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從遼東開始第一百六十七章 精神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紅樓從遼東開始 >>紅樓從遼東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六十七章 精神

第一百六十七章 精神


更新時間:2022年08月07日  作者:鍵盤戰斗家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鍵盤戰斗家 | 紅樓從遼東開始 


小說:、、、、、、、、、、、、

尼瑪傘死了。

沈陽。

從大山里的包圍圈中,突圍出來的尼瑪傘族人,十不存一。

“巴圖魯是為了掩護我們才留下來吸引周兵的。”尼瑪傘的族人向大汗哭訴著。

黃臺吉皺眉。

兩個精銳的牛錄就這么殘了。

“周兵有多少人?竟然能圍住尼瑪傘?”

“有上萬人。”

“金州九正營總共才兩萬七千人,怎么可能調了一萬人去山里圍剿尼瑪傘?

就算是如此,時間上也來不及,而且除了這一處,其余各地的金州兵并沒有退去。”

“貝勒爺,

奴才沒有說謊,的確有上萬人,這是巴圖魯親口對我們說的。”

“這。”

皇臺吉無語。

殿內,其余人紛紛交頭接耳,既然是尼瑪傘所言,那就肯定無誤,但是這一萬人從哪里冒出來的?

如果只是一萬民夫,想要困住尼瑪傘是不可能的,

所以這一萬人,定然是真正的士兵。

這道理就說不通了啊。

老奴一言不發。

他在哀傷。

尼瑪傘是他的老兄弟,少年時就被自己收服,也是看著一路他成長的。

兩個牛錄他不心疼。

尼瑪傘的死亡,令他痛徹心扉。

不過對于尼瑪傘的決定,老奴無法指責。

他是為了自己的族人。

老奴相信。

尼瑪傘如果甩下自己的族人,一個人是可以從大山中脫困的。

“游擊。”

老奴默默的念道。

聽到大汗的聲音,眾人都安靜下來。

從俘虜的周兵中,或多或少拷問出了些許信息,金州將軍的這次方略,就叫做游擊戰。

游擊戰最主要的依靠就是百姓。

而遼左數百萬遼民,都是金州游擊隊的耳目,補給,兵源。

遼民們哪怕自己餓死,也要把口糧讓給游擊隊們。

滔天的血仇。

他們真的愿意跪在地上,

哭泣的祈求游擊隊收下他們的口糧,

哪怕只是一丁點兒。

這是一種升華。

游擊隊救助了遼民們,

遼民們也升華了游擊隊的精神。

不需要宣傳。

金州,鎮江各游擊隊,都知道自己是為了誰而戰。

這是一種陽謀。

因為人心。

老奴能得人心,那么游擊隊就是無根之萍,成不了氣候。

而如果人心皆向游擊隊。

那么倒下一個游擊隊。

不久,站起來無數的游擊隊。

那么,蠻族能得人心嗎?

不能。

他有二十萬大軍要養活,自己的族人才數十萬而已,加上境內的蒙古族等其余部族,也才百萬人而已。

采用什么政策都是養不活的。

唯一的方法,只有搜刮治下數百萬的遼民。

以戰養戰。

需要每一次的勝利,壓下不服的人心。

而自從金州將軍的出現,蠻族的勝利的到了路,被打斷了,立馬陷入了反噬。

老奴是要屠殺幾百萬遼民。

但是屠殺的目的,是從遼民身上獲取物資,而身無一物的遼民,走投無路則必然造反。

為了提前消除隱患,老奴才要殺盡之。

但是這要分步走。

不提一口氣盡殺數百萬遼民,會不會引起遼民集體的反抗,

把這數百萬遼民一口氣殺了。

這中間的過程,會把遼民的物資也消耗沒了。

“金州將軍是何人也?”

老奴自言自語。

殿內,

所有人靜悄悄的,都豎起了耳朵。

“每一次的戰略,上下貼合絲毫無縫。前番他說以海治我,雖然我束手無策,但是卻也不怎么擔憂。

把沿海之地讓給他,他能孤軍深入嗎?是不能的,他這么做我就會消滅他。”

老奴嘆道。

“我當初認為他是不能的,現在他的確沒有派出大軍,反而選擇把大軍散了。

這一舉動很突兀,令我看不懂啊,真看不懂。

現在殺招顯現,我懂了,的確是好厲害的招數,真是令人驚嘆,這種法子,他是怎么想出來的?”

