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從遼東開始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事可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紅樓從遼東開始 >>紅樓從遼東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事可期

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事可期


更新時間:2022年10月28日  作者:鍵盤戰斗家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鍵盤戰斗家 | 紅樓從遼東開始 


鍵盤戰斗家:、、、、、、、、、

“如果認可大周的禮號,自當為一國人,別無二致,如果不認可大周的禮號,則另當別論。”

“哈哈哈。”

奧巴明白了賈鑒所言。

“如果有人來攻打我們部落,平遼侯如何?”

“如果有人敢攻打歸屬大周的部落,平遼侯當率軍相助,乃是毋庸置疑的責任。”

賈鑒肯定的說道。

奧巴還是擔憂,繼續詢問賈鑒。

“那對方如果兵馬極多,空弦之士十數萬,乃至數十萬呢?平遼侯會否擔憂影響自身的實力,而袖手旁觀?”

聽到這個問題,賈鑒露出了一股自信。

“我金江鎮從無到有,順心民心,驅逐強敵,光復國土,將軍出海以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金江軍八年間,大小數百戰,從無膽怯之時。

任何人敢侵犯我國,必當給予痛擊,金江軍有此實力,巴圖魯汗也應該相信我們有這份實力。”

帳篷中。

不光有巴圖魯汗,賈鑒,還有草原部落的其他首領。

眾人看著暢暢而談的賈鑒,說著金江鎮無比強大的話,卻沒有人懷疑。

蠻族當初崛起的過程中,老奴帶領軍隊,打敗了葉赫,打敗了科爾沁,打敗了喀爾喀,打敗了察哈爾,打敗了大周……

科爾沁打不過老奴,身后又有林丹汗虎視眈眈,林丹汗想要吞并科爾沁,老奴則想要歸順的科爾沁。

與葉赫聯盟,敗于蠻族之后,奧巴的叔叔思考形勢,選擇了距離跟近,實力更強的蠻族。

而如此強大的蠻族,連年敗于金江鎮手中,陷入了頹勢,與之相鄰的科爾沁,看的一清二楚。

當年金江鎮還很弱小,草原部落和蠻族聯軍,都無法打敗金江鎮,更何況今日。

賈鑒一路出使草原部落,每一次都越發的順利。

因為。

這是大勢所趨。

在戰爭來臨之際,巴圖魯汗選擇了接見金江鎮的使者,就已經說明了一切。

賈鑒現在不過要做的就是保證,保證科爾沁的安全。

聰明人能抓住重點,不讓事情發生變化。

“送使者回去休息。”

巴圖魯汗說道。

賈鑒聞言,沒有著急,而是順從的離開,留給眾人私下溝通的機會,他并不擔心。

看著使者離開的背影,巴圖魯汗感受到了對方的自信。

“各位怎么說?”

奧巴自立,自稱巴圖魯汗,內部很多部落首領并不滿意,認為會為部落招來災害。

事實也是如此。

林丹汗放過喀爾喀,遠征科爾沁,注意力全部放在了科爾沁部落,視科爾沁為死敵。

因此奧巴雖為大汗,卻并不是深得人心。

在部落大事上,奧巴無法一意孤行,需要和眾多部落首領商議。

眾人議論之后。

“蠻族已經勢弱,如果林丹汗來攻打我們,身側有強敵的蠻族,將無法支援我們。

所以我們不應該出兵協助蠻族,和金江鎮交惡。

這一次的戰爭,我們應當保持中立,誰最后占據了遼東,我們就和誰做盟友。

只有如此,才能幫助我們,對抗林丹汗。”

各首領中,一名年紀較大的人,在眾人的視線中,率先說道。

他的說法,沒有人質疑。

奧巴見到此人出頭,內心松了口氣。

他知道很多人對自己稱汗并不滿意,有人還認為他太過貪婪權勢,卻不知道自己的委屈。

面對老奴的逼迫,叔叔又剛去世,才成為大首領的他,哪里有實力拒絕老奴,只能無奈答應對方。

“鞥綹布的話,有人反對嗎?”

