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從遼東開始第二百八十六章 天下英才入金州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紅樓從遼東開始 >>紅樓從遼東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八十六章 天下英才入金州

第二百八十六章 天下英才入金州


更新時間:2022年08月26日  作者:鍵盤戰斗家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鍵盤戰斗家 | 紅樓從遼東開始 


小說:、、、、、、、、、、、、

“晚輩柳湘蓮,拜見平遼侯!”

第一次見面大名鼎鼎的唐清安,雖然兩人都年輕,柳湘蓮卻恭敬的行大禮而拜之。

如此以謙遜,以晚輩而居之,屬實不同柳湘蓮以往的個性。

“哈哈哈。”

唐清安痛快的笑道,對眼前這名江湖氣十足的世家公子哥,極為的有好感。

親自上前扶起他,仔細的打量幾眼,滿意的點點頭。

“好一個冷面郎君!”

在紅樓中,有眾多的世家子弟,例如賈甄史王薛等等,大多不堪入眼,唯有兩名世家子弟認為有才性。

一名馮紫英,一名柳湘蓮。

此兩人皆入自己手中。

唐清安心中升起一股自豪,不光金江鎮人才濟濟,且各方英才都在投奔金江鎮,或者心向金江鎮。

蘇觀,林如海,韓昊,張云承,馮紫英,柳湘蓮,劉興祚,賈鑒……

從側面反饋出,金江鎮日益興盛,從當初的荒蕪之地,到如今的人才主動效力。

聽到平遼侯以長輩自居,柳湘蓮沒有覺得此人倨傲,反而認為理當如此。

柳湘蓮能有如今的名氣,比馮紫英要難十倍。

因為他已經家道中落,可就算如此,此人靠著他的才能,在京城的勛貴圈中,竟然保留了一地。

同時和市井販夫走卒之輩中,也能和眾多的豪杰打成一片,稱兄道弟結為袍澤。

因此柳湘蓮如此謙遜之態,以柳湘蓮的傲氣,是極為難得。

馮紫英和柳湘蓮相熟,看到朋友收到平遼侯的喜愛,他也非常開心,為朋友高興。

他知道柳湘蓮的志向,從小就立志恢復家族門楣。

朋友終于走上了他認為正確的道路。

“你數千里而來辛苦了,這幾日先讓紫英帶你去修整幾日,順便逛逛金州。

我會通知金州文武,請你當眾告知陜西民亂之情況。”

柳湘蓮聽到平遼侯的吩咐,心中大喜,壓住心中的喜悅,和馮紫英兩人向平遼侯告退。

馮紫英的父親,為他謀了個五品龍禁尉,以此到金州從軍。

正如京城勛貴子弟抱團,因為京城乃天子腳下,他們背景強大,因此比旁的地方更加傲慢。

越傲慢越講究規矩,越講究上下。

金州的子弟,沒有去過京城,絕大部分人連遼東都沒有出過。

更有大部分人,還記得少年時下過地,吃過苦。

雖然如此,金州的這些子弟,認定了金州是天下最強大的,同樣傲氣無比。

不同于京城子弟的傲慢,他們雖然傲氣,卻不會排擠馮紫英,可也不會輕易的接納馮紫英。

因此馮紫英在金州,見到好友柳湘蓮的到來,真心實意的高興。

想來金州的勛貴子弟不少,也真的來了一些人,可是能得將軍如此夸贊卻沒有幾個。

金江節度府,平遼侯府。

隨著金江鎮的強大,以前的總兵府,擴建各種用處的建筑,越來越多,其中也有提供柳湘蓮這等的住處。

馮紫英在親衛營,也參加過多次作戰,不過跟在將軍身邊,危險不大。

前番營口作戰,他主動請戰,唐清安也同意了。

幾年來戰功有,又是勛貴子弟,在金州有自己的院落,官房雖然不差,卻也不會讓柳湘蓮去官房住宿。

柳湘蓮沒有扭扭捏捏,大方的隨馮紫英前去。

兩人都是一身的武藝,進入院落后,看到馮紫英院中的擺設,各項兵器齊全,滿意的點頭。

晚間。

趁著涼意,兩人在院中小酌。

馮紫英講述這些年親自參加的戰爭,以及金江鎮如何的強大,平遼侯如何的睿智。

“新氣象!”

柳湘蓮一句話,就概括了所有。

“這個詞用得好。”

馮紫英一拍大腿,激動不已。

前番舊遼東經略魏毅,上任初和平遼侯勢同水火,他背景強大,以致于金江鎮陷入被動。

自己回京,父親想要他離開金江鎮這個漩渦,以免拖累自己。

馮紫英沒有同意。

柳湘蓮不知道馮紫英內心的復雜。

“官員儉樸,做事認真,武官內斂,滿身鋒芒,士兵自信,百姓有笑臉。”

“說得好。”

馮紫英佩服道。

柳湘蓮一名破落子弟,能在京城勛貴子弟中獲得認可,就是因為此人常一言令人醒悟。

就剛才的一句話,馮紫英雖然看到了金江鎮和國內的不同,卻無法像柳湘蓮如此準確的形容出來。

從文武兵民出發,一下子就可以全部囊括。

柳湘蓮也在感嘆。

他在陜西時,認同陳德言這個人,加上金江鎮的名氣,因此同意為金江鎮做事。

可是他這回第一次入金州,一路所見所聞,令他幡然醒悟。

大周國內官員奢華,出行鋪張,武官跋扈,尋歡作樂,士兵豬狗不如,百姓神情麻木。

兩地天翻地覆的差別,就是普通人都看得出來。

所以第一次見到平遼侯,他就恭敬的行大禮而拜之,完全以平遼侯的屬下自居。

他能認出金江鎮是新氣象,沒有什么高深的道理,就是這么簡單的一對比,就能分出高下。

尋常的百姓,如果也能像他見過這么多市面,也誰能判斷出來的。

“你日后準備如何立足?”

