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從遼東開始第四百七十九章 叛徒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紅樓從遼東開始 >>紅樓從遼東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七十九章 叛徒

第四百七十九章 叛徒


更新時間:2022年12月17日  作者:鍵盤戰斗家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鍵盤戰斗家 | 紅樓從遼東開始 


鍵盤戰斗家:、、、、、、、、、

柳湘蓮從日本游歷歸來,正好趕上這次的大會,從現場的熱烈氣氛中,感受到金州蓬勃發展的魅力。

大周國內的百姓們水深火熱,在饑寒交迫中求命。

官員們奏疏里憂心忡忡,為國為民,生活中一邊花燈酒綠,觥籌交錯。

占地最多的地主是皇帝和勛貴,人數最多的地主是官員。

自耕農越來越少,佃戶越來越多。偏偏這些占據國內大半生產資料的地主們,不用服役,不用納稅。

朝廷向他們收稅,他們回頭就轉嫁給百姓,然后指著鬧事的百姓,對朝廷說不應該收稅。

從太上皇時期,有御史和官員們,提出各種問題,又提出各種問題該如何解決。

卻從來沒有提出根子上的問題。

流于表面的形勢,任何的解決方法,都只是鏡花水月般的縹緲。

“金州的未來,值得期待。”

柳湘蓮試探的看向眼前的將軍,眼前不到三十歲,卻做出一番非同尋常事業的英雄,或者是梟雄?

不同于普通的軍鎮,金州和以往都是不同的。

眼光敏銳的柳湘蓮,認為金州的勢頭只要繼續保持下去,不要十年就能聚集為天命,浩浩蕩蕩。

“國內地大物博,人口億萬,潛力非同尋常。”

唐清安隨意的說道。

現在屋內沒有旁人,只有他和柳湘蓮,專門抽出時間,聽取柳湘蓮匯報日本的形勢。

“雖然如此,可朝廷真正能調動的人力物力,不足百分之一,而且掣肘繁多,反而會壞事。”

聽到柳湘蓮的話,唐清安提起了興趣。

“國內真正想要振作倒也簡單。”

如果是旁人說這種話,柳湘蓮必然嗤之以鼻,當做對方為狂妄的人,可眼前的人是將軍。

以將軍的才能,柳湘蓮并沒有認為將軍大言,露出了恭敬的神色,洗耳一聽。

“愿聞將軍高見。”

天下是沒有新鮮事。

唐清安不過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而已,歷史的長河中,絕大部分人都是隨波逐流。

但總有一些,能躍出河面的非凡之人。

“如果有一個人,敢得罪天下的地主,向地主動手,從地主手中逼出利益,那么大周將會煥發出原本的光芒。”

柳湘蓮露出苦笑,此事談何容易。

“與天下地主作對,縱然一時得勢,最后也必然身敗名裂,不得好死,能不懼死亡的人,何其難也。”

“而且逼迫地主,地主最后轉嫁給百姓,反而導致形勢越發糜爛,加快積弊的程度,恐怕……”

“事情可以分開做嘛。”

唐清安露出笑容。

大周的地主是誰?

地主是皇帝,是太監,是勛貴,是武將,是官員,是讀書人,總之不會是百姓。

歷史上。

為末代皇帝戰死的沐天波,不能不說他是個忠臣,但也不妨礙沐府在云南,兩百余年下來,吞并了上百萬畝的土地。

斗倒嚴黨的領袖徐階,如果不是出了個頭鐵不講情面的海瑞,恐怕歷史的清名評價會到一個新的高度。

偏偏出了個海瑞,在地方嚴查吞并土地的官員,最后查到了大佬徐階頭上。

其老家數十萬畝的良田,真是好大的一個好官。

要對付地主,其實就是與全天下的利益階層作對,偏偏地主又掌控了輿論,他們說誰壞,百姓們會跟著盲信。

“先從御史下手。”

“御史可不好對付。”

柳湘蓮笑道。

御史品級雖小,權利卻大,是儲備的朝廷領導人。背后有方方面面的勢力牽扯和支持。

大周兩百御史,背后的關系網,涵蓋了全國。

“立法嘛,以考成法應對,所有事情定下章程,讓官員按期完成,不能按期完成的,就收到罷免。”

“御史監督六部,六部督促地方,地方向朝廷交差,哪一個環節出錯,那追究誰的責任。”

“此事不易。”

