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從遼東開始第二百五十三章 締結婚約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紅樓從遼東開始 >>紅樓從遼東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五十三章 締結婚約

第二百五十三章 締結婚約


更新時間:2022年08月15日  作者:鍵盤戰斗家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鍵盤戰斗家 | 紅樓從遼東開始 


鍵盤戰斗家:、、、、、、、、、

倭寇入侵朝鮮失敗后,朝鮮前任國主李琿,也無力應對兩班貴族大肆占田,不光是田畝。

山林,河川,漁場,鹽場等等,都被成片的侵占。

土地兼并比大周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是貫穿李氏朝鮮的結癥所在,不過因為倭亂后,朝鮮貴族權利更大,導致越發的糜爛。

陶杰從朝鮮離開,回到金州,見到將軍后,向將軍匯報自己在朝鮮的機務。

和原來的謝友成一樣。

他們需要每過段時間,就要歸金州匯報交差。

賈鑒匯報遼左事宜,陶杰匯報朝鮮事宜。

朝廷如今指望不上,唐清安就只能指望朝鮮了,所以對朝鮮目前的新的情況,要做到了如指掌。

既要滿足金江鎮所需,又不能殺雞取卵,導致朝鮮各地作亂,反而影響對金江鎮的供應。

朝鮮前任國主李琿,在朝鮮國內被取消了王號,冠以廣海君稱呼,而金江鎮仍然習慣稱呼朝鮮前任國主。

也是隱晦的對現任朝鮮國主的敲打。

“在朝鮮前任國主時期,全國登記在冊的田畝為一百余萬結,各種免稅田占二十余萬結,陳田以及報災的田也占二十余萬結。

每年納稅的實際結數為六十余萬結,所產為一千三百余萬石。”

聽到陶杰匯報的數字,唐清安搖了搖頭。

金江鎮一年只要六十萬石而已。

不需要從兩班貴族手中的田畝索要,只是占民田的不足二十分之一罷了。

在他的計劃中,金江鎮未來的田稅是十稅一。

對比其他二十稅一等,看上去金江鎮定下的田稅很高,可是金江鎮攤丁入畝。

也就是說不在收人頭稅等雜稅,對比這一點,百姓愿意接受田稅十稅一。

“這六十萬石,就像要了朝鮮的命一樣,真是令我無言以對。”

唐清安嘆道。

追其原因,無非就是朝鮮貴族太貪婪了。

陶杰聞言笑道。

“朝鮮年年加征用以射手,炮手,殺手三手訓練,每結土地額外征收二斗二升的“三手米”

這些年來,又增派以對咱們援助糧餉的名義,每結田畝征收二斗五升。不過朝鮮百姓都叫做唐糧米。”

唐糧米。

這倒是唐清安第一次聽到,咀嚼了一番,立馬明白了其意。

朝鮮貴族轉移矛盾,把百姓的怨恨甩向自己,對于此點他到不怎么在乎。

朝鮮的民心,于他無用。

民心是指自己內部勢力百姓的民心,不是說指外部勢力。

蠻族的民心就是蠻人。

他們上下一心攻打大周。

大周在遼東失去民心,甚至失去軍心,也是偌大的遼東,敗于蠻族的原因。

而金江鎮能崛起。

同樣是因為民心。

當初自己數百人出海,獲得無數遼民的支持以及投靠,才實力漸強,以致于到了今日能和蠻族抗衡的地步。

不然遼民看不到好處,不支持他,他這數百人能成什么氣候。

更有推前數百年。

蒙古能建立大元,因為成吉思汗具有了民心,草原各部都以黃金家族為尊,乃至數百年不退散。

以這等內部蒙古民的民心為根基,蒙古征戰四方,收服十萬里之遙的國土。

十萬里之內的無數的國家,科技結晶,軍力,財力都被蒙古所得。

以實力壓服偏安一隅的南宋。

所以唐清安不在乎朝鮮的民心。

只要他有金江鎮的民心,以朝鮮如今的弊端叢生,民心早散,他能做到壓服朝鮮。

更有歷史上后金入關,也是獲得了北方地主的民心。

比起李自成各軍劫掠大戶,后金以為崇禎報仇的口號,獲得了北方大戶的民心。

民心到底有沒有用。

外部的民心肯定是無多大用,重要的是內部的民心。

李氏朝鮮數百年來糜爛了民心,所以日本可以欺負他,后金可以欺負他,蠻族可以欺負他,金江鎮更可以欺負他。

不過不同的是。

金江鎮目前不需要陷入戰亂的朝鮮,需要的是一個穩定的朝鮮,源源不斷的向金江鎮供應。

猶如清朝將滅的時候,最著急的反而是西方列強,比清朝的百姓都用心百倍。

陶杰不知道將軍心思飄遠,見將軍不言,順著將軍前番的話笑道。

“而且這些年來,朝鮮還增添了以前未有過的“三結收布”,“四節收布”,“五結收布”等無名雜稅。

不提各項徭役,只每結田畝,由規定的每結二十斗的田稅,達到棉布二十匹,大米一百數十斗。

而唐糧米,用來供應金江鎮的,每結也才兩斗五升而已。

也就是說,朝鮮兩班貴族打著咱們的名號,吃得滿嘴流油,導致朝鮮民眾身無一物。”

“哼。”

唐清安冷哼一聲。

“索性將軍慧眼識人,派了劉興祚去朝鮮,此人的確和我等不同,極其的蠻橫。

而且粗中有細,倒是用語言把朝鮮國主哄住了,不過有一事想要將軍做主。”

“什么事?”

