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從遼東開始第二百二十六章 抉擇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紅樓從遼東開始 >>紅樓從遼東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二十六章 抉擇

第二百二十六章 抉擇


更新時間:2022年08月07日  作者:鍵盤戰斗家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鍵盤戰斗家 | 紅樓從遼東開始 


小說:、、、、、、、、、、、、

蠻族的騎兵,蒙古的騎兵,金江軍的騎兵都打殘了,至少戰馬都廢掉。

人累了半日,睡一覺,第二天一早,仍然能行動自如,頂多肌肉酸軟,但是還能扛。

而牲畜的耐力,特別是戰馬,遠不如人。

倒斃,負傷的戰馬不提,剩余的戰馬,沒有幾日的精心調養,將會迎來大量的傷病。

雖然如此。

哪怕是夜間,雙方的探馬仍然絡繹不絕,互相試探,或交鋒或逃離,不過比起白日的動靜,不可同日而語。

夜色下。

蠻族修建了不少的大營,或占據高地,或連成一片互為犄角,或設在前部警戒。

連綿近十里。

如此寬廣的營地,靜悄悄的沒有絲毫的人聲。

對面的榆林城一樣如此。

榆林城并不大,依托城池之外,也是修建了不少都營寨,不過到底有城池的便利。

不懼于蠻族偷營。

就算蠻族偷營,且不提失敗之事,無論如何,也動搖不了榆林城,可以派出援軍。

而蠻族大營就不同了。

因此比金江軍,投入了更多的力量,極為防備對方的偷營。

作為今日獲勝的一方。

金江軍陣地里,收獲了不可計數的蠻族人頭,戰馬,鎧甲,兵器,弓箭等等。

同樣也俘虜了不少人。

蠻兵,蒙古兵,漢兵不下千余人。

源源不斷傳來各處戰損和戰功。

不只是唐清安,各營將士都士氣大振,對明日大戰更具信心,為了犒賞將士。

宰羊殺豬。

晚上各營將士,都吃到,喝到了豐盛的肉食和肉湯。

和金江軍不同。

老奴,代善,塔拜,蠻將阿克敦呼塔布穆隆額等,蒙古各部臺吉,漢人降將劉興祚,李永芳,耿炳遠,張忠,孫德功等。

眾人商談明日的攻勢。

“不如退回蓋州,根據四貝勒所傳軍情,他不日就能攻破北鎮,等四貝勒率領十萬大軍回歸,正好里應外合攻打金江軍。”

漢人降將李永芳,耿炳遠等紛紛出謀劃策。

“我等退回蓋州,哪怕金江軍火炮犀利,破了蓋州城墻,我等以內城為依托,必定能堅持十日以上。

而十日里,金江軍軍心疲憊,如四貝勒所言,他必定十日能趕回蓋州。

那么我等就能一舉擊潰金江軍,說不動能活捉唐清安此賊。”

耿炳遠最恨唐清安。

數年前,就是此人騙了他大敗,讓他數年來抬不起頭。

老奴情不自禁的拿起皇臺吉的書信,對漢將們的計策,內心已經動搖了。

夕陽前。

他收到了皇臺吉派人傳來的軍報。

可是他礙于自己的臉面,一時間下不了主意。

征伐一生,如今竟然在小輩手中失敗,如今的老奴,蠻國的大汗,已經不是昔日那個老奴了。

臨了臨了,他開始愛惜自己戰無不勝的威名。

他十分不想,人生的盡頭上,反而讓自己的威名,沾染了些許污跡。

老奴雖然沒有決定。

蒙古各臺吉紛紛支持漢將們的計策。

白里日他們各部的傷亡,令他們不愿意再打硬仗。

眾人都認為此計策好。

而代善等貝勒,同樣也動心不已。

“愛塔,你認為呢?”

