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從遼東開始第二百六十六章 革除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紅樓從遼東開始 >>紅樓從遼東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六十六章 革除

第二百六十六章 革除


更新時間:2022年08月20日  作者:鍵盤戰斗家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鍵盤戰斗家 | 紅樓從遼東開始 


鍵盤戰斗家:、、、、、、、、、

唐清安的威望,由去年和老奴的大戰而獲勝之,收復復州,蓋州各地。

乃至前番金州城外。

三千隊長大練兵。

深深的根植在了八千浙江兵,五千金陵兵,兩千登萊兵,三千天津兵。

這一萬八千國內軍大將的心中,深知平遼侯的實力。

內心不提,至少明面上順從至極,不敢違背其下達的軍令。

節度府。

國內軍吳宏,王純,王鳳,常棟等。

鎮江軍彭大海,李勝虎,張薄,郭英,于志,陳宏,李伯升,鄧興,李齊等。

將近二十位大將,在大廳里一言不發,等候著將軍。

并沒有等多久,唐清安穿著一身的便服,竟然還抱著他半歲的幺兒,悠閑的走了進來。

仿若在居室中一樣,把節度府當做家中,越是這般態度,眾人反而越發恭敬。

在座的人一動不動,默默的注視前方。

平遼侯的確和普通人不一樣。

負責國內軍軍務的吳宏,雖然神情不變,余光還是把唐清安的神態看的仔細。

父嚴子孝。

這個理論下,因此都對自己的兒子都極其的嚴厲,動輒教訓打罵,勛貴,武將,文官各家都是如此。

哪怕兒子做了值得稱贊的事,也不會當面贊許,更不會在人前夸贊,反而會貶低他。

平遼侯對自己的兒子,常常當面笑對,且常言自家馬駒聰慧。

這種吳宏從來沒有見過的家教,令吳宏心思復雜。

他認為這種方式,只會養出狂妄自大,違逆紈绔,特別是平遼侯如今的基業。

需要的是性格穩重,品性沉穩之繼承人。

不過平遼侯本就雄才大略,如果再有優秀的后代,因此吳宏即反感這種,又覺得平遼侯如此下去也是極好。

和小乾不同,幼子極為喜歡父親,常哭鬧,但是只要唐清安抱了過來,就能很快進入睡眠。

見他睡著了,唐清安才輕輕的交給身旁的侍女。

葛藟小心體貼的接過來,緩緩的邁著步子離開了此處。

“諸位見笑了。”

唐清安看著葛藟一行人離開,才轉過身露出笑臉。

眾將皆低頭以應。

唐清安也不在多言,坐回了案幾后的椅子上,望著下方的眾將,當即表明了心意。

“朝廷多少送了一些補給過來,也補發了這半年所欠缺的軍餉糧餉,所以我決定出軍支援錦州。”

聽聞。

金江鎮的一系將領,臉上沒有多余的神情,將軍的計劃,必定穩妥,他們只需要執行即可。

國內軍的一系將領,則面露憂慮。

沒有什么好隱瞞的,唐清安看向吳宏等將領。

“抽調五千浙江兵,三千金陵兵,一千登萊兵,兩千天津兵,合計一萬一千兵。

登船跨海直赴錦州,聽候遼東經略魏毅調遣。”

唐清安的話音一落,雖然知道自己一定會受到平遼侯的打壓,可眾人還是忍不住看向平遼侯。

一萬一千兵,說起來不少,可是錦州也才五萬兵,而蠻族全軍十余萬。

這無異是讓他們去送死。

“平遼侯……”

吳宏剛要出身,唐清安擺了擺手,打斷了他的話,繼續說道。

“鎮江軍也出兵三千,將由李勝虎帶之。”

一句話,堵住了眾人的口。

唐清安深思熟慮,經過和眾人的商議,鎮江軍還是要出軍的,哪怕是做給別人看。

可是派誰呢?

朱秀,彭大海這等肯定不行,他們和錦州方面矛盾太深,劉承敏當然也不行。

倒是李勝虎極為合適。

他本就是遼西出身的軍將之后,其父也為國捐軀,于公于私,遼西都不會害他。

而李勝虎能打仗,三千兵交給他,也能讓人放心。

雖然派了三千兵過去,其余人是如何想法,唐清安管不了,他卻還是希望李勝虎能全須帶回來的。

遍觀金江軍,只有此人最適合此等大任,既做到了支援錦州,又要保證軍士的安危。

至少。

不能白白犧牲。

戰爭就會死人。

鎮江軍的軍士不怕犧牲,但是犧牲的要對得起他們。

李勝虎前日就得到了將軍的告知,知道自己會領軍出戰,他一口領命,并沒有猶豫。

見眾將都沒有了言論,唐清安嘆了一聲。

“我本想親領大軍出戰,可是金江鎮的民情各位都看在眼里,的確是沒有積蓄供應大軍。

所以你們當知,對于支援錦州,我已全力以赴。

還有一等言論,認為我會盼著錦州被蠻族攻破,從此金江鎮可以挾蠻自重。”

唐清安并不需要向人解釋。

不過他面對的是將要出軍為國作戰的將士,他愿意低下身子,打消眾人的憂慮。

“我不怕明言,錦州和我不合。”