“朝鮮國主想要和將軍永結同心。”

陶杰客氣的說道。

將軍和一般人不同,對于自己的家眷極其的看重。

賈府想要皆夫人幺兒去京中養護,被將軍置之不理,讓眾人也徹底明白了。

唐清安愣住了,這倒是出乎他的預料。

李倧此人的確慣會變通。

李倧的王妃是他登上王位前的舊人,如今為仁烈王后,李倧的繼承人,也是仁烈王后所出。

今年仁烈王后剛生下一名公主,唐清安還以金江鎮的名義送了賀禮。

“小乾?”

唐清安不可置信的問道。

陶杰點點頭。

見狀,唐清安猶豫了起來。

如果讓小乾定下和朝鮮公主的婚約,那小乾以后是不可能做自己的繼承人的。

以他的威望可以強硬,但是小乾日后能不能有自己的威望壓服旁人呢。

就算讓小乾做了自己的繼承人,當自己不在了,也終將是個隱患。

賈府得知,會極其的高興。

說不得前番決絕其要求的不滿,也會因此煙消云散。

賈府這般急切,不過是憂慮自己的繼承人,能不能是不是賈府之女所出。

“你怎么看?”

唐清安詢問陶杰。

陶杰沉默了。

此事他可以上報給將軍,但是主意要如何定,只能將軍做決定,他是不會出言的。

見狀,唐清安不再追問陶杰,免得他為難。

不過他既然提前回金州,可見也是認可此事。

一名心向金江鎮的朝鮮國主,用處極大,可以解決朝鮮國內很多的麻煩。

“將軍才二十余歲。”

陶杰到底說了一句。

唐清安明白了陶杰話里的深意。

金江鎮節度使,平遼侯的長子,朝鮮國主的嫡公主。

一名才不足三歲的幼兒,一名襁褓之中的嬰兒。

陶杰來回奔波兩地,促成此事。

如果此事敲定。

金江鎮獲得的好處不提,朝鮮國主和金江鎮的關系,將穩固無比,能令朝鮮兩班貴族對其無可奈何。

朝鮮國主李倧,他的王位將無可動搖,除非金江鎮的統治者,不再是平遼侯一系。

因此。

朝鮮國主下令,全國緊急征集四十萬石糧料,供應金江鎮,秋收后,繼續供應四十萬石糧料。

民心都握在兩班權貴手中,他們是地方的大戶,是事務解釋權的口舌。

朝鮮的民心在兩班貴族手里,被其萎靡的煙消云散。

與其這般,朝鮮國主終于下定了決心,將挾金江鎮自重,威逼兩班貴族。

十年之功固權,再用十年之功改革。

二十年的時間。

他要打造一個盛世朝鮮,讓子孫穩固長存,不再受外部屈辱。

見機。

劉興祚又提出了要求,讓朝鮮派侍者,去大周朝廷為金江鎮說好話,緩轉雙方的關系。

雖然不知道能不能起作用,到底也是一種嘗試的方法。

這件事簡單。

李倧思來想去,選擇了樸明源作為大使出訪明朝。

這令朝鮮大臣們震驚。

樸明源同樣是兩班勛臣之后,不同的是,他的父親乃是廣海君的重臣。

廣海君被趕下臺后,他的親信重臣都受到了清算。

不過兩班勛臣雖然黨派林立,卻到底是世襲之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這樸明源的家族,同樣也有王室的血脈,是公主之脈,不過極其的久遠。

可以說是固化到了極致。

因此樸明源的父親雖然受到了打壓,也因為關系逃過了一劫。

朝鮮國主突然用樸明源。

這代表了一個信號。

想要拉攏受到打壓的這一派,以對抗朝廷里的兩班權貴。

兩班貴族雖然反對,可是朝鮮國主李倧占據了大義,且這一派的勛臣都重燃了希望。

至于原來的廢國主,對比自家的權勢的,當然是不值一提了。

因此。

樸明源作為正使,帶著朝鮮的出使團隊,跨過鴨綠江,從鎮江沿著東岸。

一路到金州,然后在金州旅順坐船到上國的山東,然后直奔京城。

朝鮮也在禁海。

原來朝貢的使者團,是通遼左,走遼西,過山海關,然后到京城。

這一次的出使團隊陣容十分強大。

正使,副使,書狀官三使之外,使團成員還有寫字官、醫員、軍官等。

另外有仆從、馬夫、馬頭、軍牢、轎夫、廚子、引路等等。

合計近三百人。

因為使者的隊伍里,還運載了大量的貢品和禮物。

貢品運送至京城換來絲綢等奢侈品,禮物則送去金州。

前者的貢品,以大周對朝鮮的賞賜,朝鮮獲得的利益遠超過大周數倍。

這也是各國不反對向大周朝貢的原因之一。

只要不是傻子,都愿意朝貢。

朝鮮國勢穩定的時候,前明乃至大周,都多次下令讓朝鮮減少派使者朝貢的次數。

朝鮮沒怎么聽。

這一回的使團中,其中有一名不引人矚目的人。

他是樸明源的弟弟樸周源。

鞍掛雙囊,左硯右鏡,筆二墨一,小空冊四卷,程里錄一軸,這是他的全部行裝。

相關


上一章  |  紅樓從遼東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