老奴突然詢問一名漢將。

眾人紛紛看向他。

蠻將都把他當做自己人,此人年少時,在遼東和女真互市之地的開原,被夷人掠走。

在赫圖阿拉,也就是建州城長大,從小就伶俐聰慧,又才干出眾,受到老奴的深愛。

因此竟然被分到了八旗軍中作戰,跟隨蠻族參加大小戰,進攻沈遼都積有戰功。

能文能武,能隨機應變,作為一名漢奴,到如今受到蠻將尊敬的將領。

可見其才能。

老奴對此人也深信不疑,畢竟此人由他養了二十余年,少年時就跟隨他作戰,從來沒有令他失望過。

當初他領軍攻下遼沈后,就是任命劉興祚管轄金州,復州,蓋州,海州四大衛。

不論是在蠻族,還是漢軍中,都是聲名顯赫。

劉興祚突然聽到老奴的垂問,從走神中清醒,也認可眾人的建議。

聽到劉興祚的答復。

老奴又看了看帳內各將,終于點頭。

明日開始撤軍。

撤軍也是機會。

如果金江軍貿然來攻,說不得他還能順手反而攻破之。

商議完諸事,各將返回巡營,并且做出相應的布置。

劉興祚卻眉頭緊皺。

大周的民族觀念雖然有,卻并不是極強。

大周太上皇中年時,國外援朝,國內連年內亂,國庫空的連耗子都沒有。

因此派了太監到各地催收稅,遼東同樣也沒有錯過。

不提收了多少銀子,最后又有多少到了內帑。

反正遼東遼民的形勢,從這年開始直線下滑。

不少邊地的遼民,反而逃入了奴兒干司,不愿再做周民。

正是如此的情景下,劉興祚從建州城里成長起來,成為蠻族中漢將第一人。

可以說萬人之上。

不同于李永芳等。

這些漢將多少都會受到蠻將的鄙視,猜疑。

而劉興祚一直都受到厚待,沒人欺負他,更沒人小瞧他。

可是血脈是改不了的。

蠻族入遼左之后,大肆劫掠,屠殺各地。

包括他的旗主代善,以及皇臺吉,莽古爾岱,杜度,阿敏等等,都手染了不可計數的遼民之血。

沈遼只要有狀貌可疑的漢民,即可肆意屠殺,不需要理由。

岫巖暴動,莽古爾泰率領大軍鎮壓,然后屠城,剩余活下來的漢人婦女一萬兩千人分散各部。

在唐將軍沒有光復金州前,復州暴動,他跟隨旗主代善,率兵兩萬余人,將復州男丁屠戮一空,只余婦女分給各牛錄為奴。

蠻族入遼左后的行徑,讓劉興祚內心恍惚。

無數次睡夢中。

他驚醒過來。

然后側夜無眠。

他想起了在復州時,受大貝勒之命,追殺逃走的遼民,圍住了七百人。

不少婦孺懷中抱著被掐死的嬰兒,各個淚流滿面。

這些遼民想要逃到海島上。

劉興祚看著這些遼民自己掐死自己的孩子,卻又不忍丟棄還抱著懷中。

看著這些遼民的眼神,他忍不住問道。

“既然不舍,為何要殺死自己的孩子?”

遼民答。

“恐兒啼,驚爾等賊來追趕也。”

劉興祚無言以對。

這些遼民寧肯扼殺嬰兒,也不愿投降蠻族。

他默默的放過了這些人。

回去后,旗主得知,并沒有責怪他,只是對他笑了笑,不以為意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然后代善開口,嘲笑他婦人之仁。

在建州的時。

大貝勒和他關系最好。

兩人猶如兄弟。

代善內心把此人當做同族。

面對多年的,一起成長起來的好兄弟的笑容,劉興祚笑得很苦。

他的弟弟,在營帳中,欲言又止。

劉興祚拿起陳策親筆寫給他的信。

他已經知道,因為沈陽城里漢官白養粹的告密,陳策此人,當年和唐將軍關系深厚。

因此陳策一家,不分老幼已經被滅門。

信中聊聊數句。

“君乃人杰,勿需我等愚輩多言,但憑此信,金州總兵免死赦罪,并賜其功,是否愿恢復祖宗衣裳,任憑君意。”

“哥。”

劉興祚的弟弟,到底也忍不住了。

“真的決定好了。”

聽到弟弟的話語。

劉興祚收起了信件,放入了懷中。

他看向弟弟,重重的點了點頭。

他是誰。

他是劉興祚。

從少年奴隸做到蠻族漢軍第一將,掌管四大衛之主。

他站了起來,緩緩的走到帳口。

放眼望去都是帳篷,什么也看不到。

他在蠻族。

就是漢人第一人,享之不盡的榮華富貴。

無漢人能及他的地位。

金江騎兵即陸續的傳來急報,蠻族大營有動。

金江軍各營,也開始出城布營。

唐清安倒是沒想到,蠻族受到昨日的傷亡,竟然還這么急切的有進攻之心。

不過到沒有人擔憂。

昨天連老奴最精銳的五千巴牙喇,都沒有沖動左翼大軍,如今老奴用什么打?

今日再打一日,說不得明日就能反攻老奴了。

金江軍在榆林城中的各營,緩緩的,竟然有序的出城布置,城外的營寨穩固如山。

不提國內援軍,連朝鮮援軍都士氣大振,不在懼于蠻軍。

士氣可期。

“報,蠻族后營正在撤軍。”

唐清安和劉承敏等人聞言,不可置信。

威名赫赫的,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老奴,竟然退軍了?

他們倒是沒想到,老奴會這般輕易的撤軍。

“讓花眼去試探。”

隨著號令兵急傳來將軍的軍令,花眼領著數百騎兵,往蠻族大營奔去。

蒙古騎兵,蠻族騎兵,針鋒相對,絞殺花眼所率領的騎兵。

花眼以打探為主,不和敵騎糾纏。

幾里路跑下來,丟下傷亡打馬回營。

“蠻族大軍真的在撤退,留下數營鑲藍旗蠻兵,漢軍斷后。”

聽到花眼帶回來的消息。

“難道是皇臺吉已經打下北鎮了嗎?”

中軍營總郭英突然想到。

不然無法解釋老奴的意圖。

聽到郭英的話,眾人不知道該不該信。

追不追。

這是個難題。

大軍一追,陣型就散了。

如果老奴突然回擊,就變成了打亂仗。

金江軍大軍,才從游擊戰變為大軍團作戰,才數月而已。

和打了幾十年仗的蠻軍打起亂仗來。

不提唐清安,就是朱秀,武震孟心里都沒底,連最為敢戰的彭大海,也沒有十足的信心。

亂仗。

是最考驗各營軍隊隨機應變之力的。

老奴走的很慢。

他真的不怕金江軍追他。

反而期盼著金江軍追。

他的確啃不動金江軍的烏龜陣。

可是并不代表他野戰里打不敗散了陣的金江軍。

小說相關


上一章  |  紅樓從遼東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