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從遼東開始第二百二十四章 遼民的選擇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紅樓從遼東開始 >>紅樓從遼東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二十四章 遼民的選擇

第二百二十四章 遼民的選擇


更新時間:2022年08月07日  作者:鍵盤戰斗家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鍵盤戰斗家 | 紅樓從遼東開始 


小說:、、、、、、、、、、、、

北鎮有近二十萬士兵在廝殺,榆林鋪也有近二十萬士兵在廝殺。

不光是如此,他們后方加上民夫,各色馱馬騾驢,還有以萬為單位的大車。

合計高達百余萬。

論兵力數量,雙方旗鼓相當。

大周國內,從京師,山東,登萊,金陵,甚至朝鮮,運送了不可計數的物資。

又按照中國國防報戰史里記載的,這個時期的蠻族,人口高達一百萬人口左右。

加上境內的數百萬漢民和蒙古民。

雖然遠遠不如大周人口,但是以蠻族搜刮殆盡屠戮的方式,獲得的物資并不比大周要少。

而且大周運轉物資長途跋涉,消耗遠比蠻族要多。

論物資的數量,雙方旗鼓相當。

遼東之外的奴兒干司。

最開始由大明永樂年,建立奴兒干都指揮使司,龐大的境地正式納入統治。

其境內有蒙古,女真各部,吉里迷、苦兀、達斡爾、漢人等等各族人口。

明朝任命各族部落首領掌各衛所,賜予印信。衛,所高達四百余,仍其習俗,統其所屬,以時朝貢。

貢物有海東青,貂皮,馬匹,珍珠等等,相當于內地的賦稅。

整個奴兒干司的面積,東至北海,包括庫頁島,西至斡難河,南接圖們江上游和日本海,北括外興安嶺。

相當于后世部分的吉林省,黑龍江省,蒙古東北部,以及俄羅斯所占領的超大片土地。

大周承襲大明前,數十年的戰亂,和歷史上大明中后期,內地連綿不絕的內亂無二。

導致邊地不穩,其余九邊不提,遼東因此設立遼東節度使。

百年來,蒙古被透支了元氣,遼東同樣也被透支了元氣,因此無力管控,而撤掉了奴兒干都指揮使司。

不過奴兒干司各衛所的首領,仍然聽從遼東都司的管理。

直到老奴開始征伐各部,逐漸侵占了奴兒干司,然后又占領了遼左,最后又是占領了左翼蒙古大片的草場。

因此,蠻族所占領的國土面積,已經不弱于大周關內核心地區。

論國土面積,雙方也算是旗鼓相當。

而這場波及萬里之遙,只戰兵就高達近四十萬,不論古今,乃至中外,已經是少有之事。

蠻族把奴兒干司的絕大部分人口,遷移到了遼左,加強自身的統治,使得奴兒干司成為了無人之地。

而為了加強對遼民的統治,老奴多次下令遷移遼民到其腹地。

甚至在金州未奪去鎮江之前,就強令鎮江、寬奠、叆河、湯山、鎮東、鎮西、新城等地居民。

在寒冬時節,攜妻抱子遷往薩爾滸等地,并將孤山堡以南鳳凰地區房舍全部縱火燒毀。

數年前攻入北鎮,奪去數十堡屯,強迫數萬民渡過遼河,遷往海州各地。

復州的遼民,遷往蓋州各地

這些遷移人口之事,常年累月不斷發生。

沒有任何補給,也不論任何時節,導致遷移的遼民死傷慘重。

頭一天得到遷移的命令,第二天就被驅趕上路,不給任何準備的時間,西其北鎮西平堡,南至復州,東至鎮江。

無數的城鎮居民遷往村屯,扶老攜幼,掃地出門,城郭空虛,田地拋荒,背井離鄉,哭聲震野,民怨沸騰。

稍有戀居者,即慘遭屠殺。

數年前老奴攻打北鎮,大貝勒代善,奉命遷移占領北鎮境內城鎮的人口,只其中的一次,他親自下命屠殺的就有三千人。

而遷移途中,百姓身無一物,沒有任何的補給,一路都是倒斃的遼民。

被驅趕的移民,男子受鞭笞,妻女遭凌辱,老弱填溝壑,童嬰棄路旁。

白天忍饑趕路,寒夜露宿荒郊。

他們被遷往陌生的村屯,無親無友,無房無糧,最后按丁編莊,全部淪為蠻人的農奴。

期間數年里,老奴清查糧食,遼民本來就出現糧荒,而老奴不管不顧,不但不允許遼民私賣糧食,逼迫其只能找官倉購買。

每升一兩銀子,等于一石米要一百兩銀子。

遼民會種地,有家中糧食富裕者,則命令分給蠻人。

例如耀州一喬姓人家,當年家中得糧十三石一升,反而引來其家被屠戮。

家中糧食被分給駐居當地的蠻人男丁,每人得其半升。

蠻族每次征戰。

會命令各地遼民,每十名男丁出二人,或運糧食,或用來驅趕。

其中更是征集牛,車,馬,鐵等等物資,下達命令就必須湊齊,不然就會引來屠戮。

蓋州去年,只耕牛就被征集一千零三十二頭,有去無返。

榆林鋪先前的大片厚云,終于飄散開了,露出了陽光,天空下恢復了明亮。

唐清安穩坐高臺。

十數里,加上騎兵的范圍,更是高達數十里的戰場,已經不是統帥能指揮細節了。

各處都需要將官們臨機應變。

絡繹不絕的騎兵,帶來了各地的軍情。

唐清安還有五萬大軍未動。

蠻族的老奴也未動。

他的心思飄散開來,盤算自己的勝負幾率。

他軍中士兵,大部都是遼民。

和蠻族具有血海深仇。

這是軍心。

復仇的軍心。

左翼朱秀,派人來告知節度使,左翼無危,右翼武震孟,派人來告知節度使,右翼無危。

唐清安從椅子上起身,眺望極遠處的老奴。

你還能怎么辦?

