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從遼東開始第四百九十章 你姐夫交待的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紅樓從遼東開始 >>紅樓從遼東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九十章 你姐夫交待的

第四百九十章 你姐夫交待的


更新時間:2023年01月01日  作者:鍵盤戰斗家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鍵盤戰斗家 | 紅樓從遼東開始 
正文卷

正文卷

奴兒干司境內最后一支殘余勢力被消滅了。

十年。

認真算起來,將軍剛好用了十年的時間。

明年就是將軍三十歲壽辰。

想到如今金陵薛家,還有已經病故的父親,薛蝌不得不感慨時間的偉大。

不論何時。

時間永遠不停的前進。

羨慕完別人,自己又分潤不到功勞,薛蝌只好回去噼柴,繼續為過冬做準備。

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和金陵完全不同。

在奴兒干司,全年中有一大半的時間,不是為過冬做準備,就是在過冬的日子中。

這里對時間的消耗更直觀。

很多人家會養狗。

因為太冷。

懶漢懶婆子們懶得下炕,一躺就是一天,抗上拉完屎直接一聲喚,狗子就搖著尾巴進來,等它出去的時候,屋子里也干凈了。

薛蝌第一次見到,被惡心到半個月吃不下飯,以后見到狗就犯憷,生怕狗跑來舔自己的腳。

順著紋路,一斧頭噼成兩半,兩半才噼成四片,四片分為八根細柴火。

一堆一堆整齊的堆積進入柴房,從早到晚,一直堆滿為止。

柴房里堆滿了一屋子柴火,院子外也堆滿了幾處,足夠燒一個冬天。

戴著皮氈帽,穿著皮衣,套著皮靴,此時的薛蝌,活脫脫一名東北漢子。

“彭。”

斧頭被丟到地上,薛蝌去泡了一大壺茶,仰起頭咕冬冬就喝了大半。

也沒有再出去,撿起了兩本書打發時間。

這就是他在奴兒干司的生活。

枯燥,無味,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讓人絕望。

當然。

如果仔細的探究,也會有很多好玩的地方,例如滑雪橇,例如和小媳婦們說些葷話。

但是薛蝌怕。

他被自己被人遺忘了。

遺忘在這片寬廣的讓人敬畏的土地上。

此地。

離鎮江一千三百里,離金州近兩千里路。

而兩千新合軍擊敗多爾袞的地方,更是在深入奴兒干司,長達五千里之外的地方。

奴兒干司太大。

大到薛蝌心里沒底。

自己會不會被派去乞列迷城?以王宣的性子,此事不是沒有可能,恐怕自己真的會成為野人了。

鎮江。

此時的鎮江很忙碌。

第二軍鎮的駐地,原來暫時為鎮江,現在已經開始搬離,經過長達半年的爭議。

到底是駐扎在平安道,或者咸鏡道,還是從奴兒干司尋一塊合適的土地。

最后還是決定,定在了平安道。

平安道遠離奴兒干司腹地,不利于開發奴兒干司,但是平安道富庶,容易養人。

而且咸鏡道和平安道,還有不少的朝鮮人口,也需要防備,或者也可以說,更容易控制朝鮮。

其實不光是第二軍鎮,包括沉陽的第一軍鎮,也在往遼河套遷移,在草原外筑城。

鎮江衙門里頭,已經燒起了地龍,值班的差吏,又臨時增燒了一銅盆的炭火,讓班房里一片溫暖。

李成賢聚精會神的看著公文,大門突然被推開,走進來一片冷氣的男子。

“今年的天氣格外冷,平安道的道路上,已經結了冰。”

稽查使王宣,徑直走到火盆前,伸出后烤火,也不敢離的太近。

一旁的年輕文書,熱情的泡了一杯熱茶,恭敬的遞給了王宣。王宣謝過對方,喝了幾口熱茶,才緩過氣來。

“還沒吃吧。”

李成賢關心的問道。

火房的廚子們,燒了幾樣的點心,王宣點點頭,拿起一塊,他早已饑腸轆轆,顧不得又冷又硬。

“煮點粥喝吧。”

李成賢攔住文書,自己親自忙活了起來。

把燒著的茶壺取下,換上一口銅鍋,用小米粥熬,然后還添了一把紅棗。

小米粥好吃,王宣胃口大口,“再給我一碗。”一點也不客氣。

李成賢點點頭,又舀了一碗,笑瞇瞇的看著王宣。

“小米粥就要趁熱吃,但是也得注意,別把自己燙著了……”

“你這是有話要跟我交代?”