柳湘蓮還是搖了搖頭。

人情大于天。

五個沉甸甸的字,就是大周目前的現狀。

國內積弊這么多,官員們卻仍然做官,除非鬧出非常大的影響,也不過是小懲罷了。

因為人情。

人情大于法度,那么法度就是虛設。

“所以嚴格執行考成法,不講任何情面,只看結果,做的不好就罷免,做的好就提拔。”

“恐怕官員為了應對,把矛盾轉嫁到百姓,鬧出各種事端后,官員在彈劾考察法。

百姓們大字不識,一輩子圍著土地轉,多少有些盲目,收到讀書人們的言論,會跟著痛恨考察法,以為他們的貧苦,是考察法所致。”

“那就杜絕地方的輿論,把輿搶過來。”

“輿論掌握在認識字的讀書人身上,就算朝廷把邸報貼到鄉間,也比不上地方上的讀書人親口所言。”

“那就禁天下私人書院,讀書人只能到官學讀書,不可忘談政事,贊成考成法的讀書人,就可以參加科舉,不贊成的就不能。”

“這……”

猶如晴空霹靂,柳湘蓮震的面色發白。

禁天下私人書院,這是何等的魄力?只此一事上,施行此事的人,必然不得好死,身敗名裂。

而且。

怕的此人到底是為了自己私人的利益,還是真的一心為公呢?

柳湘蓮思遍國內熟知的官員大儒,黯然的搖了搖頭。

“奪過來了輿論,然后開始清丈全國的民田,民田查完了,在清丈衛所田,勛貴的田,皇莊的田。”

柳湘蓮滿腦子一片空白,怔怔的看向將軍。

按照將軍所言,能做出這種事的人,得有多么的睿智,和多么的偉岸?

行此事必然掌握大權,掌握了大權,不為了穩固自己的權勢,反而得罪所有人。

就算想要清名,抓幾個貪官也就有了,上下皆贊。

而卻不在乎自己身前身后名,不在乎自己家族,反其道而行,還有此等人物?

“將軍能想出如此的方法……實在是非常人也。”

柳湘蓮長出一口氣。

他來金州說穿了也是為了名利,將軍的辦法雖好,自問自己是做不到的。

“哈哈哈。”

唐清安忍不住笑了起來,仿佛想到一件什么好笑的事情,笑得眼淚都出來了。

收住了笑容,睜開了眼睛,唐清安意猶未盡的說道。

“如果真有此事,我已經為那些反對考成法,把罷免的官員們,他們該如何應的方法我都想出來了。”

“哦。”

柳湘蓮露出好奇的眼神。

唐清安眼神陷入回憶,想了想后,才緩緩的說道,“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你看看,輿論不就回來了。”

看到柳湘蓮傻了的樣子,唐清安笑了兩聲。

東林不就是這么來的么。

從朝堂上失敗的官員們,匯聚到一起,琢磨出來的東西。

“將軍之才,讓人感嘆之極。”

良久。

柳湘蓮吶吶的說道。

“那清丈完田畝之后呢?”

不過,柳湘蓮還是忍不住好奇的問道,雖然他自問自己不敢學,不妨礙他好奇。

聽到柳湘蓮的話,唐清安默默的低下頭。

“后面的事情,誰知道呢,不過能做到這一步,國家已然興盛起來了,只要不廢除此法,可保百年的興盛。”

大周不從根子上改革,不把官員們治理好,所有的法子也不過是頭痛醫腳而已,才是唐清安不懼大周的底氣所在。

感嘆完后,唐清安打起精神看向柳湘蓮。

“德川忠長真的敢造他哥哥的反?”

收斂了心神,柳湘蓮連忙點頭,臉上興奮起來。

“德川忠長的父親已死,幕府將軍是他的哥哥,已經露出了殺心,沒收了德川忠長的領地,流放到了上野高崎。”

“如果沒有外力的支持,他只能等死,我悄悄拜訪了他,他聽到金江鎮愿意幫他,仿佛變了個人一樣。”

