謝有成,唐清安沉思起來。

他原本是沒有想到入關取得天下,因為舊有的觀念,一直在等著大周自潰。

而且他有他的顧慮。

林丹汗手里控弦之士三十馀萬,還沒有動,是因為正在消化巨大的果實。

自己率領金江軍攻打京城,結局就是大周九邊所有精銳全部南下,以及全國各地軍隊北上勤王。

后果就是自己和大周軍隊殘殺,林丹汗順勢攻入大周,再加上流民軍。

整個北方都將失去秩序。

再差的秩序,也比沒有秩序強。

如果不考慮百姓,他可以冒險,代價就是至少數百萬,乃至近千萬的百姓消亡在各路軍隊引發的戰亂中。

還有就是日本。

放棄明年的機會,等德川家光減除了所有反對勢力,從此徹底掌控了日本,那么以后再也沒有只需要數萬兵,就可以消滅日本的天時。

哪怕他最后入主中原,集合全國之力,派出數十萬大軍遠征日本,打敗了德川家光,也無法控制日本。

前明在安南的失敗就是例子。

“我準備向朝廷上疏,派一支金江軍入川。”

唐清安說道。

誰屠戮百姓,金江軍就消滅哪支軍隊,無論是周軍還是流民軍,只剩下有德的軍隊,還可以讓金江軍的名聲傳播到四川,獲得百姓的支持,為日后金江鎮管理四川打下厚實的根基。

還有更大的擔憂。

小冰河時期,二十萬大軍,能消耗完金江鎮所有的積蓄,每年的糧食全部要投入到軍隊中,那上千萬的災民,他用什么去救?

不能賑災災民,災民們就會反抗,他怎么剿?和大周皇帝又有什么區別。

相關


上一章  |  紅樓從遼東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