奧巴感激的看了眼鞥綹布,然后問向其他人。

奧巴一日為巴圖魯汗,林丹汗就不會放棄攻打科爾沁。

而林大汗實力遠超科爾沁,科爾沁想要不被吞并,唯獨獲得強力的友軍。

作為部落威望極高的老者,鞥綹布思考了形勢,選擇支持了奧巴。

事已至此,就算奧巴主動去掉汗位,也不可能獲得林丹汗的原諒,林丹汗必以此為借口,會攻打科爾沁,吞并部落壯大自身。

多年來,林丹汗都是如此,才是眾部落不服他的原因。

巴圖魯汗,鞥綹布,都認為保持中立,很多部落首領,也不愿和強大的金江鎮開戰。

一邊派了使者,去告知皇臺吉,科爾沁不會出兵,讓其不要空等。一邊又召來賈鑒,告知了科爾沁的決定。

“巴圖魯汗做出了英明的決定,為科爾沁帶來了光明。”

賈鑒真誠的說道。

巴圖魯汗笑著拍了拍賈鑒的肩膀,一臉的親厚,露出爽朗的笑容。

“你要求我們科爾沁出兵,幫助金江軍攻打蠻族,但是我不會同意,至少這回不會同意。

蠻族前番還和我們是盟友,就算我們改變旗幟,也不能成背信負義之人。”

見狀,賈鑒沒有強求。

他們雙方雖然已經達成了一致,但是接觸還較少,缺乏足夠的信任,不可過分的催逼。

賈鑒的善解人意,令奧巴內心滿意。

比起記憶中老奴的強硬,賈鑒對盟友的尊重,奧巴的心中,對昨日賈鑒的承諾,更具有了信心。

“杜楞洪巴圖魯來信,要和我聯合出兵,協助蠻族攻打金江鎮,貴使不可不防。”

奧巴主動向賈鑒提示,做出了善意的舉動,回報對方的和善。

“巴圖魯汗的好意,我一定會轉達給將軍的。”

賈鑒笑道。

巴圖魯汗點了點頭,沉吟一陣后,主動送了賈鑒一百匹好馬,是送給平遼侯的禮物。

賈鑒謝過,離開了科爾沁。

杜楞洪巴圖魯就是粆花。

粆花是傳統的老派人,念念不忘入侵中原,光復大元,他的態度,很令平遼侯頭疼。

此人不可說服,言語動搖不了他的心智。

但是賈鑒沒有選擇繼續出使卓里克圖部,來打消對方的意圖,因為沒有必要。

此人他說服不了。

喀爾喀的翁吉喇特部,扎魯特部,巴約特部,巴林部,以及宰賽,煖兔,粧南等等首領。

都選擇了和大周和平共處,雙方互市共同發展。

如果杜楞洪巴圖魯仍然要一意孤行,選擇戰爭,以他自身的實力,動搖不了金江鎮。

既然選擇開戰,那么就要承擔后果。

為了長久的和平,金江鎮不會懼怕戰爭,更有底氣,面對一切野心派的挑釁。

所以。

帶著巴圖魯汗送上的心意,賈鑒帶領騎兵們,返回了遼陽,向將軍匯報好消息。

沒有獲得援助的蠻族,面對金江鎮的攻勢不提。

草原寬闊無比,人跡稀少。

千里之外。

數千名草原騎手,已經整裝待發,就等首領的一聲令下。

部落的孩童們仍然開心的玩鬧,騎著馬,揚著鞭,拉著小弓,雖然物質貧困,卻無憂無慮,臉上不知愁。

婦孺們卻在自家的帳篷中,心中忐忑,無法放下憂慮。

“歐沃,各部都不答應出軍,沒有響應你的號召,你真的要不為部落考慮嗎?”