王宣笑道。

他們軍鎮的事情多,而且不好做。

內地的人不知情由,只以為他們在外頭當坐地虎,不知道他們實際上的難處。

就說他們第二軍鎮。

地盤大,勢力雜,人手少,猶如刀尖上跳舞。

平安道,朝鮮的兩班勢力大。

咸鏡道,朝鮮的軍戶勢力大。

奴兒干司,千把號人撒入其中,就像是沙灘上的一顆沙碩般不頂事。

就算如此多困難,他們第二軍鎮要負責的事情卻極多,維持的事情也極多。

更不提還要兼顧朝鮮。

所以從上到下養成了習慣,能簡單做的事情,絕對不復雜化。

“我聽說你要把薛蝌調去乞列迷城,此事我先攔住了。”

聽到李成賢的話,王宣沒有生氣。

倒不是因為李成賢資歷比自己強,而是兩人多年在金州做官,深知對方的脾性,不是自私自利的人。

“奴兒干司太大,乞列迷城不過是奴兒干司東西方向的中間地帶,卻已經是我們目前能抵達的最遠地區。”

王宣自顧自的說道。

“所以需要人手去管理,去種地,去打獵,別人可以去,薛蝌為什么不能去呢?”

李成賢笑著不說話。

兩人都是老伙計,沒必要藏著掖著。

果然。

見到李成賢的模樣,王宣無奈的搖了搖頭。

他的確對薛蝌不滿。

不光是對薛蝌,最近幾年,對涌入金州的國內官員,王宣都感到不滿意。

包括秦鐘等等。

在王宣看來,這些人只會爭權奪利,根本就沒有為遼東吃過苦,不會珍惜當下的來之不易。

“薛蝌還是不錯的。”李成賢評價道。

當時武震孟帶領大軍入朝,薛蝌是隨軍官員,不管是勸服朝鮮降官,還是維護地方,都出了大力,獲得了不少的功勞。

李成賢把事情講了一遍,王宣卻不為所動。

“做的再好,功利性太強,遲早引來禍事。當下金州只是讓調去奴兒干司,我見其并無悔意。”

王宣邊說,嘴角露出輕視的笑容。

“他們這些人,仗著關系,心里沒有畏懼心,不就是覺得自己有憑仗嗎。

對付這種人,只要在我手里,我就把他的憑仗擊碎,倒是要看看,有沒有畏懼心。”

對于王宣的想法,李成賢不做評價,但是他得勸一勸對方。

“你的想法是好的,不過任何事情需要有度,你取消了他的主官,發配為看倉庫已經足夠。繼續苛刻他,只怕過猶不及。”

既然李成賢態度堅決,王宣也不好強求,把原來的計劃作罷,算是放了薛蝌一馬。

雖然如此,王宣還是氣不過。

認為肯定是有人找關系,找到了李成賢的頭上。

心中暗自打定主意,只要他在第二軍鎮一天,薛蝌就看倉庫一日,別想有其他的念想。

“你身上的病好了嗎。”

探春關心的看向賈環。

自從賈環去了軍學校,就是她也很少能見到弟弟了。

軍學堂是封閉式管理,除了平遼侯府兩位公子的特殊性,其余人都沒有特權。

今天難得學堂放假,探春安耐不住,終于關心起這位親弟弟。

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她對兄弟不在乎呢。

“早就好了,一點事也沒有。”

賈環笑道,聲音爽朗。

比起以前的陰柔,現在的賈環,更添了一絲陽剛之氣,探春也看出來自家兄弟的變化。

心里忍不住欣慰,自己小心的把弟弟弄來金州,到底對他是好事,沒有耽擱他。

有娘家人的支持,和沒有娘家人的支持,作為女子的底氣是完全不一樣的。

“就是可惜,我在學堂也就只能讀幾年書了,以前錯過了太多的時光。”

賈環惋惜的說道。

聽到弟弟能有如此想法,賈探春越發的高興,反而勸道賈環。

“我倒不這么認為。”

“在京城你學的,還有你三叔教的,也是旁人學不到的,何必小瞧自己呢。”

賈環連連點頭,只覺得家姐說得有道理。

“彩霞丫鬟,已經從京城出發了,不日即將抵達金州。我準備留在我的身邊,你要專心讀書,不要為雜事分心。”

探春提醒道,邊擔憂的看著弟弟的神情。

她不是瞧不起彩霞丫鬟的出身,而是覺得弟弟年齡還小,不應該把精力放在這上頭。

正是學本事的年齡。

學習苦,本來就是一件枯燥無味的事,更需要用盡毅力,如何能分心呢。

賈環沒有生氣,反而松了一口氣。

他只是希望彩霞有個好結果,至于真的安排在自己身邊,他反而不好意思。

畢竟鬧出了這么大的事情,他也不希望別人誤會自己。

“可惜,母親她為什么不來?”