柳湘蓮笑道。

正如將軍剛才感嘆,天下事沒有新鮮事。

看出了危險的德川忠長,開始裝瘋起來,只是做的太明顯,無法讓人相信。

畢竟。

其父未死之前,他可是很狂妄的,仗著父親的寵愛,和手里的實力,屢次挑釁他的大哥德川秀忠。

面對他的挑釁,德川秀忠次次都忍讓。而前年他們的父親死后,德川秀忠露出了真面目。

而失去了靠上,德川忠長很快就在政治上失敗。

但是德川忠長畢竟從小就是獲得兩藩的大名,支持他的人還有很多。

以及德川幕府對各地大名的打壓,例如一國一城令,一個大名只能留下一座城池,其他的城池必須拆除。

接二連三打壓大名的條例,各地的大名,畏懼幕府的勢力,雖然地方上的小動作不斷,卻沒有人敢出頭對抗幕府。

唐清安沉吟起來。

如果能支持德川家族內斗,明年又有九州島大規模的民亂,正好是金州謀奪九州島的大好時機。

既然如此,唐清安不再猶豫。

“告訴德川忠長,他想要什么,我都給他什么。到了需要的話,我可以派兵協助他。”

“德川忠長詢問我們要什么。”

“看來他還看不清楚形勢啊。”

原本的德川忠長,到了死亡的前一刻,為什么沒有選擇放手一搏呢。

因為他還保持著幻想,認為自己裝瘋,能讓他的哥哥留他一命,他的哥哥德川秀忠棋高一著。

溫水煮青蛙,一步步把德川忠長逼到了絕路上,到了臨死的一刻,德川忠長反悔也來不及了。

“這件事你全權負責,必定讓德川忠長看清楚形勢,到底愿不愿意坐以待斃。”

“如果德川幕府成功內亂,形勢最惡劣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出多少兵力支持德川忠長?”

柳湘蓮需要一個底氣。

“五萬。”

唐清安肯定的說道。

“新蠻軍兩萬,朝鮮軍兩萬,新合軍一萬。大軍的糧草,朝鮮負責一半,我們負責一半。

日后,由德川忠長承擔送還。”

“此事,你需要謝有成,賈鑒,陶杰詳細的商議,如果需要的時候,大軍從朝鮮出發,還是從濟州島出發。”

聽到五萬的數量,雖然不是金江軍,但是柳湘蓮松了口氣,這個兵力,可以說服德川忠長。

兵力太少,不能說動德川忠長。兵力太多,恐怕德川忠長又會擔憂。

“國內義軍形勢頹廢,所有人都在擔憂國內的形勢,唯獨將軍不在乎,原來是如此認為的嗎。”

告辭前,柳湘蓮突然醒悟。

唐清安點了點頭。

大周如果滅亡,滅亡的原因,絕對因素不是來自于外部,而是來自于內部。

天災人禍。

人禍大于天災。

人禍就是地主階級和百姓的矛盾,不從根本上解決這個矛盾,大周不會因為義軍的頹廢就重新盤活。

柳湘蓮離開后。

薛蝌輕輕的進來,小聲的提醒。

“將軍,隔壁的會議室,人已經到齊。”

“好,現在就過去。”

唐清安沒有歇口氣,隨著薛蝌離開。

隔壁的會議室。

馮勝之,顧應時,李成賢,林如海,賈鑒,謝有成,朱秀,武震孟,劉成敏,彭大海。

眾人起身迎接將軍。

“都座。”

昨日在軍學堂的會議,更多的是鼓舞人心的會議,今日的內部會議,才是真正的關于新的形勢的會議。

金江鎮是唐清安從無到有一手建立的。

軍中遍布軍學堂的軍校生,沒有野心家存在的土壤,想要違逆節度府,從士兵到百姓都不答應。

這就是人心。

所以為了加強金州的擴張,唐清安準備放權。

謝有成起身,看了眼在場的同僚,手里緊緊的握著一張公文,然后拿起來仔細念道。

“為了更好的應對金州形勢,會建立四大軍鎮。”

“第一鎮。”

謝有成停頓了下,忍不住抬頭看向將軍。唐清安笑著頷首,謝有成點點頭,繼續念下去。

“以沈陽為核心,建立負責草原的縱合軍鎮,節制使劉成敏,鎮使馮勝之,稽查使徐輝。”

“第二鎮以鎮江為核心,建立負責奴兒干司,含括平安道,咸鏡道的固土軍鎮,節制使武震孟,鎮使李成賢,稽查使王宣。”

“第三鎮以旅順為核心,負責因對國內的變化,歸屬于軍司直管,節制使朱秀,鎮使顧應時,稽查使鄭永廉。”

“第四鎮以濟州島為核心,負責琉球國,日本局勢的拓土軍鎮,節制使彭大海,鎮使陶鏴,稽查使方士珍,經歷柳湘蓮。”

“林如海為左支使,顧道初為右支使,判官朱文,推官鄧章……”

相關


上一章  |  紅樓從遼東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