宰賽還很年輕,本來是五部共主,因為多年被蠻族關押,面對金江鎮的強大,蠻族終于妥協放了此人。

有數年的俘虜經歷,受到了虐待,宰賽看上去頭發花白,但是比起當年更顯沉穩。

再也看不出他身上原本的急躁和莽撞。

因為年輕時候的莽撞,所以才孤軍深入蠻族境內,戰敗被俘。

又因為被俘的幾年。

宰賽沒有頹廢,反正成長了。

看著眼前的侄孫,粆花即欣慰,又難過。

欣慰他成長了,難過的是卻沒有如自己所想,毫不保留的支持自己,例如這次的出兵之事。

侄子煖兔反對他,侄孫宰賽也不支持他。

其余部落的首領不提,煖兔代管三部多年,宰賽目前名義上是五部大首領。

兩人都不支持粆花,粆花就無法調動喀爾喀五部的全部實力。

見歐沃仍然不改態度,宰賽嘆了口氣,終于告訴了粆花一個消息,令歐沃絕望的消息。

“科爾沁已經保持了中立,和金江鎮結盟,而金江鎮的使者,卻沒有來這里。

對方知不知曉歐布派使者去聯絡科爾沁之事,我不清楚,但是不論歐布出不出兵,已經影響不了戰事。

以我對賈鑒的了解,此人才思敏捷,帶著科爾沁結盟的消息,來說服歐布才是他的行為。

但是他卻沒有來,我思來想去,認為他在等,等歐布你的決定。”

粆花聞言怔了怔,茫然的看向宰賽。

宰賽被暗無天日的關押十年,十年的時間,可以令一個人廢掉,也可以令一個人成長。

歷史上,此人最后在后金手中銷聲匿跡。

說明此人沒有荒廢掉,如果其人荒廢的話,面對喀爾喀各部屢次的要求,相信老奴還是很愿意做人情,放回此人的。

而偏偏顧忌其人,哪怕影響雙方結盟的事宜,也執意不放此人。

宰賽露出真誠的目光。

“歐布,你的決定,將決定你的部落的生死,畢竟戰事是你挑起來的,沒有人會支持你的。”

良久。

粆花抬起頭,精神氣判若兩人,透出了朝暮之氣,讓宰賽不忍的別過頭。

“我不會出兵。”

宰賽點點頭。

自己得知科爾沁的舉動后,他就知道歐布不會執意,打一場必敗的戰爭。

但是他本來不想如此勸服歐布的,可惜,對方態度堅定。

遭此打擊的歐布,威望將受到很大的影響,不論是部落中,還是其余的部落。

果然。

隨著戰爭號角的取消,草原騎手們各回駐地,空手回到帳中,憑白浪費時間,消耗了物資。

部落中很多人越發的不滿,其余部落的首領,也認為粆花年老昏聵,不再是當年的智者。

等宰賽離開后,粆花招了一名親信,交代了一番,趕赴去了遼西長城。

金江軍的戰事,不光是金江鎮和蠻族之間的事情,也牽動了整個東部風云。

遼東自古以來,就有史料記載,是北方的產糧之地。

但是從前明開始,遼東就處于戰爭,沒有一刻的停歇,因此百姓無法休養。

百姓不愿意來到遼東,而遼東需要人開墾土地,從前明開始,乃至大周。

因此在遼東全境沒有設立官府,施行衛所制,采用軍屯,用以保證民生。

離開內地,赴任遼西的忠順王,對當地的地利越發的清楚和了解。

如果金江鎮解除了蠻族后患,那么整個遼東,將不會受到戰爭的威脅,陷入民生凋零,需要內地補給。

金江鎮會成為世外桃源。

以此地利,金江鎮將不會受糧食的困擾,不會因為國內的封鎖而陷入困境。

錦州。

忠順王看著輿圖,神情沉重,連帶著他身旁的親信們,也不敢隨意說話。

金江軍的物資,遠遠不斷的通過海州,運送到遼陽城。

根據打探,金江軍的主力,也已經匯聚在遼陽,后方兵力空虛,暴露在北鎮前方。

如果不是錦鄉侯府,那么自己可以輕易的出兵,哪怕只駐扎大遼河,就能牽制金江軍數萬兵。

讓金江軍無法全力出擊蠻族,甚至可以逼迫對方退軍。

蠻族雖然勢弱,可仍然是不可小覷的對手,分身乏術的金江軍,沒有用盡全力,戰勝的幾率并不高。

“喀爾克,科爾沁的草原部落,可有動靜嗎?”