目前,賈環心里遺憾的只有母親的事情了。

他現在不愿意離開金州,以后都不愿意回賈府,如果母親能來金州,那就再也沒有遺憾。

聽到弟弟的惋惜,探春沒有說話。

對于母親出人意料的選擇,探春隱隱覺得是為了自己。

自己是平遼侯夫人,是朝廷命婦。

但是自己出身低微,是妾室所出的庶女。

這個世道如此。

大多數的人們在乎。

所以趙姨娘不愿意來金州。

她來到金州,就是提醒所有人,平遼侯的妻子的身份低微,給仇視平遼侯的人笑話他的借口。

探春知道老爺不在乎這個。

但是外面的人不知道。或者人們只會笑平遼侯自欺欺人。

“等你出息的那天,你親自去接母親,難道母親還能拒絕你不成。”

良久,探春輕輕的說了一句。

聽到家姐的話,賈環長出一口氣。

他就知道,家姐不是嫌棄母親身份的人。

如果說小時候,他還誤會家姐的話,隨著他長大,早就明白了家姐的苦衷。

紅樓原文中。

賈環小時候和探春吵架,長大后就從來沒有過了。

趙姨娘從來不是守口如瓶的人。

但是探春小時候,為人還不夠謹慎,對趙姨娘說的那些貼心話,趙姨娘從來沒有透露過。

“我讓人送了些銀兩,布匹回去,舅舅一家子也送了,母親心里會開心些。”

趙姨娘的兄弟病逝。

趙姨娘為此擔心難過了許久。

說個不好聽的。

她這種妾侍,如果沒有娘家人盯著,萬一哪天死了,那就是徹底的白死,問都不會有人問一句。

像她的兒子女兒是不用指望的,因為沒資格問。

“我還找三叔借了五百兩銀子,我沒有花,你幫我找人還給三叔吧。”

賈環想起來此事,連忙告知了探春。

探春聽到,也沒有生氣,也不著急,想了想,最后反而讓賈環先不要還。

“你三叔不是缺銀子使的人,我跟你還過去,反倒是沒什么益處。等你三叔哪天回來金州,你親自去還他,在請他一頓宴,倒是更顯親近。”

探春的主意,讓賈環情不自禁的抬起頭。

有種擔起家事,覺得自己長大了的感覺,不再是原來的普通小兒。

這種和家姐談“大事”的感覺真好。

說話間。

丫鬟們捧來熱茶和點心。

探春接過茶盅,喝了一口熱茶,示意丫鬟們把點心送去給賈環。

賈環坐在下方的圓凳子上。

丫鬟搬過一張長幾,放了兩疊的點心,賈環彎腰拿起一塊,往嘴里咬去。

原來是桂花糕,又甜又軟。

賈環不是沒有吃過東西。

但是在此地,賈環無拘無束,沒人用瞧不起的眼神看他,也沒人背著罵他。

十幾歲的少年,正是最敏感的時候。

要說先前的環境下,沒有自卑是不可能的。

而男子最怕有自卑。

探春發現了這點,默默的改正弟弟的缺點,讓他抬頭挺胸做人。

為什么她有底氣呢。

就是因為她多年警惕做事,積攢了無數的功勞和苦勞。

只要夫君是個明眼人,就不會委屈了自己。

潤物細無聲。

紅樓里第一厲害的女子,手段當然不是一般人看的出來的。

“學堂里頭吃不飽?”

看著弟弟吃糕點的模樣,探春詫異的說道。

這就是她女兒家不知道的事情了。

常言半大小子吃死老子。

他們這種年齡的少年就不知道吃飽是什么。

上一刻吃的飽飽的,下一刻又餓了,又能吃下一頭牛。

“學堂里飯菜管夠,只是不許浪費。”

“味道如何?”

“還行。”

兩姐弟拉著家常,看上去尋常的事,卻是一家子夢寐以求的奢望。

“我等下出門,約了同學。”

賈環不好意思的說道。

探春起身。

“你以后的月錢,就按照府里的規矩,跟小乾他們一樣。”

“不好吧?”

賈環遲疑道。

“你姐夫交待的。”

聽到家姐的話,賈環才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新書、、、、


上一章  |  紅樓從遼東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