老奴仿佛感受到了對方的視線。

他同樣坐不住,同樣起身,聽取源源不斷傳來的軍情。

老奴身后的代善,也是滿臉的緊張。

老奴又恢復了平靜,坐了回去。

五千巴牙喇,這是一股能決定戰場形勢的堅韌力量。

他對自己帶了數十年,一代承襲一代的,蠻族最精銳的勇士們有極高的信心。

他相信。

這五千巴牙喇,一定能為他帶來好消息。

當塔拜率領五千巴牙喇,突襲入金江軍左翼,早已看到敵情的朱秀,仍然命令李勝虎,張薄二營按兵不動。

他對彭大海有信心。

彭大海的營兵是金江軍士兵最多,打苦戰最多的,高達一萬四千余人。

彭大海沒有求援,朱秀就穩坐如山。

他要用彭大海來消磨掉蠻軍的士氣,然后再調動李勝虎,張薄萬余兵,一舉合圍消滅蠻兵。

雖然這會導致彭大海營傷亡慘重。

不過為了徹底消滅這萬余蠻兵,導致的自身的傷亡,哪怕一換一,朱秀愿意承擔。

“去問武震孟,多久能消滅蒙古輕騎兵。”

唐清安派令兵去詢問武震孟,左翼受到重點攻擊,目前才兩千騎兵,而右翼有四千騎兵。

武震孟收到詢問,知道將軍的意圖。

將軍想把騎兵投入到左翼,協助朱秀。

方圓幾十里的戰場之外。

蠻族后方兵力空虛,統治力度滑到了最低的程度。

遼沈各城總共才不到萬兵,不敢再派出城。

從天空上俯瞰。

整個東北平原的人口,都在猶如螞蟻一般的遷移。

東北平原是中國最大的平原。

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遼河平原組成。

三江平原在奴兒干司,是三部女真所在之地,靠著這三江平原,老奴才脫穎而出。

松嫩平原,和遼河平原連成一片,大周境內就是從遼東長城內的圖昌,開源開始,一直經過沈陽,遼陽,海州,蓋州,復州,金州。

是土地最肥沃,城池,人口最多的地區。

農夫都是喜歡往這種地方遷移的。

而隨著蠻族內部力量空虛,無數的農夫們,拖家帶口逃離平原,放棄了這富庶的土地。

昌圖,遼海衛,開原,鐵嶺,撫順,薩爾滸,鞍山,折木城,塔什鋪,營口,本溪……

數以千計的城鎮屯堡。

大量的遼民,都在往東方遷移。

如最富庶的連山關一屯,遼民男四十人,女二十人,驅趕屯里馬十八匹,牛五頭,騾四頭,驢兩頭,集體逃往,數戶蠻人奴隸主家不敢擋。

其次的夾山河村二十戶居民,男女共八九十人,把喂養的諸,雞,狗宰殺后,放在籮筐里集體逃往。

最窮的紅草附近五村遼民,帶上鍋碗瓢盆集體逃往。

無論窮富,都往一個方向遷移。

歷史上里,這些很難從史料中找到的零散記錄,大多逃往都沒有成功。

如今形勢大變,雖然當地的蠻丁第一時間就往上報,可是一則蠻兵少甚至無,二則逃往之數不可計量。

甚至有的地方的遼民,合起來反殺極少的蠻兵,導致其余各處蠻兵不敢出城。

根據東江鎮存亡與明清東北戰局研究,明末遼東軍將毛文龍功過研究,后金崛起后明朝與朝鮮關系初探,明末東江屯田研究,遼東人民反抗后金的爭斗……

蠻族占領全遼左,扼守西部門戶大遼河,東部門戶鎮江的情形下,仍然有高達近百萬的遼民逃離成功。

二十萬逃離到河東的遼西,七十余萬逃離到東江鎮。

東江鎮前中期運送近二十萬到了登萊,被朝廷叫停,因此東江鎮遼民大致為五十萬上下。

朝鮮史料里,記載東江鎮毛將時,也是如此數字。

逃離成功的遼民就有這么多,不可計數的倒斃在了路上的遼民,更是不知凡幾。

如今隨著金江鎮的崛起,打通了遼民逃往的道路,又給與了極大力度的接應。

兩年前是第一波高峰,如今蠻族腹地力量空虛,無法管控各地,終于迎來了第二波高峰。

戰事還未決出勝負,遼民們已經做了選擇。

和歷史中一般無法。

反抗,逃往。

每日高達上萬人口的涌入,讓馮勝之,顧應時無法在關注戰事,精力都用在了安置遼民之事上。

小說相關


上一章  |  紅樓從遼東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