良久。

忠順王問向程之信。

程之信尊忠順王之命,多次出使草原部落,知道忠順王的計劃,搖了搖頭。

“各部都未動。”

“皆是短視之輩啊。”

忠順王長嘆一聲。

身側的圖門同樣陰沉,聽到忠順王的嘆息,忍不住開口。

他絕后。

是賈府造成的。

連帶著對賈府的姑爺平遼侯,也極其的敵視,哪里愿意多方勢力越發的強大。

“如果平遼侯真的打敗了蠻族,收復了遼東,以平遼侯的胃口,不會吐出來絲毫。

既然已經無法牽制他,那我們也理應出軍,至少可以搶沈陽,哪怕沈陽搶不到,也可以搶撫順,鐵嶺等地。”

程之信不像圖門極端,反對他的言論。

“沈陽遠離遼西,我們力有未逮,前番連靠近北鎮的海州都保不住,更何況沈陽,乃至更遠的撫順等地。

真要是激怒了平遼侯,恐怕陷入金江軍包圍的數萬錦州軍有去無回。”

程之信不希望逼反平遼侯,破壞遼東的局勢,而且顧慮幾萬錦州軍的安危。

圖門和程之信不同。

他是外來的將領,不在乎錦州軍的安危,只要是逼反了平遼侯,京城的賈府也當遭受牽連。

隨忠順王到遼西數年,報仇的希望絲毫都看不見,卻只看到金江鎮越來越強。

圖門終于忍不住了,不在顧慮形勢,只想要逼反對方。

兩名親信的言論,忠順王聽在耳中,不動聲色,讓人無法看出他的想法。

圖門此人,復仇心切,已經失去了冷靜。

忠順王如此想到。

前番他采取圖門的計策,因為的確是良策,正如其分析的猶如三國形勢。

蠻族大敗后,錦州軍無法獨自面對金江軍,如果金江軍有吞并遼西之心,錦州軍必不能抗。

只有保住蠻族,錦州軍在雙方聯合,讓金江軍首尾無法兼顧,才是上策,能穩定遼東的形勢。

可惜棋差一著。

錦州軍本來軍力薄弱,是三方中最弱的一方,又因為京城局面的失利,忠順王無法輕動。

為了保住蠻族,牽制金江軍,最后達到保住錦州軍,穩定遼東局面,等待國內恢復民生,在圖謀遼東的目的。

忠順王認為可以逼反金江軍。

但不是為了逼反金江軍,而讓錦州軍陷入危險的境地。

圖門把順序搞錯了。

忠順王雖然面色如常,已經在心底里,對此人印象改變,不在視作親信。

因為對方私心太重,不顧大局。

“我要跟皇上寫一封秘疏,希望皇上能同意,我代管北鎮,出軍在大遼河,配合金江軍作戰。”

忠順王思考一番后,做出了決定。

名義上是配合金江軍作戰,但是大軍卻駐扎在大遼河,身側就是海州。

他要看看。

平遼侯敢不敢不派軍回防。

只要他回防,就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比起圖門的意見,和金江軍強奪沈陽,把大軍陷入不利的地勢,忠順王的計策更加穩妥。

“此計甚妙。”

程之信笑道。

既能加深忠順王在遼西的權利,又能讓金江軍無法順利投入戰事之中。

圖門也沒有繼續開口。

見眾人都認可自己的想法,忠順王當即提筆。

不論如何。

錦州軍和北鎮的錦鄉侯府有千絲萬縷的關系,人情大于一切。

“代管北鎮?”

收到消息的李長松,露出了冷笑。

他來北鎮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為了恢復家族基業。

錦鄉侯府在北鎮的基業,才是保證錦鄉侯府門楣百年不倒,屹立于頂尖勛貴層次的根基。

并不想和忠順王作對,更不愿得罪忠順王。

但是對方太過咄咄逼人。

不但苛刻朝廷下發給北鎮的物資和新兵,竟然還癡心妄想,要代管北鎮。

真要是達成了忠順王的心意,那北鎮是忠順王的,還是錦鄉侯府的?