殿內,眾人也都不可思議。

不管是統一蠻族,還是對抗蒙古或者大周,雙方都是大軍廝殺,一定乾坤。

金州將軍以海治蠻,穩固了他在遼左站穩腳跟。

數年來,除了金州之戰,除了各兵堡之間的試探,雙方并沒有擺明車馬的決戰過。

眾人都認為金州將軍畏懼蠻族兵鋒,不敢試其鋒芒。

占領了金州,鎮江,長白山脈東部沿海地區。

就如大汗所言,把靠海的地方讓給他又如何,遼左這么大,失去沿海地區并不可惜。

可是這游擊戰。

猶如天馬行空一般的戰略,讓人無法克制。

準確的落到了蠻族如今最大的缺陷上。

民心。

想要應對,那就要把數百萬遼民一口氣殺干凈。

辦不到。

真的辦不到。

蠻族遵從大汗的策略,的確是要屠殺遼民,但是想要一口氣做到這些,是辦不到的。

而且蠻族還要從遼民身上獲得物資。

不管怎么想,都是無解。

唯一的解法,就是重新集合二十萬大軍,迅速的攻下金州。

前番已經試過了一回。

慘敗而歸。

現在沒人敢賭。

因為集合二十萬大軍出動,如果不能打下金州,連大軍撤回的補給都不夠。

大軍未動糧草先行。

蠻族屠殺遼民就是為了獲得糧草物資。

現在金州將軍一招,打亂了他們的手腳。

皇臺吉一臉的擔憂。

有些話在這個場合不能說,會影響士氣。

頭兩個月,蠻族旗兵,蒙古旗兵,漢軍消滅了不少的周兵小隊,然后收獲越來越少。

活下來的周兵小隊越來越精明,越來越會審時度勢,越來越會尋到蠻族的空檔。

這些帶隊的哨官,在皇臺吉看來,成長的速度令人憂慮。

前番有個周兵小隊,竟然鉆到了沈陽附近的莊戶里,大開殺戒了一番。

他第一時間就派了騎兵去消滅這伙人,結果無功而返。

有些尼瑪傘的影子了。

更令皇臺吉驚疑的是。

越來越多的周兵小隊,都開始有些尼瑪傘的影子。

這些周兵小隊,動搖了蠻族在各地村落里,本就實力不強的統治根基。

必須干掉金州。

想要打下金州必須二十萬大軍,不顧傷亡哪怕傷筋動骨。

二十萬大軍出動,必定安排好糧草。

想到糧草,皇臺吉頹廢的嘆了口氣。

無論如何。

至今半年下來,周軍各游擊小隊越來越活躍,越來越肆無忌憚,而蠻族終于退步了。

軍力開始收縮,各地的蠻人也開始召回。

昌圖,遼海,開原,鐵嶺,蒲河,沈陽,撫順,遼陽,本溪,鞍山,海州,營口,蓋州,永寧,復州……

除了這些坐落于東北平原上的城池,蠻族在遼左中部的統治,已經悄然瓦解。

雖然城池還在蠻族手中,但是鄉野地方上,大山里,已經成為了游擊隊的天下。

金州。

唐清安也很頭疼。

雞崽子們吃飽了,富的流油,不愿意歸籠。

準確的說。

誰也不愿意裁兵。

這種心思軍中上下都能理解。

一個哨官才九十人,隨著金州,鎮江軍的發展,在想像以前辦快速的提拔已經不是那么輕易了。

靠著游擊戰,不少哨官治下竟然有了千余兵馬。

只論規模,一下子躍過了幾級,甚至比千總的人馬都多,誰愿意再退回去呢。

唐清安可以強制命令。

以他的威望是可以做到的。

但是這太傷士氣了。

人家在前面舍生忘死,缺衣少糧,艱苦奮斗,同樣也是遵從他的軍令。

這不但不賞,反而在人心中看起來是懲罰的決定。

誰都會抱怨。

“都不想啊。”

將軍府,馮勝之嘆道。

不光他在,鎮江的顧應時也回來了,一屋子的文武官員,都在探討這件事如何解決。

即不能傷了士氣,也要把麻煩解決掉。

最新的統計。

三大區,各哨兵力合計高達近十萬人。

眾人都感嘆。

原先還因為各哨的傷殘之高,紛紛勸誡將軍,誰也沒想到,形勢逆轉如此之快。

現在不頭疼精銳之兵的傷亡了,頭疼的是人太多了。

以前的確是有計劃擴兵到十萬,但絕對不是現在。

各地上下都馬不停蹄,收攏難民,發展民生,開墾荒田,修造漁船,一百幾十萬百姓,皆縮衣節食餓著肚子。

哪怕有朝廷時不時的供給,哪怕有朝鮮的供給,哪怕有人參貿易帶來的積蓄的物資。

同樣也解決不了。

“必須裁兵。”

顧應時堅定的說道。

“不裁兵的下場,就和蠻族一樣,陷入進退兩難之困局,趁著現在還有余地,必須馬上裁軍。”

還有一條路。

那就是停止收攏難民。

但是先不提將軍的心意,這半年來各游擊隊和遼民之間結成的情分,上下都會強烈的反對。

好多游擊隊的傷員養在遼民家中,沒有一個人告密,自己全家都吃不飽肚子,毫無怨言的讓傷員吃飽。

傷員看不過去不吃,遼民求著他們吃。

多少遼民冒死,為占駐當地修整的游擊隊送來緊急的軍情,讓游擊隊逃過了一次又一次的追捕。

托將軍的主意,這些故事都被編成了戲劇,在各地巡演,獲得了空前絕后的共鳴。

金州是遼民的,更是將軍的。

連最古板的馮勝之,混在百姓中看了幾場戲劇,被周邊百姓的神情所震撼。

發出了他的感嘆。

現在沒有人把蠻族放在眼里,所有人上下一心,努力發展民生。

在這種環境里。

任何人都會被觸動,都會被改變。

可是。

糧食憑空變不出來。

裁軍之事。

將軍府里,各頭腦連著商議了三天,仍然沒有做出好的辦法。

小說相關


上一章  |  紅樓從遼東開始目錄  |  下一章