聽到好友的關心,柳湘蓮也在思考。

以平遼侯所言,不日自己將會進入金江鎮上層的視線,所以對于自己來說。

如何把陜西的民亂,說的既詳細又明了,獲得金江鎮高層贊許,需要自己多花些心思。

只要能在金江鎮高層中留下好印象,才容易立足。

“先看著吧。”

聞言,馮紫英點點頭。

他知道柳湘蓮的才能,而且這事自己也插不上手。

過了三日。

柳湘蓮大汗淋淋的練完劍,剛洗漱一番,尋來一名吏員,告知平遼侯召見。

馮紫英去了軍營,他也沒有怯場,鎮定的隨那人而去。

金江鎮節度府。

已經和平遼侯府分開。

前者是公衙,后者是唐清安居所。

在金江鎮節度府。

大廳的內室,林如海正教著唐晏乾寫字。

三四歲的孩子最喜動,林如海知道讀書的苦,費勁了心思,才讓平遼候公子喜歡了他的課。

他的女兒已經到了金州,受到平遼候夫人的喜愛,隔三差五請到平遼侯府,甚至留宿。

平遼候夫人如此苦心,既然這般,他愿意領對方的情,當以此回報。

以要為唐晏乾養氣度為由,請唐清安酌情允許唐晏乾,參加一些不重要的會議。

唐清安知道眼界的重要性,沒有拒絕林如海。

因此外間的金江鎮文武,知道里間有公子學課,偶爾還會走進去考察下功課,夸耀一番。

三四歲的唐晏乾,不同于一般的孩子,因為唐清安不講究父嚴子孝這一套。

孩子頑皮是因為他不懂后果,大人用打罵是最懶惰的方式,因為他不想費心思。

三四歲的孩子做錯了事,例如用玩具打電視,吼他罵他甚至打他,他并不明為什么打電視,然后自己也會被打。

他只有滿心的無措,內心只能畏懼,害怕。

畏懼被罵,畏懼被打,又不知道做哪些事會被打被罵,只能越來越膽小,越來越怯弱。

到最后不敢承擔責任,畏懼責任。

自己都不想費心思,選擇用省力的打罵,以達到讓孩子聽話的效果,可見最后如何。

因此在教育孩子之事上,唐清安付出的是時間和耐心,把自己的空閑時間花在孩子身上。

以身作則,花時間讓孩子知道,哪些事不能做,因為做了后果會如何。

時間是借口。

孩子從早上上學,到下午放學,晚上寫作業,比大部分大人上班的時間要更多,更難受。

孩子能打童工,大人不一定還能吃得了上學的苦。

所以三四歲的唐晏乾,即活潑,又懂得分寸。

面對眾多大人,沒有唯唯諾諾,也沒有乖張不可理喻,卻又保留了孩子的天性。

如此不同于這個時代的孩童,令眾人嘖嘖稱奇。

“平遼侯長子是神童。”

此言論不經意間傳開。

唐清安得知后,不以為意,他知道這種風氣不好,可是他還能故意把孩子教傻不成嗎?

柳湘蓮進來后,見到有人從里間出來,并不知道里間別有乾坤,只以為幾人在里間談事。

這行人中,馮勝之認真的看向柳湘蓮。

將軍認為陜西民亂會拖垮大周,在這些人中已經不是秘密。

馮勝之至今不敢相信將軍的言論,一地民亂,能導致大周不存,因此對于眼前的人。

這位源源不斷為金州帶來陜西民情的當事人,他有很多話要問。

“民活不下去,不只是陜西,周邊的百姓同樣如此,朝廷又不賑災,且人禍大于天災。

這場民亂如何能平?用什么去平?

而且我眼中,天災是小事,人禍才是大事,天災去了,人禍不解決,同樣無法根治民亂。

三餉并不多,諸公眼里認為三餉導致民亂,可我不敢認同,就算免了三餉。

人禍是三餉的十倍,百倍,更有人欲難填,不改變人禍,民同樣也會活不下去。”

面對馮勝之的疑惑,柳湘蓮即客氣,又鋒芒畢露的回答。

“朝廷還有數百萬軍戶,可以抽調源源不斷的士兵,還有各地的民兵鄉兵。

民赤手空拳,如何能是朝廷的對手。”

馮勝之讀過書。

正因為讀過書,知道不管哪個朝代,民亂都是常年有的,各地猶如葫蘆,按下這頭那頭飄起。

“所以馮公眼里還是沒有看清楚這場民亂,明則是天災導致,實則是人禍,人禍不除,則民亂不止。

歷朝歷代民亂不可計數,皆被官兵而平,可如今陜西的民亂是不一樣的,因為人禍已經到了不可救治的地步。

就算朝廷殺了百萬民,以人禍而言,會有更多的百萬亂民涌出來。

人禍不止,大盜不絕!”

小說相關


上一章  |  紅樓從遼東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