這一次,李如松不在退讓。

他的妹妹嫁給了平遼侯的義弟,金江鎮的總兵,雙方是結盟的關系,哪怕金江鎮勢大,他也不會太過憂慮。

一邊聯絡平遼侯,一邊派人回京城,讓京城維持關系的二老爺出面,發動自家的關系網。

唐清安收到李如松的急信,知道了忠順王的計策,哪里會讓忠順王如意,耽誤自己的大事。

同樣。

快船到山東,快馬加鞭的通知了陳德言。

京城。

錦鄉侯府的二老爺,金江鎮的陳德言,以這兩人為節點,牽動了勛貴。

錦鄉侯府方面的不提,陳德言找上了賈府,史府,王府。

然后陳德言和錦鄉侯府的二老爺,又悄悄的拜訪了動靜越來越小的北靜郡王。

紅樓原文中。

北靜郡王幾次出場,到了中后期卻沒了動靜,一直到賈府被抄家,他才重新出場。

此時,連錦衣軍的將領,都敢頂撞他,比起他最初登場的威勢,有天壤之別。

太上皇突然病逝,皇帝親政。

北靜郡王采取了韜光養晦之策,暗中維護勛貴的關系,用于自保。

后來賈府抄家,他主動前去幫賈府解圍,避免了其家眷受到侵擾,就是做給勛貴們看,拉攏勛貴們的心。

錦鄉侯府和平遼侯,兩者都是勛貴中的實力派,皆有求于他,他如何會不欣喜若狂。

親自接見了兩人,并痛快的答應了他們的求助,等送走了二人。

北靜郡王的長史曾省行,神情激動。

“王爺,如果錦鄉侯府和平遼侯愿意支持王爺,大事可期。”

當年太上皇想要扶持北靜郡王,以威脅皇帝的帝位,曾省行就問過北靜郡王的心意。

得知北靜郡王有大抱負,曾省行分析了幾方建議。

作為開國四王八公一系。

北靜郡王在老派勛貴中,有深厚的世交情誼,可以獲得老派勛貴的支持。

但是老派勛貴又因為太上皇前番多年的打壓,空有其名,但是實力薄弱,缺乏根基。

后來太上皇顧忌皇帝長大,羽翼越來越多,又放開了對勛貴的限制,雖然如此,實力卻不是能立馬恢復的。

例如榮國府的大房賈赦,多年下來極力拉攏地方軍隊,屢次讓賈赦去平安鎮,但是也就是和平安鎮節度使關系相厚。

其余的地方,雖然也在拉攏,卻不如當年那么信任。

遍觀國內。

平遼侯實力最強。

錦鄉侯府雖然失去了北鎮,但是失而復返,掌管一軍,如果獲得京城勛貴的鼎力支持。

實力又能很快的恢復。

遼東相近京畿。

加上其余的勢力聯合下來,例如獲得賈府的支持,說動平安鎮節度使云云。

因此曾省行認為王爺還有機會。

“既然如此,此事需要用心去辦,讓平遼侯和錦鄉侯滿意,記下本王的情誼。”

曾省行點點頭,親自去協商老派勛貴。

如此。

錦鄉侯府一系,賈府一系,北靜郡王一系。

老派的勛貴全部聯合,紛紛指責忠順王,甚至連忠順王當年走私蠻族的事,都翻了出來。

忠順王不容于勛貴,又不容于文臣。

京城無人為其說話辯解。

一個人說忠順王有不軌之心,兩個人說忠順王有不軌之心,乃至京城都說忠順王有不軌之心。

哪怕皇帝如何信任自己的叔叔,這份信任也禁不住如此的動搖。

“命忠順王不得苛刻錦鄉侯府的軍資軍器,并詢問他,扣下兵部發往北鎮的新兵,是何居心?”

圣使帶著旨意,很快來到了遼西。

忠順王沒有等來他想象中的支持,反而等來了猜忌。

相關


上一章  |  紅樓從遼東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