唐清安面不改色。

聽到這等話,國內軍將領卻紛紛變色,已經不敢再多言一句。

“派軍多了,我怕錦州坑了我的人,害了他們白丟去性命,那就是我的過失,無法原諒。

而且我也只有這么多積蓄,所以才派三千軍出戰。

又有李勝虎在,則是促成我決定此事的原因。

至于挾蠻自重,我可以當著各位重述一遍,五年平遼已過近半,而我從沒有改變心意。

各位可以放心趕赴錦州,我當眾發誓,絕對不拖延大家后腿。”

平遼侯如此詳細解釋,又是賭誓,眾人都不再多言。

不管平遼侯是不是真心實意,他們難道還能胳膊扭過大腿不成,無論形勢如何,他們也只能領軍令。

唐清安命吳宏李勝虎等人,歸營調遣軍士,不日至熊岳驛大營,乘坐船只出海。

等這部分人走后。

唐清安繼續下令。

營口方面,派部騷擾蠻族大軍糧道,鳳城方面,出擊連山關一道,打通山道,為來年偏師出軍掃清阻礙。

金江鎮有十二萬軍隊,國內援軍一萬八千。

如果全部召集,除了各地留守,能出動十萬大軍,可是他真的沒有糧草。

而朝廷也不愿意供應他糧草。

他只能做到他能做到的一切了。

大周朝廷這些年提拔了他,供給了他的軍資,雖然朝廷對不起遼民,但是對得起他。

他則回以此報。

六月十三日,晨。

熊岳驛以西的海邊,臨時修建的大營,各軍齊至,人聲鼎沸。

其余馱馬戰馬不提,總兵力高達一萬四千人。

海面上,金江鎮水師已鋪蓋了半個海峽。

馬船,糧船,兵船等。

在簡易的碼頭上,一艘艘駛入港口,又一艘艘駛離。

一直到了下午。

全軍才全部登上船只,浩浩蕩蕩的向錦州出發,第二日,五百余艘各色船只。

蔽海而來,望之不見其際,抵達王海臺。

魏毅得知援軍到了后方,連日焦頭爛額的他,終于露出欣喜之色,連忙派人去調集。

皇臺吉親率大軍,過了大凌河,抵達大凌河堡。

除了靠河的一面,大軍聯營十數里,漫山遍野的蒙古騎兵,到處耀武揚威。

“派使者去告訴此地守將,我大軍一鼓作氣可以破城,望對方順應形勢歸順于我。

否則大軍一動,破城之后雞犬不留,切勿自誤,害了自己的性命,也浪費了他手下的性命。”

使者奉命而去。

大凌河堡守將羅明,早已探知蠻族大軍的蹤跡,整個大凌河堡嚴陣以待。

各處工事都被整理出來,告誡各部不得擅離職守。

得知城外蠻族使者。

他親自登上此處,笑著大聲告知,讓對方靠前說話,自己聽不清對方的話。

蠻族使者小視對方年輕,以為對方膽寒,竟真的打馬上前,正要說話。

只見堡上守將,突然拉弓射箭,反應不及被射下馬一命嗚呼。

遠處的皇臺吉看見,大怒!

此人如此決然,定不會歸附,不在心有期盼,命大軍攻城,各部不得頓步不前。

吃了金江鎮火炮之無數次虧,皇臺吉極為重視火器。

這些年來,從原來沈遼各城,以及去年奪下北鎮,也有無數的火炮,被重新拉了出來。

漢人工匠中,修復的修復,重新鑄造的鑄造。

蠻族漢軍中的火器,又重新恢復了原來在大周的水平,甚至因為庫存太多,持有率反而更好。

大周原來用來對付蠻族的火器,如今掉了頭用來對付大周。

各部廝殺一陣,大凌河堡穩固如山。

皇臺吉也是知兵之人,看出了大凌河堡軍心之勝,不可小瞧,因此鳴金收兵。

漢軍炮兵在西門外高地架起鐵炮,向城內射擊,剎那間,炮聲震天。

因為占據地利,又火炮眾多,大凌河堡城墻上的工事都被轟炸粉碎,士兵無法呆立城頭。

大凌河堡并不大。

處于高地漢軍大炮的射程之中,城里到處狼藉一片,各軍士叫苦不堪,無處躲避。

羅明神情嚴肅,他倒是沒有料到,蠻族手中竟然有這么多火炮。

以前的老奴率軍打仗,雖然繳獲了不少的火炮,可也最不喜歡火炮,認為這是膽小懦夫才想要躲在后方使用的軍器。

多年來攻打各地,很少使用火器,漢軍雖得老奴供養,卻看來不過是消耗品,并沒有太過注重整編。

皇臺吉不同。

他認真分析過如今的形勢。

原來遼東各地多年積弊日厚,諸事荒廢,軍紀不堪,除了幾部營軍,大部分都不堪一擊。

可是多年過去,隨著大周大量的人力物力涌入遼西,想要在像以前那般輕易驅趕大周潰兵,已經很難做到。

而遼西地勢險要,城堡眾多,靠人命去填,是填不過去的。

因此必須重視火器。

又有歸附蠻族的漢軍日益增多,只靠蠻族本部兵力,遲早經不起消耗,必須提高漢軍的待遇。

他已經計劃要設立漢軍旗。

就等著這次立威。

趁大勝之勢,革除蠻族這些年積蓄下來的弊端。

相關


上一章  |  紅樓從遼東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